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聯盟國餘孽

今日陽光明媚,晴空萬里,是一個少見的好天氣,適合出遊踏青而行,只不過伴隨着蒸汽火車的濃煙和轟隆隆的聲響,讓這種想法顯得不合時宜。

伴隨着巨大的汽笛,火車緩緩停靠,這才讓雙目呆滯,從魂遊天外狀態中的謝菲爾德回過神來,中斷了不知道第幾次的假想,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少爺,不在靠站的時候下車轉轉麼?”謝菲爾德對面,一個身材健碩的壯漢開口問道。

“馬上到家了,還轉什麼?幫忙下去買一份報紙。”作爲這個時代爲數不多的娛樂項目,十六年來他養成了看報紙的習慣,哪怕這個習慣他前世並沒有。

火車靠站只是一個插曲,伴隨着人流往復,熟悉的汽笛聲再次響起,火車緩緩啓動。汽笛的掩蓋下,已經端着報紙的謝菲爾德看着標題道,“我是不是在做夢?”

在謝菲爾德不算漫長的人生當中,這個問題他已經自問多次,而現在報紙上的標題讓他再一次自問,報紙的頭版關心了一下最近的巴西內戰,他上輩子怎麼就不記得有這麼一件事?更何況現在是一八九五年。

就連他現在所置身的美利堅合衆國,種種和認知當中的那個燈塔國不同之處也比比皆是,比如他現在的目的地阿靈頓,謝菲爾德知道後世很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在美國北部的華盛頓,那是美國軍人的歸處。

可他的家旁邊,也有一處軍人公墓也叫這個名字,裡面埋葬的卻是南北戰爭當中南方聯盟軍的士兵,他敢保證前世這處德克薩斯的公墓,絕對是不存在的。

歷史德克薩斯也沒有在南北戰爭當中大放異彩,更何況出現一支得克薩斯軍團,可這支軍團出現了,軍團長就是他這輩子的祖父,愛德華謝菲爾德。

哪怕謝菲爾德在遲鈍,十六年來也足夠有時間搞明白,這個似是而非的歷史根源到底在何處?根源就是他所謂的祖父,這個早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種棉花的傢伙。

謝菲爾德沒有和這個穿越前輩見過面,對方早在南北戰爭當中就受傷,戰後就去世了。現在的謝菲爾德家族掌權者,是他的祖母安娜貝爾。

想到這個常年不苟言笑,穿着黑色裝束的家族老佛爺,謝菲爾德暗自吞了一口塗抹,這個祖母可是一個不好相與的狠角色,固執,固執的過分。

下了火車的謝菲爾德,根本就不用引領直接找到了等候在站外的馬車,謝菲爾德家的馬車很好找,兩匹世界罕見的巨型夏爾馬在馬車前方,他倒是不知道爲何要用這種巨型馬拉車,似乎這種馬匹是用來耕田的。

不過在德克薩斯這種大就是美的地方,倒是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引起一陣旅客的側目。夏爾馬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馬種。原產於英倫三島,是英國早期農業、工業、交通、運輸的重要工具,這種馬極限可以拉動五噸的重物。

至於謝菲爾德乘坐的這輛馬車,兩匹馬的肩高都在兩米左右,龐大的身軀如同小山,馬腕處長了細細的馬絨,看起來十分拉風,不少路過的人都不由得多看兩眼。

這種觀望也停留在車伕身上,這個車伕是一個黑人,年齡不到二十,面對這種目光不但絲毫不躲閃,反而泰然處之,和一般見到白人心中畏懼的黑人完全不同。

“馬丁,等很久了吧!”謝菲爾德見到這個黑人青年很熟練的打招呼,只是每每見到這個青年心中都未免有些齣戲的感覺。南北戰爭之前,這些被賣到美國的黑人的名字,自然是主人起的,眼前的黑人祖先當然也是。不過他的祖父明顯有惡趣味,這個黑人家三代都叫馬丁路德金,倒是很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遠遠不止這樣,這個青年的父親是一個市長,直接提前百年成了美國國內絕無僅有的黑人市長,找遍美國所有城市,現在也是獨一份。

南北戰爭結束之後,這是他的祖父推行最爲堅決的一次決斷,當然這個操作並不是孤立存在,馬丁的親戚在一個叫做利比里亞的國家。早在南北戰爭之前,美國興起一股遣返黑人自由民的運動,很多黑人被遣返到利比里亞,這段歷史很清晰。

南北戰爭結束之後,謝菲爾德家族便迅速接手了當時還不算有規模的移民,迅速用自己下轄的黑人代替了原來的少數派,掌控了美國在非洲的代言人。甚至更改了利比里亞的星條旗,變成了類似聯盟國的十字旗。

說起來簡單,但能在這個年代完成這種事,肯定有很多不爲人知的細節,容易是肯定不容易的,這也體現了南北戰爭期間謝菲爾德家族的實力。

做完了這件事,愛德華才走完了被他現在總結爲,給合衆國不斷下絆子的一生。直接造成了現在的謝菲爾德,看着人類燈塔哪哪都很詭異。

現在的美利堅合衆國,因爲多出來兩年的南北戰爭到底和歷史同期有多大不同,變強了還是變弱了,變弱了弱了多少?因爲他從來沒出過德克薩斯,所以還沒法判斷。不過作爲南方聯盟的失敗者重要組成部分,謝菲爾德家族竟然沒被清算,說明當時的北方聯邦確實沒有餘力追究了。

但在德克薩斯的不同,謝菲爾德還是能看出來的,除了立了一個讓黑人實驗自治,其實就是種族隔離變種的操作之外。搭載謝菲爾德的馬車剛剛路過一處教堂,教堂很常見,德克薩斯民風保守這很正常,可這座教堂是東正教的。

南北戰爭之前,德克薩斯只有數萬居民,奧斯丁和休斯敦兩人的孤星共和國只有這些人口,直到迎來了從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搬家而來的愛德華謝菲爾德。這就不得不提到了現在謝菲爾德家族掌權的老祖母安娜貝爾,動用全家的力量從歐洲各國買賣人口支援丈夫的移民工作。

這就導致了德克薩斯現在的人口,有將近三分之一是東歐人,東歐人因爲環境原因沒見過非洲人,自然因爲南北戰爭中傾向於站在南方這一邊。

當然這種種操作都不能離開一個基本的條件,有錢!安娜貝爾的家庭其實是運輸業的,在南北戰爭之前南方的中心新奧爾良,有着龐大的船隊往返大西洋兩岸。買賣人口本身就是老本行,不過是從非洲轉向歐洲而已。

沒用多長時間,馬車已經到達一處廣場,廣場中心有兩個旗杆,上面有兩面旗幟並排而立,分別是德克薩斯共和國國旗和美利堅聯盟國的南方十字旗。

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德魯梅隆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六百二十五章 巴爾幹同盟第九十五章 奧運先驅威廉第五百三十九章 他可是我親戚第五百八十六章 我的摩根士丹利第五百零五章 公報私仇的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 資本家的考慮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非戰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想努力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民間武裝第四百九十八章 3K黨的角色第二百三十五章 各論各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婚禮第二百七十章 美利堅軟飯王第一章 聯盟國餘孽第六百七十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六章 鍍金時代第十三章 美好的一天第四百三十二章 摩根,請接保單第四百五十六章 貪婪的投機者第六百零一章 萬里微操第五百六十九章 飛艇駕臨紐約第一百二十五章 團結的德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德魯梅隆第四百三十九章 墨西哥的盟友第五百三十九章 他可是我親戚第一百零六章 謀劃西部第六百四十四章 非洲憲兵法蘭西第二百二十二章 對付買辦階級第六百零六章 意大利,要自信第五章 北方來客第六百八十四章 加速再加速!第七百一十六章 阿曼不再安全第二十一章 八爪魚威廉第五十三章 美國首富第七百二十三章 翩翩有禮的英國人第四百零五章 合法的問題第六百五十五章 遷徙令第七百三十五章 美聯儲成立第七百零一章 有格局的作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們在討論民主第四百三十九章 墨西哥的盟友第五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七十章 金融危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人政客和工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開局不對的選舉第十三章 美好的一天第五百一十章 總統就職典禮第四百六十五章 全國擠兌第二百九十二章 聽着像是威脅第六百五十章 歷史的車輪第七百一十七章 氪金戰役第二百一十二章 膨脹的二等人第四百零三章 打敗白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變了第九十二章 平權先鋒威廉第五百二十六章 給杜邦個驚喜第三百八十三章 面見候選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好萊塢女星第四百一十章 菸草大王的幫忙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起見總統第七百五十九章 出售絞索第二百八十四章 尋找候選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起見總統第二百三十六章 差點不歡而散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聲奪人的杜邦第一百四十三章 道德聖人第十章 又回來了第七百零二章 兩棲登陸戰第四百零四章 中場休息的發佈會第五百一十九章 起訴聯合公司第三百零七章 籌建世博會第六百六十七章 神棍只有一個第二百七十二章 謝氏騙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魚吃小魚第五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奴隸主第五百七十一章 十億美元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購赫斯特傳媒第八十二章 意外事故第三十七章 老頭子的人脈第三百三十章 反托拉斯的號角第二百零四章 我的珍珠港第五百五十五章 規劃的政途第三百六十章 文化人的事情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德國做點什麼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巨頭入華府第六百七十五章 最真的假情報第一百六十二章 電影秩序第六百七十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戰暗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尼古拉皇后第三百六十四章 賓客臨門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美法案第一百五十章 左右互搏第一百七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四百七十章 金融危機第一百零五章 我說有權纔有權第五百六十五章 比爛的環節第七百二十三章 翩翩有禮的英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