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號 月宮折桂

二候,靡草死;葶藶之屬。

親愛的龍波女士:

又是一年高考時,我當年在參加高考之前,我就對自己的成績大致有一個預計。雖然到最後成績比預計的要難看一些,但也沒有跑出去太遠,特別是我的英語和數學成績都接近歷史最低記錄。這兩門課對於我而言幾乎沒有什麼發揮的餘地,我時時的感覺到自己的數學方面確實沒有什麼天賦,因爲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我就已經感覺自己在學數學的時候非常吃力了,可如果後來環境對我有利的話,我也不至於差到那個份上。英語成績會那麼差不是我最初能夠料到的,因爲我的成績曾經超過六十分。好的環境對於一個人而言是多麼重要,把問題歸咎於自己,這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但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假如你是一條魚,把你扔到沙漠裡,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是活不下來的。假如你是仙人掌,把你丟在水裡,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是要爛掉的。

我從小就對畫畫感興趣,但我的興趣集中在畫人物上,對畫風景和建築也有一點興趣。如果讓我設計板報什麼的,我是做不了的,即便是勉強爲之畫出來的也一定不好看。到小學的高年級階段,我在寫作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信。這種自信歷經多年而沒有被打倒,到了今天,在這個方面我也經歷了很多挫折。在這條路上我到底能走多遠,我大致已經看到了。我對歷史的興趣是非常濃厚的,對古人的服飾尤其感興趣。但那個時候的生產力水平,物質條件跟今天是比不了的。所以我要真到了那個年代,穿着很可能比不上今天的體面。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對古人應該保持着一份敬畏之心。只要這種敬畏之心尚在,人就能保持謙虛的狀態。要是如某些人宣揚的那樣,始終覺得自己處於歷史的頂點。栽跟頭的日子就不遠了,當年秦始皇取得那麼大的功業,覺得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到後來怎麼樣呢?駕崩之後沒多久,他是最信任的,兩個人就聯手謀害他的長子,殺戮他的其他兒女,擁立幼子繼位,從此大秦的江山社稷就易主了。

昨晚在冥想的時候,我的腦袋裡忽然冒出了這樣的念頭。天下初定,那個時候的秦始皇非常的忙碌,感覺有許多事情要做。修馳道、修長城、修宮殿、修陵墓,北邊收回河套,南邊平定百越。周朝的時候就因爲山川阻隔,沒辦法治理地方,不得已把天下分給諸侯。大秦吸取了周朝的教訓,不再分封諸侯,可用什麼方法能夠打破山川阻隔?無非就是修運河,修馳道。這其中隨便舉出一任意一項都是大工程,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這些工程可以不做嗎?或者說能不能緩一緩?不要幾個工程一起上,而是分階段分步驟的進行。在我看來宮殿和陵墓完全可以不修,因爲這些東西不是爲天下計,而完全是爲了一己私利。

漢高帝之所以可以推行修生養息之策,是因爲他當時有這樣的條件,如果沒有秦朝留下的長城、馳道,漢高帝要不要修呢?我記得自己曾經說過,擁有天下之後,有一項大工程是不能不做的,就是要想辦法爭取天下人的支持。大秦不是在這方面沒有做過努力,始皇帝之所以不辭辛苦,到處巡遊,在名山大川舉行祭祀,並且立碑紀念。就是要告訴天下人以及各種神靈秦並天下是多麼了不起的功業,他能夠給天下人帶來無窮的福祉。始皇時代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一方面要承受沉重的租稅負擔,一方面還要被調去服徭役而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從事生產。唯一可能讓大家感到欣慰的是秦始皇並沒有沉溺於享樂,而是在那裡辛勤工作。始皇帝如果在的話,大秦也許不至於亡得那麼快。

其二是無論從德行還是才幹,都不配做皇帝,可正因爲如此被趙高選中了,成爲天下之主。趙高實際上擁有天下之後,並沒有真正把精力花費在造福天下人的事業上。而是專注於弄權,可以說他是一個非常差勁的人,他掌握權力給天下人帶來了無窮的痛苦,也讓大秦的江山涉及到了危亡的境地。今天的人們普遍是比較同情扶蘇的,但也有一些專家和教授覺得扶蘇也不配做皇帝。或者說即使扶蘇做了皇帝,也沒辦法讓大秦免於傾覆。扶蘇這個人的確是有缺陷的,皇帝的詔書命令他主動離開這個世界,他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份詔書有可能是假的,一方面他對於皇帝之間的父子之情沒有什麼信心,一方面他沒有想過,其實自己手握重兵,完全可以搏一把。他非常爽快的就接受了皇帝的命令,由此可見,秦始皇作爲一個父親是非常糟糕的。也許秦始皇有自己的考慮,對長子之所以嚴苛,是因爲長子將來要繼承大秦的江山。對幼子沒有那麼嚴苛,是因爲在他看來,幼子不需要承擔什麼義務。他大概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李斯竟然夥同趙高殺掉他的長子,擁立胡亥繼位。

如果他能夠早早地預料到這種情況一定會有所防範,要說當時秦朝衆臣沒有一個人看到這種危機,我覺得是不可能的。只不過當時那種狀態沒有臣下敢向始皇盡言,從夢想實現的那一天開始,秦始皇一天比一天自大。從秦孝公到秦始皇的父親莊襄王,六代秦王沒有一個人追求過長生不老。之前的秦王也沒有相關的記錄,只有始皇帝捨不得死,想要永遠享受這錦繡河山對他的供奉。他不願意相信人一定會死,而寧願相信那些方士的花言巧語。一次次上當受騙,一次次不知悔改。最終不能忍受方士的議論忍不住大開殺戒,可這樣能夠挽回他的聲譽嗎?秦始皇最終還是駕崩了,他完成了列祖列宗的願望,他親眼見證了天下一統,同時,他的貪慾也挖空了大秦,爲大秦埋下了諸多的憂患。

凡是那種把眼下捧得很高,把古代踩得很低的年代,都是要出問題的年代。秦始皇的時代就是如此,皇帝到底是怎麼樣一種角色?我記得自己曾經說過,他不僅是世俗最高權力的象徵,同時也是信奉皇天的教宗。對皇天的祭祀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如果把傳說計算在內,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我也曾經解釋過,所謂天指的不僅僅是頭頂的那一片藍色,而是一切不可抗力的統稱。皇天與天從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意思,天是皇天的簡稱。孔子說:“天何言哉!風雨興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皇帝也就是天子,過去的天子其實也就是人羣當中能夠解釋天意的人,大家只要追隨他,就能夠過上美好的生活。

比如追隨燧人氏就能夠吃熟食,追隨伏羲氏就能夠享受漁獵之利,這些人不止生前人們追隨他,過世之後,人們立廟祭祀他。後來的天子象徵意義大於實際的意義,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不能直接給天下人帶來好處,只是把天下人的人心聚集到一起,共同敬拜上天。面對上天天子代表衆生,面對衆生天子代表上天。過去作爲皇帝,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假如哪個地方鬧災,不管是洪水瘟疫還是地震旱災,人們都會在第一時間把罪責歸咎於皇帝。是不是天子失德導致當地人要承受這份痛苦?正所謂天地君親師,在倫理之中,在社會生活當中,皇帝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後來皇帝作爲一個社會角色消失了,我們徹底的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但至少就目前而言,有皇帝的時代遠要比沒有皇帝的時代更漫長。到目前爲止,凡是涉及到皇帝的事情都會非常受人關注。也許你不一定喜歡皇帝,但只要聽說那個人是皇帝,你都要忍不住多看幾眼。

今天又要高考了,今天的高考與歷史上的科考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的願望是隨着社會越來越進步,物質越來越充裕。人們可以實現自己價值的機會應該越來越多,那麼真實的情況是如此嗎?至少從人們的感覺來說,不見得。許多人的想法是這樣的,真正應該被追捧的是那些有貢獻的人而不是明星。創造明星的是各大娛樂公司,他們販賣的就是一種幻覺。這些明星一次次掀起消費的狂潮,他們也給不少人提供了生計。許多人覺得明星賺的太多了,我覺得的確有這方面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到底應該怎麼處理,應該越細緻越好,而不是用一種特別粗暴的方法進行處置。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都有很多種可供選擇的選項,不管你怎麼選擇都有望成爲最優秀的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擁有一份體面的生活,但我知道這很難。

這封信的上半部分是我在早上寫的,如果條件允許,我當然希望能一次性的把這封信寫完。但辦公室今天輪到我值日,所以我比正常情況下提前一個小時到了辦公室把衛生打掃乾淨。別人只是把地板拖一次也就拉倒了,我不僅這樣,我還把皮沙發擦了一遍。因爲之前上面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塵土,雖然辦公室裡人很多,但是衛生做的是非常差的。最令人髮指的就是垃圾幾乎堆成山,在打掃衛生的過程當中遇到的最讓人討厭的就是女人的頭髮,因爲這玩意兒極難清理。因爲這個星期我要去省城一趟,所以要敢稿,目前已經趕好了一天的稿子,如果我能夠趕出三天稿子的話,這一次旅行將會變得非常的悠閒。如果相反,如果我不能在四天時間內把三天的稿子趕出來,這一趟旅行就變得有些緊張了。

希望上天保佑,在接下來四天的時間,我能夠順利的完成任務。今天我在社交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位女士來到了一家主題酒店。裡面兵馬俑隨處可見,看上去氛圍非常的詭異。更讓人感到詫異的是這家酒店的門上赫然寫着二號坑。這位女士膽子真的比較大,俑是給死人用的東西是冥器。有這麼一堆東西陪着,怎麼能夠睡得安穩呢?不過這個視頻也讓這位女士狠狠的火了一把,在熱搜裡這一條消息被頂在非常靠前的位置。另外,有關破壁機的故事,今天也等來了新的劇情。按照我之前的設想,店家應該在收到我寄去的東西之後再寄東西給我,萬萬沒有想到他乎是在我的東西寄出的,同時他的東西也寄出了。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今天收到的這個東西,不是我之前買到的那一款產品,它實際上要比我之前買到的那一款產品要高出一個檔次。

看到這個東西之後,也讓我深深的感到,實在是太坑人了,因爲在這之前我曾經買過一個破壁機。體格要大出去很多,配置相對來說也要高一些。而我之前買的那個新產品價格比那個更貴,體格更小,配置更低。我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有新的劇情,比如對方會不會要求我把破壁機寄回去,今天我還發現一件事情,在我的認知裡,一家非常高厚的快遞公司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商品放在快遞驛站的。但今天的情況有所不同,他把東西放到了快遞驛站。這說明什麼呢?是不是說明這家快遞公司向某人低頭了呢?不過這種說法應該也不準確,曾經那個光彩奪目的主角,現在已經非常的落寞。當然跟一般人相比,人家的生活仍舊是非常精彩的,我不知道到現在破壁機的故事是不是已經完結。說實在的,我沒有興趣再更新下去了。我現在期待的是在採風活動當中,我能夠有好的表現。當然人越是滿懷期待,結果就一定會讓那個人失望。

我這個人就是如此,沒辦法將心態徹底放平。今天中午的時候我好像看到了高考的作文題目,之前我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每年高考的作文題目出來之後,我都會寫一篇這樣的作文。今年我未必有這樣的興趣了,去年前年我都沒有寫。洋歷六月二十五日是我大專畢業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我都會發表紀念日演講,後來這件事中斷了。因爲隨着時間的流逝,我意識到我們之間的感情實際上已經坐上了滑梯。那將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當我發現是這麼一個過程,我深深的意識到一切情誼都不能超越因緣而存在。你與某人有緣就會成爲朋友,緣分盡了就會變成路人,這是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我曾經嘗試過做一些抗爭,但現在已失敗告終。

往年到了高考季,在上下班的路上總能夠碰到參加高考的學生,但今天好像沒有碰到,不知道因爲什麼。年輕人永遠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這就如同地上長出的鮮草枝上開出的鮮花。他們看上去永遠是那麼鮮嫩,只不過今年的這一茬,到了明年就看不到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說的也許就是這個道理。”我希望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希望自己在做事的過程當中,能夠看到自己的潛力和價值。我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夠結交志同道合的人,這些人能夠彼此之間互相成全。我希望自己具備成全別人的能力,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感恩,我仍然覺得成全別人是非常有功德的一件事。因爲我之前所處的環境,塑造了我現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但如果我發現我現在想問題的方式,做事的方式不合時宜,我就應該有所調整。一個人不合時宜卻想着要做事,最終一定會招災惹禍。只有在規矩的範圍內,活動才能夠保證不受傷害。

我是一個非常遲鈍的人,上一次與何先生髮生了激烈爭執。等這件事情冷卻下來之後,我才慢慢發現對方的論點到底在什麼地方。那是非常不愉快的一次交流,這也意味着我們之間的交流會越來越少。這必然導致彼此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疏遠,這些都不是人力所能夠改變的。我之所以在那個社羣裡不停的發言,有一個很重要的動機,就是要表現自己。但我也知道人家都不願意搭理我,有可能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有可能他們其實知道我在說什麼,那我說的東西不能夠引起人家的興趣,因爲我思考的問題不是他們經常思考的問題。我這個人遠離生活實際,寧願去思考一些不着邊際的話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思考魏武帝的功過是非遠不如想一想晚上吃什麼來的實際。不要以爲覺得我覺得自己很高明,其實像我這樣的人在生活當中是不被大家瞧得起的。

我記得自己看過一個視頻,有一個農村的老頭蹲在路邊,一張嘴就能夠說出南邊一連串海島的名字。他其實可以去電視臺做個評論員什麼的,人生際遇誰也說不好。有的人體面的坐在鏡頭前,侃侃而談,而有的人只能蹲在路邊,享受着飛揚的塵土,鏡頭前的身世,他的觀點很容易就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而那位蹲在路邊的老頭永遠不會有人注意他在說什麼。我也有一點深切的感受,就是這世上練的人太多了,功夫用在事上的人非常少。比如今天隨便找一個人諮詢他有關足球的問題,大概每個人都能夠說出一番鴻篇巨論。真要讓他上場去踢球,他瞬間就不靈了。我記得當年與哥哥去返回工作地,路過一個叫田莊的地方,遇到一個農村老頭,令人感到吃驚的是,他竟然當着我們的面說自己的理論,你沒有看錯,他說的話的確提到理論兩個字,而且說明是他自己的理論。

你說一個在村裡種地的人能有什麼樣的理論呢?他的理論能值多少錢呢?只要不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都以前不止。我有什麼了不起的呢?我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記得一年夏天我在家裡看電視,電視上放的是百家講壇,當時錢文忠先生正在講《三字經》,這個時候一個莫名其妙的人來到我家。跟我說起了什麼奇門遁甲,當時我腦子完全是懵的。因爲在生活當中我就喜歡擺弄這類東西,難道我碰到知音了?過了一會兒才知道那是個精神病人,這件事對我的衝擊很大,原來我跟精神病人有如此驚人的相似。讀書有兩種門路,一種是讀一些奇奇怪怪的書,對於這一派孔子大概是不喜歡的,因爲子不語怪力亂神。我對於這些東西偏偏有很大的興趣,只是我從來沒有把它弄明白過。

我對《易經》也非常的有興趣,但現在我不得不承認,我對這東西的理解非常之皮毛。即便如此,我還有易經算過卦,經過實踐認爲準確率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不過我也不得不承認,因爲我對《易經》的理解跟什麼都不懂,差不多,所以在解卦的時候也不能看透其中的玄機。不過我覺得不懂未必不是什麼好事,因爲古往今來精通《易經》的人往往要夾着尾巴過日子。因爲這東西很容易給自己惹來禍患。這就好比一個人懷裡揣着利刃睡覺,不得不時刻陪着小心,要不然很容易割傷自己。之前我已經發表了這樣的觀點,我覺得道法同源、道法一體,同時我又把儒家放進去,儒家主外,負責教化。道法主內,負責治國平天下。儒道法三位一體,構成傳統時代的帝王之學。我不知道在我的後半生到底還有沒有可以與我一起討論問題的朋友,至少目前肯定是沒有的。我說出這樣的話真的很抱歉,你對我的容忍,我永遠報以感激之情。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360號 解難之難第170號 治理的藝術第336號 殘月第061號 逃離第310號 流水有深意第330號 黃土第262號 謀劃與變故第216號 紀元第330號 黃土第295號 風之左右第057號 風尚引發的思考第317號 佛陀與鳳凰第107號 水邊書院第193號 追風箏的人第079號 楚事紀與苗氏春秋第164號 辦事之難第141號 眼界第029號 消失的古文明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30號 神燈第168號 坐在茅坑望星空第273號 道第217號 天人第169號 生活的流程第305號 仲冬花味第319號 岸與非岸第111號 死局第061號 逃離第180號 劇本和表演第160號 風中的黃羅傘第346號 靜氣第232號 風之花第248號 因果定律第364號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第085號 蚊子的狂想第194號 青苑時光第018號 咆哮的婦女第258號 惆悵第095號 甜絲絲第333號 雲常第006號 我從櫥窗前路過第198號 三棱水晶門第297號 痛第144號 觀想第011號 煙火第126號 歧路歌第072號 我有一個心願第275號 風化第210號 貴妃色號第190號 綠色指甲油第251號 美的精神第344號 斷第033號 極簡禮儀第162號 月亮的僕人第098號 朗潤圓第238號 溢陽第273號 道第363號 會所時光第200號 叢林遊記第293號 偶然與必然第027號 豐滿現實第357號 雪否第276號 祈禱的重要性第266號 分心第234號 琴操第124號 風中的花味第067號 消失的鞭子第252號 惡兆第043號 陽光和笑容第340號 愛的直立第189號 透過歷史看未來第078號 可以清心也第213號 大祭第277號 電之疑問第029號 消失的古文明第091號 塑形師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327號 天羅地網第102號 粉紅絲帶第182號 雨花寺第055號 豐腴之美第094號 避世第189號 透過歷史看未來第166號 百合的味道第045號 窗口型新聞人物第072號 我有一個心願第357號 雪否第276號 祈禱的重要性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362號 苗雅正第019號 午夜叫聲第166號 百合的味道第148號 人性的養成第352號 心之所至第219號 聚會第357號 雪否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215號 飽滿圓潤第133號 戲裡的國史第079號 楚事紀與苗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