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最起碼董卓要廢帝自立,他還要權衡權衡,也就是說會有制約,而如果是劉姓子孫稱帝,皇權將失去惟一性,這哪個皇帝能夠忍受!

“相父以爲此事該如何處理?”小皇帝看向了董卓,還叫出了那個他僅叫過一次的稱呼!

是董卓扶他上了帝位,他現在能靠的也只有他視野中看到的百官公卿了。

“陛下勿憂,綿竹大火,劉焉命不久矣,而其子劉璋,絕無成大事之才,更何況現在天策府已準備對益州用兵,他若敢觸犯皇權,我朝廷大軍必直下成都,叫這劉焉劉璋父子死無葬身之地!”董卓說道。

“陛下,朝廷以董相爲大漢柱石,其子更是平西涼,穩固了朝廷的後方,蜀地並無大將,所以陛下不必焦慮!”王允在董卓之後開口。

“有兩位相國在朕的身邊,大漢江山必不會落入他人之手。”小皇帝感慨,前一陣還想着以皇室宗親除董家,可是這纔過去幾日,那些皇室宗親的罪惡便出現在了這裡。

原來他們所謂的扶漢,居然是要自立爲帝,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諷刺!小皇帝現在甚至覺的,董卓當年把皇親殺了一遍,那都是正確的選擇,要不然在這天下大亂之中,又不知道會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大將軍何在?”

“臣天策府大將軍董杭叩拜陛下!”董杭出列一拜。

“愛卿平身。”

“謝陛下!”董杭起身說道:“陛下不必擔憂,據益州回報,劉焉已然是一病不起,不出一月,必是壽數盡時!”

“他有負聖恩,公然篡逆,他早就該死!”

“陛下,恕臣直言,劉焉一死,益州必生變,所以臣未輕動,就是在等益州生變之時,取之,不費吹灰之力,而陛下應該擔心的,是……”

董杭一頓,包括百官都同時看向了小皇帝!

“大將軍可以任意處理此事,對於有異心的皇親,斬!”

“臣領旨,臣必維護大漢一統,任何踐踏皇權者,一律當誅!”董杭大義凜然,這是維護皇權,也是在維護董家的利益,這大漢只能有惟一的天子,還要牢牢握在他父子倆的手心,這樣才能始終站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至高點,始終保持着居高臨下的態勢,這樣天下可定,四海可平!

“校事府楊書何在!”

“臣在!”楊書一拜。

“密切注意劉備劉表的動向,若有不臣之心,天策府可任意處置!”小皇帝說完便嘆了口氣,別看他年紀小,但是聰慧程度,董杭一向都沒有去小看。

他明白,哪怕那些人有不臣之心,但是在皇權一觸即潰的情況下,讓他們調離屬地,那些諸候還不會聽。

就像當年的董卓,硬槓着不交權,朝廷也沒辦法。更何況廢史立牧,皇權已然旁落。

“臣領旨!”

董杭始終笑着,這可是你親自開口說的……

在中午時散朝,後宮,小皇帝終於爆發。

他就跪在宗廟,他想不到有一天,站出來要奪他帝位的,居然是劉姓皇親!

後宮在這一刻靜悄悄的……

“皇兒!”太后聞聽小皇帝的狀態便趕了過來。

“母后!”小皇帝因爲暴怒,臉上都是兇戾的表情!

“皇兒,你這是怎麼了,是不是董……董相父子……”

“是劉焉父子!”小皇帝咆哮,太后一頓。

“是劉焉父子要奪朕的江山,他們連年號、龍袍、天子詔都定了,劉焉要稱帝!”

“怎麼會是他?”太后神情嚴肅,他們不想着挽救大漢,卻只顧自己的利益,欲把大漢推向分崩離析的境界。

“母后,朕還能相信誰,這還只是劉焉,劉表呢?劉備呢?朕還能信誰!”小皇帝大怒,一腳踢在了案幾之上,連疼痛的感覺都沒有。

“皇兒,慢慢來,我們母子等的起。”

……

車駕之上,董杭隨手拿了個點心!

“杭兒,你說這劉焉真會死嗎?”

“父相,你就放心吧,不出一月,劉焉必亡,這有大軍壓境,劉璋初上位,對張魯又怎麼敢相信呢,這漢中就是蜀道的大門,這鑰匙捏在別人手裡,劉璋會放心嗎?不過,父相,這蜀道可是不容易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嘛!所以克服益州之地,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那你急個什麼勁啊!”董卓笑道,穩紮穩打嘛,總比急攻冒進的風險小。

他主要是擔心他兒子呢……

“不過說真的,小皇帝今天也是給氣到了!”

“他是現在才反應過來,要是沒有咱家,他哪能坐到那個位置!”董卓臉色陰沉的說了一句,他這心裡還有火呢。

“父相,你和他計較個什麼勁,握着小皇帝,咱董家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還有劉備,這一次就用這件事爲引,把洛陽給收回來,要讓他攪動東線戰局,父相,你看派樊稠、董承去守洛陽怎麼樣?”董杭說了一聲,這總不能讓父相的嫡系都閒着吧,這時間長了,難免有怨氣。

而同時,董杭也算是拉攏了!

“那就讓他們去。”

“這小皇帝親口說出來,看這劉備交不交兵權!”董杭眯着眼,又遞給了董卓一塊點心。

“這吳憂眼看就要生育了,咱家聽說,你將來要把咱家的基業傳給他的兒子。”董卓說道。

“你聽誰說的。”董杭問道。

“你別管咱家聽誰說的,你就說有沒有這麼一回事?咱家跟你說,她可是伍孚的女兒,董白不懂事,你別跟着她不懂事,這是關係到咱董家全族的性命。”

“她生的是女兒,父相,你是當你的兒子我傻了嗎?這利害我早想清楚了。”董杭撇撇嘴。

“這萬一是兒子呢,你還真傳呀。”董卓說了一句以後,接着說道:“萬一是兒子,就讓咱家養,咱家就不信,你這兒子是聽他翁翁和他爹的,還是聽他孃的。”

董杭使勁點頭,父子所見略同啊!

“還有,這裡就只有咱父子倆,咱家就跟你明說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輪都輪不着他兒子,這件事絕不商量,你一定要聽咱家的。廢長立幼,本就是取禍之道,咱董家絕不能出現骨肉相殘之事,本來咱家的男丁就少。”董卓很嚴肅的說道。

“行行行,我聽你的,總行了吧!”董杭撇撇嘴,你想的真長遠。

最起碼董卓要廢帝自立,他還要權衡權衡,也就是說會有制約,而如果是劉姓子孫稱帝,皇權將失去惟一性,這哪個皇帝能夠忍受!

“相父以爲此事該如何處理?”小皇帝看向了董卓,還叫出了那個他僅叫過一次的稱呼!

是董卓扶他上了帝位,他現在能靠的也只有他視野中看到的百官公卿了。

“陛下勿憂,綿竹大火,劉焉命不久矣,而其子劉璋,絕無成大事之才,更何況現在天策府已準備對益州用兵,他若敢觸犯皇權,我朝廷大軍必直下成都,叫這劉焉劉璋父子死無葬身之地!”董卓說道。

“陛下,朝廷以董相爲大漢柱石,其子更是平西涼,穩固了朝廷的後方,蜀地並無大將,所以陛下不必焦慮!”王允在董卓之後開口。

“有兩位相國在朕的身邊,大漢江山必不會落入他人之手。”小皇帝感慨,前一陣還想着以皇室宗親除董家,可是這纔過去幾日,那些皇室宗親的罪惡便出現在了這裡。

原來他們所謂的扶漢,居然是要自立爲帝,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諷刺!小皇帝現在甚至覺的,董卓當年把皇親殺了一遍,那都是正確的選擇,要不然在這天下大亂之中,又不知道會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大將軍何在?”

“臣天策府大將軍董杭叩拜陛下!”董杭出列一拜。

“愛卿平身。”

“謝陛下!”董杭起身說道:“陛下不必擔憂,據益州回報,劉焉已然是一病不起,不出一月,必是壽數盡時!”

“他有負聖恩,公然篡逆,他早就該死!”

“陛下,恕臣直言,劉焉一死,益州必生變,所以臣未輕動,就是在等益州生變之時,取之,不費吹灰之力,而陛下應該擔心的,是……”

董杭一頓,包括百官都同時看向了小皇帝!

“大將軍可以任意處理此事,對於有異心的皇親,斬!”

“臣領旨,臣必維護大漢一統,任何踐踏皇權者,一律當誅!”董杭大義凜然,這是維護皇權,也是在維護董家的利益,這大漢只能有惟一的天子,還要牢牢握在他父子倆的手心,這樣才能始終站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至高點,始終保持着居高臨下的態勢,這樣天下可定,四海可平!

“校事府楊書何在!”

“臣在!”楊書一拜。

“密切注意劉備劉表的動向,若有不臣之心,天策府可任意處置!”小皇帝說完便嘆了口氣,別看他年紀小,但是聰慧程度,董杭一向都沒有去小看。

他明白,哪怕那些人有不臣之心,但是在皇權一觸即潰的情況下,讓他們調離屬地,那些諸候還不會聽。

就像當年的董卓,硬槓着不交權,朝廷也沒辦法。更何況廢史立牧,皇權已然旁落。

“臣領旨!”

董杭始終笑着,這可是你親自開口說的……

在中午時散朝,後宮,小皇帝終於爆發。

他就跪在宗廟,他想不到有一天,站出來要奪他帝位的,居然是劉姓皇親!

шшш✿ тт kán✿ ¢ O

後宮在這一刻靜悄悄的……

“皇兒!”太后聞聽小皇帝的狀態便趕了過來。

“母后!”小皇帝因爲暴怒,臉上都是兇戾的表情!

“皇兒,你這是怎麼了,是不是董……董相父子……”

“是劉焉父子!”小皇帝咆哮,太后一頓。

“是劉焉父子要奪朕的江山,他們連年號、龍袍、天子詔都定了,劉焉要稱帝!”

“怎麼會是他?”太后神情嚴肅,他們不想着挽救大漢,卻只顧自己的利益,欲把大漢推向分崩離析的境界。

“母后,朕還能相信誰,這還只是劉焉,劉表呢?劉備呢?朕還能信誰!”小皇帝大怒,一腳踢在了案幾之上,連疼痛的感覺都沒有。

“皇兒,慢慢來,我們母子等的起。”

……

車駕之上,董杭隨手拿了個點心!

“杭兒,你說這劉焉真會死嗎?”

“父相,你就放心吧,不出一月,劉焉必亡,這有大軍壓境,劉璋初上位,對張魯又怎麼敢相信呢,這漢中就是蜀道的大門,這鑰匙捏在別人手裡,劉璋會放心嗎?不過,父相,這蜀道可是不容易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嘛!所以克服益州之地,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那你急個什麼勁啊!”董卓笑道,穩紮穩打嘛,總比急攻冒進的風險小。

他主要是擔心他兒子呢……

“不過說真的,小皇帝今天也是給氣到了!”

“他是現在才反應過來,要是沒有咱家,他哪能坐到那個位置!”董卓臉色陰沉的說了一句,他這心裡還有火呢。

“父相,你和他計較個什麼勁,握着小皇帝,咱董家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還有劉備,這一次就用這件事爲引,把洛陽給收回來,要讓他攪動東線戰局,父相,你看派樊稠、董承去守洛陽怎麼樣?”董杭說了一聲,這總不能讓父相的嫡系都閒着吧,這時間長了,難免有怨氣。

而同時,董杭也算是拉攏了!

“那就讓他們去。”

“這小皇帝親口說出來,看這劉備交不交兵權!”董杭眯着眼,又遞給了董卓一塊點心。

“這吳憂眼看就要生育了,咱家聽說,你將來要把咱家的基業傳給他的兒子。”董卓說道。

“你聽誰說的。”董杭問道。

“你別管咱家聽誰說的,你就說有沒有這麼一回事?咱家跟你說,她可是伍孚的女兒,董白不懂事,你別跟着她不懂事,這是關係到咱董家全族的性命。”

“她生的是女兒,父相,你是當你的兒子我傻了嗎?這利害我早想清楚了。”董杭撇撇嘴。

“這萬一是兒子呢,你還真傳呀。”董卓說了一句以後,接着說道:“萬一是兒子,就讓咱家養,咱家就不信,你這兒子是聽他翁翁和他爹的,還是聽他孃的。”

董杭使勁點頭,父子所見略同啊!

“還有,這裡就只有咱父子倆,咱家就跟你明說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輪都輪不着他兒子,這件事絕不商量,你一定要聽咱家的。廢長立幼,本就是取禍之道,咱董家絕不能出現骨肉相殘之事,本來咱家的男丁就少。”董卓很嚴肅的說道。

“行行行,我聽你的,總行了吧!”董杭撇撇嘴,你想的真長遠。

“記住了。”

“記着呢!”

……

“對了,你先別說我了,丫頭的親事,你準備什麼時候辦呢?”董杭問道。

“半個月後吧,吳憂生育,丫頭成親,雙喜臨門嘛!”董卓說道。

第二百一十九章 裡應外合第六十三章 天雪閣第七十九章 離間計第四百一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二章第五百三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七十章 要斷曹操後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回程第四百零二章第八十九章 使勁搶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關第五十六章第三百七十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平靜之後第八十七章 來之不易第三百三十七章 破釜沉舟(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紫嫣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七十三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父子所見略同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渭城中……第三百九十章第四十七章 白玉虎第三百五十四章 朝堂第三十四章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四十九章 可怕第九十一章 僅此而已第三百零一章 巾幗不讓鬚眉(五)第九十二章 你可以走了第五百零八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再見時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招親?第一百六十二章 車駕中第七十八章 英雄冢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裡都痛快第二百七十一章 也有個照應第四百八十章第三百五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東線戰局第三百零七章 夫欲取之,必須予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二十年後的理由第七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父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破釜沉舟(四)第三百零五章 就你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五十三章 長安盛景第三百三十五章 爹,我回來了(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軍費第三百三十九章 破釜沉舟(六)第四百零六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爹,我回來了(四)第二百八十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九十四章 思念不止第三百八十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十四章 越拍,宅子越大!第八章 我再問一遍第五百一十六章第九十二章 你可以走了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早朝之事第一百章 大婚遇刺(下)第二百八十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論生死第七十六章 一定要回去!第二百七十章 要斷曹操後路第四百六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一章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七章 官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招親?第三百八十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漏網之魚第五百三十九章第三十六章 示弱第五百三十三章第五十二章 諸位請第一百零三章 不第二百九十六章 再臨衛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論罪當斬第二百零四章 再也不敢了!第四百七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東望(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傻孩子,太年輕第二百五十八章 父子所見略同第十八章 傻了吧?第六十四章 急攻不如蠶食第七十二章 鉺第一百八十四章 傻白甜吳憂第四十八章 坑慘了女刺客第三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