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不轉讓,要合作

bookmark

一月十九日,第61屆柏林電影節公佈入圍名單,一共有十六部影片角逐本屆柏林。令人意外都是除了主競賽單元,包括論壇單元、全景單元、展映單元等在內,極少見的沒有一部華語電影入圍。

在過去的一年國內第六代導演鮮有新作面世,樓燁據說去拍法國電影了;王曉帥還在鼓搗他那部《我11》;賈科長自從拿了金獅獎之後,似乎陷入到了創作瓶頸,前兩年拍的那部《二十四城記》被抨擊是僞紀錄片,赤果果的向商業化獻媚,搞的科長十分鬱悶。

而至於港片,沒落是不爭的事實;灣灣電影更是被公認已死,如今也只能在金馬獎上自娛自樂。

其實本屆柏林電影節原本應該有中國元素,早在十月份的時候主辦方就發來邀請,請賀新擔任評委。

歐洲的文藝界一直是“白左”的天下,向來講究多元化,以標榜自己的民主、公平以及反對種族主義,三大電影節的評委也是如此。就賀新而言除了影帝的因素,還有他常年在歐洲刷臉的緣故,屬於特有辨識度的一張東方面孔。

但那時程好正好快生了,又要橫跨整個春節,加之他本身的國際語言能力不過關,還是婉拒了。

說起來這件事讓他現在的經紀人楚青特別惋惜,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的評委,那絕對是特長臉的事情。偏偏自家老闆太過低調,或者不客氣的說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農思維作祟,實在是讓人無可奈何。

本來這件事很早就過去了,可在名單公佈後,正當大家都在爲本屆柏林電影節沒有華語電影入圍感到惋惜之時,賀新辭任評委的消息卻被神通廣大記者挖了出來,輿論一片譁然。

按理說中國電影人擔任歐洲三大節評委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在過去的三十年不下數十位導演、演員擔任過三大影展的評委。比如國師、陳大導、鞏麗、張嫚玉都是三大節的評委大滿貫,鞏麗、王墨鏡更是還擔任過兩次影展的評委會主席。

如果論年輕,人家章紫怡二十七歲就是戛納評委了,鞏麗當年三十二歲,舒琪三十二歲,張嫚玉三十三歲,上屆柏林的評委餘南也才三十四歲,賀新三十一歲不算突兀。

但不管怎麼說能夠擔任歐洲三大節的評委,對於國人來說是絕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看看現在的媒體動不動就是中國元素,中國聲音,文化走出去等等。

可偏偏這貨拒絕了,這可是比他受邀擔任評委更加吸引眼球,更加轟動。面對蜂擁而至的媒體,楚青給出的答覆是感謝柏林電影節的邀請,因爲檔期衝突,賀老師很遺憾錯過了這次擔任柏林電影節評委的機會。

有個別神通廣大的媒體甚至還聯繫到了柏林電影節的主辦方,電影節主席迪特.科斯里特親自出面迴應:賀作爲我們柏林電影節的影帝,我們當然非常希望他能夠以評委的身份參加電影節,同時也曾發出過誠摯的邀請,因爲時間的衝突我們非常遺憾,同時也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合作云云。

哇,終於實錘了!

還有媒體根據公佈的電影節評審團名單馬上得出結論,評委之一的印度演員阿米爾汗就是替補賀新的評委人選。

理由很簡單,本屆評審團一共七人,評審團主席是意大利女演員伊莎貝拉.羅西里尼,這位可是好萊塢巨星英格麗·褒曼和意大利著名導演羅伯託·羅西里尼的女兒。然後一位德國演員、美國製片人、加拿大導演、伊朗導演、新西蘭導演以及阿米爾汗這位印度演員。

歐洲兩個名額,北美兩個名額,亞洲兩個名額,外加大洋洲一個,非常多元化。而來自亞洲的兩位評委中,伊朗導演曾經獲得過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大獎。阿米爾汗,雖說被稱之爲印度國寶級的演員,但是這貨在國際上從未拿到過有影響力的獎項,只不是因爲他主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在歐洲頗受歡迎,這才勉強擠入評委的行列。

於是中國影帝退出,阿三替補就更加喜聞樂見了。

其實婉拒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評委不是他首創,之前王曉帥在拍《青紅》的時候,就因爲檔期緣故推辭了那年柏林電影的評委;還有樓燁更是不止一次的推辭。到了賀新這邊,因爲他是影帝、明星,所以才關注度高。

……

曹寶平開車沿着喧鬧的797路緩緩前行,他對798藝術中心很熟悉,因爲很多藝術家和影視工作室、公司都集中在這一片兒。這邊的名聲傳開之後,也集中了不少數量的爲藝術家,就連馮曉剛也在《非2》中調侃,說這裡就是僞軍大院。當然電影裡沒有指名道姓,只是吧798說成了897。

出於工作上的需要和朋友之間交往,曹寶平經常來這一片。只不過今天是第一次來到這邊的新皓傳媒。

從797路拐到706路北小街,前行二十米右拐,就是新皓傳媒。這裡外立面很現代的一棟辦公樓和一棟廠房圍成了封閉的空間,面積很大,可能是797路這一帶規模最大的公司。

路邊是停車場,只不過從停車場到公司大門聚集了不少人,大多數人揹着雙肩包手裡拿着相機,不用問,肯定都是記者。

“哇!這麼誇張啊!”

坐在副駕駛座上一個二十出頭,模樣清秀的姑娘不由驚訝道。不經意間還露出了些許跟佟掌櫃一樣的口音。

曹寶平看到眼前這一幕不由皺了皺眉頭,他這個人本來就不擅長跟記者打交道,除非電影宣傳需要,一般他從來不接受記者的採訪。平時只要不拍戲,就在學校裡教書,很低調的一個人。

那些守候在路邊的記者看到有車進來,早已經注意了,當看到曹寶平從車上下來,頓時眼睛一亮紛紛圍攏過來。

“曹老師,請問您有新戲和新皓傳媒合作嗎?方不方便透露一下……”

“曹導,您是否已經跟華藝兄弟解約?”

“請問賀新是不是加盟了您的新電影?”

曹寶平雖然低調,但當年那部《李米的猜想》讓他一舉成名,成爲圈內頗具符號化的導演。

老曹低頭不語,身邊跟着的那位姑娘趕緊在前面開道:“不好意思,我們不接受採訪。”

有眼尖的記者也認出了這位年輕的姑娘,忙問道:“請問焦老師,你和劉奮鬥合作的黃博、江一燕主演的新片什麼時候上映,檔期定了沒有?”

“你是曹導新片的編劇麼?”

“方便透露一下曹導新片麼……”

“對不起!對不起!大家請讓一讓,請大家配合一下!”

這時,何麗蓉帶着助手和幾個保安匆匆跑過來解圍。

“對不起,曹老師,我是新皓傳媒行政部經理何麗蓉。這兩天一直有記者堵在門口,實在抱歉,您快請進!”

她的助手則手裡拿着幾個信封發給那些記者:“大家辛苦了!有關我們老闆沒有接受柏林電影節評委的事情,該回應的我們都已經迴應了,沒有新的消息提供。請大家幫忙多宣傳宣傳我們二月三日要上映的新片《人在囧途》……”

娛樂記者和明星說到底都是相互依存的,記者想從明星那裡得到新聞,明星需要通過記者獲得曝光度和作品的宣傳。

既然拿了紅包,有經驗的記者一捏信封,就知道里面不少於五張毛爺爺,尤其現在還拍到了曹寶平和美女編劇焦華錦的照片,雖然他們沒有回答任何問題,但是不等於沒有新聞素材。甚至連新聞標題都想好了。比如:

“曹寶平密會賀新,疑與華藝兄弟解約!”

“賀新牽手美女編劇,加盟曹寶平新片!”

“賀新退出柏林電影節,疑與曹寶平、美女編劇焦華錦合作……”

記者們紛紛笑眯眯的道一聲謝,作鳥獸散。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要紅包繼續蹲守,但如此一來你也算是徹底得罪了賀新和他的新皓傳媒,以後就別想從他們這裡得到任何新聞。沒人會這麼傻,畢竟明星是稀缺資源,而記者、狗仔之類的,阿貓阿狗多的是。

曹寶平和焦華錦在何麗蓉的領路下走進了新皓傳媒,穿過大廠房,走進院子便看見賀新站在辦公樓門口迎接。

老遠就小跑着過來伸出雙手熱情道:“曹老師,實在抱歉……”

曹寶平雖然爲人低調,但是總有些知識分子清高、自傲的臭毛病。這次上門他雖然是有求於對方,但此時看到賀新熱情的做派,原本在外面被記者圍堵不爽板着的臉終於柔和下來,帶着矜持的笑意跟賀新握手道:“小賀,打擾了。”

“曹老師,瞧您說的!該我跟您說聲不好意思,說實話,這兩天我都被那幫記者圍的頭疼。”

賀新搖頭苦笑,也算是向曹寶平做了一下解釋。

老曹不太關心這種八卦,只是笑了笑,便跨步走了進去。

賀新在旁邊領路,同時還回頭跟焦華錦開玩笑道:“小焦,你現在改投師門了?”

他跟焦華錦很熟悉,這位北電文學系有名的才女是薛小路副教授帶的研究生。

“怎麼叫改投師門呢?我本來就是曹老師的學生啊!”焦華錦笑嘻嘻道,小嘴很會說話。

接着她又好奇道:“賀老師,你這次放棄柏林電影節的評委,多可惜呀?”

女孩子嘛,總歸是八卦的。

賀新瞧了一眼妹子,笑道:“這有什麼可惜的,快過年了,公司一攤事忙都忙不過來。再說我老婆剛生孩子,這個時候肯定抽不開身。”

“哇,果然是模範夫妻!程好老師真幸福!”妹子一臉誇張道。

賀新和程好在一起已經快十年了,中間雖然出了兩次他和孫麗、範小胖的緋聞,後來都證明是烏龍,如今他們這一對在圈內是公認的模範夫妻。

走在前面的曹寶平這時也回過頭來難得開玩笑道:“所以啊,你找男朋友也要眼睛睜睜大,最好找賀新這種的。”

看得出來,老曹還是很喜歡這位北電才女的。

妹子抿嘴笑道:“那可是真難了,象賀老師這種絕對屬於稀缺資源!”

“哈哈哈,哪裡哪裡,快請!”

走在最後面的何麗蓉卻撇了撇嘴,偷偷朝前面的背影翻了個白眼。

來到賀新的辦公室,何麗蓉幫着給兩位客人泡了茶,正要出去,卻被賀新叫住:“小何,一起坐下聽聽吧。”

何麗蓉略感意外,馬上應了一聲,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來。

賀新接着跟曹寶平笑着解釋道:“不瞞您說,《太陽黑子》這部小說還是她發現的,然後買下了版權。您上次如果不跟我提這件事,我還不知道呢。”

“哦,是嘛!”

曹寶平意外地朝這位打扮妖冶的女人看了一眼,原本還以爲是個花瓶,沒想到眼光還相當毒辣。

賀新把何麗蓉留下來,也有自己的考慮,畢竟公司的戲越來越多,能夠獨擋一面的人手緊張。這姑娘雖說在生活上有點不太靠譜,但是工作能力還是有的,稍加培養,應該能夠成爲一名出色的製片人。

賀新之前已經和曹寶平在電話裡交流過幾次了,大致意思就是轉讓版權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合作,而且他答應將編劇和導演都籤給對方。

一開始老曹很猶豫,畢竟他和華藝兄弟已經簽了導演約,儘管這個合約很鬆散,並不禁止他到外面接戲,只需要抽成就行,只是老曹總覺得有些不地道。但他確實非常喜歡《太陽黑子》這部小說,也非常想執導這部戲。今天他能帶着焦華錦一起過來,說明已經想通了,而且華藝兄弟那邊也已經搞定了。

於是,曹寶平便開門見山道:“小賀,談談你的想法吧?”

老曹本人就是北電文學系畢業的,留校任教,講授的就是電影編劇課程,所以他的所有作品都是自己親自編劇。

他的這種方式跟樓燁、王曉帥、賈科長等都很象,把攝影機當做自來水筆,如同作者用筆寫作一樣,用攝影機在銀幕上寫作,也就是俗稱的作者電影。

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現在作者電影不再是以前那種不講究製作,不再拘泥於表達人的主觀感受和精神狀態的那種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等沉悶方式表達方式。更傾向於一種個人表達和電影製作相結合的方式。

樓燁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但他是導演系出身,鏡頭總是很精彩,卻往往總是缺乏故事性。而老曹跟他正好相反,老曹在拍攝技術上肯定無法跟樓燁相比,但在故事性方面卻遠遠勝之。而且老曹長期在電影學院任教,耳聞目染,至少在技術方面也要勝過一般的半路出家的導演,所以他的電影既有強烈的個人表達,也有很強的故事性,且還拍的不錯。

簡而言之,就是他拍出來的電影就普通觀衆而言,比樓燁的電影要好看。

《李米的猜想》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自信和自信第三百三十章 陳大導善意的提醒第六百五十七章 爭第二十八章 接站第二百十四章 瑣碎第六十五章 震懾第五十八章 坦然(一)第八百七十六章 順利入圍,競爭激烈第九百二十二章 算你有良心第七百六十四章 《鋼的琴》首映第九十一章 採訪(一)第五百十一章 人和驢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幸中的大幸第七百十六章 菜鳥小馬第六百四十七章 最大的贏家第九百二十五章 回國第七百七十章 圈錢,回憶殺第八百二十七章 腿玩年第二百二十章 此光不用彼光第八百七十七章 怎麼說?不好說?乾脆不說!第六百六十八章 東京影展第四百二十八章 我再推薦一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奕試戲第七百八十六章 頭腦不發熱,要學會思考第一百七十五章 又有新戲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滿貫選手第六百十八章 心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體驗生活的程好第五百零七章 村花第九百零五章 人潮洶涌(下)第五章 劇本圍讀第一百零七章 紫蝴蝶第六十七章 串串,老段第三十七章 考學第二百九十一章 難道是真的?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七百六十二章 沒用,上不了頭條第一百四十五章 買房就是件簡單的事第八百七十六章 順利入圍,競爭激烈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四百三十一章 劉老師第六十二章 關係終於突破了第六百十一章 你覺得我會看走眼麼第一百二十章 賀新的抖m傾向第六百七十章 今年的華表花落誰家第三百二十八章 考研建議和八卦第三百六十一章 理直氣壯吃軟飯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麗的青藏高原第三百十九章 回京日常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行,沒有理由第七百二十章 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第二百五十三章 擺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第二百零六章 原來早就已經愛上他第五百三十六章 是入戲太深還是監守自盜?第六百六十八章 東京影展第五百二十三章 不是做生意的料第八百六十章 合理性,創作爭論第六百章 掙扎第八百二十三章 又到一年一度金馬時第四百三十章 紛紛擾擾第六百九十四章 鋪墊第八百四十章 太陽黑子第二百零三章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個關於反抗的寓言故事第三百零九章 老司機第七百五十八章 青年導演切勿自戀第七百二十二章 僞命題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句話,沒門!第九百零七章 要不要現在跟他說一聲?第一百六十章 回京日常第四百八十五章 無辜的“食物”第四百六十二章 忙碌第五百十六章 賀新的老師屬性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四十章 八卦和膨脹第七百六十九章 好消息第八百三十八章 前戲很足,卻沒有高潮第一百六十二章 千萬別輕易放棄第八百二十章 原版很出色,沒必要冒險第七百九十六章 綁架案?第五百十六章 賀新的老師屬性第三百七十八章 小心思第一百零一章 程好的心思第四百七十四章 雙驢記第六百八十九章 狀態不好第四百一十章 真是好演員!第二百七十七章 興之所至第五百零一章 商業片也能高級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路子第七十五章 《玉觀音》開機第三百七十章 誰是最合適的喬致庸第三十三章 首映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是爲了錢第九百零九章 首映禮第七百二十二章 僞命題第三百三十一章 古裝喜劇片第四百零三章 新劇本第二百零二章 又是客串第一百四十三章 相互學習第一百零二章 奔着結婚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