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第279 280章 姍姍來遲的宋人

當晚,李然與子產詳細商議了朱方城破,生擒慶封后,鄭國所可能發生的內亂,以及應該做些什麼預防措施。

其實子產在這方面有着很豐富的經驗,畢竟那些在背地裡使壞的伎倆,他在鄭國的這些年,已經見過實在太多了。

只不過,這一次他之所以如此的重視,乃是因爲他知道豐段這一次於背後所勾聯的勢力絕不簡單。而這其中,最爲關鍵的人物,毫無疑問便是:

“豎牛!”

“豎牛該如何解決?”

子產很清楚,一旦豐段作亂,豎牛必定爲其馬前卒。

祭先既能在鄭邑打聽到豎牛意欲再次勾結豐段,有所動作的消息,身爲執政卿的子產難道就一點動靜沒聽到?

這顯然也不合理。

子產從其他的渠道,當然也獲知了豎牛與魯國季氏,鄭邑豐段相互勾連之事。

“大夫請放心,這一次若不出然之所料,豎牛必來尋仇於我。”

“屆時,無需大夫出手,然自會將其料理。”

無論是季孫意如,還是豎牛,李然對他們都相當瞭解。

在他看來,此二人與他都可謂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因此,他們若要趁機作亂,那麼首要的目標也必定是他。

倘若豎牛直接來尋自己報仇,那他李然還求之不得哩。

畢竟,如今的李然也早已是今非昔比。當年沒錢沒勢的時候,尚且還能與他們鬥上一鬥。現如今李然他也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如何還能怕了豎牛?

“依子明的能力,自是無恙。怕就怕……”

往日裡,但凡是聽到李然有這一番成竹在胸的言論,子產都會變得極爲安心。

但是這一次,卻不知爲何,他卻覺得李然似乎有些盲目自信了。

不過,既知李然已有如此安排,那或許必有他的一番道理也未可知。

更何況,豎牛說到底終究是祭氏的人,能由李然這個祭氏家宰出手清理門戶,顯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好吧,子明既如此說,僑也就放心了。”

“不過,僑還是有一言,子明務必切記:見惡人,還須如農夫之務去雜草,當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啊!所以,當斷則斷,屆時可千萬不能猶豫啊!”

子產自然是很瞭解李然的,對於他的軟肋也十分清楚。所以他纔多少有些擔心李然的“仁德之心”,到時候會讓他再次錯失良機。

豎牛畢竟是祭氏之人,一旦李然念及祭先之恩,很有可能會再放豎牛一條生路,所以,爲以防萬一,他不得不如此出言提醒。

可誰知李然聞聲卻是一笑,不以爲然道:

“呵呵,大夫多慮了。豎牛之事,然自有分寸。”

李然其實十分清楚,當初之所以在鄭邑要放了豎牛一條生路,一方面是因爲看在祭先的面上,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爲豎牛在當時並不能死。…

當時就是爲了放長線,才得以確信了魯國季氏與鄭國豐氏之間的勾當。

而如今的情況卻早已不同了,所以接下來的事,更無需再考慮其他。

子產聽罷,這才稍稍是放心下來,面露些許寬慰之色。

“對了,宋國來人了麼?”

李然忽的如是問道。

此番申地之會,魯國已經確定不來,那麼還有與慶封有着密切聯繫的,便只剩下宋國。

“宋國?似乎還沒消息。”

子產搖了搖頭,也不太肯定。

聽罷,李然又陷入了思索之中。

慶封,作爲撬開豎牛,魯國季氏、宋國華氏乃至鄭國豐氏背後勢力的關鍵突破口,魯國季氏的缺席,也足以說明他們的確是心裡有鬼的。

而宋國如果也不來的話,那便說明之前他的猜測完全是正確的。

可一旦如此,顯而易見的,魯侯的境地就會變得十分的困難。

當然,這些個煩心事,李然卻並未告知子產,畢竟這些都是魯國的事情,跟子產倒也沒什麼直接聯繫。

……

翌日,李然便又得到了消息,宋國已經確定派人前來參加盟會了。

而且,此次前來的還是三個宋國的大人物,分別是太子佐,向戌和華費遂。

宋太子佐,子姓,宋太子,名佐,乃當今宋君(宋平公)之子。

宋國在春秋歷史當中可能並不出彩,可能許多人都對這個國家只限於聽說過。即便是有所瞭解,大概也只限於那一場泓水之戰。能夠爲人們所熟知的,大概也只有宋襄公的滿口仁義道德,以及徒有虛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但其實呢?宋國在這一時代相對還是比較活躍的。尤其是先後兩次“弭兵之盟”,說起來倒還是宋國一手促成的。

作爲晉楚之間的媒介,爲整個中原地區是爭取到了幾十年的和平。

而眼前的這個太子佐,也就是後來的宋元公,其實也是很值得一提的。

話說當時宋國的重要官職,一如中原諸國,也都是由世卿所擔任。

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君卿之間的衝突也是日益激化。即便大家明面上也都是親戚,可是這種原本就已經十分淡薄的親情,在面對如此境地,能起到的作用可謂是微乎其微。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華向之亂”。

而所謂的“華向之亂”,簡單來說,就是宋元公與華、向二族所展開的一系列圍繞最高權力的鬥爭。

最值得一提的是,最終居然是以宋元公,也就是現在的這位公子佐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這其中最爲人津津樂道的是,乃是宋元公雖然身爲國君,卻居然與身爲臣子的華亥,向寧,華定三人互換質子,君臣盟誓互不攻伐。

如果說,在這個禮樂崩壞的時代,國與國之見互換質子還算得是稀鬆平常的事。

可君臣之間互相質子之事,你敢信?…

就這種劇本,連後時代的編劇也不敢這麼寫,可人家宋元公便是靠着這一騷操作,最終竟是軟磨硬泡,忍辱負重,硬是把自己的孩子都給救了出來。

並且,最後還翻臉不認人,直接反殺了華、向兩家的質子。並將華亥,華定等人是給趕出了宋國。(方便大家理解,此二人稱華a)

而也就是這件事,讓太子佐(宋元公)是揹負了背棄盟誓的罵名。

但與此同時,更值得一提的是,宋元公也正是靠着這樣的手段,竟是完成了春秋後期僅此一例的,國君成功反殺權卿的案例。

而這一“壯舉”,也併成功詮釋了,究竟何謂“君子不懸怒”的至理名言。

至於向戌和華費遂,前面已經說了,弭兵之盟乃是由宋國促成的。而這一場盟誓的發起人,便是眼前的這位向戌。

所以簡而言之,向戌的名聲很好,雖然不過是宋國的首卿,可作爲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雙方卻都是要賣他一些面子的。

——

第280章_宋國二三事

申地之會,宋國來了三個大人物,分別是太子佐(即日後的宋元公),以及宋國的左師向戌,以及司馬華費遂。

之前說完了太子佐與向戌,最後再重點說一說這個華費遂。

華費遂也是出自於宋國的華氏,而且作爲宋國司馬,乃是僅次於左師向戌與右師華亥的第三號人物。

但華費遂與後來作亂的向寧,華亥不同的是,華費遂始終忠君體國,而且德高望重(請牢記這個人設,方便記憶,稱華b)。

也正是此人,後來幫着宋元公攻打華,向兩家,導致華亥,華定以及向寧只能出逃陳國。(華b幫國君打華a)

但問題就在於在春秋這個時代,但凡權貴,子孫後代一定很多,而且宋國又是一個世族掌權的國家,所以世族子孫一代一代的繁衍,更是數不勝數。

華費遂一共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少司馬華貙,次子御士華多僚,三子華登。

他的這三個兒子中,老三出逃吳國,老大老二互相看不對眼,都恨不得能弄死對方,最後便搞了一出華多僚誣陷華貙,兄弟鬩牆的戲碼。(華b內訌,華貙b1,華多僚b2)

被逼急了的華貙一不做二不休,劫持華費遂,召集流亡在外的華、向兩族的族人,並是發動了叛變。(華b1挑唆華向a起事)

接下來的故事就非常精彩了。

華、向兩族的叛黨一路高歌猛進,打得宋元公縮在都城裡不敢出來,但華向判斷也打不進去。而此時流亡吳國的華登則說服了吳王,出動了大軍支援。(華ab1聯合吳國攻宋)

緊接着,齊國也被摻和了進來,並由此,宋國的一場內亂,逐漸就演變成了齊宋聯軍與吳國之間的戰爭。(華b2聯合齊國)

戰事幾經轉折,吳軍攻入了宋國都城商丘,宋元公徹底崩潰了,立馬就要跑路。(華ab1勝)…

然後,一個廚子(濮)粉墨登場,他用裙子包着一顆砍下來的腦袋,佯裝是華登的腦袋,一邊跑一邊喊,吳軍聽到這消息,反過來卻也當場崩潰,亂作一團,隨後被齊宋聯軍反殺,最後竟是被打了個大敗虧輸。(華b2勝)

而由此宋元公也才保住了最後的顏面,沒有被叛軍給驅趕出國。(華b2勤王有功)

而這個廚子濮的名字,也就這樣被印刻在歷史之中,與後世蒙古攻宋,釣魚城之戰時,那個張姓小兵完全可以一比。

但故事就這麼結束了麼?

不不不,顯然還沒有。

華、向叛軍雖然潰敗了,但華登也不是傻的,他收拾好殘兵敗將,迅速重振旗鼓,打算是捲土重來。

而此時的晉國,又硬是拉着小弟曹國與衛國也參與了進來。(華b2拉來晉國)

這一下,五個大國都陸陸續續是參與到了這場宋國內亂之中。

於是,最**的階段也來了。

華貙派人又去楚國搬了救兵,楚國一聽有便宜可以撿,正符合他們歷代君王飲馬黃河,稱霸中原的志願,也當即就派兵支援華向叛黨。(華ab1拉來楚國幫忙)

最有意思的一幕也隨之發生了。

吳楚兩個原本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國家,卻因爲支持宋國的華氏而站在了統一戰線上。

另外,齊晉兩個原本也是貌合神離的伯主國,居然在這件事上又走在了一塊。

整個中原,都可謂是被這一場華氏的內訌,攪成了一鍋粥。

而因爲晉,楚兩國的加入,戰事也就此陷入了僵持。最終只得以宋元公的低頭,讓華向等人逃亡楚國爲代價,這場持續了三年,牽動整個天下的內戰才隨之宣告結束。(華ab1全身而退,華b2護駕有功)

看到這裡,不知有人會不會發現一個問題。

也就是,那個被華貙劫持的華費遂,好像從內戰開始以後就一直再沒現過身啊!

還記得他的人設麼?

此時再想一想,這場能夠引得天下諸國盡皆參與的宋國內戰,是不是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這麼簡單呢?

表面看起來,就好像只是華氏的一場內訌罷了。但其實呢?搞到最後,向氏被排擠,華氏獨領宋國朝政。而且,另外一支“叛黨”居然還得以全身而退。

這就是最終的結果。

好了,後面的瓜吃到這裡也已經差不多了,言歸正傳。

其實,宋國距離申地倒也不遠,但由於華費遂在半路是整了點幺蛾子,故意拖慢了宋國使團的進度,所以宋國其實反而成了是最後一個到的。

於是,楚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你一小小的宋國,一開始就幫着鍾離國的慶封來對付我楚國,現在來參加會盟又故意拖拖拉拉的,怎麼着?是不是有點欠收拾了?

楚王熊圍本就是個飛揚跋扈的性子,眼看這個宋國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他使臉色,這能忍?…

於是,在宋國使團抵達了申地後的第二日,楚王便立刻是召集羣臣,商議如何給宋國一個下馬威看看。

“諸位,宋人實在是欺人太甚!若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我楚國還如何當這天下的盟主?”

楚王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區區宋國根本不值一提,如果連這麼一個小國家他們楚國都沒辦法“教育”一下,還成何體統?

那他楚國所吹噓的“稱霸天下”,豈不就成了一個笑話?

不行,得辦他,得狠狠的辦他!

現在既然宋國的人已經來了,就一個也別想跑了!

只不過,這世上又哪裡有不透風的牆呢?這麼嚴重的態勢,終究是傳到了子產與向戌的耳中。

子產一聽楚王要對宋國三人下手,不禁是嚇了一跳,急忙便領着向戌來找李然。

於是,李然也就此見到了在宋國曆史上,甚至在整個春秋歷史中都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宋國左師——向戌。

其實要說起來,這也並非是李然第一次見到向戌了。他們的第一次相見,卻還是在幾年前的虢之盟會上。

只不過,幾年未見,如今已五十好幾的向戌看上去要顯得更爲蒼老一些,臉上滿是褶皺,鬚髮花白,眼薄脣厚。

而他蒼老的面容,或許是與他常年奔波在外有關。

畢竟這年頭四處奔波,風吹日曬,又沒有防曬霜什麼的,不顯老纔怪。

“鄭行人李然,見過向左師。”

“免禮免禮!子明大名,戌早已有所耳聞,今日一見,果真是一表人才,一表人才啊!”

向戌其實已算得是李然爺爺輩的人了,可在李然面前卻仍是以“戌”自稱,可見他對李然的確是打心眼裡佩服。

三人寒暄一陣,各自坐下,然後便直奔了主題。

“子明啊,楚王意欲爲難宋人,你可曾聽說?”

子產先行問道,李然當即是點了點頭。

“然已是有所耳聞,想來大夫與左師今日前來,便是爲的此事?”

李然自然也是猜到了兩人的來意。

只見向戌一手捋須,頗爲不忿的道:

“楚王目中無人,跋扈無道,欲爲難我宋國,以逞他楚王的威風。如此待客,豈是大國所爲?”

作爲宋國人,顯然向戌對這事兒,也是怨氣頗深。

第756章 豎牛的野心第39章 拘禁季孫宿第483章 錯認“佳人第687章 勝利在望第695章 範皋夷搞不定的家事第642章 宗伯氣象第133章 這個晉侯不太行第190章 體察民情第167章 第166 167章 趙武諫王子圍第178章 兩位公孫大夫的內訌第698章 萇弘的決心第267章 第312 313章 李然又要講故事了第367章 豐段兇案的告破第80章 談婚論嫁第353章 鎮守南方的隨國第599章 呂齊的命運第464章 稷門之誓第707章 範獻子的臨終遺計第524章 第624 625章 孔子也是懂老子的第260章 楚王來到乾溪第469章 鄭邑的亂局第737章 吳越爭勝的真實意義第213章 被隱藏的對話第604章 第729 730章 李然的衷告第305章 國有大城,何如?第417章 跋扈的陽虎第526章 第628 629章 這個公若藐實在太穩健第286章 月下美人第25章 人民的名義第396章 數典忘祖的籍談第462章 陽虎也煩惱第559章 齊登季氏之臺第717章 國夏撤軍第400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第695章 範皋夷搞不定的家事第694章 巧施離間計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緩兵之計第635章 晉國之局第68章 詭異的車轍第7章 姬姓的榮譽感第253章 第293 294章 惜名的王子棄疾第392章 沉不住氣的王子朝第385章 狠活!甘鰍挾難民攻城第135章 詭辯靈臺宮第768章 終章!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01章 九死一生第489章 難養,真是難養第321章 然丹最後的話術第432章 回不回去,是個問題第67章 家賊難防第4章 驚動太子爺第169章 王子圍的登傭第524章 第624 625章 孔子也是懂老子的第322章 楚軍的潰敗第560章 擁立之功第749章 李然所佈下的最後一局第628章 不肯死心的南子第187章 第190,191章 子錢的推行第286章 月下美人第124章 諜者觀從第314章 闖關第673章 中行氏先動手第172章 片刻的溫馨第508章 趙氏之謀第492章 知過能改第154章 以爲是嚇大的?第259章 第301 302章 城樓鏖戰第58章 祭樂的絕招第271章 君子之道第339章 第393 394章 撤退的藝術第267章 第312 313章 李然又要講故事了第718章 荀躒遭暗算第759章 絕不後悔!第241章 魯國來了個驚天大瓜第372章 範鞅來訪第15章 書呆子把妹也有一套第300章 陳國設縣第167章 第166 167章 趙武諫王子圍第198章 伍舉報喪第458章 陽虎弒主第380章 襄助王子朝第687章 勝利在望第322章 楚軍的潰敗第560章 擁立之功第65章 套路太深第102章 全靠演技第603章 吳國的行動第432章 回不回去,是個問題第583章 花田錯第749章 李然所佈下的最後一局第539章 第649 650章 這齊國也太不仗義了第741章 愛女失蹤第732章 春秋素王第342章 王子棄疾的演技第369章 祭樂還是想起了一切第353章 鎮守南方的隨國第301章 蔡國的那些事第224章 第250 251章 天下守衡第508章 趙氏之謀第315章 申無宇趕來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