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bookmark

要不然,他豈有不殺楊衝之理,而隨着楊衝的妻兒盡被馬騰所殺,楊衝已和馬騰徹底決裂。

“大都督,我們何時決戰?”

“不急!”董杭說了一句,接着說道:“傳命各部休整,正常防守,子書,你代我出使羌部,徹底斷絕馬騰的後路。”

“馬騰就有一半是羌族血脈,而羌族是五胡中最強悍的一族!”荀攸說道。

“所以呀,有馬騰在西涼,羌族纔不敢入侵,但是論血脈,他馬騰是無法和我董家相比的,我娘就是羌族女,而我兄嫂,嗯,也就是我早年戰死的兄長所娶之妻亦爲羌族女,而我父相在的時候,羌族五部和我董家互有嫁娶,我那些從未見過面的姐姐們,都嫁入羌族!和我們董家相比,馬騰在羌族那裡根本說不上話。”董杭笑道。

“是,公子。”

“董引,你回靖遠一趟,讓蘇烈表兄前來,由他和子書一起出使羌族。雖然羌族五部不和,但羌族五部一榮一損,我倒要看看,是誰在背後挑起戰端,殺我外公和兄嫂兩族!”

“哥,我這就去!”董引說了一句,便出了大帳往靖遠方向而行。

“子書,這個交給你!”董杭將一塊古樸的玉佩交給了王艮。

“公子,這是……”

“這是信物,是我這次出長安前,父相交給我的,也是我孃的遺物,你執此玉佩,到中越部請出早已不問宗族之事的各族族長,讓他們主持公道。”

沒錯,西涼馬騰一旦被殺,邊境可能會不穩,這也是董杭考慮最多的,現在他指定楊衝來鎮守邊境以外,還要用自己的身份,和羌族達成協議,而不論是當年的董卓,還是現在的馬騰,在西涼之時,五胡之禍都是繞不過去的。

同樣的,到了董杭這裡,他也繞不過去,羌族爲胡部之首,只有穩定了羌部,他才能和馬騰決戰,以他董家的身份,雖然董卓已經有幾年不在西涼,但是話語權遠不是馬騰可比。

甚至於有了這次出使,還能穩定羌部,維持邊境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安定。

現在正值亂世,不能讓外族有機可乘,而現在和胡部開戰的話,並不是最好的時機。

“子書,我的意思你明白,你我心照不宣。”

“公子放心,我明白。”王艮說道。

“好!”

“大都督,可否由我校事府的人隨行!”楊書立時出列言道。

“準。”

……

兩日後,蘇烈到達,羌族爲內羌和胡羌兩支,雖然跨了個國度,但是卻是同宗同族,而董杭之母和他的兄嫂正是這內羌二部,卻是被馬騰所滅。

“表兄,這次,就由子書還有校事府的人隨你前去,無故挑起戰端的人,看他們如何解釋!”

“放心吧,表弟,我本來就要在滅了馬騰之後去找他們理論,他們這是分裂同宗!”

“好,等你們回來,我們合圍馬騰,爲我們家報這滅族之仇。”

蘇烈點點頭,當日便出發,只要穩定了羌部,那麼胡部將不敢進犯疆土。

“傳我令,派小隊繞過涼州城,尋找被打散或蟄伏的北越和南越部族人。”

“是,大都督。”

……

長安,鶥塢,轉眼五日。

現在的鶥塢隨着又有三個小孩的降生,西院中,似乎每夜都有小孩的哭鬧之聲。

嗯,雖然把董卓也吵的睡不着,但是他寧願被這樣吵着,這聽到小孩的哭聲,他心裡都是樂呵呵的。

想想他自己一生,就只有兩個兒子,而現如今,董杭已經和他持平了,兩個親兒子,兩個養子,所謂的持平比的是親生兒子的數量,雖然隔代之下,養子他同樣當做親孫子來對待。

但是這不同,因爲養子是無法繼承基業的,他辛勞的這輩子,已站在了高位,他自然想把董家的大業一直延續下去。

“相國,恭喜。”李儒笑道。

“你不也一樣嗎,就是這外孫,咱家也疼。”董杭大笑,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

“想想少公子不知不覺的,連子嗣都有了。再想想一年前,相國整日擔憂的樣子。”李儒感慨,這些話,在平時他可不敢說出來,而現在,他也是有感而發啊。

董卓一愣,像是想到了什麼,便說道:“李儒啊,你這麼一說,咱家倒是也這麼覺得,就像是一夜之間,杭兒真的就長大了。現在西院中,還有兩個肚子還挺着呢,說不定又是一個孫子。”

“報,相國,西涼少公子的信。”

“拿來。”董卓說了一句,李儒便從傳信官手中接過了竹簡。

不是一卷,是好幾卷,那是董杭分開來寫的。

李儒挨個打開,掃視一遍。

“何事?”

“是公子大破烏鞘嶺的消息,烏鞘嶺天塹要塞,被公子新任命的校事府大統領楊書及校事府六人,和大軍裡應外合,攻陷武城後,又在安城和古浪峽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賺開城門,一夜之間,連下三城。現在少公子屯兵於古浪峽,正和馬騰對峙,以期合圍涼州城,徹底將馬騰斬盡殺絕。”

“好,我兒果然有咱家的風範,烏鞘嶺一破,馬騰必敗無疑。”董卓雙目放光,隨着董杭一次次給他帶來驚喜,他都覺得自己的高位,遠不如兒子有出息強。

“這是少公子的奏請,他奏請,封楊書之父楊秋爲左騎將軍,在大將回撤之時,由楊秋鎮守祖厲門戶,封烏鞘嶺大首領楊衝爲武威郡郡守,封二首領吉虎爲酒泉郡郡守,封三首領於亢爲張掖郡郡守。其目的,是用這三兄弟來防胡部入侵西涼。”

“你認爲呢?”

要不然,他豈有不殺楊衝之理,而隨着楊衝的妻兒盡被馬騰所殺,楊衝已和馬騰徹底決裂。

“大都督,我們何時決戰?”

“不急!”董杭說了一句,接着說道:“傳命各部休整,正常防守,子書,你代我出使羌部,徹底斷絕馬騰的後路。”

“馬騰就有一半是羌族血脈,而羌族是五胡中最強悍的一族!”荀攸說道。

“所以呀,有馬騰在西涼,羌族纔不敢入侵,但是論血脈,他馬騰是無法和我董家相比的,我娘就是羌族女,而我兄嫂,嗯,也就是我早年戰死的兄長所娶之妻亦爲羌族女,而我父相在的時候,羌族五部和我董家互有嫁娶,我那些從未見過面的姐姐們,都嫁入羌族!和我們董家相比,馬騰在羌族那裡根本說不上話。”董杭笑道。

“是,公子。”

“董引,你回靖遠一趟,讓蘇烈表兄前來,由他和子書一起出使羌族。雖然羌族五部不和,但羌族五部一榮一損,我倒要看看,是誰在背後挑起戰端,殺我外公和兄嫂兩族!”

“哥,我這就去!”董引說了一句,便出了大帳往靖遠方向而行。

“子書,這個交給你!”董杭將一塊古樸的玉佩交給了王艮。

“公子,這是……”

“這是信物,是我這次出長安前,父相交給我的,也是我孃的遺物,你執此玉佩,到中越部請出早已不問宗族之事的各族族長,讓他們主持公道。”

沒錯,西涼馬騰一旦被殺,邊境可能會不穩,這也是董杭考慮最多的,現在他指定楊衝來鎮守邊境以外,還要用自己的身份,和羌族達成協議,而不論是當年的董卓,還是現在的馬騰,在西涼之時,五胡之禍都是繞不過去的。

同樣的,到了董杭這裡,他也繞不過去,羌族爲胡部之首,只有穩定了羌部,他才能和馬騰決戰,以他董家的身份,雖然董卓已經有幾年不在西涼,但是話語權遠不是馬騰可比。

甚至於有了這次出使,還能穩定羌部,維持邊境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安定。

現在正值亂世,不能讓外族有機可乘,而現在和胡部開戰的話,並不是最好的時機。

“子書,我的意思你明白,你我心照不宣。”

“公子放心,我明白。”王艮說道。

“好!”

“大都督,可否由我校事府的人隨行!”楊書立時出列言道。

“準。”

……

兩日後,蘇烈到達,羌族爲內羌和胡羌兩支,雖然跨了個國度,但是卻是同宗同族,而董杭之母和他的兄嫂正是這內羌二部,卻是被馬騰所滅。

“表兄,這次,就由子書還有校事府的人隨你前去,無故挑起戰端的人,看他們如何解釋!”

“放心吧,表弟,我本來就要在滅了馬騰之後去找他們理論,他們這是分裂同宗!”

“好,等你們回來,我們合圍馬騰,爲我們家報這滅族之仇。”

蘇烈點點頭,當日便出發,只要穩定了羌部,那麼胡部將不敢進犯疆土。

“傳我令,派小隊繞過涼州城,尋找被打散或蟄伏的北越和南越部族人。”

“是,大都督。”

……

長安,鶥塢,轉眼五日。

現在的鶥塢隨着又有三個小孩的降生,西院中,似乎每夜都有小孩的哭鬧之聲。

嗯,雖然把董卓也吵的睡不着,但是他寧願被這樣吵着,這聽到小孩的哭聲,他心裡都是樂呵呵的。

想想他自己一生,就只有兩個兒子,而現如今,董杭已經和他持平了,兩個親兒子,兩個養子,所謂的持平比的是親生兒子的數量,雖然隔代之下,養子他同樣當做親孫子來對待。

但是這不同,因爲養子是無法繼承基業的,他辛勞的這輩子,已站在了高位,他自然想把董家的大業一直延續下去。

“相國,恭喜。”李儒笑道。

wWW ◆tt kan ◆¢O

“你不也一樣嗎,就是這外孫,咱家也疼。”董杭大笑,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

“想想少公子不知不覺的,連子嗣都有了。再想想一年前,相國整日擔憂的樣子。”李儒感慨,這些話,在平時他可不敢說出來,而現在,他也是有感而發啊。

董卓一愣,像是想到了什麼,便說道:“李儒啊,你這麼一說,咱家倒是也這麼覺得,就像是一夜之間,杭兒真的就長大了。現在西院中,還有兩個肚子還挺着呢,說不定又是一個孫子。”

“報,相國,西涼少公子的信。”

“拿來。”董卓說了一句,李儒便從傳信官手中接過了竹簡。

不是一卷,是好幾卷,那是董杭分開來寫的。

李儒挨個打開,掃視一遍。

“何事?”

“是公子大破烏鞘嶺的消息,烏鞘嶺天塹要塞,被公子新任命的校事府大統領楊書及校事府六人,和大軍裡應外合,攻陷武城後,又在安城和古浪峽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賺開城門,一夜之間,連下三城。現在少公子屯兵於古浪峽,正和馬騰對峙,以期合圍涼州城,徹底將馬騰斬盡殺絕。”

“好,我兒果然有咱家的風範,烏鞘嶺一破,馬騰必敗無疑。”董卓雙目放光,隨着董杭一次次給他帶來驚喜,他都覺得自己的高位,遠不如兒子有出息強。

“這是少公子的奏請,他奏請,封楊書之父楊秋爲左騎將軍,在大將回撤之時,由楊秋鎮守祖厲門戶,封烏鞘嶺大首領楊衝爲武威郡郡守,封二首領吉虎爲酒泉郡郡守,封三首領於亢爲張掖郡郡守。其目的,是用這三兄弟來防胡部入侵西涼。”

“你認爲呢?”

“我認爲可行,現在楊書正跟在少公子的身邊,而且從表文來看,公子對他極其信任,所以楊秋任左騎將軍鎮守祖厲門戶自然可行,而另外,於亢和楊秋爲姻親,而楊沖和馬騰一樣,也有羌人血脈,由他鎮守武威郡也合適,公子信中所言,楊衝已與馬騰反目成仇。”

“那杭兒的表文一切照準,明日支會朝堂,下達調令。”

“是,相國。”

“還有這一封,是公子給您的密信,所言建立校事府的目的所在,爲監察百官,還指定了校事府大統領,正是楊秋的兒子楊書。”

“他自己看着辦吧。”董卓擺擺手,如此大才的兒子,做事他也放心。

第三百四十七章 再見時第三百一十七章 禮戰第五十九章 太鬧騰了!第七十章 陳宮入朝第十七章 王允拜相第三百五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長安兵權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震懾(五)第二百零一章再求第九十九章 大婚遇刺(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馬騰之敗(一)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五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二章 霸業可成(求收藏推薦打賞)第一百零七章 官道第二十四章 全部處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筆勾銷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三百八十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救孩子吧!第三百六十七章第八十一章 坐壁上觀第三十九章 兵源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再臨衛家第三十六章 示弱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亂世之年(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黑夜中的戰(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穩定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騰之敗(二)第三百八十五章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亂世之年(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四百四十七章第十二章 灑了一地第二百六十三章 渭城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們等等第三百七十七章第六十五章 上朝第五百三十五章第五百三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出家可惜了!第五百三十七章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消寂第二百六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七十四章第四百零一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洛陽城第四十八章 坑慘了女刺客第六十四章 急攻不如蠶食第五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他大膽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一章 董杭第三百二十章 見故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聲情並茂第四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一章 董杭第四百零三章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沒有拒絕第五百零七章第三百零八章 夫欲取之,必先予之(三)第三百六十四章第四百章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四百四十四章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九十章第一百零七章 官道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二十一章 禁足第三百四十三章 爲你正名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洛陽第六十章 棄嬰第一百七十七章 黑夜中的戰(二)第五十七章 日久生情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五百二十章第一百零二章 我說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裡都痛快第四百零二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重返前線第二十三章 義子和義女第三百一十一章 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