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求活

公孫懿喊郎中還是晚了些。

等他們到班房裡的時候,燕廷玉已經斷了氣。

而當一眼看到燕廷玉死狀的時候,他更是駭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便是同行的老郎中,也是忍不住掩口乾嘔。

因爲燕廷玉死狀太過恐怖,他整個人倒在地上,卻是呈一種掙扎之姿,就好像是被什麼束縛着想努力掙脫出來一樣。而兩手上滿是鮮血,不是別人的,正是他自己的。

燕廷玉上半身的衣衫扯破着,此前中毒的那半邊身子,以及臉上都看不到一塊好皮,鮮血淋淋之下,一道道被抓出的血痕交錯,流出的是發黑的血。

他的嘴巴半張着,雙目瞪大,好似嘶吼過,壓抑過,但仍滿是痛苦。

此間有淡淡的腥臭味散出,而場間的兩人根本不敢多待,直接衝了出去。

……

先是府衙戒嚴,許進不許出,完全封鎖消息,然後,梁州城裡有名的仵作和捕頭,也被全數召集而來。

這件事當然不能傳出去,不只是百姓,最主要的還是不能讓那些燕國軍卒知道。

可終究是瞞不下也不能隱瞞的,公孫懿硬着頭皮將此事,告知了那些隨行燕廷玉而來的狼衛。當然,換來的,是他差點被他們一刀砍了。

狼衛自是快馬加鞭出了府衙,公孫懿沒有因此鬆口氣,有僥倖撿回一條命的錯覺。他反而通體冰涼,腦海之中如同陷入混沌一般,完全不能思考。

他坐在迴廊上,看着仵作進出班房,看着那些捕頭聚在一處,眉頭緊鎖地低聲討論,聽着外面官兵走動的腳步聲,心中一片灰暗。

而只要一想起燕廷玉的慘狀,公孫懿便不由打個哆嗦,忍不住顫慄。

他怕了,不只是對自己前途的擔心,更有對性命的憂慮。

燕國上將軍府的少將軍,燕康之侄,死在了梁州府衙,而此前最後一個見過他的,正是自己!

就算到時候有人相信自己是清白的,可最終仍是會殺了自己,不管是泄憤還是給上將軍府一個交代。

朝廷不會殺他,燕長安也不會,可總有人會拿起這把刀。

公孫懿很明白。

他看着沉下來的夜幕,心中悲涼、迷茫、彷徨,但沒有逃避。

在最初的惶恐之後,他卻是想過直接逃出城,但馬上,他就知道自己哪裡也去不了。

現在,此時,公孫懿不是已經認了命,而是他想活。

他不是仵作也不是捕快,不懂驗屍和破案,但也能知道,燕廷玉是中毒而死。並且,他已經猜到是誰下的毒。

跟燕廷玉有接觸的人裡,只有昨夜來,然後今早走的那些人有嫌疑。

因爲他們跟燕廷玉之間有仇。

也因爲府衙裡的這些人他都無比熟悉,先不說沒有動機也不會去下毒,單說要真的下毒,那機會很多,沒必要等到現在。

而在公孫懿的心裡,對此也早就有了排除。

觀潮閣的江令寒和葉常青,聚義莊的季子裳,這三人不會下毒。而下毒之人,必是東廠的那夥人。

尤其是,那個比女子還要貌美卻更爲清冷的人。

只要一想到對方,便會想到對方那道冷淡的眼神。

公孫懿握緊了拳頭,哪怕自己不懂武功,卻依舊能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一股可怕的氣勢。而至於墨家的那兩人,本該不會是幫兇的,可其中持劍的那個,跟東廠那人態度似有糾纏,或有牽扯也說不定。

總之,他現在幾乎可以認定,兇手必是這夥人。

但口說無憑,此事,唯有抓住對方纔可證明。

公孫懿知道自己不能就這麼等下去,他站了起來,跺了跺發麻的腳,快步朝衙門裡的一個方向走去。

隨着他的離開,院中當即便有兩三個捕快跟了上去,沒有絲毫遮掩之意。

公孫懿現在當然是有重大嫌疑的,辦案的人肯定不會放過。只不過畢竟此前燕廷玉交付給了他極大的權利,在梁州官僚都被燕廷玉鎮壓之後,除了統領此地燕軍的將領外,便是他總攬梁州事務。

所以體面當然是需要的,而且這些辦案的人心裡,也並不相信他會下毒殺人,殺的還是對他有知遇之恩的燕廷玉。

公孫懿知道身後有人跟着自己,但他並不在乎,他去的地方,是府衙裡的待客之處。

那裡,桃花劍閣的宋士淵宋長老,本來是在等着燕廷玉過來商討要事的。

現在,對方當然沒走,也一定不會走。

門沒關,公孫懿一眼便看到了端杯喝茶的宋士淵,此時,後者同樣看到了自己,那張彷彿永遠不會笑的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笑意,並朝自己這邊擡了擡茶盞。

公孫懿知道,對方一定是得到了消息,而在這並不長的時間裡,能告訴對方的,顯然也非府衙內的普通人。

他來不及去想桃花劍閣的手伸的有多長,或者那個人是誰,他相信,對方對此一定感興趣。

而且,也唯有對方,能幫自己了。

公孫懿快步走了進去。

……

在此之前。

夜幕還未完全降臨。

街上已有燈火,放眼而去,長街上的人聲逐漸多了起來。有飯後出來散步的,也有還未吃飯而着急歸家的。

梁州城畢竟是一州州城,再加上此前戰火因獻城而未波及城中,以及燕國百姓和客商的涌入,所以此時的梁州城繁華之相更勝往昔。

只不過,畢竟是知府死了,近日城中也不太平,燕軍又入城,所以城中百姓或多或少還有些惶惶。

一輛馬車正駛在長街之上,因爲天色已晚,還要照看行人,所以馬車的速度並不快。

駕車的是盜帥,蘇澈坐在車廂內與盜帥相隔的一側,再往裡便是商容魚和玉沁。

四人都未說話,蘇澈看見對面兩人在閉目養神,他索性也閉眼,無名呼吸法運轉,暗暗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