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

“先王之制?”劉進聞言,也是特別有興趣。

先王,是諸夏民族的精神信仰和精神依託。

特別是在經歷了春秋戰國數百年的分裂與戰亂之苦後,諸子百家的先賢們,紛紛在自己的心裡和思想之中,爲世人描繪了一位位偉岸光輝,充滿了仁愛,擁有着寬廣胸襟的先王們。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唐虞畫像而民不犯,及至成湯,網開三面,澤及鳥獸。

在諸子的描繪和闡述之中,先王們不再是某一個具體的人。

而是成爲了諸夏民族道德、價值和信仰的共同體。

於是,先王成爲了所有的君王的模板。

劉進自然是矢志以先王們爲標杆,他自小受到的教育和養成的性格,也使得他自動自覺的會去比照先王們的言行。

“然也!”張越笑着,帶着劉進,回到自己的小樓。

“夏安……”張越叫來一個宦官,吩咐他:“去傳我的命令,召集所闢諸公與諸生,立刻來此議事!”

這個名爲夏安的宦官,是張越這幾日用的比較順手的一人。

這人機靈,能幹,最重要的是識字,讀過書。

所以很多事情,張越都交代給他去辦。

“諾!”夏安聞言,馬上去辦。

宮中宦官的權力來自君王,而侍中是君王的影子,能得到一位侍中的擡舉,這是所有低階宦官的夢想。

張越引領着劉進,走到樓上的書房。

此地,已經被張越重新佈置過了。

書房的牆壁上,掛着他前兩日繪製好的新豐地圖,還掛着四副他新繪製好的那四條渠道所過亭裡的地圖。

劉進一看,就高興了起來,對張越道:“張侍中,能不能複製這些地圖,給孤一份?”

張越笑道:“殿下,臣已經爲殿下準備了一份……不止如此,臣還打算爲桑公等諸君也都準備一份……”

地圖是很重要的工具。

君不見在後世,無論是哪個機關單位的領導辦公室裡,都有一份本轄區的地圖嗎?

這不僅僅可以方便辦公,更有助於官員在閒暇之時,開動腦洞,玩一玩頭腦風暴。

“這就好……”劉進聽着,特別開心。

君臣兩人坐了下來,立刻有侍女奉上茶水。

張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對劉進拜道:“殿下,臣自新豐歸來後,夙興夜寐,日思夜想,乃尋破局之路……”

劉進聽着,也是點點頭,這也是他在思考的問題。

新豐,乃至於整個漢家天下。

現在都共同面臨着,土地兼併日劇,地主豪強侵奪小民利益,乃至於控制、奴役人民的問題。

最讓劉進記憶深刻的,莫過於貢禹等人報告,在驪鄉雙馬裡,竟有一半家庭已經被當地的豪強馬家所奴役。

而其他家庭,也基本都成爲了馬家的佃戶。

馬氏於是威行於亭裡之中,連百姓嫁娶,都需要馬家批准。

不然,就可能有禍事!

而偏偏,現行的法律制度,是保護馬家這樣的豪強的利益的。

“臣思來想去,唯有復興先王之制,方能扭轉局勢!”張越欠身說道:“詩《周頌》雲:嘻嘻成王,既昭假爾,率時農夫,博厥百穀,駿發爾耜,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先王之制,盡善盡美矣!”張越感慨着道。

劉進聽了,雖不明張越的意圖,但也道:“誠如侍中之言,先王盡善盡美,澤及鳥獸,德被山川,孤亦常往之!”

“殿下聖明!”張越俯首拜道:“臣打算於新豐,擇一鄉亭,重現先王鄉邑之制!”

張越擡起頭來,圖窮匕見,說道:“先王鄉邑之制,以彈單爲要,今漢雖有三老,雖能頗率民爲耕,然終究不美,臣意欲在新豐擇一鄉,重建先王的鄉邑之制!”

自戰國開始,託古言今,漸漸蔚然成風。

特別是儒家上臺後,更是凡事都喜歡講先王,談商周。

這股風潮在後來,演變爲了王莽改制的理論依據。

只是,因爲太過理想,脫離實際,不具備可操作性,所以王莽改革以失敗告終,他和他的新王朝被埋葬於歷史的長河中,被人唾棄。

但王莽改制的一個成果,卻被東漢繼承,並在之後成爲了門閥政治的溫牀。

那就是東漢王朝的彈單鄉社制度。

什麼叫彈單鄉社制度?

其實就是人民民主有限自治制度。

在最開始的時候,這個制度也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利的保障了東漢王朝的財稅和經濟。

也有很多東西,流傳到了後世。

譬如,後世就出土過東漢的‘魯陽碑’‘昆陽碑’等勒石鄉約。

其實就是東漢版本的村規鄉約。

由地方上的長者和士大夫、致仕官員共同商議、制定。

然後,將商議、制定的內容,纂刻到石碑上,立於鄉邑之中,所有百姓都可見,也都要遵守。

可惜,在後來,由於東漢中期的混亂政治,這個原本良好的村民自治互助制度,最終演變成爲了東漢的門閥溫牀。

東漢王朝的努力,雖然失敗了。

但卻給張越提供足夠多的有用信息和經驗。

使得他能夠站在東漢失敗的經驗上,提出自己的‘鄉社自治制度’。

劉進一聽,立刻就來了精神,興致勃勃的坐直了身體。

自有漢以來,不管是從前執政的黃老學派,還是現在執政的儒家公羊學派,仰或者現在在野的反對派穀梁學派。

全部都是百姓自治的擁護者。

所不同的是,黃老學派講的是小政府大社會,國家只需要管法律範圍內的事情。

法律沒有規定和約束的,那就隨老百姓怎麼玩。

哪怕他們要炸掉地球,只要法律沒有規定說不行,那就不要去管,隨便老百姓自己嗨皮。

而公羊學派則講究導民向善,要求地方官和鄉紳士大夫以身作則,同時呢,要求限制土地兼併和蓄奴。

提倡和主張推廣和普及更多的新技術。

他們繼承和主張了孔子、孟子的先富民再教民的思想。

而穀梁學派,則是鄉賢政治的擁泵。

他們認爲,把地方事情交給鄉中君子去管就好了,國家和社稷,只需要管好大方向,君子們就能帶領百姓,走向幸福美好的未來……

三種不同的自治方案的先後提出,證明了諸夏思想,至少在現在,還是充滿了活力,有着無限未來的。

當然,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對的。

法家就一直是,也從來是鄉民自治的堅定反對者。

在法家的意識裡,恨不得官府,連老百姓交個朋友,也要先審查一下。

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八百零七節 五星紅旗,我爲你驕傲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六百九十二節 推銷(1)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五百八十一節 蚩尤之威【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七百一十節 郡兵(2)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五百六十七節 白手套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雲詭異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三百三十一節 信武君(1)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三百三十四節 龍窯和造紙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四百五十三節 吾何執?吾執射第兩百六十七節 推薦信第兩百五十九節 天子來了(2)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八百八十九節 塞下的變遷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八百八十一節 合流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六百六十八節 交易(1)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四百五十一節 悲劇的李禹(2)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七百八十九節 蚩尤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兩百九十七節 養生之道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一百八十四章 匯合(1)第三百六十六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3)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兩百九十八節 爾虞我詐(1)第四百六十五節 迎戰(4)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九百節 異變(1)第五百三十一節 彈劾太子(2)第五百五十節 宮廷秘聞第八百七十八節 風起雲涌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兩百五十五節 影響第四百二十二節 大戎未至預先御之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五百零五節 烽火逐塞(1)第五百八十節 嚇尿了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一百二十九章 餘波 【求首訂】第九十六章 一起去當伯樂吧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六百六十六節 超級工程(1)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