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物訪談(二)

bookmark

“後來你爲什麼選擇去中戲上學,而不是繼續拍戲掙錢呢?”

“能力不夠,你想拍戲掙錢首先得具備這個能力。”

“但你還是憑藉《十七歲的單車》拿到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新人,你依然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

“當然!”

шωш▪ t tkan▪ co

賀新笑了笑道:“當時我就是一個送快遞的,而《單車》裡小貴這個角色,無論職業還是生活狀態跟我都很相似,說穿了就是本色出演,並不需要多少技巧,能夠拿到柏林的最佳新人,大概就是一個真吧。”

說着,他又問了一句:“哦,您看過《單車》這部電影麼?”

易記者那張面癱的臉難得嘴角稍稍上揚,道:“你作品我大部分都看過,即使沒看過的,在這次採訪之前都看了一遍。”

看起來這位易記者的功課做的不錯,一方面是敬業,另一方面也是對被採訪者的一種尊重。

“你在中戲五年,從進修班到大專再到本科畢業。但我注意到在這五年期間,你依舊在不斷的接戲、拍戲,這五年你真正學到東西了嗎?”

“呃……”

聽到這個問題,他難免有些尷尬,確實在中戲五年,真正在校園裡學習的時間真不多。

他沉吟道:“怎麼說呢,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我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可能確實不多,但只要掌握了技巧,或者說理論知識,實踐起來就能事半功倍。而且表演這件事就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提高。包括到現在我每演一部戲,基本上都能從中發現不足,然後想辦法提高。”

“比如說?”易記者推了推眼鏡繼續問。

她雖然不太懂,但她卻很樂意跟被採訪探討一些專業性的問題,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同時也顯得很有逼格。

“比如說,哭戲吧,剛開始演戲的時候,哭戲對我來說是最難的,每次都要醞釀很久才能哭的出來,很多時候往往還哭不在點上。但是通過專業的訓練之後,我現在可能都不需要一分鐘眼淚就能下來。在戲劇學院,這種都是最基本的,大二的時候就要掌握的表演技能。

再比如說,我現在正在拍《風聲》,王志聞老師衆所周知臺詞功底是頂尖的,在跟他合作的過程中,我就認識到自己在臺詞方面還存在不少的薄弱環節,合作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之前我看過你的幾個採訪,你說你不喜歡你重複的角色,但你在《巴爾扎克和小裁縫》和《美人草》中都飾演的都是知青的角色,這難道不是重複麼?”

易記者的問題很犀利,也很直接。讓賀新多少有點不適應,因爲他在接受大部分的採訪當中,記者的問題大都比較婉轉,就算是比較敏感的問題,也會採用一種迂迴的策略,很少有人象她這麼直接。

“雖然都是知青,但這個不能說是重複。人物的性格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包括插隊落戶的環境也不同。《小裁縫》中馬建鈴比較內斂,而《美人草》中的劉思蒙更張揚。”

“那你是屬於內斂還是張揚?”

“呃,我應該算是內斂吧。”

“但你在銀幕上塑造的很多角色都是張揚的,你是刻意要選擇這種性格的角色嗎?”

“不一樣,可能是湊巧吧。潛意識裡也許有這種刻意的存在,畢竟你在選擇角色的時候,會刻意規避掉你自己身上原本就有的東西。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物更具有挑戰性和創作慾望。”

聊起專業問題來,賀新還是很健談的,他平時不大願意接受採訪就是因爲記者們的提問往往專注於一些緋聞八卦或者是私生活方面的問題,這讓他很反感。

他倒是挺欣賞眼前這位面癱的易記者,因爲她的問題雖然直接,但很專業。

問題一個接着一個,趁着易記者低頭做筆記的機會,他喝了口水,潤了潤喉嚨,然後習慣性的從兜裡掏出煙來。

易力競這會兒正好擡起頭來,看到賀新從口袋裡掏出一盒很大路,甚至可以說有些低檔的紅雙喜香菸明顯有些詫異。

作爲《南方人物週刊》的高級的主筆,她才採訪過很多名人,大部分人都是抽菸的。比如企鵝的小馬哥,煙癮很大,整個採訪過程中幾乎煙不離手,人家抽的是軟中華,還有些大佬抽的是更加昂貴的手工雪茄。

賀新雖然只是個演員,但他更是一家電影公司的老闆。

賀新看到看到易力競異樣的目光,這才反應過來,忙道:“對不起!”

他正要把剛剛掏出來的煙收回去,就見易記者難得微笑道:“沒關係!呃,能給我一支嗎?”

“呃,當然!”

賀新有點意外,但馬上遞給對方一支,並幫對方點上。

“謝謝!”

易力競抽了一口,點點頭笑道:“這煙不錯。”

記者工作壓力大,常常需要趕稿子啥的,抽菸的比例很高,而且還不分男女。易力競偶爾也抽菸,不過她平時抽的都是那種細長的女士煙,還是第一次抽這種廉價煙。

ωωω ✿TTκan ✿C〇

“你平時的煙癮很大吧?”

“這也是採訪問題?”賀新笑着反問。

“不算,隨便聊聊。”

易力競也笑了,她面癱,不等於不會笑,私下裡她的性格還是很開朗的。內向的人是做不好記者這個行當的。

“應該不算特別大,主要是您的問題一個接一個,還都那麼專業,我快招架不住了,所以想緩緩。”賀新笑道。

易力競抽菸的姿勢很優雅。其實一個女性,可能外在條件並不好,但可以通過談吐、氣質這些後天培養的東西彌補先天的不足。易力競大概就屬於這一種。

“我很好奇,象你這種層次……呃,或者說象你目前這種收入的人,好象跟你現在抽的這個煙的品牌不太匹配?”

“爲什麼說不匹配呢?我覺得應該是喜歡和不喜歡的問題,不存在匹配和不匹配的問題。比如說有人喜歡龍蝦象拔蚌,但有的人就是喜歡豆漿油條。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好像跟所謂身份、地位、收入不存在什麼矛盾。”這貨難得裝逼道。

“呃……你說的對,可能我是過於慣性思維了。”

易力競翻了翻剛纔記下的一些內容,接着提問道:“剛纔你說你一開始當演員的想法就是爲了掙錢,現在還是這種想法嗎?”

“當然,演員是我的職業,而且還是我打算從事一輩子的職業,掙錢是當然需要的。”賀新很坦率道。

他接着又道:“可能一開始掙錢的想法更加迫切一點,畢竟以前窮怕了。但是隨着逐漸實現財務自由之後,掙錢這個因素的比重變的越來越低,但不能說沒有。”

“包括你和寧皓導演一起成立新皓傳媒,也是爲了掙錢?”易力競緊接着又問。

“這個倒真的不是。”

賀新笑着搖搖頭,只是笑容中略帶一絲無奈道:“一開始我們成立的不是公司而是工作室,因爲我們倆鼓搗了一部電影,就是寧皓的處女作《香火》,當時我們既找不到投資,也找不到發行商,我們只能自掏腰包。這就需要有一個名頭,電影出品方的名頭,所以就用我們倆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一家工作室。”

“你剛纔說你拍戲是爲了掙錢,但現在又說自掏腰包拍電影,這難道不矛盾嗎?”易力競的問題一如既往的犀利。

賀新笑道:“因爲一開始我是被寧皓忽悠的。我當時正在和陳導明老師一起拍沈巖導演的《中國式離婚》,寧皓是組裡的副導演,他跟我說想找我拍部電影,我看到雖然是小成本製作,但劇本不錯,就答應了。後來才知道這部戲根本就沒有投資,寧皓是自己把家裡給的買房子的錢都拿出來拍這部電影,至於電影拍出來之後能不能上映或者能不能賣出去,一概都不知,但我那時已經上了他的賊船了……”

笑了兩聲後,他才語氣變得認真,同時特別感慨道:“還是出於感動吧,我當時對寧皓這種對電影非常純粹的態度很欽佩也很感動,作爲電影的從業人員之一,再說當時我的經濟條件還算寬裕,索性就幫着他一起把《香火》這部電影做好。”

“後來《香火》在威尼斯獲了獎,聽說還買了不少國家,你們沒有虧,還賺錢了?”

“對,要不然後面就沒有《綠草地》、《石頭》,也不會有新皓傳媒,可能仍然是那個新皓工作室。”

易力競低頭記了記要點,接着問:“有一件事我特別好奇,都說電影是風險很大的投資,但你們新皓傳媒這幾年出品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好象從來沒有失手過。而且據說這一系列的背後,你纔是最後的決策者。這不單單可以用運氣好來形容。如今你在電影圈內是出了名的眼光好,聽說只要是你看中的項目,很多人都願意投資。”

“沒有這麼誇張。”賀新笑着搖頭。

說到這裡他習慣性的點上了一根菸,之所以說習慣性,可能是爲了裝逼的時候更有範兒;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掩飾作弊吹牛時內心的心虛。

他還朝易力競示意了一下,易記者擺擺手表示免了。

“運氣,這個成分是一定存在的。但其實要我說的話,可能很大程度上還是出於巧合。當然我們在選擇劇本的時候,首先是站在觀衆的角度來看待這個故事,看這個故事能不能吸引我,然後再關注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你必須首先要有觀衆,畢竟一部作品拍出來是需要觀衆買單的,就象你們做媒體的也一樣,一篇報道出來,同樣首先要考慮的是能不能吸引讀者,不是麼?”

“呃,對!”

易力競點點頭,但她突然發現這個問題有點問不下去了。

她很快跳過,接着後面的問題問道:“之前你們公司投資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小成本製作,走的是以小博大的路線,但這次爲什麼要選擇拍《風聲》這種大投資的項目呢?”

“首先是麥稼老師的小說吸引了我,說實話當時我第一次看到小說的時候,就覺得很震撼,很難想象在那個年代會有這麼一羣年輕人爲了信仰真的能夠赴湯蹈火。其次就是這個故事又特別精彩,題材也非常新穎。如果站在觀衆角度,我還願意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個故事更加直觀的展現在面前。”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面露苦笑道:“其實一開始沒有想到投資會這麼大,原本我以前兩三千萬就能把這部電影拍出來,但是後來在籌備過程中發現這點投資遠遠不夠。比如小說中描寫的裘莊極具奢華,那麼在電影中肯定要表現出來。

然後要真實的還原那個年代,細節方面的考慮等等,這一切都需要和歷史不吻合。打個比方,你拍一部抗日片,你不能讓八路軍抽雪茄、穿高跟鞋、抹頭油、在豪華別墅辦公這種人物造型和故事情節出現,這非但不符合歷史史實,更是對當年對日寇浴血奮戰的八路軍烈士最大的不尊重。所以很多投資都是必須的。

尤其後來徐客導演加盟,又提出很多新的想法,更能讓作品本身更加精彩,能讓觀衆耳目一新,於是這個投資便一直在呈幾何數的往上翻。”

“這麼大的投資,那你有沒有想過會虧本,畢竟前面……呃,已經有那麼多的例子了。”

聽到這個問題,賀新下意識的挺了挺胸膛,稍稍沉吟了一下,帶着深思熟慮的口吻道:“當然想過,但是站在我的角度,包括我的合作伙伴寧皓導演,以及這部戲的另一個投資方博納的於總都覺得這麼好的故事,我們有理由也應該讓它搬上銀幕讓觀衆看到。

尤其是這個題材,當外敵入侵,我們有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爲了趕走侵略者做出的卓越的貢獻和犧牲,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緬懷的,而且我們正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情。”

說到《風聲》他侃侃而談,一方面是爲了電影的宣傳,另一方面確實有感而發。尤其是他經歷過自己的祖國後世日新月異的變化,讓他更堅定了自己的國家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的信念,就這點而言,他的感觸要比任何人都要來得強烈。

只不過易記者的目光中明顯帶有疑慮,感覺他好象就是在唱高調,較之前的顯得有點不真誠。

繼而,她便轉移話題,露出微笑道:“衆所周知,你和你的女朋友全國觀衆都知道,也很羨慕,而且這麼多年一直是圈內的一對模範情侶。但是我還是很好奇,當年你們是怎麼走到一起的?是一見鍾情,還是說日久生情?”

賀新很無奈,他最煩的就是採訪中類似這種有關個人感情的問題,但作爲一個完整的人物訪談又避免不了,更何況兩人都是演員、名人,這個話題就更加避免不了。

“呃,站在我的角度來講就是一見鍾情。”

“那爲什麼會選擇她呢?在中戲恐怕漂亮的姑娘有的是。”易力競好奇的問道。

賀新雙手一攤:“很簡單,我到中戲第一個認識的漂亮姑娘就是她!”

第四百九十六章 碰瓷第五十三章 驚變第二十一章 擔心你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一樣的《石頭》第九百十二章 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緋聞出名第五百五十章 扮相和演技都很重要第四百八十八章 每個人物都是原型的第五十九章 坦然(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專訪(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女演員顏值不夠是硬傷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興之所至第八百八十一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七百九十五章 《邊境》開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片場日常第四百三十四章 女演員顏值不夠是硬傷啊第八百七十三章 實錘了,自己扛第五百五十九章 《風聲》終於有眉目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反本還原第六百九十章 武田化身加藤第七百六十六章 閉幕第九章 殺青第九十章 運氣好第七百二十一章 忙忙碌碌第三百十二章 接下來看你的第八百四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七百三十五章 風聲首映第二百六十章 威尼斯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緊張了麼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八百八十五章 好評不等於獲獎第八百三十二章白雪的野望第六百九十一章 弦崩斷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綠茶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生相第二百六十二章 《香火》首映第八百四十六章 嚴重受刺激的寧皓第一百二十五章 紅姐很無奈第六十章 吳總第四十九章 齊聚第七百二十章 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第三百零九章 老司機第八百六十三章 噩夢,名利第五百六十五章 《雙驢記》入圍了……第五百十七章 有點料第五十一章 a little,一點點第八百三十章後續風波第八百章 愛情的邊境第八百六十五章 真是太過分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僞藝術家也矯情第十七章 人物小傳第七百七十章 圈錢,回憶殺第九百二十三章 主動送上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聚第六百十四章 看片會第四十三章 換房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龍八部第三百七十二章 紛紛擾擾第六百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五百六十三章 《風聲》第七百八十五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百五十三章 我對你們都有信心第八十八章 劉總第六百九十章 武田化身加藤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消息!好消息!第三百五十六章 光頭妹第一百八十八章 賀新是耕地的牛第七百六十七章 創造歷史第一百十三章 儒雅,樸素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劇第七百九十六章 綁架案?第四百五十章 影帝果然是影帝第七百二十九章 紅玫瑰和白玫瑰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到手,不敢奢望獎項第四百五十四章 哭戲神器第四百三十章 紛紛擾擾第一百章 試戲第四十三章 換房第七百三十三章 各方反應第九百零四章 人潮洶涌第五百六十五章 《雙驢記》入圍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帶資進組和開機發佈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日常第六百九十九章 殘酷的現實第五十章 磨鏡頭第三百七十二章 紛紛擾擾第三百七十四章 初到貴陽(補昨天)第三百零八章 商業互吹第四百九十一章 刁一男第四十四章 來日方長第五十九章 坦然(二)第九十四章 行不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物訪談第六十三章 賀新的舔狗男友生活第一百五十二章 戛納的夜第九十七章 晦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國師到底是國師第二百二十八章 吳導的新戲第二百七十三章 得手前和得手後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