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鍍金時代

“他想在德克薩斯進行石頭勘探?”安娜貝爾面色沉靜追問道,“沒有其他的目的?”

“暫時沒有,標準石油公司正在尋找新油區,我也不知道他們的目的。不過想來也並不奇怪,我們硬頂的話,有些不切實際。”伊莎貝拉請咬着嘴脣,詢問道,“要不要拒絕他們?”

“那倒不用,不是還沒來麼,不着急!”安娜貝爾示意稍安勿躁,“可能就是隨便勘探一下,洛克菲勒想要在德克薩斯複製鯨吞俄亥俄和賓夕法尼亞石油產業的壯舉,可我們家可不是那些小作坊,由不得他隨便收割。”

“希望如此!”伊莎貝拉輕呼一口氣道,“近二十年來,南方真是被越甩越遠了。”

“哼!”安娜貝爾輕哼一聲道,“楊基佬故意的,通過戰爭拉大南北方的差距,你還沒出生之前,單獨比富豪的數量,我們並不比北方差,不過工業發展真的比種植園強太多了。一個南北戰爭的逃兵,趁機囤積糧食的混蛋,都成了石油大鱷。”

南北戰爭之前,爲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裝病,實在裝不下去了,就花錢找替身。戰事爆發前,洛克菲勒盡其所能,投入所有資金,大量囤積穀物、食鹽、火腿,還有棉花、煤等戰略物質。隨着戰事的擴大,莊稼歉收,農產品等生活物資價格扶搖直上,訂單如同雪片一樣向他飛來。洛克菲勒到底賺了多少錢只有他自己知道。

洛克菲勒其實非常關注南北戰爭。他的辦公室就如同陸軍參謀部。洛克菲勒花錢買來大幅的美國地圖掛在牆上,上面分別用黃色和紅色標註從華盛頓傳來的最新戰報。洛克菲勒像個將軍似的,經常對着地圖就時局發表高論。更多的人則認爲,洛克菲勒在地圖上標註的位置,實際上是他的商業網點:黃色標籤代表穀物,紅色標籤代表火腿。所謂的戰況圖,實際上是一張商業進攻圖。

“很多種植園主在戰後跑到了巴西,雖然讓我們家有些勢單力孤,可也少了很多在南方的競爭者。”安娜貝爾明顯比女兒從容不迫的多,安慰有些緊張的女兒道,“楊基佬不過是人多而已,任何單獨一個家族,我們家都能掰掰手腕,不要緊張。”

現在謝菲爾德一家獨大,其實是南北戰爭之後的結果,在這之前,同等級的種植園主其實有很多,在路易斯安那州謝菲爾德家都不算是最大的種植園主。但在和墨西哥戰爭之後,成功繼承家業的愛德華謝菲爾德,力排衆議舉家搬遷德克薩斯州,看中了德克薩斯更加廣闊的土地,這才造就了現在的結果。

“別擔心,等着他們上門就行了!”安娜貝爾出來了一天有些疲憊,慢吞吞的道,“如果只是國內的話,楊基佬比我們家強一點,但要是不侷限於國內的話,我們不比誰弱小。還不如擔心一下杜邦,他們家和我們有業務衝突。”

這個業務衝突,就是在於火藥和槍械上面,杜邦家族主要經營的就是火藥,這恰恰也是謝菲爾德家族經營的業務,比起杜邦家族,謝菲爾德算是一個後來者,在南北戰爭爲聯盟軍提供軍火,這和比靠賣了路易斯安那給美國的杜邦家族,略微顯得有些底蘊不足。

因爲法國大革命,杜邦到了美國以後,皮埃爾也故計重施,在美國生產火藥。美國畢竟不同於法國,雖然皮埃爾跟美國的很多官員熟悉,但是做起事來總有點不順心。皮埃爾父子就打起了美國政府的主意,伊雷爾杜邦建議父親,讓他向當時的總統傑弗遜獻策,購買法國在美洲的領土路易斯安娜。

傑弗遜其實早在一年就有想過購買法屬路易斯安娜,因爲此時美國實際佔有了新奧爾良,而新奧良的主權屬於法國,爲了保住新奧爾良,把路易斯安娜購買過來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法國政府對於美國的提議似乎不感興趣,或者說法國不能接受美國開出的條件。

皮埃爾參與進來以後,傑弗遜相當的開心,他馬上任命皮埃爾爲購買法屬路易斯安娜的全權代表,代表美國跟拿破倫商談,最終法國同意把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總法屬路易斯安娜到底有多重要?美國把他購買回來以後,他大概被分爲十四個州,面積大概二百多萬平方公里,與當時美國的國土面積相當,比現在美國國土面積五分之一還多。

但一場南北戰爭改變了這個局勢,南北戰爭改變了合衆國的局勢,畢竟南方各州只有德克薩斯軍團保存完好,屬於軍團長出了意外是有條件投降。給了南方居民一個心理安慰,這纔在國內的化學原材料上有了一席之地。

只不過最近合衆國沒有打什麼打仗,在炸藥和槍械上,兩家的日子都不好,爭奪纔不這麼激烈,但兩家也都在轉型,競爭已經擴大到了其他化學領域上。

連續幾天都在閉關的謝菲爾德,還在爲自己的畢業做準備,大學畢業是小事,從現在開始他一天不去大學,一樣可以拿下畢業證。畢竟這個鍍金時代,它不是真金,鍍金的外表下,暗地裡的亂象也十分驚人。

簡單來說就是資本野蠻擴張,所以缺少了秩序,很多事情出現了違法行爲。這就導致了受賄的門檻降低,後世一個人想要進行一番暗箱操作,必須要收買整個董事局,甚至大學的所有高層,所有人都同意之後,謝菲爾德才可以不學無術,才能從合衆國的高等學府畢業,這個花費並不是一個普通人負擔得起的。

現在缺少秩序,導致了受賄門檻降低,很多合衆國的學府只要打通了一些關鍵人物,就能堂而皇之的畢業,沒有監督必然膽子變大。

這是多麼混蛋的時代,連一個平民老百姓都能堂而皇之的獲取利益,只要塞錢就行了。有了秩序就不一樣了,那個時候平民百姓沒那個財力行賄,剝奪了平頭百姓的行賄權,要行賄只有我能行賄,這樣就有秩序了。

“家中傳統,膽子大一點,反正有老佛爺撐腰。”謝菲爾德咬着鋼筆思討片刻,隨即又開始奮筆疾書。

第四百四十五章 團結一切力量第二百三十二章 操控州議會第七百一十章 舍爾和希佩爾第五百零一章 今日無事!第七百一十章 舍爾和希佩爾第一百五十一章 百事可樂第四百六十七章 衝着摩根來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都是聯邦政府的錯第七百零五章 英印軍團北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團結的農場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製造了地震!第五百四十六章 波士頓的示好第六百一十二章 組建僱傭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奴隸主第一百九十九章 陸軍馬鹿第五百九十五章 共和黨分裂第二百四十一章 汽車公司成立第三百六十章 文化人的事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跨黨派的盟友第二百九十一章 就是坑也要跳第一百零四章 標準之爭第五百六十章 墨西哥民主鬥士第六百五十八章 欣喜的德國人第六百零二章 兩大陣營第二百五十章 可以談,得加錢第六百六十四章 帝俄使團第二百二十九章 併購第六百一十六章 好萊塢女星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三百零五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三十五章 建議環球航行第七十一章 冷靜客觀黨第二百一十三章 老闆最懂菲律賓第五百五十六章 墨西哥革命第四百一十五章 潛艇爆炸第九十三章 法國客人第三百四十章 摩根出面第二百三十六章 差點不歡而散第二百六十三章 房產商人威廉第五百四十三章 又是私人時間第一百八十七章 躊躇滿志的緬因號第四百八十八章 應該贏一次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跟着摩根碰瓷第二百八十四章 尋找候選人第一百零九章 不正確的開幕式第五百七十四章 又一個新興產業第四百零五章 合法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澤西爆炸案第七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四百二十八章 統一口徑甩鍋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家共同的敵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卡特爾協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美利堅聯盟代表隊第三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七百二十四章 中東領地問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加速再加速!第三百九十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最懂房地產第六百九十七章 地中海攻略第七百一十四章 決戰之年第四百零六章 聯邦說,重來!第七百四十章 十四點原則第四百二十七章 換一種死法第十三章 美好的一天第三百六十六章 婚禮(2)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奧多羅斯福第二百八十五章 菸酒不分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醞釀中的反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羅斯福參議員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爆發第四百九十二章 拿世界和平發誓第六百一十五章 警告意大利第一百一十四章 休斯頓第六百二十八章 兼併的汽笛第七百四十三章 就是小感冒第六百五十章 歷史的車輪第六百二十八章 兼併的汽笛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油田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學家和奴隸主第七百一十一章 日德蘭海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醫療業和保險業第六百九十四章 家屬情緒穩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後通牒第二百五十八章 私人炮艦外交第二百一十二章 膨脹的二等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油田第六百二十二章 軍容嚴整的聯盟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億美元到賬第二百四十五章 征服藍天第二百九十六章 波士頓吃瓜羣衆第二百零四章 我的珍珠港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家一起死第二百五十九章 巴拿馬獨立第三百零五章 一箭雙鵰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三百二十七章 排華法案到期第五百九十八章 拉斯普京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萊塢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