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郝扭頭看,是樑得勝。
他擠開人羣,走過去:“汝上次去吾五叔家造謠生事,吾沒有計較,居然當吾面污衊。”
樑得勝還未開口,張德奎也擠了過來。
有張德奎在,樑得勝敢說什麼。
劉昌郝不是喜歡動手的人,他繼續盯着樑得勝說:“若汝繼續污衊抹黑吾或吾家人,吾即抽汝臉!”
“少東家,抽否?”張德奎問。
劉昌郝啼笑皆非,說:“饒其一次。”
張德奎喝道:“小人,滾!”
樑得勝落荒而逃,議論紛紛的人羣也變得鴉雀無聲。
韓大虎也在看,他說道:“賤哪!”
劉家好好地待你們不是很好嗎,非得罵着打着才老實。
劉樑村這情況也要看的,若是劉昌郝能將劉四根壓下去,又將日子過得好起來,可能就會漸漸樹立好的風氣。
韓大虎又說:“昌郝,池子漸要建好。”
棘嶺寨也有地,地更差,產量更低,加上王安石變法後,賦稅更沉重,劉昌郝家的工錢對於棘嶺寨大多數人家來說,皆是一個小驚喜。而且劉昌郝用工也靈活,忙了回家做自家的活,閒了來做工。韓家現在情況變得稍好一點,不過韓大虎當年從河東逃來,是棘嶺寨的人收留了他,妻子也是棘嶺寨的女兒,所以問了一問。
“韓叔父,還有活,正好,吾來說說。”
他將韓大虎帶到邊上,一邊說一邊用樹棍子畫圖講解。漚池快全竣工了,但還有池子,沼池。
沼池比漚池小得多,可在劉昌郝預算裡,它們的花費也更多,十幾個沼池,而且是沼池,可不是鬧着玩的,要求更嚴格,建設更麻煩。但再麻煩,它們只是池子,不是房子。但還有一項龐大的工程,山塘,它離竣工還早着呢。山塘之外,還有橫縱各五條路,活多着呢。
“爲何如此漚肥?”韓大虎狐疑地問。
劉昌郝一邊講一邊畫圖,韓大虎也不傻,他聽懂了,但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至少有兩點,一是建造沼池更繁瑣,二是成本更高,需要石蓋,需要大量的青磚、石灰,甚至一些糯米粉。
“其有些危險……然其乃是肥料之王,十倍於普通肥料。”
“有何不同?”
有何不同,我說了,你能聽懂嗎?
“韓叔父,吾用來開山之藥,皆是常見之物,吾稍加處理,威力驚人,其理不同,其理亦同。”
韓大虎終於聽懂了一點,肥料經過這樣的處理,肥效會更好。若不相信,看看那個開山的火藥威力有多大。不過有活做,總是好事,當然,他也是好心,才問了一問。
韋小二走過來說:“少東家,車裝好了。”
受路的影響,劉樑村的車皆不大,一個人拉就好了,頂多在紫峰口上坡那段,安排人在後面推一下。
不過眼下正在修路,路上有許多炸開的碎石,一部分路段也未來得及平整,想將鞭炮拉到烏頭渡,必須多請一些人在後面幫忙。
“好。”
劉昌郝正要去叫人,王叔在邊上說:“少東家,能否讓韋二哥子在京城探聽厚實麻葛價?”
今年旱災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不過對秋收影響不大,所以去年冬天沒有人逃荒。到了今年春天,災情越來越重,還好,宋朝對蝗蟲不迷信,官府鼓勵百姓用各種辦法殺蝗蟲,甚至勸百姓吃蝗蟲,也會拿錢出來購買蝗卵與蝗屍,當然,官府買去不是吃的,而是燒掉,雖花了錢,但會減少蝗災爆發的可能。
蝗蟲是旱災的伴生物,今年也有蝗蟲,但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災害,可是現在百姓抗災能力弱,旱了半年,夏收肯定什麼也收不到,自二月起,大批流民逃出災區,來到京城或洛陽乞食。
都是春天出來逃荒的,那可能會帶厚實的衣被?
秋天正式降臨,王叔父想到了冬天。
讓他們回家取衣服那是不可能的,那怕會騎馬,路途遠,那些破破爛爛的衣服,還不夠租馬的錢。莊木匠與秦瓦匠兩家是例外,他們兩老家還有不少財產,但秦莊兩人敢回去麼?
那麼宋朝人是如何過冬的?
有錢人家好辦,室內生火爐,或者置木炭盆,開地坑(深火坑)、建火牆(中式壁爐)。蓋的是氈毯、絨毛被子,穿的是皮裘。
情況一般的也好辦,室內生火盆子,有的燒木炭、石炭(無煙煤),有的燒乾牛糞餅,有的燒木柴,蓋的是稍差的氈毯,穿的是粗加工的各種獸皮衣服,如羊皮、狗皮等等,或者劣制毛褐。
情況差的難熬了,木炭石炭捨不得用,衣被更簡單,用厚實的麻布或葛布,往裡面塞繭頭,或者蘆絮,或者柳絮草絨,往往遇到大寒天氣,便會凍死許多人。
棉花呢,它還在嶺南,等着朱元璋強行下令全國種植呢。其實就是老朱將棉花推廣到全國,因爲種植不得法,棉種差(粗絨棉),產量低,許多人家依然缺少棉衣棉被,遇到特別寒冷的冬天,還會凍死人,當然,有了棉花與沒有棉花終是兩樣的。
秋天漸深,回家去取衣被那是不可能了,再說,即便取來了,又有幾件好衣服。
那麼只好買,劉昌郝給了一些工錢,其實在農村,工錢給的不低,但來劉家的時間短,手中錢不多。但也有辦法,他們在京城或乞食或做活,略攢了一些錢,這是必須的,否則秋天到了回到家還是死路一條。真不夠,秦瓦匠與莊木匠出來也帶了不少的錢,還不足,差一點向東家借也不會難的。不過從頭置辦,好一點的過冬衣被那肯定是捨不得,只好打聽既厚實又便宜的麻布與葛布。
“王叔父,勿用探聽,過段時間,吾自會替汝等置辦冬衣被,”劉昌郝隨意說,忽然他頓了下來。
劉昌郝想的比他們更早,在未去京城請他們之前便想到了,秋天來了,秋天去了,冬天便降臨,相對於他另一個時空的故鄉,開封是北方,北方的冬天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個似乎用不了多少錢,況且還有鞭炮。
真到來臨時,劉昌郝剛纔想了一想,卻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對了,還有鞭炮,也是一個用錢的黑窟窿。
難道前身的天賦如此之差?黑貓大人將劉昌郝弄到了宋朝,靈魂過來了,記憶多半打入前身的腦細胞裡。
之所以沒有想到,多半是前身智商不夠。
他不由地拍了一下腦袋。
王叔產生誤會:“少東家,錢吾等出。”
“王叔父,吾家乃三代積善之家,吾雖非良人,亦非惡人,即將汝等帶至吾家,過冬衣被,豈讓汝等出錢。吾訝然,與此無關。”
發現問題,那就得解決問題,劉昌郝走來走去,努力想着解決的辦法。
第二天劉昌郝厚着臉皮去李闊海家,李家的門開着,開着也不能隨便進去,劉昌郝叩了叩門。
一個下人走了出來,不過下人認識劉昌郝,他對劉昌郝說李闊海去李家田頭收租子去了。劉昌郝又問李家的田在哪裡,下人也答了。劉昌郝只好去李家田頭。
李闊海家這片耕地全是一流的良田,入眼處,皆是金黃色的稻穗。
但放在劉昌郝眼裡,水稻長勢不是好,而是依然很差,差到極點!他轉了轉,沒有看到李闊海,於是問人,說李闊海騎馬去了油坊。
劉昌郝抹了一把汗,李闊海騎馬跑起來是很方便的,可俺是走路的。
又兜了一個大圈子,氣喘吁吁地來到李家油坊,纔看到李闊海。
李闊海正在看榨油,一邊還與油坊裡一人說着話。
“大官人,出油率提高乎?”
上次劉昌郝離開後,李闊海仍讓他家下人改進工藝。李闊海想法也簡單,他不相信這個方法是劉昌郝自己想出來的,必從那本書看到的,或那個渠道聽來的。或者是“大秦”那邊的方法,劉昌郝祖父對劉父說了,劉父又對劉昌郝說了。一成五的出油率並不是空穴來風,自家出油率只有一成一,那隻好找原因。
先是不停地調試改進工藝,出油率是上升了一點,約從原來的10.9%上升到11.2%,但與15%相比,這點上升是微乎其微的,另外他也察覺到豆子品種對出油率同樣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出油率高的豆子與出油率低的豆子能相差0.5%,這些天便安排人手大規模地採集各地豆樣。
秋收來了,秋收也快結束,這時候就要準備開始大規模購買豆子,得知道什麼品種哪裡的豆子出油高,這才能安排人手專門購買這些豆子。
這些沒必要對劉昌郝說,於是李闊海搖了搖頭。
他這樣做真的不好,若不輕視劉昌郝,與劉昌郝仔細溝通,劉昌郝說不定就會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
李闊海不欲說,劉昌郝也不會追問,他開門見山地說:“大官人,吾欲向汝復借五百緡錢。”
“汝爲何復借錢?或汝隨汝叔父陷於賭債?”李闊海嚇了一大跳。劉昌郝手裡有多少錢,一千多緡錢,在劉樑村那個貧窮的地方,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數字。這纔多少天,怎麼花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