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候選人之戰

威廉布萊恩也算是證明了自己三次參選的實力,也算是百折不撓了。另外一個方面則是體現了民主黨陣營在世紀初的窘迫,想要贏一次真是難上加難。南北戰爭給民主黨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一直到了另外一個羅斯福,纔算是完全扭轉。

“這一次民主黨能不能擺脫南方白人政黨,就看這一次了。”回到新奧爾良,謝菲爾德好不容易把蓋爾從波多黎各拽回來,蓋爾現在沉迷於人間天堂不可自拔,簡直墮落到了無可附加的地步,還美其名曰在工作,怎麼想的呢?

在新奧爾良橡樹莊園,謝菲爾德衝着來這裡的聯盟者們,分析着這一次大選的局勢,並且點名了這一次全國大選的意義,能不能扭轉內戰之後的尷尬局面,就看這一次的選舉了。

當然有不少人不以爲然,覺得做一個南方政黨不錯,謝菲爾德駁斥了這一危險的想法,冷着臉道,“洛克菲勒家族有句話,百分之九十不夠,要百分之百。你們也都是生意人,相信就算是不好意思公開贊成,心裡也是這句話的。”

“換成政黨也是一樣的,如果民主黨一直堅持迪克西人的基本盤,但是一直只能做一個在野黨,時間長了這種堅持同樣會被懷疑,這些黨派哪有心裡不想控制全國的。如果民主黨想要控制全國局面,單獨依靠迪克西人的力量不夠,他們會不會妥協?”

“會!”謝菲爾德沒有等着別人回答,站起來來回渡步道,“民主黨到時候甚至會做出比共和黨更加就大的妥協,就如同我們賺錢的時候,只要賺錢什麼都行。對於民主黨人,只要執政什麼都行,我們不會做賠錢的生意,民主黨人也不會永遠滿足於失敗者。所以我們必須要在民主黨人基本盤在南方的時候,想盡辦法讓他們入主白宮,讓他們認爲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接二連三的失敗只會摧毀民主黨人的信心。這就是南方白人和民主黨的關係。”

“如同威廉所說,這一次的大選如果能夠擊敗共和黨,象徵的意義絕對超過任何一次,從內戰之後,我們還沒有這麼宣揚白人至上的理念而取得勝利。這一次要是贏了,幾乎可以講內戰的戰敗一掃而空。”麥克海爾開口幫腔道,“這對民主黨人的信心是一個巨大的提升,有這一次的勝利,他們會更加重視南方的利益,如果總是失敗做在野黨,是對我們迪克西人和民主黨人的雙重削弱。”

“就是這個意思!”對麥克海爾的理解能力,謝菲爾德進行不吝嗇的誇讚,目光掃向其他人道,“對閔主任的支持,最終會變成好處反饋到我們身上。反過來認爲在南方關起門來,對討厭的楊基人當做看不見,就是自己欺騙自己。”

民主黨在被這麼吊錘下去,遲早會從一個保守的白人政黨,變成各種同性戀、少數族裔、白癡的大本營,變成那樣要是能勝選,只會從秀下限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相反這一次的大選民主黨要是勝利了,未來的合衆國說不定會進入另外一條路,比的是誰更加保守,誰更加排外,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理念,會一個比一個封閉。

這樣好不好謝菲爾德不知道,可百年後的民主黨人,那都是什麼奇形怪狀的東西?既然現在通過正常的辦法贏不了,就只能這麼辦。

回到新奧爾良之後,謝菲爾德就已經開始爲這一次的大選開始預熱,同時思考着什麼時候動用3K黨這一張牌,民主黨內的黨內初選應該是用不到,應該用在對陣共和黨的時間當中,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打電話爲民主黨募集競選資金。

最讓奴隸主驚喜的是菸草大王詹姆斯杜克,也在爲民主黨募集競選資金。這個傢伙終於想起來自己是迪克西人了?不過也沒準是因爲他的菸草帝國,被羅斯福拆了想要報復一個共和黨,但看在對方這麼上道的份上。

謝菲爾德決定了,如果對方還是如同歷史一樣,只有一個女性後代的話,就讓自己的兒子娶對方的女兒,詹姆斯杜克一定會同意的,不同意也沒關係,只要落入謝菲爾德的視線當中,就算是躲在白宮不也一樣得手了?

新奧爾良這邊還沒有準備完成,阿爾頓帕克爾已經在紐約首先發難,指出威廉布萊恩的失敗經驗比自己要豐富,全國大選不能總是用這種失敗者,卻指望失敗者取勝。

關於現在合衆國國內的經濟問題,阿爾頓帕克爾說了很多人想說但是不敢說的話,“是外來移民和黑人搶了我們的工作,作爲一個法官,黑人的犯罪率高到可怕的地步,不可否認移民也會對我們的經濟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是移民門檻一定要提高。”

阿爾頓帕克爾對威廉布萊恩的抨擊直接被髮表在了,紐約日報和紐約時報上,他把經濟問題歸結於無處不在的移民還有黑人,認爲在經濟出現困頓的時候,應該首先保障白人的就業率,只有白人都有工作,合衆國纔會穩定,短時間內必須讓某些羣體犧牲,才能達到這樣效果。

作爲民主黨兩大候選人之一,阿爾頓帕克爾首先掀起來了論戰,並且提出了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的概念,縮寫爲WASP。用來概括合衆國發展的原動力,這個概念一經問世,立刻就引起了技驚四座的效果,引起無數媒體的轉載風潮。

對於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側重點,會有選民自己對號入座,對很多人來說白人是最有吸引力的詞彙,就像是黃種人和儒家思想一樣,很多人可能不喜歡儒家思想,但至少對黃種人這個概念是不排斥的,雖說不排除某些奇形怪狀對本人的膚色也排斥,但這種人本身也沒有價值,也沒人會爭取他的選票。

阿爾頓帕克爾的言論立刻引起了衆多民主黨人的聲援,這些人都十分贊成保障主要族羣的利益,一個個開口就是老達爾文了,每個人都把適者生存運用的活靈活現。

同樣阿爾頓帕克爾的言論,也引起了不少共和黨人的批評,認爲作爲一個法官,阿爾頓帕克爾是在煽動仇恨,這和法官的身份相違背。

而在洛杉磯的威廉布萊恩,面對阿爾頓帕克爾的隔空示威,也進行了自己的迴應,認爲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穩定最爲基礎的農業,農業纔是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領域,同時必須要穩住國內的經濟,還要對弱勢羣體做出最低保障的承諾,農民和弱勢羣體纔是真正需要保護的人。

民主黨的初選還沒有開始,最大的兩個候選人已經開始了隔空叫囂。對於謝菲爾德來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選舉就應該要熱鬧一點。不然沒有話題性如同死水一片,哪能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流量是多麼值錢的東西?有些演藝圈的人爲了吸引流量真是什麼都做,所謂的黑紅路線就是這麼來的,只要有足夠的關注點和曝光度,才能保證不被消失。

當然阿爾頓帕克爾這邊的聲援聲音明顯要大一些,其中還包括了哈里博格特,這個合衆國國內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領頭人,被問及哪個候選人更加吸引他的時候,哈里博格特說道,“醫生、律師、法官、公務員、軍官、記者、藝術家、出版社編輯是最典型的中產階級。而這些人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的職業和收入還有生活水平都高度依賴社會穩定。中產階級的最大特點就是,他們對底層毫無憐憫之心,因爲他們距離底層生活不遠,時刻怕掉下去。這種想法好還是不好暫且不論,但是根據我的調查,這些距離底層不遠的中產階級,最相信社會達爾文的思想。”

“哈里博格特倒不是完全的不學無術啊!”謝菲爾德聽到這些話心裡還是有些吃驚的,當初他只不過是想要統一一下民主黨陣營的思想,真沒把這個工具人當回事,卻沒想到哈里博格特還有兩把刷子。

社會達爾文思想的造詣是不是厲害先不說,至少在心理方面算是很厲害了。

雖然上流社會和中產階級都期望社會穩定,但是也是不一樣的,上流社會至少不會懼怕社會動盪,而中產階級連社會動盪級別的混亂都承受不了。

在紐約州,阿爾頓帕克爾還在推銷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的概念,日漸增多的支持者聲音表明,這個關於國家文化內核的概念,確實非常符合合衆國的國情。

阿爾頓帕克爾也因爲首先提出來這個概念,受到了廣泛的讚譽,被認爲是一個學識深厚的法官,這麼一看,他對黑人的認識和主張,那肯定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帶着這種支持者的讚譽,阿爾頓帕克爾離開紐約,在衆多的祝福當中南下新奧爾良,正式開啓本年度的選舉之旅。

第二百五十章 可以談,得加錢第五百零二章 新的總統第二十四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暴亂第四百四十二章 勇者變惡龍第六百五十章 歷史的車輪第六百零三章 塞爾維亞的角色第六百六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七十四章 醫療業和保險業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最懂房地產第六百九十三章 互相下套第六百一十四章 紙糊的海上封鎖第四百三十二章 摩根,請接保單第三百零九章 利益同盟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公,該喝藥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先交錢後驗房第三百零四章 女權標配,抽菸!第五百零一章 今日無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墨西哥債務問題第四百九十三章 總導演謝菲爾德第三百零二章 僞善的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起訴他第九十六章 公私合營第三百六十三章 老頭子回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礦工聯合會第六十七章 女性榜樣第二百一十一章 抵達馬尼拉第五百六十章 墨西哥民主鬥士第四十六章 關稅問題第一百零六章 謀劃西部第九十一章 合夥人第二百章 唐吉坷德的戰鬥第七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六百七十三章 七月危機第六十八章 都是爲合衆國好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四百一十章 菸草大王的幫忙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爆炸第四百九十七章 新的搭檔第二百七十九章 先交錢後驗房第二百五十七章 傳播民主和自由第四百三十八章 新州建立提案第十五章 得加錢第五百八十二章 臉紅的澳大利亞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別怕,技術性調整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五百五十五章 規劃的政途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事喜辦第四百四十一章 正能量利益交換第六百六十七章 神棍只有一個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反托拉斯啓動第五百九十八章 拉斯普京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流感爆發第五百六十二章 爲了和平和秩序第一百一十一章 候選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和氣生財第三百零一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五百三十六章 都是爲了你好第六百一十章 恩維爾的請求第三百九十二章 選舉就像是喝酒第七百二十二章 世界需要美國!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明的戰局第四百九十八章 3K黨的角色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前的一抹溫情第四百一十五章 潛艇爆炸第五百六十章 宣佈降息第三百九十三章 都是酒精的錯第六百九十五章 丘吉爾的信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賣國賣上癮第三百七十五章 鉅富的良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六百八十六章 意大利參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出先火的爆款第三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多黎各第三百三十章 反托拉斯的號角第五十四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新認識一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非戰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比爛的環節第六百九十章 友軍無能第四百七十八章 白宮內的爭吵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白艦隊起航第七十九章 盛情邀請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沒輸!第五十九章 愛國者威廉第三百一十一章 真相訪談第六百五十四章 亞美尼亞問題第六百八十五章 奧斯曼參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保衛華爾街第二百零六章 下克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尋找候選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老闆最懂菲律賓第六百一十章 恩維爾的請求第七十章 身殘志堅美利堅第九章 我胡漢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要注意吃相第四百二十章 我要你撤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