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

整個下午,演武場內,一位位官吏,持弓而射。

向着來賓和羣衆,展示了自己精湛的箭術。

固定靶,五十步內,屢屢出現神射手。

便是一百步中,也有好幾人,展現了超凡的射術。

雖然不如張越策馬奔馳,疾射來的震撼人心。

卻也是引得衆人讚歎不已。

而這些佼佼者,脫穎而出的人,更是立刻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在很多人心裡,這些人甚至已經被按上了乘龍快婿的頭銜。

至日暮時分,射術考覈基本結束。

四百零三人中,有兩百七十八人,考覈過關。

這個成績,不僅僅震驚了烏孫使團和圍觀羣衆,更令漢家將軍們也是讚歎不已。

“新豐縣真是臥虎藏龍啊……”司馬敬,也是輕聲嘆着,深感忌憚。

現在,他是真的怕了。

怕自己根本沒有擠進去的機會!

而其父司馬安,也是感覺到了壓力。

散場後,立刻就派人去打探新豐郡兵曲的考覈、選拔模式。

很快,派去打探的下人就帶回了消息。

“新豐還要考覈兵法、算術、文化?”司馬安被嚇了一跳。

“父親大人,兒子似乎聽說過,過去新豐選拔官吏,也是如此……”司馬敬道:“似乎張侍中在有意爲之……”

司馬安當然也聽說過,新豐的公考。

不過,這種縣一級的官吏選拔的模式,對他這樣的高階將官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所以也沒怎麼關注。

直到如今,爲了兒子的前途,他不得不仔細研究。

拿着家臣打探來的情報和新豐數月前的公考信息,司馬安仔細端詳着。

從公考的程序、科目到現在的軍官選拔、考覈。

脈絡是一脈相承的。

“以公開考試,靠實力說話……”司馬安輕聲嘆着:“張蚩尤真不愧是張蚩尤啊!”

“恐怕關東郡國的世家官宦,未來會恨其入骨!”

漢家現行的察舉制度,有着一個很大的弊端。

中央選才,嚴苛無比!

入選者,不僅僅需要有着極高的學術造詣或者道德成就,更需要過五關斬六將,從縣、郡、太常三個戰場殺出來,纔有可能得到孝廉、賢良的身份,可以被授官。

但地方上的官吏,特別是有秩、斗食官的任免。

卻是很多地方官宦家族的自有地。

是縣令、太守們私相授受的利益場。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所以,關東郡國糜爛,貪腐橫行,基層混亂,也就是情理之中。

國家過去對此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派酷吏!

那裡爛就派一個酷吏過去。

一刀切,統統殺光,就可以暫時解決問題,平息民憤!

張湯、王溫舒、義縱、鹹宣,都是這樣踏着無數骸骨,爬到了九卿兩千石的位置。

只是……

這樣做,也不是沒有代價。

特別是漢室控制相對薄弱的齊魯吳楚地區,酷吏一時爽,卻使得當地地主豪強,對長安反感日增。

不滿的種子,積蓄已久。

而公考選吏,卻是釜底抽薪!

一旦推廣全國,效果恐怕遠勝酷吏!

更可收權與中央,禍福自任。

唯一的問題是,首倡者肯定會受天下之咎。

不過……

司馬安聳了聳肩膀。

這與他們武人何干?

他擡起頭,看向自己的愛子,問道:“敬,汝害怕了?”

司馬敬低着頭,老實的說道:“不敢瞞大人,小子確是心有忐忑……”

天下豪傑太多,英雄太多。

特別是新豐,那些官吏今日的箭術,讓司馬敬深感忌憚。

司馬安看着自己的兒子,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輕聲道:“汝因何忐忑?可是害怕競爭?”

司馬敬輕輕點頭。

“哼!”司馬安冷笑道:“爲父年十八,便投筆從戎,追隨貳師將軍,遠征大宛!”

“彼時軍中,猛將如雨,戰將如雲!英雄豪傑,數之不勝,爲父怕了嗎?”

他盯着自己的兒子,語重心長的道:“大漢武人,即使刀斧加身,亦無懼色,何況與他人相爭?”

“大漢武臣,也從不憚與他人相爭!”

“蓋唯與英雄爭,方能長進!”

“與英雄爭,便是敗,也有所得!”

“虎豹之率牛羊,可敗牛羊之率虎豹!”

司馬安的眼中閃出一絲精芒,他看着自己的兒子,這個從小悉心教育的兒子,將自己一生戎馬的經驗,細細道來:“汝可知,當初,爲父在貳師將軍麾下,不過是中人之姿,不如同僚多矣……何以,當日爲父營壘同袍,如今大半,不過軍候、校尉之職,而獨爲父這個昔年的隊率,如今爲漢將軍嗎?”

司馬敬搖搖頭,表示不解。

司馬安輕聲笑道:“蓋爲父比其他同袍更加知恥,更加知進而以!”

“孔子曰:見賢思齊,爲父見英雄豪傑雲集,未有膽怯、畏懼,反而以英雄豪傑爲師,師其長、者而學之、用之……”

“而其餘同袍,見英雄而畏之,遇豪傑而奪志,故駐足不前,爲爲父所乘之!”

“這就是荀子所說的: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司馬安深深的看着自己的愛子,當頭棒喝:“汝可明之?”

司馬敬擡頭看着自己的父親,眼中露出堅定之色,拜道:“大人教誨,小子銘記於心!”

“現在,汝還忐忑否?”司馬安輕聲問着。

“不敢!”司馬敬長聲道:“唯豪情萬丈而已!”

父親說的沒錯!

與英雄豪傑相爭的只有英雄豪傑!

哪怕是失敗,也能學習到彌足珍貴的知識,知道自己的不足,有改正的地方。

反之,若是畏懼、忌憚和害怕。

那麼就不用爭了,必定失敗。

而且是一敗再敗!

哪怕乃父是大漢的輕車將軍,也是沒有任何辦法改變這個事實。

蓋漢軍不信關係、地位、出生,只信實力!

沒有實力,休說是將軍之子了,便是列侯之子,元勳後人,也是廢物,也是辣雞,肯定會被淘汰!

到了軍隊裡,上了戰場。

士兵們會用腳投票的!

自霍去病後,大漢帝國的軍隊,便是英雄豪傑的軍隊。

便是靠着勝利說話的軍隊!

列侯、勳臣、將軍?

不能帶來勝利,就會被軍人拋棄!

連長平烈候的嫡子,也被人從九原趕回了。

何況其他人?

第五百七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一百五十章 針鋒相對(1)第三百三十七節 君前對奏(1)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三百五十四節 巫蠱之禍?(1)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六百五十五節 共識(1)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八百八十節 騎虎難下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三百三十一節 信武君(1)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七百一十四節 對烏孫的定位第兩百五十九節 天子來了(2)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兩百四十七節 江充末路(2)第四十一章 嘴炮無雙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五百二十八節 要有槍桿子!第五百九十五節 快刀斬亂麻第六十三章 崩塌第六百九十四節 財政危機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八百零四節 太孫(2)第一百二十九章 餘波 【求首訂】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五百七十六節 新的培育方法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聖(2)第三百二十一節 執念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五百五十節 宮廷秘聞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七百二十九節 跨國婚介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八百四十九節 蚩尤化胡(2)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四百二十四節 驚天大案(1)第一百一十一章 統一戰線(1)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四百一十八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2)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三百一十八節 新生(1)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二十四章 餘波(2)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七百零六節 李陵(2)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四百五十三節 吾何執?吾執射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兩百六十二節 從神秘走向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