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團結的農場主

“傳動和轉向方面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水箱還是可以改良一下。”一絲不苟的赫爾曼巴赫思考片刻道,“動力方面可以生產兩種規格,一種是蒸汽動力,一種是內燃機,這樣可以面對不同的羣體需要。”

這個年代內燃機因爲剛剛出現沒多久,同時蒸汽機改良還在繼續,處在新老交替的時候,所以一般人並不認爲蒸汽機就完全沒有發展價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煤炭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不是問題,而石油資源卻不是所有國家都具備的。

不過對於合衆國而言,潛力更大的內燃機動力顯然更加適合,合衆國不同於歐洲國家,本身是不缺乏石油資源的,石油化工領域也不比任何國家差,甚至還更強。這就完全沒有必要放棄內燃機在蒸汽機上想辦法了。

“履帶方面完全不是問題,相信對於德國的鋼鐵行業而言,這種新的履帶式拖拉機完全不是問題,德國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工業,農業人口缺乏,這也造成了德國農產品有缺口,至少在主食方面,德國的土地其實夠用,完全可以自給自足,這樣對於德國的發展也是有利的。”謝菲爾德對着赫爾曼巴赫侃侃而談道,“強大的工業可以讓農業更進一步。”

謝菲爾德都覺得自己簡直堪稱國際主義者,對得起資深德粉的身份。雖然做不出來賣腎援德的大義之舉,但完全可以做到雙贏。

而對於合衆國來說,可以藉着機械轉向真正的大農業模式,要知道後世的合衆國,美國的兩三個人的家庭農場,一年就可以生產出上千噸的各類穀物。高度發達的農業科技引發了美國農業生產的革命,也極大地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

兩百萬個家庭農場,就構建起來了合衆國農業帝國的霸權,這個世界上缺糧食的國家有的是,糧食一旦作爲武器,比什麼石油、軍火都更加牢靠。尤其是對於那些農業並不強大的國家而言,炸彈不一定能搞定它,饑荒一旦出現沒幾個國家能頂得住。

而這個農業霸權,謝菲爾德感覺它距離自己已經並不遙遠,處在一個唾手可得的位置。只要輕輕地勾動手指,它就會落入自己的掌心。

“當年家裡從英國引進了夏爾馬,這種巨型腕馬撐起了家裡的農場,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拖拉機,相信對農場的經營可以更進一步。”謝菲爾德雙手插兜對着跟在身後的一衆保鏢道,“相信南方各州的同伴們對此也是會高興的。大農業的大門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眼前,當年民主黨倡導的昭昭天命,已經快要實現了。”

現在合衆國和歐洲強國的差距,實際上比後世共和國和合衆國的差距小得多。工業上只是缺乏高尖端的部分,農業上更是佔有優勢。一旦大農業推廣成功,這就不是優勢的問題了,完全可以吊打任何一個歐洲強國,更加樂觀一點,可以吊打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

“我們還需要一些時間進行試驗,提高拖拉機的可靠性。”赫爾曼巴赫離開了一段時間但是又馬上回來,看起來對效果還是很滿意,不過還是爲了更進一步給出了自己的提議。

“不用,任何毛病都會在使用過程當中暴露出來,將所有制造出來的拖拉機都拉回農場,沒有比真的使用更加真實的數據。放心吧,我家的地完全夠用!”謝菲爾德拍着赫爾曼巴赫的肩膀道,“有兩個月時間什麼毛病都出來了,到時候便大規模製造。”

當然一些工人培訓也需要時間,這些事都不用太着急,這一次謝菲爾德看看能不能上馬流水線工作,當第一批流水線產業工人培訓完畢之後,便可以進行汽車組裝了。

先是農機然後是汽車,這個順序早已經嵌入謝菲爾德的腦海當中,農機家裡現在就可以用得上,現在這些產品家裡的農場就可以完全消化,這並不是在替自己吹牛。至於服務大衆的汽車,再往後推一推。

相關的準備自然是要進行,只要一經面世,馬上就進入大規模生產的階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市場,但是在此之前,還是要悄悄的進村,打槍地不要!

離開了公司,等候在外的約翰康納過來低聲道,“老闆,監獄那邊已經沒問題了,兩個監獄長都挑選了足夠的人手,進行社區勞動。”

“這麼多犯人出來,雖然並沒有出德克薩斯州,但是我們還是要小心一點,重刑犯不要帶出來,尤其是殺過人的,社區勞動的時候嚴加看管。”謝菲爾德點點頭道,“德克薩斯是本土面積最大的州,其他州的事情還是要招工,所以可能需要一些迪克西的夥伴們幫幫忙,最好是面談一次。”

“那我就去通知!”約翰康納點頭打開了馬車門,目送謝菲爾德登上馬車。

謝菲爾德家族的地位,按照一句臺詞所說,相當於十三省綠林總瓢把子。倒不一定確切,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在十二月聖誕節之前,謝菲爾德就見到了一些其他州的代表,很多人的公司都和自己家有生意往來。

來的人其實並不多,每個州都重量級的代表過來就可以了,其他的農場可以代爲轉達。

當然剛開始謝菲爾德還沒有進入正題,反而談及了關於想要籌建聯盟大學的事情,並且訴說了其中的好處,表明了這所大學精英的成分。

緊接着謝菲爾德話鋒一轉,談及了最近的電壓大戰風波道,“本來我並不想要讓大家幫忙,但是很多人在等着看笑話,別人不知道你們最瞭解,爲什麼南方各州沒有可以和杜邦、卡耐基相提並論的公司,南北戰爭時期聯邦軍做了什麼,你們一清二楚。他們系統性的摧毀了戰前富裕的家族,德克薩斯是因爲特殊地位倖免於難。我只想要說一句話,農場主們,請團結起來,更何況有南方各州的公民支持我們。”

“這是自然,仇恨不會這麼容易消失,很多迪克西人都在看着呢。”一衆人紛紛表態,表示絕對會在這個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第七百四十一章 第一筆債務違約第一百九十四章 摩根進軍鋼鐵第四百三十三章 保護傘公司第四百零四章 中場休息的發佈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總統的女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九十三章 總導演謝菲爾德第四百零六章 聯邦說,重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四十三章 火炮女王貝塔第二百八十章 謝菲爾德炒房團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摩根下手第六百六十章 鐵路動工第二十八章 專利大棒第四十五章 我懂德國第四百六十三章 身陷囹圄的摩根第四百四十六章 傑克倫敦之死第四百一十章 菸草大王的幫忙第四百五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六百五十八章 欣喜的德國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老頭子回國第六百章 唯一候選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二百零五章 日裔商人領袖第七百三十三章 捍衛言論自由第一百一十章 日行一善第七百五十五章 戰後格局第六章 鍍金時代第四百四十七章 金融危機的源頭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頭們的勝利第四百九十九章 蔓延全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警告意大利第一百零一章 石油大王的教誨第五百九十八章 拉斯普京第二百六十六章 都想分杯羹第四百九十二章 拿世界和平發誓第三百五十一章 總統想接盤第三百三十四章 煤炭工人罷工第六百九十一章 進擊的奧斯曼第三十六章 成交第九十章 公事公辦第七百二十二章 世界需要美國!第四百一十九章 聯邦政府求上門第六百三十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六百六十二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四十九章 肥宅快樂水第二百六十章 強弱懸殊的對話第七百三十五章 美聯儲成立第三百五十四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七百二十五章 團結的協約國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頭們的勝利第五百二十八章 千夫所指的杜邦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學家和奴隸主第二百六十六章 都想分杯羹第三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五百五十九章 擠兌風潮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波士頓吃瓜羣衆第六百二十三章 假戲真做請假一天,發小結婚參加婚禮去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柯達公司第一百五十章 左右互搏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明就是饞……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流感爆發第二百零四章 我的珍珠港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二百八十八章 併購的前夜第四百五十章 借錢,但沒利息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家一起死第七十七章 巧取豪奪第六百零四章 貝爾格萊德第二百九十七章 門當戶對第三百零三章 聯合菸草公司第六百三十一章 菲利普的倡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羅斯福的關注第七百一十章 舍爾和希佩爾第七百一十八章 德國人的毒氣彈第四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頭盔的祖宗第四百四十七章 金融危機的源頭第八十七章 捉刀者第六百五十七章 巴格達鐵路計劃第五十二章 養老問題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起見總統第六百零一章 萬里微操第七百三十二章 被套牢的貴賓第八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四十四章 貝克蘭第五章 北方來客第六百四十五章 都是體面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等選民大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事喜辦第三百一十四章 內部發難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匹茲堡第二百三十一章 謝菲爾德蘭德公司第六百九十二章 帝俄的霸氣第六百八十七章 曲線救國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澤西爆炸案第六百八十章 加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