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進城之後再次約法三章,迅速穩定城內羣龍無首的秩序。
與趙破奴的“匈奴軍隊”不同。
漢軍不愧是仁義之師,在城內非但軍紀嚴明,絕不燒殺搶掠,對於那些沒了主人吃不上飯的奴隸,甚至還主動開倉放糧進行接濟。
開的自然是那些姑師國王公貴族的倉,放的自然是大臣望族的糧。
而剩下來的自然也全歸漢軍所有,可謂將“借花獻佛”用到了極致,還順便在姑師國民衆之間收穫了相當不錯的口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衆恐慌的情緒。
然後,劉據就收到了斥候的回報:
“燕然山方向三百里外發現匈奴軍隊,舉右日逐王旗,人數在兩萬人上下!”
一衆將領得知此事,自是立刻來到劉據帳內商議對策,不敢有絲毫大意。
畢竟這回來的可是匈奴人,戰鬥力與西域小國的軍隊不可同日而語,加之還有兩萬之衆。
要知道,漢軍此次雖有三萬多兵馬出玉門關,但其中三萬都是不太堪用的郡國兵,真正的騎兵其實也就數千,而可以稱之爲精銳的也就是這回劉據統一交給趙破奴的三千騎兵。
就算如今有了雙馬鐙加持,騎兵的戰鬥力有所提升,訓練也更簡單一些,短時間內應該還能湊出幾千,數量也依舊與右日逐王的兩萬騎兵有着不小的差距。
“殿下,此戰對我軍十分不利,不如先退回天山缺口,藉助地利據守。”
司馬遷率先提出自己的想法,
“反正姑師國已被我軍攻破,王族大臣亦被悉數斬殺,只要我軍在匈奴人到來之前,將姑師國人悉數遷入天山缺口,並將姑師國內的物資糧草盡數運走,等匈奴人趕到時,也只能得到一座毫無用處的空城。”
“司馬監軍言之有理。”
其他人聞言紛紛點頭稱是,王恢還在一旁補充,
“姑師王城與樓蘭王城一樣,這裡只是一座孤城,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重圍,城破之後更是難以逃脫。”
“倒是天山缺口的地形對我軍更加有利,至少進可攻退可守,不必有後顧之憂。”
“而匈奴人拿下一座毫無用處的空城,又難以突破天山缺口擴大戰果,如此僵持一些時日便會出現糧草補給的問題,最終必是隻能悻悻退去,屆時姑師國依舊是我漢軍的囊中之物,正是以退爲進的良策。”
說話的過程中,幾人還在不斷擦拭臉上的汗。
姑師國太熱了,比樓蘭國更熱。
此處處於吐魯番盆地腹地,這地方不只是現在,就算在後世亦是天朝夏季溫度最高的地方,同時還是天朝地勢最低的地方,比海平面還要低一百多米,著名的火焰山便在這片區域,那纔是真正的不毛之地。
而且這片區域降雨量也極小。
姑師國的王城交河城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爲北部的山脈上積雪融化形成了河流,並在此處形成了一片綠洲。
交河城的選址也很有意思。
這座城池建於一處柳葉形的臺地上,臺地高出周圍三十餘米,北部山脈上積雪融化流經此處,便分流繞城而下,因此姑師王城才起名爲交河城,這條河也因此被稱作交河。
如此奇異的地形。
給了交河城至少三十餘米的天然城牆,城下還有天然的護城河據守,使得交河城天然就是一座固若金湯、難以攻破的城池。
若非劉據這回將計就計由內而外斬殺姑師王族和貴族大臣,使得姑師國羣龍無首。
漢軍想要攻破這座城池,如果不願付出太大傷亡的話,便只能圍而不攻,斷絕交河城的來往運輸與其拼內力。
而就算如此,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小。
畢竟在這種整個天朝最熱的地方駐軍圍城,就算有一條交河不用考慮水源的問題,運送均需補給也依舊需要極大的損耗,即使是劉徹恐怕也不願承受這樣的代價。
在見到交河城之前。
劉據還對歷史上趙破奴是否攻破了姑師國心有懷疑。
而看到交河城之後。
劉據已經可以確定,趙破奴肯定沒有攻破姑師城,最起碼一定沒有攻破交河城。
這也是史書中對突襲樓蘭的戰事記載極爲詳盡,相關封賞也事事鉅細,而對於攻打姑師國卻只有“破姑師”三個字,更沒有人因此受到封賞的原因。
八成就是趙破奴、李廣利等人到達城下之後。
見強攻難以取得戰果,於是上疏劉徹說明情況,劉徹一來不願圍城拼內力,二來又擔心匈奴前來救援,所以決定撤軍。
恰逢姑師國王據守沒有補給的孤城,心中也有自己的顧慮,於是派使者議和服軟。
雙方一個不想圍,一個不想耗,於是就各自使出一招“精神勝利法”,草草結束了這場戰爭。
否則要是真動起真格來。
這場姑師之戰,打成李廣利首次遠征大宛的效果都有可能,至少對於大漢而言,承受的代價和影響一定不容小覷。
因此讓劉據放棄這麼一座佔盡天時地利的橋頭堡,還是交到匈奴手中,那是萬萬不能的。
這些將領的目光只在姑師,其實打到如今這樣的結果,他們便已經算是圓滿完成了劉徹此行的戰略目標,可以回去交差領賞了。
但劉據卻比劉徹看得更遠,他需要這座橋頭堡,大漢更需要這座橋頭堡。
否則一旦讓匈奴佔爲己有,非但大漢想要再次攻下,必將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
匈奴還隨時都可以以此爲據點,南下越過天山缺口,重新控制西域諸國,阻斷通往西域的商道。
要知道,天山缺口方圓百里之內沒有水源綠洲,並不適合屯田,自然也不能長久駐軍。
一旦交出交河城,就算暫時可以在天山缺口暫時阻擊右日逐王,漢軍也終歸不得不撤回樓蘭,那就等於又將天山缺口和焉耆、山國和尉犁三國拱手還給了匈奴。
如此此前攻打姑師的努力,就又變成了“如打”。
大漢開通西域商路的野望,自然也只能化作泡影,終劉徹一朝而不得。
不過劉據也並未反駁司馬遷和王恢,只是點了點頭:
“二位所言極是,那便命人即刻貼出告示,將匈奴率兩萬大軍攻來,漢軍不日便要撤離的消息公之於衆,讓姑師國民自求多福吧。”
“殿下不準備將他們一同遷入天山缺口麼?”
衆人又是紛紛面露不解之色。
依大漢此前的作風,攻城略地之後,若是當地民衆不好控制,或是有不好安置的難處,通常都會帶着他們遷入內地,而不是任其自生自滅,這便是劉徹的“仁道”。
“遷徙這麼多人不要錢糧麼?”
劉據矢口反問,
“正所謂鬥米恩升米仇,我大漢已經從匈奴人手中救了他們一回,有人還因此得到了賑濟,脫離了奴籍,如此仁至義盡尚不知他們是否真心感恩,難道還要給他們養老送終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