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節 英法美的強勢

就在南京保衛戰打得最是激烈的時候”餾阜弓月舊日,嘻以辦並了奧地利。

當時國民政府還維持了和德國的邦交,老蔣在考慮再三後,還是對此沒有表態,到是人在河內幕病的汪精衛,託陶德曼轉達了他對希特勒和德國的祝賀。

而範哈兒,則只是委婉的通過英國駐重慶總領事表示,奧地利的吞併,對於壯大德國實力,以及堅定希特勒繼續吞併別國領土的野心,有極大的助長作用。並且以私人密電的形勢,告知英緬總督,德國的下一個目標,應該是捷克斯洛伐克。

在後世研究二戰的歷史中,德國對奧地利的這一次吞併,是極具代表性意義的事件,標誌者德國法西斯力量,開姑父攻武嚇,乃至直接宣戰侵略他國的正式開始。

德國吞併奧地利,實際若也是比較搞笑的一個事情。

從傳玩意義上講,奧地利應該是正統的德意志代表,奧皇的頭銜至少從名義上講是繼承於正統的“歐洲共主。 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德意志統一的“正統。道路,理應也由奧地利來完成,因爲他是“正統”的德意志民族,而普魯士,則相對來講有點“蠻夷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在二戰中,即使德國不主動吞併奧地利和蘇臺德。但施加壓力讓那些地區的人舉行全民公決,也一樣是會自願合併到德國的。

德國和奧地利的分開,確實是凡爾賽合約強行分隔的結果。

有一個很典型的歷史依據:一戰結束後,奧地利出現了一個國名爲“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的國家,準備和德國合併,但被列強阻止,並不允許以後奧地利在國名前加上“德意志這樣,同族的兩國被徹底的分裂開,幾乎不再有合併的可能了?

即使是整個捷克斯洛伐克,也一樣有理由合併。因爲波希米亞一直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波希米亞王國的國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七大選帝侯之一,後來也是奧地利帝國的一部分。

至於後來的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那個時期的問題,奧匈帝國自統一德意志失敗,被逐出德意志主流之後,統治階級已經不再妄想德意志了,他們的展的方向變了,轉向了東歐和巴爾幹,帝國內德意志人已經不佔多數,而是大量充斥的外族,德意志人則佔高層和統治階級。在帝國尚且具有一定實力的時候還能維持住,一旦帝國虛弱則會很大沖突,奧匈帝國已經早就不是“純潔。的德意志的國家了,如果德意志帝國繼續進攻奧地利將廣義的德意志“大德意志。統一,勢必造成更多的內部問題,德意志帝國自身也難以收拾這爛攤子。

丘吉爾的回憶錄和一個俾斯麥傳記的作者曾說過,德、奧兩國即使不需要條約,也能盡全力去互助,這一點無論是在兩國的上層統治階級或下層民衆間都是被認可的。在一戰前,如果不是德國從中強力支持並周旋,奧匈早就被俄羅斯打敗了。因爲德國太強了。德、奧雙方互相都是最長久且可靠、穩固的夥伴。

奧匈帝國至少表面上還是世界強再,在國際事務中有一定影響,留下兩個德意志屬性的大帝國對他們雙方都是極有力的。只是他們自己玩

了。

纜年3月舊日,對阿道夫。希特勒來說,這天是空前榮耀的一天。這位德國領袖早年離開奧地利時是個身無分文的藝術家,而今天,當他返回維也納來宣佈“德奧合併”時,合併的宣佈他受到幾千人的熱烈歡迎。希特勒從他的臨時司令部所在地林茨來到奧地利的都,的輛坦克在前面開路,坐滿軍官的警車作後衛,一路上希特勒受到了來自奧地利各地的納粹分子的歡迎,而過去就是他曾經保證過奧地利的邊界是不可侵犯的。在路上大部分時間裡,希特勒站在敞篷汽車上,身着榨色的突擊隊員軍服向狂熱的支持者們幾乎是歇斯底里地揮手致意。他的支持者們許多人揮舞着飾以納粹標誌的旗幟,一些納粹分子把這個標誌縫在奧地利國旗上。

希特勒在維也納宣稱:

不管生什麼事,我們今天宣稱的統一的德帝國,再也不會被任何人所分裂,永遠不會處於分裂狀態。”

希特勒已經簽署了由他擔任德國和奧地利軍隊總司令的法令,所有奧地利士兵必須誓效忠於這個元。

對奧地利的吞併使德國的領土擴大了百分之十七,人口增加了百分之十”業生產能力提高了百分之,播種面積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德國也因此控制了中歐的戰略要地。並且可以在公路、航運、鐵路各方面對整個西南歐的交通進行軍事上、經濟上的控制,形成了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戰略包圍。

希特勒輕而易舉地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而英、法、美對此除了故做姿態的虛弱抗議之外無所作爲。到四月初,英、法、美相繼承認了德國對奧地利的吞併,撤回了駐奧地利使館而代之以駐維也納領事館。

在奧地利到手後,事情並沒有出乎範哈兒對英緬總督的預言,希特勒果然把他的注意力,轉到捷克斯洛伐克,他提出的領土要求是捷克斯洛伐克東北與德國接壤的蘇臺德區。

陰年月,當中**隊在南京戰勝了日軍的時候,歐哪船辦”德地區,正在生一次史稱“五月危機”的事件。

捷克斯洛伐克北部的蘇臺德山脈,以及大半捷克斯洛伐克邊境地帶。曾經是以德裔爲主的居住區,被稱作蘇臺德區。網好圍繞捷克版圖。呈馬蹄形。蘇臺德地區從 弛紀起,就屬於波希米亞、摩拉維亞等國的領地,所以在一戰之後,它隨同波希米亞、摩拉維亞、斯洛伐克一起劃分到新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境內。是有着充足的歷史淵源和根據的。

愣年3月活日,蘇臺德德意志人黨的領導人漢萊因被召到拍林,希特勒接見了他,就在這次會見中。希特勒和漢萊因討論了新行動的基礎。

漢萊因回到他在阿舍的總部後,馬上拒絕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關於少數民族條例的建議。4月落日,他在卡爾斯巴德現卡羅維利提集了蘇臺德地區日耳曼少數民族的“合理要求”《卡爾斯巴德綱領》。這個綱領不僅包括了蘇臺德區德意志人自治的苛玄條件,而且爲進一步向捷提出領土要求打下了基礎。

但是,對於捷克斯洛伐克來說。它是無法同意這樣的綱領的,哪怕是作爲談判的基礎。布拉格在蘇臺德區德意志人自治的問題上所能作出的讓步不能使拍林滿意,這是希特勒早已預料到了的。何況他的野心也決不僅限於蘇臺德區。因此。在三月末蘇臺德區的問題次冒出來之後,德國就一直沒有放棄對捷克進行軍事佔領的決心和準備。

從五月以後,希特勒在德、捷兩國邊境集結軍隊的意圖和行動都日益明顯和加強,中歐的局勢緊張起來。

中歐的緊張局勢使英、法領導人如坐鍼氈,加上遠東那位範將軍通過英緬總督傳達的希特勒野心問題。當然很是讓歐洲幾個條約國家,趕到十分憂慮。

和希特勒相信範哈兒的預言不同。英國相張伯倫,對於這位遠東將軍傳遞的情況,只是看作是他得自德國高層的內幕,並沒有任何迷信心理。

但也正因爲這樣,讓英、法兩國政府,對希特勒的野心深感憂慮。

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事實上間接證明了“條約迷”的荒謬,在兩次大戰之間的那些年代,“條約迷”把歐州折磨得夠苦的了,一旦條約和大國的壓倒一切的其他利益相沖突時。條約的神聖性就蕩然無存。捷克問題的結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遺憾的是無論條約還是盟國都沒有給捷克真正帶來安全保障。除了蘇聯以外,沒有一個國家在這場緊張局勢中,真正明確表示並認真準備在事件生時會給捷克以應有的援助,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爲一個小國的利益大動干戈。在蘇臺德危機爆後,蘇聯向捷克提出,即使法國不援助捷克,蘇聯也準備履行自己的條約義務,捷克最終並未接受。貝奈斯之所以決定接受慕尼黑的條款而不想單獨戰鬥或是在蘇聯作爲唯一盟國的情況下進行戰鬥,主要是因爲他不願意使他的國家遭受對德戰爭所造成的大量死亡和破壞,並且認爲,如果蘇聯參戰,“西方會認爲我們是使中歐布爾什維克化的工具”並“會在一場德蘇戰爭中撒手不管

愣年4月,法國總理達拉第前往英國與張伯倫磋商。張伯倫對達拉第說,德國的野心暴露無疑,而英國是不會爲捷克斯洛伐克作戰的,並勸法國也這樣做。兩國商定,由英國政府出面警告德國“充分了解到自己所作所爲的危險性”同時,兩國政府又在布拉格採取聯合外交行動,促使捷政府向德國作出更大的讓步。爲此,一方面英法表示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會捲入軍事衝突。另一方面,在五月七日,兩國駐捷公使正式要求捷政府與蘇臺德德意志人達成“全面的持久的解決方法

在“和平解決”原則與妥協和絡靖方針之下,在希特勒、張伯倫、達拉第以及墨索里尼的手中,從三月到九月,圍繞蘇臺德區的問題,中歐局勢幾起幾落。

春天來了,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而英國和法國政府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壓力卻一天比一天沉重。他們要捷克斯洛伐克給予蘇臺德日耳曼人以範圍極廣的讓步。

在內外的壓力之下,布拉格宣佈赦免了一千二百名納粹政治犯,同時。在蘇臺德區允許漢萊因實行選舉、擴大德意志族的權利等政策。但是,在拍林的授意下,漢萊因以政府拒絕蘇臺德區完全自治爲由,於五月十九日突然中斷了同捷克政府的談判。同一天,德國報紙報道了軍隊調動的消息,德軍四個摩托化師已在捷克邊界集結,並且做好了襲擊波希米亞的全面準備。

德國不顧英國三番五次地勸告。要用武力和武力威脅解決蘇臺德問題,不惜破壞歐洲的穩定,這引起了英法的極度不安。英法決定對德國施加壓力和影響,以迫使德國在英法能夠接受的範圍內行事。也就是說要通過妥協,在不動用武力的情況下解決問題。因此,在以後的四十八時內,歐洲出現了一九一四隻八月以後最繁忙的外交活動和最緊張的軍事準備,是英、法、蘇和捷克團結一致抵抗德國侵略的最後一次表現。

面對德國的挑釁,掛繭斯洛伐歲政府幹古月二十日布舊公削動員令。”徵召後備役人員和某些技術人員入伍。

五月二十一日,法國外長表談話指出,如果德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法國將履行《法捷互助條約》的義務。

同一天,英國駐德國大使也對德國外長表明,如果法國履行《法捷條約》的義務,英國政府不能保證在事件的壓力下不會介入。英國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說得更加乾脆:“德捷戰爭就意味着法德戰爭,因而也許或遲或早成爲英德戰爭。”

在五月危機以及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危機期間,蘇聯政府也多次表聲明,要同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一起來取一切措施以保證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裡寧甚至公開聲明“互助條約不禁止每一方提出援助,無須等待法國”。

捷德邊境的對峙引起的國際緊張局勢,形成了所謂的“五月危機

在這次危機中,英、法、捷、蘇雖然立場不同,出點不同,但是在抵制德國採用武力威脅一個小國、破壞整個歐洲的和平與穩定這一點上,有着某種共同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的顧問們一致認爲有必要實行政治退卻。他們警告元說,德**事機器能夠在不遇抵抗的情況下進軍奧地利,但其準備狀況卻不足以在兩條並且可能是三條戰線上同時作戰。在多方的壓力下,希特勒又羞又惱地布了命令。

明萬日。希特勒指示外交部告訴捷克斯洛伐克公使。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沒有任何侵略意圖,德軍在德捷邊界集結的傳聞“毫無根據出日,漢萊因奉希特勒之命恢復了同捷政府的談判。五月危機得以暫時緩和。

五月危機中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立場和英、法、蘇不同程度的對德強硬態度以及危機最終得到緩解的結果都表明,面對法西斯的侵略,只要有關國家攜手合作。堅決抵抗,採取堅定的集體安全立場,侵略行爲是可以制止的,和平是可以維護的。

但是,英、法在五月危機中所表現的較強硬的立場並不意味着它們放棄了既定的綏靖戰略。他們的目的仍是不惜任何代價維持“和平。”只不過。在意識到了聯合的作用後,他們在出現了新變化的亞洲。表現得就更加自信了。

相比較與英法等國在歐洲面對德國的強大力量時,竭力絡靖維持“和平”他們在亞洲的政策,到是正逐漸轉變爲強硬,主張通過調停。讓中日重新恢復和平。

“尊敬的先生們,再這樣下去,我們在揚子江的利益,就全要被具本人戰去了!”

“就算不被日本人佔去,現在那兒持續的交戰,還不知道要打上幾年,也已經根本沒有任何利益價值可言了!”

“政府必須出面,維護本國商人的在華利益!”

大量的英法美商人,在本國的國會和議員那兒遊說,試圖讓他們干涉正在進行持久戰的中日戰爭。

這三個國家的每一個商人都知道,中日戰爭的曠日持久,以及激烈交戰,已經極大的損害了英法美等各國在華的經濟利益。除了想利用中國拖住日本的蘇聯,英法美等國甚至包括德意等國,對於日本在打下上海、蘇嘉等地後,遲遲不能將華東這塊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地方恢復局勢穩定,都感到十分失望。

英法美等國對於日本的態度。和對德國的態度,還是有所不同的。

德國是歐洲大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非常完備雄厚,他們除了忌憚。直接干涉的能力基本不大有。

而日本不同,作爲嚴重依賴外部資源的貧癮島國,英法美等國基本上可以通過外部途徑,來影響日本的內外政策。

當中日戰爭網開始的時候,正是因爲英法美等國在日本有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他們選擇了坐視日本侵華。甚至還在施允許資本家偷偷的賣給日本各種資源和礦產賺錢。

但是中日戰爭打了半年多,整個。華東和華北被打得一冉糟,英法美等國在最重要的華東經濟利益長期蒙受影響,就不得不讓這幾個國家作出反應。

在中日戰爭爆前,華北和東北的經濟利益,就已經被日本獨家佔領,只剩下繁榮的華東和華南地區,還基本由英法美等國瓜分,但是現在戰爭的持續,不僅基本的經濟利益無法提供,而且眼看原本屬於本國商人的經濟利益被日軍侵佔一空。英法美等國,怎麼可能坐視下去。

剛好,南京保衛戰,以中**隊的大勝宣告結束。

英法美等三國大使,決定效仿解決蘇臺德地區的模式,以聯合一致的模式,強勢照會日本停止和中國的戰爭關係,全面恢復華東的和平。

爲此,英法美三國加上荷蘭、瑞典等其他歐洲國家一起,不惜以對日軍完全禁運作爲威脅,要求日本馬上恢復華東的和平。

第217節 一退再退第100節 親英親德第342節 聯合行動第317節 準備出國作戰第72節 最後部署第247節 回重慶第220節 南渡河大捷第223節 上下一心保衛戰第371節 海南光復第349節 不該墜落的墜落第291節 最後一次陣營調整第124節 北上抗日第151節 汪精衛遇刺第238節 報復性轟炸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142節 豔照門第51節 哈同夫人第217節 一退再退第24節 人選第346節 新加坡解圍第285節 國際承認第74節 戰事進展第225節 死守南京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350節 當前難關第59節 敢敲詐第202節 轟炸第288節 視察第165節 聽演講和感受第170節 成功第119節 提議第216節 海軍力量第253節 甘陝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108節 妥協結盟第51節 哈同夫人第254節 毛先生第76節 處理俘虜第363節 新時空印度的命運第270節 教科書般的襲擊第168節 外交博弈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34節 選定第45節 訓太太第118節 聯合軍演第319節 陸地上的戰鬥第217節 一退再退第90節 四大工廠第354節 再次出擊第22節 我的第四師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311節 海戰後的吞併第208節 最後調解失敗第183節 兩線第317節 準備出國作戰第343節 美國特遣隊第一百八十二第260節 南線第149節 湖南第307節 珍珠港之晨第279節 蘭封第159節 洛克希德馬丁第102節 西南各派軍閥第140節 約會第49節 提醒第150節 文物西遷準備第352節 商議第293節 二戰前夜第78節 血戰涪江第299節 傀儡汪代總統第156節 中日推第317節 準備出國作戰第78節 血戰涪江第117節 西南武裝力量第123節 紅軍突圍第94節 報信第326節 美軍的轟炸第248節 輕鬆應對第207節 戰役結束第八十三節第157節 從美國第358節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54節 大屠殺提醒第373節 競爭第220節 南渡河大捷第56節 何應欽第233節 重奪制空權第76節 處理俘虜第10節 姨太太們第300節 戰局對日本的鼓動第302節 歷史的轉變第361節 撇開蘇聯第228節 火箭武器第145節 私人指導第235節 緊迫的一年第180節 調解第367節 還都之議第289節 虛假和平第313節 範哈兒赴緬第189節 宣不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