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bookmark

“即如此,要這案桌也無用,這坐着呀,太規鉅了,我在家都是想怎麼坐,怎麼坐。還有這酒盞,太小了。”

“好,大將軍……”

“即都是性情中人,又是此情此景,若不爲敵,我們是可以成爲知己的,還是叫我董杭吧,或者叫我子宇也行,又不是在軍中!”

周瑜手一揮,韓當黃蓋直接過來,搬走了桌椅。

董杭直接坐到了地上!坦誠相待嘛!

是誰說,和你的敵人不能成爲知己的,司馬懿尚且認爲他和諸葛亮是百年不遇的天敵,更是千古難覓的知音!

況且現在這形勢,他和孫策各自的立場,將來是敵是友尚未可知。

“好,子宇同樣是性情中人!”孫策周瑜同樣坐下。

“子龍,你也坐吧。”董杭笑道。

趙雲點了點頭,同樣坐下!

“常山趙子龍,白衣戰將,風度翩翩,名不虛傳!”孫策說了一句,趙雲一禮,孫策周瑜還禮。

董引領着人過來,有酒也有肉,有柴火在董杭和孫策周瑜的面前燃起,董引烤上了肉。

是虎肉,一整隻虎……

“來,伯符、公瑾、子龍!”董杭直接端起酒罈,說道:“在這戰場之上相遇,還能逢這中秋節,知己難求,佳節年年有,知己卻不是每年都有的。”

董杭笑了一句,他本來就隨心,這或許就是英雄惜英雄,英雄敬英雄吧。

“來!”孫策周瑜同樣笑着端起酒罈,兩人皆是歷史上的成名人物,豪氣干雲,在這亂世的動盪中,英雄輩出,而孫策周瑜今年不過二十歲。

月影迷離,怎道風華正當年!

浮生若夢,後人嘆,伯符公瑾英年逝,惜哉!

就如此事,不論是在董杭的心裡,還是在孫策的心裡,亦或者周瑜所見,皆爲一見如故。

董杭其實真的想見這江東二傑,其實和他的年齡相差不多的……

周瑜,輔佐孫策孫權,一舉奠定東吳霸業。

諸葛亮,輔佐劉備,三方天下得其一,爲蜀漢鞠躬盡瘁,六度北伐,以人所不能爲,而己爲之。以一州之兵,壓着魏國來打!

周瑜出山,十九歲,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亦爲十九歲,亂世多英豪,如是這般。

董杭現在也和他們在一個年齡段中,隨着他穿越而來,成爲了這最大的黑馬,估計這各路諸候,早己把董杭自己都摸透了吧。

正如此時,在董杭身後,三軍的凝視之中所看到的,是火光之中的四人,談笑風生!

“義母,我義父對面坐的,可是江東孫策和周瑜?”

“對呀!”吳憂笑着把李意抱起,讓他能夠看的更清楚一點。這樣的知己相逢,是第一次,或許也是此生最後一次。

“江東二傑,名不虛傳,孫策英勇無敵,周瑜足智多謀,此二人聯手,必然鼎定一方大業,公子應該早些謀劃纔是。”郭嘉嘆道。

“奉孝先生,公子有大氣魄,故當然也有惟情的一面,我們啊,和公子的年齡相差較大,雖亦師亦友,卻看不到公子性情的一面,你看對面的孫策周瑜,和公子一樣,同樣是天之驕子,同樣是風華正茂,同樣……”

……

這是董杭這邊,同樣的,在另一側,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同樣注視着這中間笑談的四人。

能看到那十六七歲的天策大將軍,己是難得,更難得的是,看到四位年少的天驕聚齊,或許此生僅此一次。

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己經開始在這亂世之中征戰,攪動天下,董杭早己成爲一方霸主,而自家的公子孫策,他要子承父業,直指江東!

“真是豪氣沖天啊,可惜與他們相比,我們都算是老人了。”

“風華正當年,我也多想回到二十左右的年紀,親眼看着他們逐鹿天下!”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不知道後世會如何評價我們的今天!”

“不論後世如何評價,征戰一場,此生無憾!”孫策猛的一口酒灌下,這幾年寄人籬下,忍了好幾年了,就像要在這酒後瘋狂的發泄。

“沒錯,不管後世如何評價,我們只爭朝夕!來!”董杭舉起酒罈,四人猛的碰在一起。

董杭同樣是一口酒灌下,他這本來來到這時代,身份高貴,在郿塢倒是全是同齡的小女孩們,不過也就隨便聊聊,其他的也沒什麼聊的。

而董白和董杭,是親人,自己身邊諸將於他,是生死兄弟,但卻不是知己。

所謂知己者,相知相惜,這與出身、立場統統無關,只是心境!

“沒錯,只爭朝夕!昔只聞子宇橫掃黃巾殘部,親征西涼,敗馬騰,誅韓遂,名震天下,今日一見,是子宇之氣魄更盛!”

“公瑾你可太高看我了,我就是指揮指揮而己,嗯,其實我也沒怎麼指揮,就是站在那裡充個人,讓將士們看到我,能有個主心骨就夠了,其實那些軍功壓根就沒我什麼事,不過你說的這氣魄倒是真的,我們西涼男兒,喝酒從來不慫!”董杭大笑道。

“子宇果然是性情中人。”周瑜同樣大笑。

“性情嘛,主要是我從小被我爹給慣的無法無天,這我要是在家,比這裡更隨性。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是在家,又怎麼能在這月滿的中秋,舉杯歡聚有緣之人!

就是不知道今日過後,下次我們暢飲之時是在何時,而到那時,是否一如今日人生若只初如見!”董杭笑着,其實有些笑,並不是因爲高興,而是因爲無奈,也只能笑了。

“會的,我們會等到那一天的。到時候,就在月滿之下,再次歡聚!”

“好啊,那這算是我們之間的約定!”董杭直接取下自己的隨身玉佩,咬破指尖,將血滴入玉佩之上。

“我來!”孫策同樣咬破,還有周瑜,重新遞迴到董杭的手裡,董杭將這脆玉扳成了不規則的三段,這就是約定,期待這玉佩將來還會有合三爲一的一天!

孫策周瑜鄭重的收起,董杭視他們爲知己,他們又何嘗不是視董杭爲知己。

“伯符兄,小弟有一言相勸,伯符兄性格大剛,日後難免樹敵過多,望伯符兄慎之又慎,伯符兄英雄一世,不要陷在一些鼠輩的手中!”

“即如此,要這案桌也無用,這坐着呀,太規鉅了,我在家都是想怎麼坐,怎麼坐。還有這酒盞,太小了。”

“好,大將軍……”

“即都是性情中人,又是此情此景,若不爲敵,我們是可以成爲知己的,還是叫我董杭吧,或者叫我子宇也行,又不是在軍中!”

周瑜手一揮,韓當黃蓋直接過來,搬走了桌椅。

董杭直接坐到了地上!坦誠相待嘛!

是誰說,和你的敵人不能成爲知己的,司馬懿尚且認爲他和諸葛亮是百年不遇的天敵,更是千古難覓的知音!

況且現在這形勢,他和孫策各自的立場,將來是敵是友尚未可知。

“好,子宇同樣是性情中人!”孫策周瑜同樣坐下。

“子龍,你也坐吧。”董杭笑道。

趙雲點了點頭,同樣坐下!

“常山趙子龍,白衣戰將,風度翩翩,名不虛傳!”孫策說了一句,趙雲一禮,孫策周瑜還禮。

董引領着人過來,有酒也有肉,有柴火在董杭和孫策周瑜的面前燃起,董引烤上了肉。

是虎肉,一整隻虎……

“來,伯符、公瑾、子龍!”董杭直接端起酒罈,說道:“在這戰場之上相遇,還能逢這中秋節,知己難求,佳節年年有,知己卻不是每年都有的。”

董杭笑了一句,他本來就隨心,這或許就是英雄惜英雄,英雄敬英雄吧。

“來!”孫策周瑜同樣笑着端起酒罈,兩人皆是歷史上的成名人物,豪氣干雲,在這亂世的動盪中,英雄輩出,而孫策周瑜今年不過二十歲。

月影迷離,怎道風華正當年!

浮生若夢,後人嘆,伯符公瑾英年逝,惜哉!

就如此事,不論是在董杭的心裡,還是在孫策的心裡,亦或者周瑜所見,皆爲一見如故。

董杭其實真的想見這江東二傑,其實和他的年齡相差不多的……

周瑜,輔佐孫策孫權,一舉奠定東吳霸業。

諸葛亮,輔佐劉備,三方天下得其一,爲蜀漢鞠躬盡瘁,六度北伐,以人所不能爲,而己爲之。以一州之兵,壓着魏國來打!

周瑜出山,十九歲,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亦爲十九歲,亂世多英豪,如是這般。

董杭現在也和他們在一個年齡段中,隨着他穿越而來,成爲了這最大的黑馬,估計這各路諸候,早己把董杭自己都摸透了吧。

正如此時,在董杭身後,三軍的凝視之中所看到的,是火光之中的四人,談笑風生!

“義母,我義父對面坐的,可是江東孫策和周瑜?”

“對呀!”吳憂笑着把李意抱起,讓他能夠看的更清楚一點。這樣的知己相逢,是第一次,或許也是此生最後一次。

“江東二傑,名不虛傳,孫策英勇無敵,周瑜足智多謀,此二人聯手,必然鼎定一方大業,公子應該早些謀劃纔是。”郭嘉嘆道。

“奉孝先生,公子有大氣魄,故當然也有惟情的一面,我們啊,和公子的年齡相差較大,雖亦師亦友,卻看不到公子性情的一面,你看對面的孫策周瑜,和公子一樣,同樣是天之驕子,同樣是風華正茂,同樣……”

……

這是董杭這邊,同樣的,在另一側,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同樣注視着這中間笑談的四人。

能看到那十六七歲的天策大將軍,己是難得,更難得的是,看到四位年少的天驕聚齊,或許此生僅此一次。

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己經開始在這亂世之中征戰,攪動天下,董杭早己成爲一方霸主,而自家的公子孫策,他要子承父業,直指江東!

“真是豪氣沖天啊,可惜與他們相比,我們都算是老人了。”

“風華正當年,我也多想回到二十左右的年紀,親眼看着他們逐鹿天下!”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不知道後世會如何評價我們的今天!”

“不論後世如何評價,征戰一場,此生無憾!”孫策猛的一口酒灌下,這幾年寄人籬下,忍了好幾年了,就像要在這酒後瘋狂的發泄。

“沒錯,不管後世如何評價,我們只爭朝夕!來!”董杭舉起酒罈,四人猛的碰在一起。

董杭同樣是一口酒灌下,他這本來來到這時代,身份高貴,在郿塢倒是全是同齡的小女孩們,不過也就隨便聊聊,其他的也沒什麼聊的。

而董白和董杭,是親人,自己身邊諸將於他,是生死兄弟,但卻不是知己。

所謂知己者,相知相惜,這與出身、立場統統無關,只是心境!

“沒錯,只爭朝夕!昔只聞子宇橫掃黃巾殘部,親征西涼,敗馬騰,誅韓遂,名震天下,今日一見,是子宇之氣魄更盛!”

“公瑾你可太高看我了,我就是指揮指揮而己,嗯,其實我也沒怎麼指揮,就是站在那裡充個人,讓將士們看到我,能有個主心骨就夠了,其實那些軍功壓根就沒我什麼事,不過你說的這氣魄倒是真的,我們西涼男兒,喝酒從來不慫!”董杭大笑道。

“子宇果然是性情中人。”周瑜同樣大笑。

“性情嘛,主要是我從小被我爹給慣的無法無天,這我要是在家,比這裡更隨性。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是在家,又怎麼能在這月滿的中秋,舉杯歡聚有緣之人!

就是不知道今日過後,下次我們暢飲之時是在何時,而到那時,是否一如今日人生若只初如見!”董杭笑着,其實有些笑,並不是因爲高興,而是因爲無奈,也只能笑了。

“會的,我們會等到那一天的。到時候,就在月滿之下,再次歡聚!”

“好啊,那這算是我們之間的約定!”董杭直接取下自己的隨身玉佩,咬破指尖,將血滴入玉佩之上。

“我來!”孫策同樣咬破,還有周瑜,重新遞迴到董杭的手裡,董杭將這脆玉扳成了不規則的三段,這就是約定,期待這玉佩將來還會有合三爲一的一天!

孫策周瑜鄭重的收起,董杭視他們爲知己,他們又何嘗不是視董杭爲知己。

“伯符兄,小弟有一言相勸,伯符兄性格大剛,日後難免樹敵過多,望伯符兄慎之又慎,伯符兄英雄一世,不要陷在一些鼠輩的手中!”

第三百一十一章 前線第二百八十一章 黑山軍首領第一百九十五章 父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靜第一百一十五章 旋律第三百四十二章第四百五十七章第五百一十章第五百一十六章第三百零九章 夫欲取之,必先予之(四)第一百一十章 王允又作死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禍及天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戰機第四百五十一章第二百零八章 五世同堂的構想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七十二章第十七章 王允拜相第四百零三章第一百四十章 大喬小喬第十八章 傻了吧?第四十六章 我們投降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河東第三百二十八章 別讓她胡鬧第三百七十二章第三百一十章 城破第四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必須去(改)第三百五十三章 亂世之年(三)第五十八章 正好挑撥挑撥第三百八十三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感動?第二百二十六章 親賢第二百一十三章 盛世會寧第五百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早朝之事第四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騰之敗(二)第四百一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長安兵權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懾(一)求收藏推薦打賞!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殲第二十一章 禁足書評區答疑(第一期)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雪夜(二)第二百三十章 戰前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二章第五百二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苦命鴛鴦(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殲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們等等第四百八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返回豫州第四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戰局第四百一十九章第三百七十二章第五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爹,我回來了(六)第九十五章 那是暱稱第三百八十八章第三百零四章 進兗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來了第九章 決策第七十四章 楚有璞玉第六十九章 從未被超越第四百一十章第一百三十章 公議(二)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必須去(改)第一百二十六章 都去戰場第三百三十七章 破釜沉舟(四)第四百六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震懾(四)第四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儒回朝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四百六十九章第四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前線(二)第四百一十一章第三百七十章第四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三百二十九章 爹,我回來了(五)第三百六十五章第八十章 血書第二百七十一章 也有個照應第三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二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三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起回長安?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戰之前第四百五十八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洛陽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打虎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