林遠東的隱退出於一場風波。70年代末從2000元起家的澳博到了80年代後期已經頗具規模,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讓林遠東對商界心灰意冷,毅然決定隱退。
那時候內地報紙上的大幅標題是:私有經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絆腳石。林遠東是歷經波折的人,他對政治相當敏感。他曾經多次來到內地企圖興辦企業,但最終都因政治因素企業規模遲遲得不到發展壯大。1989年,林遠東在內地的幾家企業被當地政府以打擊私營企業爲名臨時關停,所有產品堆積在倉庫裡,不允許出售。林遠東忍痛放棄了這些產業,鬱郁回到澳門,一病便是一個多月,從此萌生了隱退商場的念頭。但在家族繼承人這個問題上卻百般糾結,遍觀自己的兒女之後,最終把目光停留在孫女林佑琪身上。
林佑琪16歲那年,香港一家有長期合作關係的鴻基地產有30億元的欠款始終不到賬,臨近年關,澳博資金週轉緊張,林遠東爲此很是犯難。那時剛纔美國回來探親的林佑琪聽到消息後,主動向祖父請纓。那時候,澳門國際機場還未興建,澳門到香港坐船要20多個小時,到南丫島中途還要換幾部車。林佑琪僅僅帶着照料自己生活起居的阿婆,憑着一個地址,找到鴻基地產。
看到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姑娘來討賬,鴻基地產老闆李鴻基大吃一驚。也許是16歲的林佑琪楚楚可憐的神情令人不忍,也許是他們拗不過她的倔強,總之最後她就憑自己聰慧與執著,如願以償地拿到了那張30億元的支票。
此後的幾次關鍵事件上,林佑琪總能制創奇蹟,後來澳博的主打產品“在線分析系統”儀表,就是她組織企業內外力量開發成功的,林氏企業在外地包括國外的幾項投資,也都是由她成功運作的。
當時臨危受命時祖父不在身邊,同齡人還都在上學,林佑琪身邊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商量,公司大小事務她憑着天性中的聰慧和堅韌,硬是扛了下來,以至於到了今天,家族的弟弟、妹妹對她都十分敬畏,他們性格都比較內向,年齡和林佑琪相差又挺大。林佑琪除了要打理公司業務外,作爲家族話事人,還要肩負教育弟、妹的責任,有時候她去和他們談話,他們就異口同聲說:“你的口氣和爺爺一個樣,不要說了,我們和你有代溝。”
在朋友的眼中,林佑琪是個極有經商頭腦,而且眼光獨到的女子。有朋友曾對記者吐露:“她視野開闊,待人真誠。和她交流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林佑琪是哈佛的MBA,喜愛看財經類的書刊。在剛回到澳門的那幾年,她對傳媒行業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從前一直和儀表打交道的女孩,與《紐約時報》合作,自己投資策劃,創辦了澳門第一個專門針對女性讀者的刊物《知性》。
這項合作結束後,她在文化領域的熱情並沒有由此減退。與過去的合作伙伴在香
港成立了一家“同道新文投資有限公司”,主攻文化產業。在香港,“同道新文”已推出了數本暢銷書,在日本,與當地最大的一家電視臺合作,投拍專題紀錄片,她自己不僅身兼製片和策劃,而且經常親任主持。
“假如當時你不是出生這樣一個家庭,或是不是臨危受命於挺宇,如果在你22歲的時候還有另一種選擇,你會從事什麼職業?”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名記者這樣採訪道。
林佑琪的回答絲毫沒有遲疑:“我像是有一個情結,對這個行業一直懷有憧憬。‘同道新文’就是我新聞情結的一個延續吧。”
當然從事傳媒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林佑琪以她獨到的眼光認定,傳媒行業是中國惟一一塊沒被瓜分的產業,市場潛力大可以藉助這個平臺將企業迅速擴張。
有人笑言林佑琪是家族企業的熱情擁護者,對於此她坦誠應對:“確實如此,因爲我認爲這沒有什麼不好,看看當今世界500強企業,有超百分之60的企業都是家庭企業。他們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爲親情令他們團結並使成本降得最低。”
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在加利福尼亞主持了一場關於家族企業利弊之辯的“財富論壇”,林佑琪作爲正方代表,論述了家族企業的合理性。“記得我當時的觀點是,如果用辯證的眼光來看,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在目前的經濟環境裡,家族企業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區別在於大家合作的對象不同而已。”
林佑琪覺得,在一個家族企業中,合作對象是自己的家人,血濃於水的親情,其凝聚力是旁人無法企及的。換作與其他人合作,難道就沒有問題嗎?“做企業也要順勢而爲,最重要的是追求一種和諧,和諧自然,那纔是真正的美。50多年的漫長磨合,讓林氏家族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然而林佑琪也清晰地看到,當企業做大之後,家族對企業的控制力也在逐漸弱化。“揚長避短,是解決家族制對企業發展帶來的束縛的最好方法。”
“我們的家庭很團結很幸福,是一個快樂的大家庭,我們兄妹和父母都住在別墅區,相距很近。平時裡鄰居都非常羨慕我們,因爲我們特別團結,早上一大隊人馬開着長長的車隊去上班,晚上則又是一條長長的車隊回家,大家親密無間的樣子讓別人羨慕不已。”
“對於我來說親情纔是最重要的。我不是女強人,我最怕的就是別人以爲我是女強人。其實我很弱小的,我惟一的個性就是比較執着。我特別渴望自由,但是現在的我無法得到自由。而且一直讓我愧疚的是,因爲工作的繁忙,我很少照顧我的家人。”
但在林佑峰事件爆發後,面對記者的提問,林佑琪總是三緘其口。
儘管林佑琪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但當初林遠東卻刻意培養她正確的金錢觀。
“都說富不過三代,像我小時候
,親眼看着爺爺創業的艱辛,而我自己也深嘗守業的艱難,因爲這個重擔交給你了,你不可以掉以輕心,否則沒法向爲你打下這片江山的爺爺交待。現在我對錢都沒有什麼概念的。”
記得她很小的時候,看着別人的小孩有鋼琴,她也喜歡得不得了,每天在林遠東面前吵着要。“他沒有馬上滿足我的要求,而假裝告訴我:鋼琴很貴的,要好多好多的錢,爺爺得通過一年工作之後,將錢攢起來才能買的起。”
過了一年,她又聚在爺爺面前舊話重提,這時林遠東則故意爲難地說:“對不起,鋼琴的錢實在是太貴了,爺爺這一年攢下來的錢都不夠,所以還要再辛苦一年纔夠。”
等到第三年,幼小的林佑琪睜着那雙渴望的眼神想擁有一架鋼琴時,林遠東決定滿足她的要求。他派人到公司裡提了3萬元現金,而且特意叫工作人員換成是10元面額的大大一堆,然後他將錢帶回家堆在林佑琪面前,指着那麼大大地一堆錢告訴她:“爺爺明天就給你們買鋼琴,但是你一定要知道,爺爺賺這麼多的錢很不容易,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珍惜鋼琴,好好地學習。知道嗎?”
其實對於林遠東來說,3萬元錢的鋼琴根本就不在話下,但他就是希望以一種很另類的方式教育晚輩金錢的來之不易,培養他們豎立正確的金錢觀,“後來我練琴就特別用心,因爲來之不易的東西纔會好好珍惜。爺爺還經常帶我們到鄉下貧窮的地方看看那些孩子的生活狀況,以這樣一種方式去影響我們,其實這也是一種教育技巧。”
每一次,笑靨如花的傳奇式美女企業家都輕描淡寫地面對記者聊自己的工作與家人。她說自己喜愛那種和諧之美,任何東西在她看來,只要你有技巧好好地處理,總會和諧起來。在她溫婉娓娓道來的聲音中,恍惚讓人感覺她真誠地像是一朵綻發的百合花一樣,暗香浮動不染塵埃。
對她來說,年輕的生命已經經歷太多沉浮,現在重新站在這裡,望着都市的滾滾紅塵,享受那種俯視蒼生的感覺,自然多了一絲感慨在裡面。
“林總,有人找您。”身後傳來秘書的聲音,緊接着便是一個人的腳步聲。
“很多人都喜歡權力,但在手中的權力得而復失之後,往往會倍加珍惜。”說話的聲音沉着而淡定,林佑琪身子微微一震,卻並沒有回過頭來。
“我寧願和自己的喜歡的人在一起,也不願做孤家寡人。”林佑琪淡淡的說道。
腳步聲來到身後,一雙穩定的手搭在女人的刀削的肩上,看到女人玉頸後面紋着的兩隻翩翩起舞的蝴蝶,楊大波微微一怔:“這麼久了,你還留着這個。”
“很多東西是無法隨着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的。”林佑琪慢慢回過身,雪白無塵的臉上已經掛着幾點瑩透的淚痕,一對比秋水還要柔美的眸子深情的望着男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