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回國

bookmark

本屆電影節一共四部亞洲電影入圍,兩部日韓電影顆粒無收,兩部華語電影各獲得兩項大獎,其中還包括兩座分量極重的銀熊。最高興的莫過於焦雄品大姐,要知道這兩部華語電影都有她的投資。

雖然《十七歲的單車》在內地被禁映,但作爲獲得柏林電影評委會大獎的作品,海外版權壓根就不愁賣,投資收回不但可預見,而且說不定還能大賺。

頒獎典禮一結束,焦大姐便包了一家自助餐廳,爲兩個劇組開一場小規模的慶祝會。

祝賀的對象除了兩位導演,還有就是獲得最佳新人的兩位演員。一番忙碌下來,賀新總算覓得一個空隙,趕緊跑到一邊乘機墊吧些東西。

德國菜雖然單一,但這個國家跟中國有個共同點就是豬肉多,各種香腸,還有被稱之爲“鹹豬手”的,其實就是醃過的蹄髈,這些都頗合賀新的胃口。

正當他在大快朵頤之際,一個長臉不羈的男子走過來,端着酒杯站在旁邊。

“呃,張先生!”

賀新不習慣被別人盯着吃東西,只得放下叉子跟張振打了聲招呼。

“恭喜你。”

“謝謝!”

兩句之後便陷入尷尬的沉默,好吧,兩人應該都屬於那種不善言辭之人。

“你以前是送快遞的?”最後還是張振打破了沉默。

看到賀新一臉懵逼,趕忙又道:“不好意思,之前聽到你在臺上這麼說。”

“哦,是的,張先生也幹過這行?”賀新點頭下意識地問道。

張振聞言,乾巴的長臉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搖頭道:“沒有,沒有。哎,你不用這麼客氣,叫我阿振就可以。”

賀新只記得他是羅小虎,是沈煉,還是這次影展剛剛看過的小風,對他本人一點都不瞭解。並不知道他原本就出身演藝世家,父親就是灣灣的著名演員。

“您也可以叫我阿新,朋友們都這麼稱呼我。”賀新也笑道。

“您?你們京城人真有意思,總喜歡用您這種尊稱。”

賀新問:“您去過京城?”

“去過好幾次,還和章小姐、阿菲合作過,她們都是京城的,跟你一樣老是您,您的。”張振笑道。

“我不是京城人,我是東北的,就是在京城待的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其實我們那兒也說你,不說您的。”

“哦,原來你是東北銀。”

張振刻意學了一句東北口音,兩人不約而同的笑起來。

“其實我也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東北銀,口音不算標準。”

“你也是移民?其實在灣灣很多人都是從大陸過去的,比如我的祖籍就是浙江餘姚。”

“這麼巧!我父親的老家是浙江寧波的。”

賀新的父親雖然是盛海知青,但盛海本身就是座移民城市,除了本地人,大部分都是來自鄰近的江浙兩省。

“這麼說我們還是同鄉嘍,來,爲了同鄉,乾一杯!”

“乾杯!”

賀新和張振聊的很開心,對方雖然是大明星,但沒啥架子,給人感覺這人挺真的,一點都不裝。

劇組在柏林多停留了一天,主要是應付各方面的採訪。外媒也有,但主要還是港臺兩地的記者。

《十七歲的單車》的主創雖然都是大陸的,但大部分資金來自灣灣,從某種意義上也算是灣灣電影,而且已經確定要參加今年的金馬獎。

於是本屆柏林電影節參賽的兩部電影都獲得了大獎,灣灣的記者集體高潮。由於《十七歲的單車》又在大陸被禁,少數別有用心的人還藉此來下套,希望從他們這麼大陸演職員的嘴裡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來。

對此王曉帥很警惕,私下裡特別關照大家小心別上當。賀新對此很不屑,想當年灣灣在這方面限制可是比大陸要嚴重多了。

有些東西問多了也煩,他索性就不說話。倒是香港的媒體神通廣大,不知道從哪裡得知他還出演了關金鵬的新片,便以此爲話題對他進行採訪。

但不管怎麼說,外界對他們的評價都很高。

第二天,一行人終於擺脫了煩人的媒體,踏上了回程的班機。對於賀新來說,這次來到柏林收穫的不僅僅是最佳新人的獎盃,沒想到居然還有獎金,雖然錢不是很多,但足以能夠報銷此次的所有開銷,甚至還略微有小賺。

一下飛機,賀新就迫不及待的給程好打電話報喜。

“纔想起來通知我呀,早就知道了,恭喜你啊!”

賀新拿着機場公用電話的話筒,自行腦補電話那頭程好噘着嘴,一副幽怨同時又酸溜溜的神情,忙解釋道:“我回來第一個通知的就是你,你知道在國外打電話國際長途很貴的!哎,你什麼時候下班?我給你帶了禮物。”

“真噠?不過今天院裡有排練,可能有點晚。”

“你現在都上戲了?”賀新驚訝道。

“哪那麼快,我現在的任務就是觀摩和學習,順便幫着做些後臺的工作。”程好道。

賀新明白了,象程好這種剛剛近人藝的實習生,工作基本就是打雜的。

“那你差不多了,打我電話,我過去接你,晚上一塊兒吃飯。”

快半個月沒見了,賀新此時迫不及待想見到對方。

……

其實早在柏林的頒獎儀式一結束,灣灣和香港的媒體已經熱翻鍋了,國內方面因爲有關部門的禁令,一切都跟沒發生一樣。只有幾家門戶網站獲知消息以後進行了轉載,但這年頭網站的影響力還遠不如紙媒,比如某浪,在去年年底剛剛纔獲得新聞登載的資格,距現在還不到三個月。而且網民數量也有限,所以並沒有在國內掀起多大浪花來。

國內影視圈同樣也是第一批得到消息。

“王曉帥的新電影獲獎了!”

這種所謂第六代導演在國際上獲獎的消息在圈內早就司空見慣了,之前的樓火華、張遠、賈科長,包括王曉帥本人都不是第一次獲獎,只不過這次在柏林電影節獲得了相當於第二名的評委會大獎,關注的人可能更多一點。

至於賀新,頂多也就是“這孫子是誰?”

好奇心重一點的,可能還會打聽一下,“哦,王曉帥用的這個新人不是專業的。”

打聽的人心裡難免酸溜溜的,打聽的再細一點,這貨以前就是個送快遞。哦,原來是本色出演,這麼一來,打聽的人心裡瞬間就平衡了。

就好比當年國師拍的《一個都不能少》,不但在國外摘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金獅,而且在國內又獲得金雞獎,但又有誰會關心本色出演的魏明芝是誰?

當然也有關心和意外的,常季紅得到消息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

“郝老師,上次您跟我說的那件事……”

“嗯,我知道,您看什麼方便?一起坐一坐。”

“好的,那我等您消息。”

第五百七十三章 無語和遺憾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是舔狗,但不是流氓第三百零三章 高情商女友的利與弊第三百十九章 回京日常第四百四十章 樑先生是不是喜歡去倫敦喂鴿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王晶花第五百八十三章 《雙驢記》首映第七百五十三章 難道金馬也下雙黃蛋?第二百三十四章 扶弟魔第九十三章 登堂入室第七百八十九章 絲滑順暢第二百零八章 表演是需要入戲的第七百十四章 賀叔叔第九百零一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年會第八百三十七章 約會,看電影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要不要民族自豪感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專訪第八百九十七章 確定檔期,遭遇耍大牌第九百二十六章 選角第二百五十七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五百九十六章 何必讓華藝分一杯羹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幸中的大幸第八百五十三章 探班《失戀33天》第三百八十一章 沒錢漢子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切隨緣吧第六十三章 賀新的舔狗男友生活第七百二十七章 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影帝的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形象高大的新哥第六百四十一章 淨欺負老實人第九百零七章 要不要現在跟他說一聲?第二百二十六章 調教木美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投資過億的片子第九百十一章 票房火爆第七百九十五章 《邊境》開機第七百六十三章 又聞“爛魚”聲第七百零九章 他敢?第四百八十六章 死心眼的姑娘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聲的痛哭第七百十二章 我要結婚了第九十六章 征服第一百十三章 儒雅,樸素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紅第六百四十五章 琴琴姐,你也在這兒第三百十一章 特別關照第三百三十章 陳大導善意的提醒第一百七十七章 胖頭魚第八百零一章 努力的徐光頭導演第六百四十二章 說明你還不夠紅第五百九十六章 何必讓華藝分一杯羹第三百八十五章 要不要棒打鴛鴦?第五百十五章 日常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好厚此薄彼第六百七十二章 膽小鬼第七百七十二章 你眼裡只有孩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千萬別輕易放棄第五百七十八章 我對雙驢記有信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媛媛姐的煩惱第六百九十九章 殘酷的現實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八百八十六章 麻煩事第一百章 試戲第三百零八章 商業互吹第八百六十一章 燒包的肥騰第五百五十八章 薅誰的羊毛這個重要嗎?第六百七十五章 八張邀請函第四百零一章 好消息接二連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嫌棄我第四百四十章 樑先生是不是喜歡去倫敦喂鴿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一個月增肥二十斤第一百零二章 奔着結婚去的第六百九十八章 反本還原第六百六十五章 《賽車》首映第五百零四章 終於有人對《潛伏》感興趣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客串第六百十一章 你覺得我會看走眼麼第八十章 盛海人和盛海話第三百九十四章 岳父岳母駕到第四百四十七章 無地自容第八十六章 驚喜(二)第六百十八章 心境第五百九十八章 票房喜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波折第九百二十六章 選角第四百四十七章 無地自容第八百十四章 每次總是很有想法的徐光頭第七百六十六章 閉幕第五百九十六章 何必讓華藝分一杯羹第六百八十七章 豁出去的小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紅姐很無奈第八百六十章 合理性,創作爭論第二十二章 我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冰冰姐真的很神奇第三十七章 考學第六百八十三章 工具人賀老師,羣戲第二百四十四章 心疼,責備第八百零八章 雨中的戒臺寺(二)第九百二十二章 算你有良心第一百十八章 遺憾第五百二十章 轉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