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琅琊諸葛

第133章 琅琊諸葛

琅琊陽都城內,諸葛家。

諸葛氏傳承自西漢漢元帝時,任司隸校尉,以執法嚴格、性情剛直見稱的諸葛豐。

諸葛豐自幼聰慧,讀經閱史,長成之後性情剛正不阿,不畏權貴。

後雖開罪了元帝寵臣導致被誣陷罷官,但諸葛氏名聲已傳揚天下。

後諸葛氏一直定居在琅琊,先在諸縣,後至陽都,已經歷數百年之久。

此間,諸葛氏也歷出秩比千石高官,傳承門第,是徐州有名的士族大家。

諸葛亮之父諸葛珪,就曾任兗州泰山郡郡丞,秩比六百石,是郡國級別的高官,可惜病死的早,沒能留下太多的政治遺產。

那一年,諸葛瑾十五歲,諸葛亮八歲。

按照兩漢的傳統,諸葛瑾已經成年,則獨立門戶,贍養繼母。

而諸葛亮、諸葛均則因爲未有成年,因此和兩個姐妹一起被從父諸葛玄收養,養在膝下,視如己出。

諸葛玄出身琅琊諸葛氏,乃是徐州名士,很有聲望,與劉表、袁術、等活動在京城的世家大族子弟素有交往。

而諸葛玄這個人相當重要,不僅僅是因爲他是諸葛兄弟的從父,將他們帶到荊州,有着養育之恩。

更重要的是,諸葛玄這個人代表了袁術和劉表兩大集團達成和睦。

在歷史上,關於諸葛玄的記載是有分歧的。

三國志中記載,諸葛玄是爲劉表所舉薦,任豫章太守,治南昌。而裴松之補充的資料,則顯示諸葛玄是被袁術所表奏,署豫章太守。

結局也迥然不同,三國志中記載是被朱皓趕走之後病死,而裴松之記載則是爲豫章人殺死,獻投於劉繇。

其實仔細梳理一下,有沒有可能這兩個記載都是真的,只是時間順序不一樣,其實說的是同一件事情。

諸葛玄因爲徐州之變,帶着諸葛亮等小輩南下投靠舊友劉表,在路過揚州的時候,被袁術發現,外交手段極爲靈活的袁術在諸葛玄的身上看到了可利用價值。

之前已經說了,袁術此時其實是焦頭爛額的,不但身陷劉繇和劉表的東西夾擊之中,北邊還有郭貢、曹操等宿敵,再加上他對徐州的野心也引起了劉備的忌憚和敵意,可謂是四面楚歌。

因此,袁術急於改變自身處境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北邊的曹操暫時被呂布拖住,不用去管,劉繇因爲揚州和袁術激戰正酣,除非袁術讓出揚州,否則也很難妥協。

劉備的徐州更是袁術發展的方向,也不可能化敵爲友。

那麼思考下來,唯有荊州劉表,是袁術最能達成合約的方向了。

而且一旦和劉表罷兵,那麼袁術就沒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對付劉繇,然後北上爭奪徐州了。

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袁術先前會在廬江的問題上,對孫策食言而肥了。

廬江的位置極爲重要,毗鄰長江,是同劉表一方的江上第一防線。

而孫策和劉表、黃祖可是有殺父之仇的。

如果把孫策放在廬江,袁術還怎麼調整和劉表之間的關係?

不擴大戰爭規模就得謝天謝地了,遑論議和。

所以袁術寧可食言而肥,也沒有讓孫策擔任廬江太守,最後選用的劉勳也是一個勳貴子弟,與曹操、袁術、袁紹、劉表、黃祖等人盡皆有舊,昔日都爲好友。

這樣一個人呆在第一線,顯然能夠立竿見影的緩和雙方的關係。

諸葛玄來了之後,袁術極爲敏銳的意識到他的價值。

和劉表爲至交好友的諸葛玄,如果能夠出任豫章太守,這就和廬江的劉勳一起鑄造了一道防火牆,完全割裂開了袁術本部和劉表本部,使得雙方有了達成合約的現實基礎。

事實也正是如此發展,當袁術利用手中馬日磾的符節,在豫章太守周術死後,立刻表奏諸葛玄署豫章太守。

這裡的署字是代理的意思,暫任官職,屬於臨時頂替。

而馬日磾的符節則起到了讓豫章人接受諸葛玄的作用。

很快,劉表的迴應來了。

初,豫章太守周術病卒,劉表上諸葛玄爲豫章太守,治南昌。

劉表不但贊同了袁術的意見,而且還正式表奏諸葛玄爲豫章太守,去掉了署字。

諸葛玄的豫章太守,很可能是袁術和劉表齊心協力的結果,而事實上諸葛玄就任豫章太守之後,劉表和袁術確是罷兵議和,不再互相敵對,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

如果這樣繼續下去,諸葛玄說不定能在豫章經營出一片天地,也進化成小軍閥都說不定。

可惜的是,李傕、郭汜此時深恨袁術,拒絕承認袁術和劉表的表奏,反而直接拜除了漢末名將,大司農朱儁的兒子朱皓爲豫章太守。

有了正式朝廷的背書,朱皓直接把諸葛玄一家子從南昌驅離到了西城。

後來不論是諸葛玄死在了西城,爲江西人民所殺,獻頭劉繇,還是逃回荊州,病死在襄陽,都不再重要了。

此時諸葛氏族地中,一個面孔狹長纖瘦的青年走了出來。

看見外面站着的十四歲弟弟,青年緩緩搖了搖頭。

這面容狹長的青年,正是年二十一的諸葛珪長子諸葛瑾,而他對面的十四歲少年,則正是將來名滿天下,美名銘刻於整個華夏民族脊樑之上的季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

“大兄,從父還是不允嗎?”

諸葛亮身材高大,長相剛毅,一雙明目炯炯有神,神采飛揚。

他的兄長諸葛瑾卻是神情深後,沉着堅毅。

“從父久欲南下,前往荊州。去歲先是兵火,入冬之後,道路南行,才拖延至今。眼下琅琊已平,南下之路暢通無阻,從父已離劉使君年餘,自然想要早日回返。”

諸葛瑾口中所說的劉使君可不是劉備,而是八駿之一的荊州劉表劉景升。

諸葛玄乃是劉景升的舊友故吏,之前在荊州時,就是劉表的老部下,後奉劉表之命入朝覲見。

得知兄弟諸葛珪死後,趕忙告假於劉表,得到劉表支持後,先入朝廷,再繞行泰山,接了跟隨父親就職泰山的諸葛瑾、諸葛亮等人,返回陽都。

回了陽都之後,立刻迎來了曹操的兩徵徐州。

兵荒馬亂,到處都是盜匪亂兵,諸葛玄哪怕有家兵保護,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南下。

不得已困居陽都,等待南下的時機。

現在終於戰事平復,諸葛玄自然是不想繼續等下去了,就準備帶着諸葛亮等人啓程。而諸葛瑾因爲已經自立門戶,諸葛玄只能勸他一起南下,而不是強硬帶上。

“兄長,近日來,似有人針對我諸葛氏,在外散播我諸葛氏將攜大量財貨南下的消息。”

諸葛亮此時身高已經接近諸葛瑾,超過了這個年代的平均值。

此時他的臉上滿是憂慮,對着諸葛瑾勸說道:“此事不得不防,如今盜匪橫行,亂兵聚團,若是財貨的消息引來他們的注意,那此時上路,何異於小兒持金過鬧市?”

“若是這謠言當真是有人蓄意而爲,弟深恐對方還有後招,不發則已,一發之下,我諸葛氏恐有傾覆之危啊。”

諸葛瑾不但沒有呵斥弟弟杞人憂天,反而也是憂慮的點了點頭:“我弟之言甚爲有理,爲兄也素憂之。最近的傳聞我也有所聽聞,卻也查不出從何而來,或是真有人在針對我家。只是我諸葛氏在陽都一向與人爲善,長輩爲官也頗有聲望,不曾樹敵,當真想不到是何人想要陷害我家。”

諸葛亮搖頭嘆息:“奈何叔父不肯相信,”

他很是憂慮,對方放出這樣的信息,顯然對諸葛氏存有惡意,想要藉助盜匪亂兵之力,行不軌之事。

可他雖然看到了這一點,卻不能警示從父,哪怕請出了兄長都不行,這讓他有種無力感。

尤其是從父執意要去荊州投奔劉表,這讓諸葛亮很是不能理解。

在他看來,劉備起義兵南下,馳援數百里,來救徐州,逼退曹操,此可謂大仁大義。

須知劉備此舉,並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損耗自己的兵力。

畢竟在他來之前,就是劉備本人也想不到會有拿到徐州的一天。

因此,諸葛亮與其兄諸葛瑾,對劉備的好感都很高,反而諸葛玄對劉備不怎麼看的入眼,在他看來,單騎入荊州,得蔡、蒯之助,誅除宗賊首領,收編宗賊,安定地方,北逐袁術的劉表,方爲真英雄也。

諸葛瑾看出自家弟弟的憂慮,深思片刻後,安慰道:“二弟且莫驚慌,爲兄聽聞陳元龍即將北上接任太守之職,以他的能爲,當能平定沿途盜匪亂兵。”

諸葛亮無奈點頭,他已盡力勸諫,可無奈諸葛玄不聽。

更爲糟糕的是,這次諸葛玄南下荊州,是打算避開中原戰火。

因此他大肆發賣自家土地、商鋪、宅邸等不動產,換取財貨,準備帶去荊州置辦田產。

故而這次南下,當真是有大量財貨隨行的,想瞞都瞞不住。

這樣一來,覬覦住諸葛家車隊的盜匪亂兵不在少數,若是有人在中間竄連,即便隨行有百餘名族兵,卻也未必能夠護衛得了周全。

以諸葛玄的想法,四月初就可以動身了。

之所以能夠拖到現在,已經是諸葛亮暗中籌謀,讓兄弟姐妹四個輪流裝病,以拖延時間。

可現在這小伎倆已經爲叔父所察覺,不好再用。

雖然他很反對不思努力,寄希望於外情,可現在這個局面,諸葛亮也只能希望如兄長所說的那樣了。

*************

諸葛兄弟的憂慮,某個始作俑者並不知曉,他此時正在校場之上,跟隨着弓馬老師太史慈學習射箭。

劉封在涿州時,確實有跟着族學習過經綸,雖然成績不怎麼好,但仗着過目不忘的天賦,卻也說的過去。

至於武藝一道,劉封只能算是試學者。

除了會些許騎術外,一竅不通,不過勝在身體素質夠好,也跟着徐盛所部訓練過,有些底子。

“心眼一線,神隨意動。”

太史慈隨手一張弓,一箭離弦而出,正中靶心。

“公子請看,我剛纔這一箭看似輕鬆,實是千錘百煉,而基礎就是方纔所說的八個字。”

隨後,太史慈又指導着劉封的站姿,讓他換上輕弓,練習張弓。

“張弓時要用腰部發力,切忌手臂發力。”

太史慈繼續指點:“若是手臂發力,射不了幾箭就會力盡,甚至肩膀痠痛難忍。可腰部發力,卻能保持力氣充足,源源不斷。”

“另外,人要站直,挺胸直背,以弓弦越鼻,力從腰發,帶動臂膀張弓,隨後輕放。”

經過太史慈的一番講解指導,劉封短短一旬時間,竟已經能射中二十步的箭靶。

太史慈這段時間也很是辛苦,上午要去校場訓練士卒,下午則來教導劉封騎術和射術,忙的是不可開交。

他所帶來的四百餘青州壯士被劉備全數編入太史慈麾下,同時還另外抽調了泰山軍和丹陽兵,給太史慈湊齊了一千人馬,並配齊了長短刀兵等軍械物資。

最爲珍貴的,便是兩百套皮甲,大大增強了太史慈所部的戰力。

經過劉封的求懇,太史慈特地挑選了四十名能善射能騎的勇士,調撥給他。

劉封用着四十名青州豪士爲弟子,再加上牛二愣、王貴等丹陽精銳,以及從昌豨降卒中選拔出來的部分勇士,湊足了兩百人,編爲一別部,號爲如山營,取不動如山之意。

這一屯如山營雖然只有兩百人,卻裝備了整整兩百套甲冑,其中半數爲鐵製扎甲,做到了其中重裝步兵人手一套鐵質扎甲的配置。

爲了湊足這麼許多的鐵甲,劉封不但軟磨硬泡,黑下了從昌豨那裡繳獲的十幾套鐵甲沒還,還湊上了徐盛家族所積攢的幾套,以及周泰、蔣欽帶來的幾套。

周泰、蔣欽因爲負責水軍,水上作戰,一般不着鐵甲,而使用防禦力較好的皮甲。

因此,看見劉封有意求購後,他們兩人商量了一下,索性就將那四五套鐵甲一併贈送給了劉封。

最後的大頭,則是糜家運來的那七十八套,沒有這一大筆鐵甲進賬,估計劉封現在也只能用皮甲湊數了。

除了甲冑以外,如山營還配有整整十二匹戰馬,再加上六十把強弓勁弩,長短兵器,破甲小瓜錘,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所選士兵也俱是勇武敢戰,經驗豐富,忠心耿耿的老兵,可謂是劉封手中戰鬥力最爲爆表,價值最高的一個別部。

至於這別部司馬的位置,劉封思索再三,決定讓潘璋親自統帶。

不過在下發命令之前,劉封把潘璋找來好好談了談,再三強調了軍紀的重要,嚴禁擄掠百姓,殺良冒功。

潘璋自然無有不從,他可是劉封親手提拔起來的,劉封就是他的主公,劉封的耳提面命他如何能不聽?

劉封對太史慈、周泰、蔣欽等人自然也十分照顧。

不但掏出自己的私房錢,給他們購置皮甲,衣物,還直接贈給了大量的財貨,幫助他們安定下來。

這些花錢的地方着實也不少,雖然太史慈是青州豪強,周泰、蔣欽是大江水匪,都有着許多財貨積蓄。

不過來自少主的資助補貼畢竟不一樣,讓他們和劉封的關係一下子就拉近了許多。

就在太史慈輔導了劉封半天,太陽西斜,準備休息的時候。

周泰、蔣欽帶着一個水匪老兄弟出現在了校場外。

“幼平、公奕,你們怎麼有空來了。”

看見周泰、蔣欽,劉封很是高興。

太史慈雖然剛來郯城,但因爲劉封的關係,和周泰、蔣欽也結識了,關係處的還算不錯。

周泰、蔣欽臉上帶着笑容,神色之間,隱隱藏有些許激動,上前抱拳道:“公子,都尉,泰今日休息時與老兄弟閒聊,得知了一個消息,感覺對公子和明公可能有用,因此特地來報。”

“哦。”

劉封聽了頓時來了興趣,周泰和蔣欽兩個人,性格沉穩剛毅,不喜輕佻。

他們嘴裡說出來的話,必然是有幾分根據的。

看了看周泰、蔣欽身後那兩個水匪,對方也正好奇的打量着自己。和劉封對上目光後,先是討好的笑了笑,緊跟着就低下了頭。

“走,天色已晚,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你們跟我回去,一併用飯。”

劉封招呼了周泰、蔣欽,和太史慈一塊帶着三人回府,一同用膳。

劉封吃的自然是要比士兵餐好的多了,因爲周泰、蔣欽等人的到來,所以特特定叮囑了廚房再加好肉好酒。

劉封平時是不怎麼飲酒的,不過太史慈、周泰、蔣欽這些武夫,個個都是酒鬼。

天知道太史慈這麼能喝酒,怎麼還能維持得住神射技術的。

用過晚飯,劉封驅離下人,開始談話。

太史慈本想告辭,卻被劉封挽留。

“你我分屬師徒,情同叔侄,何以見外?況且我父視老師爲手足,既爲手足兄弟,自無事不可說。”

劉封的話,讓太史慈如沐春風,只覺得自己能受劉備父子兩代恩重,當真是不虛此行,投對主公了。

眼見沒有外人了,劉封邀請周泰、蔣欽敘說情況。

丞相登場,淚流滿面,對於丞相的初次亮相,大老爺特別緊張,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如有不足,老大爺先道個歉,只能說我已經盡力了。

路遙且長,諸位大大請容老大爺慢慢勾勒,盡力塑造一個貼近歷史,有血有肉的丞相,謝謝大家的支持。

廣陵之戰,即將打響,諸位演員請上臺。

第118章 周 蔣來投第29章 元龍,備給你看一件寶貝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336章 施壓吳中大姓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19章 贈禮曲轅第61章 陳羣家書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14章 獻策屯田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8章 晨昏定省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273章 東風漸起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31章 兩封家書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89章 立木懸金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55章 繁忙的劉封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220章 宴中小變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73章 面見臧霸【45求追讀!】第52章 雙向奔赴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45章 蕩平潁川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61章 陳羣家書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80章 父慈子孝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240章 攻城略地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158章 謀奪任城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129章 太史截胡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28章 遷府之議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79章 玄德教子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339章 自投羅網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1章 我叫劉封,我是劉備的親兒子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223章 河東聞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