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節 拒絕?

張越此刻,心情其實也很緊張。

這是他第一次,對一個特定的對象,用小康、太平之說召喚。

成敗很關鍵啊!

更可能直接影響他未來的自信心。

想想看,第一次出山,向人召喚(忽悠),卻慘遭拒絕。

恐怕以後,他都會記住這次教訓,不敢再隨意召喚(忽悠)了。

更別提,此事若敗,說不定以後那穀梁的‘君子們’少不得拿這個事情取笑他。

說他‘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甚至於創造出一個成語來嘲笑他。

這就不是很好了。

但丁緩更緊張!

比張越還要緊張十倍!

此刻,他內心進行着激烈的思想鬥爭。

他已經不是年輕人了。

也早就過了那個血脈僨張,熱血沸騰,可以爲了理想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的年紀。

時間和歲月,在他的心裡留下了無數印記。

他見過無數人,無數的公卿列侯、大儒名士。

那些平日裡滿嘴仁義道德,張口天下蒼生,閉口就是社稷江山的人。

但私底下,這些人,這些看上去清廉的人。

每一個都是出手闊綽,奢侈無比。

譬如說,那位曾經多次想要徵辟他的少府卿。

這位老明府,坊間都以爲他清廉無比,平素見人待客,也是麻枲粗衣,招待客人只用兩菜一湯,吃的是粗糲之米,喝的是無油之湯。

連天子都以爲其乃清官,廉潔奉公。

可是……

誰能知道,這位老明府的麻枲粗衣之下,套着的是精美華麗的貂蟬之衣,是價值百金的蜀錦花布?

誰又能知道,這位老明府家宅後院,內置五廚,光是爲他和他的家人做飯的廚子就多達十五人?

每次吃飯,三鼎不足用!

假的讓丁緩感覺噁心!

而類似這樣的人,這樣做作的人,丁緩這些年來見過不止三五個。

與之相比,現在聲名狼藉的公孫敬聲雖然可恨。

但人家起碼不僞作,很真誠。

從不掩飾他的貪婪與無恥。

丁緩不確定,眼前這個年輕人,是否也是和那些人一個路子?

甚或者包藏禍心?

譬如說,他只是覬覦自己的財產和技術,就拿這個所謂‘建小康、興太平’來誆騙自己。

只要自己上鉤了,成爲了官吏,那不就是對方氈板上的肉了嗎?

類似的事情,丁緩也不是沒有聽說過。

可……

在心中,卻還有一個聲音在極力呼喚着、唱諾着:“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弊!再造新王!”

他曾聽說過的那些小康世、太平世的描述,更是令他熱血沸騰,幾乎不能自已!

沒有人能拒絕得了那些偉大世界的召喚!

哪怕是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即使是身無長物的城旦司空,也是不能!

丁緩更想起了自己父親臨終之時的哀嘆:“恨不從義死,留做今日羞……有何面目去見歷代先師於九泉之下呦!”

於是遺命自己等兄弟姐妹,不許厚葬,只以竹蓆裹身,不許立碑建冢,只准每年祭日,在其陵前拜祭一次。

身在此世,丁緩自然也受到了來自公羊思想的影響。

他知道,他父親已經墜墮諸淵,成爲了先師們的罪人!

能挽救他的唯一辦法,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子孫們,重建被斷續的傳承!

可是……

怎麼重建啊!

父祖先師們,苦苦煎熬百年,一無所成。

自己不是早就已經絕望了,早就已經放棄了嗎?

但爲何……爲何……如今那心臟還在跳動?

爲何還會如此難以自抑?

在這樣的複雜的情緒困擾之中,丁緩舉棋不定。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接受對方的邀請,爲了心中的血與父祖先師們的夢去賭一把,還是……接受命運,接受現實呢?

兼愛非攻、尚同尚賢!

子墨子的道路,在今天還存在嗎?

以百工之力而興天下之大利,用百工之器以作四海之王器的世界是否存在?

丁緩不知道,也給不出答案。

但是……

他看了看周圍的門徒與子侄們。

這些年輕人,這些充滿了朝氣的年輕人。

他們有的跟隨自己已經十五年了,也有的纔剛剛開始追隨自己,臉上的稚氣甚至還未褪去。

若自己貿然踏入仕途,進入名利場。

若事敗身死,他們會是個什麼下場?

想到這裡,丁緩終於做出了決定,他不能也應該爲了自己個人的追求而將門徒弟子們置於不顧!

他不是墨翟先生那樣的聖人。

能夠爲了天下大利,而赤腳蓑衣,奔走於列國之間。

能爲了阻止楚國伐宋,連續十日十夜,不吃不喝,疾馳數千裡而至楚都,消弭大戰。

他更非孟勝,能爲了一個承諾,堅守孤城,身死族滅。

更不是腹鞟,可以置父子之情不顧。

他甚至比不上任何一個曾經的先師門徒。

可以將天下人看的比自己還重要,可以爲了救助一個孤寡,寧願自己挨餓受凍。

他不行,他只是一個凡人。

卑微的活在這個世界,靠着技藝與一點點微末之術,在這亂世爲家人營造一個溫暖的港灣。

別說天下了,他甚至連自己的父輩也拯救不了。

想到這裡,丁緩就看着張越,長身拜道:“侍中公厚愛擡舉,緩誠惶誠恐……”

“只是……緩本小人,只求苟全性命於當世,不求聞達於天下……”

“況,緩已近不惑之年,身衰意弱,恐難佐侍中以舉大業!”

“願侍中再擇良才……”

說着丁緩就深深的頓首,將頭抵着地面,這一刻丁緩彷彿感覺到了,自己的內心都在迸裂、炸碎。

他甚至很想馬上反悔,立刻頓首道:“蒙公不棄,願以餘生,爲公門下走狗,爲公大業盡微薄之力……”

但他的理智,強行抑制和控制住了他的行爲。

他知道,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他要爲別人和自己負責。

“父親大人神靈在上,原諒兒子不孝……”他在心裡哽咽着,對着亡父的神靈喃喃自語着。

直到此刻,他終於明白了老父親當年臨終之時那句話的意境:恨不從義死,留做今日羞!

“若我能生於墨翟之世……不,哪怕只是生於田橫之世……也當拋棄所有,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可惜,如今是墨家的末世。

別說墨翟先生了,連墨者都已經絕跡了。

他還能怎麼辦?

又能怎麼辦?

那些撕裂性命的先賢啊!

那些與草木同盡的先師啊!

是丁緩不孝,不義!

死後,九泉之下,吾羞與諸君相會!

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八百九十七節 秣兵歷馬(2)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七十三章 風雲(2)第二十八章 睚眥必報張子重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第七百三十一節 見賢思齊趙充國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六百七十九節 普世價值(1)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四百五十三節 吾何執?吾執射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四百九十四節 各方的反應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兩百五十八節 天子來了(1)第兩百六十六節 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八百六十五節 強勢(2)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兩百八十六節 馬蹄鐵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五十八章 劉進的憂鬱第五百四十六節 蚩尤之怒(1)第五百七十四節 搶婿第七百八十節 長孫訴苦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六百零五節 不幸與幸運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三百四十五節 炙手可熱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八百六十二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3)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六百八十九節 喝熱水運動(2)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三百三十七節 君前對奏(1)第八百九十九節 騷動的長安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六百八十二節 折服(1)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六百零三節 門閥之惡勝於桀紂(補更1/3)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四百六十七節 多才多藝第兩百五十二節 烏合之衆【萌主加更1/3】第四百五十一節 悲劇的李禹(2)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兩百六十九節 明主(2)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八百四十八節 蚩尤化胡(1)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三百四十三節 震動(2)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2)第四百九十三節 吾來遲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1)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