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將免禮,諸位軍師免禮!”董杭坐到主位之上。
這裡有幾人是第一次議兵,賈逵、李淺兒!
“周慶,你說說吧。”
“是,大將軍。”周慶出列。
校事府掌握着所有的軍情,這已經是一種規範了。
包括天雪閣往回傳回的消息,都是由校事府彙總傳達。尤其是在董杭身邊傳達緊急軍情的人員。
“諸位將軍、軍師,現在的情況是這樣的,袁術已然出兵,任孫堅之子孫策爲先鋒,而徐州方面,由陶謙親自領兵。兩路出兵,並約定共分兗州。
而兗州之戰,以孫策這一支軍隊勢如破竹,兗州本來就是再無抵擋之兵,更因爲曹操已離開兗州,全軍再無主心骨,一時間,兗州諸城紛紛投降,潰不成軍!
而徐州軍,雖然實力有點弱,可現在的兗州,名存實亡,基本情況就是這樣的。”周慶退了回去。
“另外,我已經去了一趟上黨,曹操放棄兗州之意已決,那這無主之地。就是天下有能者而得之,袁紹、陶謙兩路出兵,小霸王孫策又是勇猛異常,董白一個人去的話,恐怕不是孫策的對手,所以我必親自前往督戰,只是我們若都走了,河東之地由誰來鎮守!”
“大將軍,下官舉薦一人!”王艮想了想說道。
“何人!”
“大將軍之夫人,衛家嫡傳,衛子魚!”
“她?”董杭撓了撓頭。
“大將軍,末將也舉薦由衛子魚鎮守河東郡!”董白也出列。
“大將軍,夫人有勇有謀,又爲衛家嫡系,有衛家的名聲在,更集大將軍夫人之名,鎮守河東最爲合適。”趙雲同樣說道。
“大將軍,末將同樣舉薦衛子魚。”董引出列,說道:“況且河東郡,董悅也在,由衛子魚和董悅一起鎮守,則河東無憂。”
“來人,去請衛子魚和董悅到此。”董杭了一句,董白李淺兒直接出去,到學府找去了。
少許,衛子魚和董悅從學府回來。
董白李淺兒則是站在她們的位置上。
“衛子魚,董悅,在場之人,由諸位舉薦你們兩人鎮守河東郡,在我的右列爲魏延、李暮、黃忠、趙雲、甘寧、董白、董引、李淺兒、校事府周慶。左列爲荀攸、賈詡、陳宮、郭嘉、王艮、司馬朗、賈逵!
這一次,我和董白要同時到兗州督戰,河東郡由你們鎮守。”
“是,大將軍。”衛子魚和董悅說道。
“公臺先生,你就留在河東郡吧,代本將行監軍之責。”
“是!”
“衆將聽令,兗州事起,我們必須立即發兵,魏延、李暮、趙雲、甘寧,以及魏延部龐德領騎兵與我前去,其餘諸將留守河東郡。”
嗯,留下來的,都是在守這一方面能力特別突出的,就像黃忠、文聘、而河東郡,只要守住了十二寨,再穩定了河東二十縣,河東就可無憂。
“末將等領命。”
“全軍在我們走後,由黃忠將軍總領全軍調度。”
“末將必不負大將軍所託。”
“賈逵聽令。”董杭說道。
“在。”
“我們走之後,河東郡的政事就由你妥善處理,凡不聽調度的官員,斬,有士家通敵者,斬,有百姓通敵者,一次監禁,如有第二次,斬!”
“謹遵大將軍令。”賈逵一拜!
“司馬朗聽令,由你先行,告訴樊稠和張濟,我明日下午會到界亭!”
“是!”
“河東郡會保留大部分兵力,除騎兵和馭風者先行以外,由趙雲、董白、李淺兒、董引另領五千人隨大軍進兗州。”
“是,大將軍。”
“前營由魏延任主將,統領李暮、龐德二部先行,甘寧領馭風者,由宋憲守中軍,馭風者白方白超二組共一萬人隨軍,另一萬人的指揮權……”
董杭突然頓了一下,馭風者一直和大軍是相互獨立的。當初爲了保持馭風者由自己絕對掌控,除天子劍和甘守以外,任何人不得調動。
在軍中之人,更是無法擁有馭風者的指揮權。
“另一萬人原地駐紮!”
“末將領命。”
“諸將現在各自回營整軍,下午我們就走。”
“是!”
衆將散去準備,這次是能打的都出動了,黃忠等留守諸將也是勇冠三軍,天下無有匹敵者,所以河東郡就交給黃忠總調度了。
這樣雙線作戰萬無一失!
“諸位軍師也去準備吧,公臺先生,我們走後,河東郡就有勞先生了。”董杭以師禮拜。
“河東之事,公子放心,而孫策雖勇,但袁術卻無雄主之相,這一戰,而陶謙卻是隨聲附和之人,雖爲共同進軍,可袁術豈有容人之量,其軍必崩!”陳宮說道。
“公臺勿擔憂,兗州之事有等諸位。”荀攸幾人說道。
“諸位先生早做準備。”
“那公子,我們先退!”
“好!”董杭笑道。
還留在這裡的董白幾人行禮,這幾位對董杭來說是老師,對董白來說亦是。
“夫君,你們這次前住兗州,要萬分小心。”
“是啊,弟弟,戰場之上,萬分小心。”董悅說道。
“放心吧,你和董悅姐先去吧。這一次,吳憂在中軍,曹靜爲軍醫組的,同樣隨軍,其他人,你們就多照看照看。軍情緊急,中午我們一起吃個飯,下午我們就要出發。我和董白等人還有軍情要說,你們先去給我收拾東西吧。”董杭擺擺手。
“是,夫君。”
董悅和衛子魚說了一句,大軍準備出發,那些平常開玩笑的話就不說了。
董白、李淺兒、趙雲和董引目送着董悅和衛子魚離開。
“董杭!”
董杭直接做了個噓的動作,給周慶使了個眼色,周慶馬上出去,還有李淺兒也懂事,也出去了,關上了門。
“別說話,沒看到她們還沒走遠嗎?”
“董杭,你當初讓馭風者和大軍相互獨立,就是怕有這麼一天吧。”
“你明白就行,馭風者是我們家保命的,也是我們最後的底牌,這雖然說把董悅接回來,可是一旦讓她擁有了馭風者的調令,一來,當時大夫人之事,西涼諸將都有參與,她要真有了調動馭風者的權利,豈不是讓西涼諸將,我們的叔輩們恐懼嗎?
而衛子魚的衛家,現在還不能完全的相信,哪怕是做爲枕邊人。”董杭說道。
“所以哥,你是讓她們相互制衡,再有黃將軍領總調度,其實是讓她們鎮守,軍權還在黃忠將軍的手裡,那即然如此,何必那麼麻煩,讓黃將軍鎮守不就完了嗎?”
“是啊,董杭。爲什麼需要她們鎮守?”董白想了想問道。
趙雲並沒有說話,他其實是明白董杭的心思的。
“你們還是不懂這玄機啊,天策府成立,以幾位先生和諸位將軍以及校事府爲核心班底,我們的核心班底自然無礙,由誰鎮守自然都可以,但是大軍的總調動,必須握在我們董家的手裡,不能開將軍行大將軍之職的先例。”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怕以後……”
“你自己心裡清楚就行了,費這麼大的勁,是爲了規範後來者,是你非要和我去兗州嗎,你要不去,你留在河東,我去兗州,這多好。”
“切。”董白撇撇嘴。
“那公子,這一萬的馭風者。你要交給誰!還是留個後手,做爲底牌,以防萬一。”趙雲說道。
“諸將免禮,諸位軍師免禮!”董杭坐到主位之上。
這裡有幾人是第一次議兵,賈逵、李淺兒!
“周慶,你說說吧。”
“是,大將軍。”周慶出列。
校事府掌握着所有的軍情,這已經是一種規範了。
包括天雪閣往回傳回的消息,都是由校事府彙總傳達。尤其是在董杭身邊傳達緊急軍情的人員。
“諸位將軍、軍師,現在的情況是這樣的,袁術已然出兵,任孫堅之子孫策爲先鋒,而徐州方面,由陶謙親自領兵。兩路出兵,並約定共分兗州。
而兗州之戰,以孫策這一支軍隊勢如破竹,兗州本來就是再無抵擋之兵,更因爲曹操已離開兗州,全軍再無主心骨,一時間,兗州諸城紛紛投降,潰不成軍!
而徐州軍,雖然實力有點弱,可現在的兗州,名存實亡,基本情況就是這樣的。”周慶退了回去。
“另外,我已經去了一趟上黨,曹操放棄兗州之意已決,那這無主之地。就是天下有能者而得之,袁紹、陶謙兩路出兵,小霸王孫策又是勇猛異常,董白一個人去的話,恐怕不是孫策的對手,所以我必親自前往督戰,只是我們若都走了,河東之地由誰來鎮守!”
“大將軍,下官舉薦一人!”王艮想了想說道。
“何人!”
“大將軍之夫人,衛家嫡傳,衛子魚!”
“她?”董杭撓了撓頭。
“大將軍,末將也舉薦由衛子魚鎮守河東郡!”董白也出列。
“大將軍,夫人有勇有謀,又爲衛家嫡系,有衛家的名聲在,更集大將軍夫人之名,鎮守河東最爲合適。”趙雲同樣說道。
“大將軍,末將同樣舉薦衛子魚。”董引出列,說道:“況且河東郡,董悅也在,由衛子魚和董悅一起鎮守,則河東無憂。”
“來人,去請衛子魚和董悅到此。”董杭了一句,董白李淺兒直接出去,到學府找去了。
少許,衛子魚和董悅從學府回來。
董白李淺兒則是站在她們的位置上。
“衛子魚,董悅,在場之人,由諸位舉薦你們兩人鎮守河東郡,在我的右列爲魏延、李暮、黃忠、趙雲、甘寧、董白、董引、李淺兒、校事府周慶。左列爲荀攸、賈詡、陳宮、郭嘉、王艮、司馬朗、賈逵!
這一次,我和董白要同時到兗州督戰,河東郡由你們鎮守。”
“是,大將軍。”衛子魚和董悅說道。
“公臺先生,你就留在河東郡吧,代本將行監軍之責。”
“是!”
“衆將聽令,兗州事起,我們必須立即發兵,魏延、李暮、趙雲、甘寧,以及魏延部龐德領騎兵與我前去,其餘諸將留守河東郡。”
嗯,留下來的,都是在守這一方面能力特別突出的,就像黃忠、文聘、而河東郡,只要守住了十二寨,再穩定了河東二十縣,河東就可無憂。
“末將等領命。”
“全軍在我們走後,由黃忠將軍總領全軍調度。”
“末將必不負大將軍所託。”
“賈逵聽令。”董杭說道。
“在。”
“我們走之後,河東郡的政事就由你妥善處理,凡不聽調度的官員,斬,有士家通敵者,斬,有百姓通敵者,一次監禁,如有第二次,斬!”
“謹遵大將軍令。”賈逵一拜!
“司馬朗聽令,由你先行,告訴樊稠和張濟,我明日下午會到界亭!”
“是!”
“河東郡會保留大部分兵力,除騎兵和馭風者先行以外,由趙雲、董白、李淺兒、董引另領五千人隨大軍進兗州。”
“是,大將軍。”
“前營由魏延任主將,統領李暮、龐德二部先行,甘寧領馭風者,由宋憲守中軍,馭風者白方白超二組共一萬人隨軍,另一萬人的指揮權……”
董杭突然頓了一下,馭風者一直和大軍是相互獨立的。當初爲了保持馭風者由自己絕對掌控,除天子劍和甘守以外,任何人不得調動。
在軍中之人,更是無法擁有馭風者的指揮權。
“另一萬人原地駐紮!”
“末將領命。”
“諸將現在各自回營整軍,下午我們就走。”
“是!”
衆將散去準備,這次是能打的都出動了,黃忠等留守諸將也是勇冠三軍,天下無有匹敵者,所以河東郡就交給黃忠總調度了。
這樣雙線作戰萬無一失!
“諸位軍師也去準備吧,公臺先生,我們走後,河東郡就有勞先生了。”董杭以師禮拜。
“河東之事,公子放心,而孫策雖勇,但袁術卻無雄主之相,這一戰,而陶謙卻是隨聲附和之人,雖爲共同進軍,可袁術豈有容人之量,其軍必崩!”陳宮說道。
“公臺勿擔憂,兗州之事有等諸位。”荀攸幾人說道。
“諸位先生早做準備。”
“那公子,我們先退!”
“好!”董杭笑道。
還留在這裡的董白幾人行禮,這幾位對董杭來說是老師,對董白來說亦是。
“夫君,你們這次前住兗州,要萬分小心。”
“是啊,弟弟,戰場之上,萬分小心。”董悅說道。
“放心吧,你和董悅姐先去吧。這一次,吳憂在中軍,曹靜爲軍醫組的,同樣隨軍,其他人,你們就多照看照看。軍情緊急,中午我們一起吃個飯,下午我們就要出發。我和董白等人還有軍情要說,你們先去給我收拾東西吧。”董杭擺擺手。
“是,夫君。”
董悅和衛子魚說了一句,大軍準備出發,那些平常開玩笑的話就不說了。
董白、李淺兒、趙雲和董引目送着董悅和衛子魚離開。
“董杭!”
董杭直接做了個噓的動作,給周慶使了個眼色,周慶馬上出去,還有李淺兒也懂事,也出去了,關上了門。
“別說話,沒看到她們還沒走遠嗎?”
“董杭,你當初讓馭風者和大軍相互獨立,就是怕有這麼一天吧。”
“你明白就行,馭風者是我們家保命的,也是我們最後的底牌,這雖然說把董悅接回來,可是一旦讓她擁有了馭風者的調令,一來,當時大夫人之事,西涼諸將都有參與,她要真有了調動馭風者的權利,豈不是讓西涼諸將,我們的叔輩們恐懼嗎?
而衛子魚的衛家,現在還不能完全的相信,哪怕是做爲枕邊人。”董杭說道。
“所以哥,你是讓她們相互制衡,再有黃將軍領總調度,其實是讓她們鎮守,軍權還在黃忠將軍的手裡,那即然如此,何必那麼麻煩,讓黃將軍鎮守不就完了嗎?”
“是啊,董杭。爲什麼需要她們鎮守?”董白想了想問道。
趙雲並沒有說話,他其實是明白董杭的心思的。
“你們還是不懂這玄機啊,天策府成立,以幾位先生和諸位將軍以及校事府爲核心班底,我們的核心班底自然無礙,由誰鎮守自然都可以,但是大軍的總調動,必須握在我們董家的手裡,不能開將軍行大將軍之職的先例。”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怕以後……”
“你自己心裡清楚就行了,費這麼大的勁,是爲了規範後來者,是你非要和我去兗州嗎,你要不去,你留在河東,我去兗州,這多好。”
“切。”董白撇撇嘴。
“那公子,這一萬的馭風者。你要交給誰!還是留個後手,做爲底牌,以防萬一。”趙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