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五色瓜

bookmark

“賣五色瓜,賣五色瓜。”

“五色瓜?”

這種甜瓜在中國歷史上名氣那太大了,《史記》載傳秦破後秦故東陵候邵平因爲貧困,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謂之東陵瓜,又稱邵平瓜、五色瓜、子母瓜、青門瓜。

許多文人墨客爲其留下了詩篇,如陸機《瓜賦》:氣洪細而俱芬,體修短而必圓,芳郁烈其充堂,味窮理而不娟。駱賓王“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庚信“昔日東陵侯,惟有瓜園在。”李白“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王維“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蘇軾“漢使節空餘皓首,故侯瓜在有頹垣。”楊億“銅盤瓊蕊三危露,素綆寒漿五色瓜。”孟浩然“不種千株桔,惟資五色瓜。”

千株桔樹也不及一個五色瓜。

最有名氣的是紀曉嵐所寫的“種出東陵子母瓜,伊州佳種莫相誇;涼爭冰雪甜爭蜜,消得溫墩顧諸茶。”許多人以爲他寫的是西瓜,實際不是西瓜,而是這種甜瓜。

最早培育出來的是邵平,後來這種甜瓜漸漸擴散,樑朝任昉曾記載:“吳桓王時,會稽生五色瓜。吳中有五色瓜,歲時充貢獻。”

這些詩句劉昌郝顯然記不起來或多不知道,之所以對它印象深刻,是因爲他去陝西跑業務,那次呆了很長時間,正好關中梨瓜成熟,當地人用這種梨瓜招待他。

劉昌郝很奇怪,因爲一般梨瓜都不大,圓形,色白,但這種梨瓜呈長長的橢圓形,大的足足有兩三斤重,經過客人解釋才知道它之所以叫梨瓜不是長得像梨,而是甜味賽過梨,吃一口流一首,拿在手裡會粘手,又叫老口味香瓜。它很可能就是歷史上傳說中最好吃的甜瓜五色瓜,一般它外表呈青色,但多是後來培育的結果,早先這種香瓜頗類似於花皮菜瓜,又長又大,外青有青白瓜紋,與五色瓜的記載有許多吻合之處。

也有不同之處,歷史上的五色瓜是“大如鬥,味如蜜,體短圓、有香味”,雖然這種梨瓜也大如“鬥(漢鬥較小)”,有香味,味如蜜,不過它是橢長圓形,而不是體短圓。

史上五色瓜是擴散的,這種梨瓜只有在關中渭涇才能看到。

因此專家考證得出一個結論,邵平種的瓜是哈蜜瓜與當地瓜自然雜交出來的一種類似黃河蜜、西州蜜的變異硬皮青花色甜瓜。可是關中這種梨瓜皮薄如紙,肉厚味酥,根本不是厚皮甜瓜,與五色瓜並沒有關係。

馬上謎底便會揭曉。

劉昌郝走了過去,是一個老漢在賣五色瓜,與關中梨瓜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的地方就是花色皮,有深綠與淺青色瓜紋,肉是黃色的,不像多數甜瓜肉是白色的,不同的地方它不是長形的,而是真正的橢圓形,有凹溝,但不及南瓜凹溝明顯(見文物東陵瓜壺)。

劉昌郝又想到淮河一帶的羊角酥瓜,羊角酥瓜更長,前大後小,頗似苦瓜,也有瓜紋,其瓜紋區別就是關中梨瓜是深綠雜櫻草色,羊角酥是深綠雜淺豆青,老漢賣的五色瓜是深豆青雜淺豆綠,瓜肉這種五色瓜頗類似於關中梨瓜,是黃色瓜肉,而羊角酥瓜是綠色瓜肉。這讓劉昌郝又想起他老家的一種瓜,小麥籽瓜,個頭很小,青皮紅瓤紫籽,味道很甜,他小時候最喜歡吃這種甜瓜,然而長大後這種甜瓜便消失不見了,原因劉昌郝也不知道。

不是五色瓜消失了,而是經過兩千餘年的演變,五色瓜早隨着各地的氣候土壤,蛻變成了其他的瓜種,如關中梨瓜,淮河羊角酥。大多數不是進化,而是退化了。

眼下五色瓜依然比較符合傳說中五色瓜的記載,也比較大,老漢還將它切成小瓣,一瓣一文錢。

劉昌郝付了三文錢,一人持着一瓣品嚐,比較甜……眼下的水果糖份含量就那麼一回事,這還是前劉昌郝的味覺,否則劉昌郝對它的評價會進一步下降。當然,放在宋朝,它肯定是很甜的甜瓜。另外就是它不是脆瓜,而是向軟肉酥瓜演變,皮不像哈蜜瓜那般厚。

劉昌郝繼續轉,不僅五色瓜,他看到了好幾種甜瓜,有白色的,有青色的,有黃色的,這些瓜與五色瓜無關,多是古代中原培育出來的瓜種。劉昌郝又買了兩三個瓜嚐了一下,皆不是很甜,這讓他想到了一個成語,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王婆不是王婆,而叫王坡,宋神宗時人,他從西域帶回來哈蜜瓜種,居然種了出來。然而無人認識,皆不敢買,於是他只好一邊賣一邊誇自家的瓜比人家的瓜甜。可能是才種吧,幾年後品種退化,想誇也誇不起來。也就是說,在開封種的哈蜜瓜都比別的甜瓜甜。

看着劉昌郝帶着苗苗悠閒的吃甜瓜,樑小乙有些急:“昌郝,天光漸晚。”

“小乙哥,莫急。”

未來種田是必然,但不是種莊稼,憑藉劉樑村一畝地一年收成只有一石多點,種鬼的莊稼。

劉樑村本身就是一個大大的麻煩,是不是自己猜想的那個一品富貴,劉昌郝也不大確定,即便是,也要三四年後纔會有收益。

即便有了那個小物件,還是一團亂麻,想要解決,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儘量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須要了解更多的信息。

這些想法,劉昌郝又不能說出來。

當然,眼下的困局纔是最大的難關,劉昌郝帶着樑小乙與苗苗回去。回到家,又在屁股上抹了一點膏藥,僅了轉了轉,屁股又隱隱作痛。狗日的貪官污吏,劉昌郝心裡罵了一句。

吃過晚飯,劉昌郝說:“小乙哥,陪吾出去一趟。”

“好。”樑小乙懂的,立馬說道。

“哥哥,吾也要去。”苗苗跳起來。

“苗苗,哥出去辦正事,等辦好,哥帶汝玩。”

兩人來到宋夫子家,又一道去了李家。

很豪華的宅子,三進三出,有好幾十間房子,前面是大院子,後面是一個面積不小的花圃。飛檐琉瓦,朱漆大門,即便樑小乙膽子大,看着這樣的宅子,也有些畏色。劉昌郝還好一點,他擔心的不僅是害怕李大官人會巧取豪奪,還擔心另一件事,自己用“家傳寶”來換錢,讓李大官人替自家化解危機,自然這門親事也等於回拒了,李闊海會不會遷怒?

不能拖下去了,劉昌郝走上前敲門。

門開了,走出來的不是僕人,而是一個塊頭很大的青年人,應當是那個李小娘子的哥哥,他用厭惡的眼神看着劉昌郝。

在宋朝同樣大夥同樣不喜歡吃軟飯的,劉昌郝可不打算吃軟飯,但李家這個大郎多半以爲他是上門議親的,等於是吃軟飯,加上劉昌郝身份卑微,心裡想的也放在臉上。

劉昌郝不怒反喜……

“拜見李大官人,”劉昌郝作了一個揖禮,看着李闊海,他是想通過李闊海的表情驗證一件事。

在這個關鍵時候李家來提親,無疑意味着李闊海不怕花谷久,甚至平時有積怨,這是劉昌郝與李闊海交易的原因,然而李闊海非得要自己娶他的女兒那就糟了。

劉昌郝還是選擇與李闊海交易,依然有其他的原因,或者猜測。

他的皮囊得到一些少女的喜歡,然而作爲一個成年男子,恐怕沒有幾個人喜歡。換自己也是,好好的一個大男人生得一副美女樣子還是男人嗎?

宋夫子對他不錯,看中的是劉昌郝比較孝順,非是學業好。

若是化解了,劉家是上戶,但屬於最悲催的上戶,會承擔更多的賦徭攤派,特別是礦坑的攤派。

我家有座礦,年產八千斤,官府要俺交萬斤,三年交下來,俺家破產了……

宋朝開國之初,試圖用這些政策打壓貧富分化,然而沒多久,這些政策越來越畸形,礦是小事,特別是“上戶”的衙前,這纔出臺了免役法。

但就是有了免役法,“上戶”還要承擔更多的免役錢,繼續承擔各種不公的攤派,斂財的寬剩錢,王安石又畫蛇添足地推出保甲法、保馬法,以及青苗貸。

至於官戶外戚宗室或豪強,當地官員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雖然包括官戶在內也要納兩稅(官戶兩稅不減免,役錢減免了一百年,不減免一百年。和買不減免,和來也不減免,宋神宗以前免了差役,以後免了科配,刑罰適度減免)。最通常的做法便是隱田。

實行免役法後,團行商貿以及其他厚利的行業依然被各地豪強把持,繼續各種巧取豪奪,高利貸,等等。即便有免役法,那也是朝廷與權貴豪強的博奕,並沒有惠及到多少百姓,否則都不會有這麼多人反對變法了。

從個人到家庭,自己都不會讓李闊海喜歡。之所以提親,多半是李家小娘子看中的。

反正以她的外貌也休想找一個上好的人家,那就提唄,頂多花一點錢,對於李家來說也不過是一點小錢。

“李官人,你千萬莫要多想,”劉昌郝心中默唸着,繼續看着李闊海。

李闊海表情平淡,沒厭惡也沒有喜歡,到了他這地步,一般人也很難看出他的喜怒哀樂,劉昌郝只好站着,心裡面繼續琢磨着如何開口。

“坐。”

“謝。”三人坐下,李闊海繼續喝着茶,但沒有吩咐人給劉昌郝倒茶,這就有些無禮了,畢竟隨行的還有德高望重的宋夫子,可是劉昌郝心中反而更竅喜。

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六十八章 初見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146章 買村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167章 鳳鳳第129章 導水第163章 見(四)第218章 荒誕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179章 魏武卒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12章 十將(下)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107章 搞事情第145章 花木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194章 作死(四)第202章 萬畝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四十七章 徵丁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122章 邸店第155章 文字(下)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十九章 種花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10章 德魯伊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201 虎吃狼第100章 朝天第177章 農學第135章 請客第121章 傳奇(下)第188章 父子第156章 隱瞞第145章 花木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219章 附從第八章 傳家寶第十四章 家第219章 附從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七章 五色瓜第156章 隱瞞第179章 魏武卒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160章 見(一)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13章 燕子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六章 團行第156章 隱瞞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七章 五色瓜第120章 傳奇(上)第十六章 跳腳第138章 馬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05章 真正的開竅(上)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六十八章 初見第103章 鞭貴第118章 取之(下)第155章 文字(下)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103章 鞭貴第199章 安息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218章 荒誕第160章 見(一)第118章 取之(下)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154章 文字(上)第198章 佳話第222章 迎春宴(三)第201 虎吃狼第111章 十將(上)第十九章 種花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103章 鞭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