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拱棚

bookmark

劉昌郝講了理,不是所有人都聽進去的。

劉昌郝說完,站在前面,一直看着,也不作聲。他不作聲,膽小的女工反而更害怕,拼命地做活,膽子大的女工漸漸不害怕,又開始變着法子做“慢工”。

臨近中午,劉昌郝拿起小本子,畫上一個個記號,又開始裁人,一下辭退八名婦女,全是劉樑村的人。有兩人裁的有些冤,誰讓她們昨天下工時咒罵劉昌郝呢。

幾個婦女讓張德奎與秦瓦匠一一拽走,劉昌郝又開始畫圈。

謝氏聽說了一些,過來說:“兒,太苛乎?”

兒子這麼做,不符合“劉家風格”。

“阿孃,無劉樑村人,吾亦苛之。”

前天在樑家,劉昌郝便與樑三元夫婦說過這個道理。與作坊的活相比,農活肯定更苦,那怕是鋤草,也要彎腰蹶屁股,不過做農活更散漫,作坊裡卻不能帶着這種散漫的風氣做工,得適度地施用一些高壓手段。

其實作坊就是一個小企業,老闆能開除員工,員工若有本事,也有權利跳槽,沒本事又不想幹活還想拿高工錢,老闆是傻子麼?敢情劉樑村一些婦人就將劉昌郝當成傻子,劉昌郝只好用她們來開刀。

“大娘娘,交給汝了,須狠一點,還要辭,至少辭三四十人,人才不會多。”劉昌郝說。

還要辭三四十人?各個女工聽了直哆嗦。

即將教閱。

不能明天才去教場,那等着挨板子吧。

褚二哥、莊父、趙父、韋父、秦父、張父、李父在家收拾行李。

韓大虎刻意跑過來說:“汝等莫帶新衣被去。”

不但不能帶新衣被,好衣被也不能帶到教場,否則被教頭看到,說不定就會起貪心。

韓大虎又去叫其他人。

劉昌郝看着七人說:“抵達教場,教頭會向汝等要器甲錢,要得多,莫要頂嘴,向韓保正說。”

所以保甲法真的很坑,巡夜錢是一個笑話,上了教場還要掏錢,好一點的僅掏一個器甲損耗錢,糟糕的直接讓保甲買器甲。那能買得好麼,一把腰刀就需三貫錢!一支箭矢六十文錢!不是買過了明年就不要買,買了,是管制武器,教閱結束後還得交給禁軍“管理”,明年,明年繼續買!像劉樑村周邊各村子,特別是山裡的村子,連飯都吃不飽,那能每年掏幾貫錢買器甲?

沒錢,那就仗,天天杖!

許多人不是去教閱,而是去捱打,打得哭爹叫娘。

七人點點頭。

前面有韓大虎頂着,按理說不會,劉昌郝擔心劉四根搗鬼,以防萬一才叮囑的。

保丁集結,不止韓大虎這一都保,還有孫耆長那一都保,兩都保近五百號保甲,皆穿着破衣服舊衣服,浩浩蕩蕩向烏頭渡出發,整像從難民營裡逃出來一般。

劉昌郝嘆了一口氣,心想,老王乾的這件事真的不厚道。一下子少了幾百人,各個村子都彷彿瞬間變得冷清起來。

天也越發冷了。

劉昌郝拿出白棉紙,大夥先按尺寸將一張張白棉紙縫在一起,有的寬一點,有的長一點,是根據花壟來的。隨後刷桐油,儘量地刷勻刷薄,刷過一遍後涼曬,再刷,刷上三遍後,兩邊用竹竿做軸,於花壟上搭竹弓,四人分別扯着紙膜兩軸的兩端,覆在竹弓上,再用碎土壓卷軸,一個小拱棚便出來了。

宋人是如何種花的,李店主說了一些,朱三他們說的更多,包括花卉的過冬。

有的人家索性不管。

北宋中前期基本上是暖冬,但不是所有冬天都會溫暖的,也有大寒的冬天,或者偶爾會有大股寒氣流南下,導致冷空氣迅速下降。換成劉家這情況,有的菊花宿根便會被凍死,牡丹接頭也會被凍死。

也有人家管的,方法很簡單,隆冬到來時,於花根周圍覆上草氈,除非遇到極寒天氣,一般花卉都不會凍死。

劉昌郝想要牡丹接頭在第三年就要開花,也想菊花宿根明年開春能多長出腳芽,只能用拱棚了,明年後年,經濟好轉,不是用拱棚,而是搭正式的大棚。

只是劉昌郝這個小拱棚與後世育苗的小拱棚相比,寬度差不多,高度卻高了不少,婦女能貓着腰進去幹活。當然,秦瓦匠是不行了,除非他爬着進去。

吳坊主的兒子送來第二批紙,然後站在拱棚前。

爲什麼讓小拱棚變得略高?牡丹嫁接一般在年底前最好不要觸動,那怕人在邊上走,都要杜絕之。不過劉樑村這邊土壤漏水比較嚴重,在蓋棚前必須離得稍遠一點,上面噴上一些水,隨後小心地覆棚。

進入隆冬,人還要貓着腰進入拱棚,小心地在邊上給它們噴一次水,再小心地覆上草氈,晚上還要端來火盆子,以提高地溫,促進生根,也能明顯提高其成活率。

菊花的宿根同樣要管理。

若是育苗式的那種矮小小拱棚,人便無法操作管理。

菊花宿根數量不多,關鍵是牡丹接頭,整整十四畝來地,雖只是小拱棚,也用了許多白棉紙。這回劉昌郝沒有弄錯,他是計算着面積纔去購買的,拱棚子覆好後,還餘下二十幾張預備紙。

吳小郎忍不住問:“劉小郎,汝爲何不買吾家紙。”

劉昌郝笑了笑,將他帶到棚邊:“汝看,此乃何紙?”

吳家也生產大白紙,但能好與白棉紙比較?首先是韌性,雖是刷了桐油,也要耐得住北風撕刮,日曬雪浸,好的白棉紙,只好揭開後繼續細心保管,能用上三四年,吳家的白紙能做得到?

白棉紙細膩光滑,縱然刷上桐油,只要不是胡亂地刷桐油,它依然有着良好的透光性,吳家的白紙能做得到?

“爲何要如此?”

“吳郎君,裡面不是土,土下面乃是牡丹接頭,多是名種接頭,吾豈會不慎重?”

吳家小郎終是歲數小了,換他父親在,問都不會問。韋小二走過來,將劉昌郝拉到邊上低聲說:“李二孃不讓吾家磨木炭,說吾家磨木炭,會髒了別人家穀子,吾只好將木炭拉回,臨走時聽到李二孃小聲罵汝與吾等,敗家子,一羣蠢貨。”

李二孃便是樑永正的妻子。

劉昌郝愣了一下,髒了其他人家的穀子,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安排人去樑家磨坊磨了兩回木炭,不但給了錢,每次也讓韋小二他們磨完後,仔細地將石磨沖洗乾淨。

而且這是劉樑村,有多少人講衛生,再說木炭能有多髒?

李二孃爲什麼不讓自家磨石炭,還罵自己,自己與自家與樑永正有過過節嗎?劉昌郝仔細地回想,似乎也沒有,以前可能因爲低租子讓樑永正不大開心,自己將地已經收了回來,各大戶租子都漲了上去。李二孃發什麼神經病?

“不讓磨,用車拉到黑潭村磨。”

黑潭村有幾戶石匠,兩家磨坊,價格比樑家還要便宜,若空着人也不遠,跨過南邊的野狐嶺,便是黑潭村,但帶貨,必須從紫峰口南下,再繞到蓋村,自蓋村才能去黑潭村,有點遠,不是很方便。

“少東家,不如汝自蓋一磨坊。”

“自蓋磨坊?”劉昌郝搖了搖頭,蓋磨坊不但要治辦大石磨,還要治辦一頭驢子或一頭騾子,又要派人看着,麻煩不說,自家也不想賺這點錢。

韋小二卻繼續說道:“少東家,汝養豬多,買糠秕不易,若治辦磨坊,以糠秕麥麩替代磨費,則勿用爲糠秕而奔走矣。”

這與劉昌郝移載月季還是一樣,兜了一個圈子,但不兜這個圈子,自己明明出錢買糠秕,許多人以爲自己能賺多少錢,給了高價還不賣。

“汝策妙,然吾家人手緊矣。韋二哥,汝如何看鰥夫?”

“鰥夫有好有壞,少東家,若聘之,視其人品,與鰥否無關。”

劉昌郝所說的鰥夫不是指死掉妻子的老男人,而是老光棍,這一帶比較窮,光棍漢也比較多,劉樑村便有好幾個鰥夫,有一個都六十多歲了,不但劉樑村有,棘嶺寨、後山村那邊比例更高。

人力不足,天天請“臨時工”也不是辦法,花費高,山塘無所謂了,往後去三來三不來的,用起來也不方便。請正常人家來做自家的客戶,人家未必會同意。站在劉昌郝的立場,正常的人家不管來不來,皆是有根腳的,與秦瓦匠他們相比,忠誠度也不足。

劉昌郝想到了這些鰥夫,前段時間請人,便有一些鰥夫來做活。不過那時臨時性的做工,早上來,晚上歸,正式落戶到山灘上,十家客戶皆是正常人家,有婦女,有小娘子,不要說客戶顧慮,劉昌郝自己也顧慮。

“少東家,吾想去教場,可代汝問韓保正,李二孃兀地變臉,吾亦擔心……”不提其他人,韋小二老子還在教場教閱呢,若是多想,韋小二豈能不急?

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二十章 收地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206章 賣弄(下)第196章 作死(六)第199章 安息第204章 南征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206章 賣弄(下)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四章 箱子第167章 鳳鳳第六章 團行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八十三章 死泥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127章 市易務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179章 魏武卒第100章 朝天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154章 文字(上)第149章 燕離(上)第145章 花木第124章 鳳凰(上)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17章 取之(上)第203章 提花第120章 傳奇(上)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八十二章 大計劃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184章 免費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121章 傳奇(下)第111章 十將(上)第十五章 租子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210章 敵意第186章 恭賀第二十七章 經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213章 瘴病第191章 作死(一)第153章 責問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191章 作死(一)第180章 解鎖第210章 敵意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204章 南征第125章 鳳凰(下)第七章 五色瓜第五章 任務條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133章 知曉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79章 魏武卒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04章 甜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134章第124章 鳳凰(上)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197章 作死(七)第210章 敵意第197章 作死(七)第217章 敢死隊第118章 取之(下)第107章 搞事情178章 說不出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200章 好算盤第202章 萬畝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95章 作死(五)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122章 邸店第115章 喜事第146章 買村第二十七章 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