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子服椒的遊說

第41章 子服椒的遊說

郠邑,與其說是一個封邑,不如說是一處屯兵的隘口。

城外乃是一片凹凸不平的山丘,一條可容兩輛兵車並排而行的官道從郠邑東門延伸至莒國。

而此刻,在這些這條官道兩旁的山丘上,則是佈滿了莒,邾兩國的營帳,就好似披上了一層雪絨一般,竟是白茫茫一片。

莒,邾兩國聯軍已圍了郠邑十日。

孫武苦於莒,邾兩國的攻城器械實在太少,遇上這深溝堅挺的城池,還有於絕境中拼死抵抗的季氏軍隊,他這心中逐漸是沒了底氣。

正當他一籌莫展,準備於大帳內再另外部署一番時,突然,帳外忽然來了一信使,只說是從晉國來的。

孫武知道定是李然那邊來了消息,於是趕緊將其喚進帳內。

“季已獻城。”

看到這竹片之上,再簡單明瞭不過的四個字,孫武甚是驚愕,當即朝着北方擡眼望去,喃喃道:

“他真的做到了!…”

原先的他,一開始並不相信李然能夠在晉國就將莒,邾兩國的城邑要回來。因爲他覺得這種關係到領土城池之事,就算季孫宿在晉國受挫,也定然會死扛到底,最終還是要靠武力和拳頭來說話。

可他萬萬沒想到,他這邊剛剛打到一半,正值最爲艱難時刻,季氏居然是徹底投降了,正如李然之前與他謀劃的一般。

這不由讓他對李然更是佩服起來。可見,有時候謀略比軍事確實是更管用些。

“好一個‘上兵伐謀’啊!”

得到這個消息後,孫武也不敢停留,當即就派人進了郠邑去勸降季孫意如。

……

郠邑城樓。

季孫意如正站在郠邑城樓上望着下方綿延數十里的莒邾聯軍大營。

滿臉皆是陰沉之色,一雙眸子充滿着了恨意與憤怒,可惜卻無從發泄。

“少主,你確定要獻城嗎?”

此次與季孫意如一道前來駐守郠邑的還有季氏的另幾名大夫,他們雖不是季氏一脈,但整個季氏的利益卻跟他們是切身相關。

得知如今小主人竟是要以獻城投降,來換回季孫宿,當即都顯得有些沮喪。

“晉侯此番公然扣押了主公,想來定是有人攛掇所致。就算我們將莒,邾之地還給他們,只怕宗主也不一定能夠安然回國,還請少主三思啊!”

“是啊意如,此事非同小可,一旦泄氣便是滿盤皆輸!日後我季氏還如何在國中擡頭?想必,這也正是主公所慮啊!”

“不過,好在君侯目前尚在我們掌控之中,此時獻城雖然受辱,但只要主公那邊不出差錯,日後我等總還有捲土重來之日。”

擔心季氏未來的大有人在,但支持季孫意如的人也是不少的。

他們以爲他們此時仍然掌控着魯侯,他們這邊還天真的以爲魯侯還只是那個天真的貪玩之輩。所以,他們天真的以爲,只要能夠繼續把持住魯國朝政,季氏便不會敗。

所以,對他們而言,真正的問題只在於,此時他們獻城投降,到底能不能解救他們的宗主季孫宿呢?

對於這個問題,季孫意如倒也有自己的想法來。

“諸位,意如心意已決,還請諸位再勿多言了。”

“祖父受難於晉,意如又豈能坐視不理?他老人家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季氏又該如何是好?”

此時的季孫意如,看似已然是關心則亂。

爲了換回被困晉國的爺爺,別說是區區幾座城池,便是把首邑費邑給讓出去,季孫意如也定然是在所不惜。

因爲這季氏宗主之位,若是沒有季孫宿的首肯,這族內的暗流只怕也不會就此平息。比如,他那眼下業已回國的叔叔——季孫亥。

而他當然也知道就算他歸還了莒邾兩國的城邑,晉國也不一定會放了季孫宿。因此,他又連忙寫了一封信給子服椒。

此時他所能指望的,也只有這位與晉國關係一向不錯的子服大夫了。

“子服椒能言善辯,若能以此換宗主回國,自是最好。”

“可屬下擔心的是,據聞此次晉侯雷霆震怒,光是子服椒前去遊說也恐難有成效啊。”

子服椒的能力他們當然是知道的。

但晉侯多年不問朝政,此次一出手便將季孫宿扣押,這可謂是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子服椒面對此等困局,當真能勸說得了嗎?

“希望子服先生不會令我等失望吧。”

季孫意如望向北方天空,眼神之中多了一抹冷冽。

與此同時,西北方,晉國絳城。

子服椒得了季孫意如的消息後,便立即收拾了一番。也顧不上上下有別,竟是堂而皇之的從韓府大門徑直闖了進去。

韓中軍此時剛從朝堂回來,尚未來得及更衣。卻見魯國子服椒盛氣凌人的徑直走來,也是心頭一怔。

“哦?子服大夫,你今日前來,只怕是要空手而回了。”

還沒等子服椒開口,韓起便先給他來了個下馬威。

畢竟前兩次季氏派來與他接觸的,都是子服椒。所以對於今日子服椒的來意,韓起也是心知肚明。

只見他甚是爲難的繼續言道:

“此事乃爲君侯一人定奪,我等眼下亦是無權過問吶。”

季孫宿被扣押一事乃是晉侯親口下的令,他韓起雖是代趙武執事,可面對君侯的這一道命令,他自然也不好力爭。萬一日後被其他同僚給揪住不放,豈不又是大罪一樁?

若是換作常人,聽到這話,多半也只能急眼了。

可子服椒確實是也有兩把刷子,他此番前來又豈能完全沒有準備?

就算韓起已經是有言在先,可他的臉上卻仍是一派平靜,不見絲毫波瀾。

“無論如何,還請韓中軍能聽在下一言。”

韓起此時終究也有幾分歉意,因此也並不打斷他,就讓子服椒把話接下去說。

“平丘之會,諸侯會盟,乃是以信義將諸侯結合於此。而晉國,乃是主持公理於天下的盟主。”

“魯國乃是受了盟主之大義,纔不遠萬里前來參與會盟,而今季孫大夫卻被晉國當衆扣押,請問晉國信義何在?盟主大義又何在?”

子服椒言罷,微微搖頭,好似有些失望也似。

韓起見狀微微一怔,嘆道:

“要說起來,也怪爾等。季氏侵佔莒邾城邑,違背宋盟在前。如今又當面頂撞了寡君,以下犯上在後,此絕非‘信義’二字可以自圓其說的啊。”

他這話的意思很明顯,季孫宿所犯下的錯誤,已經不是信義不信義的事。你侵佔人家城邑領土,你還有理了?還有當面頂撞吾君,你既然知道吾君是盟主,那你還有膽頂撞?這不是純粹找死?晉國若這都不辦你,那纔是真的有失盟主身份哩。

子服椒面露思索之色,片刻後搖頭道:

“非也。”

“昔日欒氏之亂,齊人乘虛而入,攻佔朝歌。寡先君不敢袖手旁觀,於是派了叔孫豹統領全國兵甲,踦跂畢行,於雍渝協攻齊軍,牽制並俘虜了齊國的晏萊,直到齊軍撤退以後,我軍纔敢率軍回國。當年之事,晉國難道就這麼忘了?”

子服椒的思路很清楚,扣留季孫宿這件事,必須要往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事故方面去靠。而不是單獨針對一個家族那麼簡單的事。也就是說,必須把事態說得更爲嚴重。

“在下說這些,並不是爲了強調魯國以往的功勞,而是想要告訴韓中軍,魯國緊挨着齊國,而且又相對弱小,早晨從齊國駕車,晚上就能抵達魯國,但魯國此前並不害怕齊國的侵害,反而決心與晉國共命運。”

“因爲只有這樣,纔是對魯國有益的。”

好傢伙,子服椒這一招借屍還魂可是了不得的。眼下魯國是誰當家?是季氏。那齊國和晉國,哪個離得近?是齊國。那我魯國季氏能不能轉變立場投靠齊國?答案是肯定的。

話到此處,子服椒面色一轉,臉上浮現出深深的憂慮看向韓起,只聽他繼續道:

“而今晉侯聽信莒,邾兩國國君的謊話而拋棄魯國,試問日後天下諸侯,誰人還敢聽從晉侯的指令,誰還會奉晉國爲霸主?退一萬步說,就算莒,邾兩國的確在理,可他們如何能夠與我魯國相提並論?”

“莒,邾不過是一方蠻夷,而我魯國乃周王室正統延續至今的邦國,天下禮儀皆自魯出!”

“是我魯國與晉國的關係親近,還是他們莒,邾與晉國的關係親近,韓中軍難道不知嗎?爲了兩個蠻夷而懲處跟晉國關係親密的魯國,還請韓中軍與晉侯能夠再考慮一下利益得失吧。”

好傢伙,又是一個好傢伙。這時候子服椒又搬出了“我們魯國乃是姬姓國”的身份來。要知道天下諸侯姬姓的可佔一大半。言下之意,你這晉國眼下雖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可到時候失掉的,那都是天下姬姓國的支持。

言盡於此,好好掂量掂量吧。

說完這番話,子服椒便是拱手告退而去。甚至都沒有再等待一下韓起的態度是否會有改變。

看得出來,他極爲自信。

而韓起在聽完這一番話後,也陷入了深深的憂慮當中。

他當然明白子服椒的意思,也知道這件事的嚴重程度。他又去門外瞥了一眼子服椒所留下的幾車物件。也知道季氏也絕不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到頭來,這國際樑子還不是得他韓起兜着?

而於此同時,他韓起還要考慮晉侯對於此事的最終態度。

再三思索,不得其果。他只得再度前往羊舌肸處,想着還是與羊舌肸再商議商議。

羊舌府上,羊舌肸得知了韓起的來意後,便頗不以爲然的拋了一句:

“那日李子明的意思難道還不夠明白嗎?季孫宿是絕不能夠輕易放了的。”

而羊舌肸的態度很堅定,一如之前李然的態度。

聽到這話,韓起不由猶豫道:

“李子明說到底不過是個客卿,咱們如此襄助於他,於我晉國又有何益?”

韓起對李然雖是禮敬,可面對這種關係切身相關的事,他還是知道輕重的。

羊舌肸看了他一眼,甚爲不解的道:

“難道此刻韓中軍還以爲李子明只是一個客卿這麼簡單嗎?”

“要知道他去魯國不過一年而已,然而也正是這短短一年之內,魯國政治可謂是風起雲涌,又有哪樁與他李然沒關係?若說叔孫豹,季孫宿乃是魯國國內的權柄,莫不如說他李然纔是攪動風雲的那一個。”

“中軍萬不可小覷了他啊!”

幫助李然能夠帶來的好處乃是肉眼無法看到的,這確實是屬於一種長期投資。

韓起聞聲一怔,繼而詫異道:

“哦?此人竟還有如此本事?”

羊舌肸白了他一眼,淡淡道:

“此人境界,絕非凡俗。”

《國語·魯語·子服惠伯從季平子如晉》

晉人執平子。子服惠伯見韓宣子曰:“夫盟,信之要也。晉爲盟主,是主信也。若盟而棄魯侯,信抑闕矣。昔欒氏之亂,齊人間晉之禍,伐取朝歌。我先君襄公不敢寧處,使叔孫豹悉帥敝賦,踦跂畢行,無有處人,以從軍吏,次於雍渝,與邯鄲勝擊齊之左,掎止晏萊焉,齊師退而後敢還。非以求遠也,以魯之密邇於齊,而又小國也;齊朝駕則夕極於魯國,不敢憚其患,而與晉共其憂,亦曰:‘庶幾有益於魯國乎!’今信蠻、夷而棄之,夫諸侯之勉於君者,將安勸矣?若棄魯而苟固諸侯,羣臣敢憚戮乎?諸侯之事晉者,魯爲勉矣。若以蠻、夷之故棄之,其無乃得蠻、夷而失諸侯之信乎?子計其利者,小國共命。”宣子說,乃歸平子。

第4章 驚動太子爺第203章 第216 217章 楚材晉用?鄭材楚用!第229章 楚有三危第473章 夜出鄭邑第408章 第476 477章 主僕同心第557章 子路遭軟禁第705章 潞之戰第404章 觀從巧施離間計第424章 魯侯稠的苦難第572章 少男少女的誓言第121章 楚國令尹王子圍第421章 第498 499章 《道德經》傳世第59章 鬧個烏龍第756章 豎牛的野心第350章 第411 412章 以法治民,何如?第160章 叔孫豹被困第362章 刺殺子產第475章 無力,面對死亡的悲傷第547章 明明白白你的心第212章 點撥第448章 豎牛和陽虎第709章 直取朝歌第695章 範皋夷搞不定的家事第120章 蹊蹺的迎親(求首訂!謝謝)第168章 獻計叔孫豹第674章 自大的中行氏第762章 最後一日第113章 老父親的崩潰第505章 趙鞅是關鍵第207章 第224 225章 子產歸鄭第85章 邏輯漏洞第214章 李然的無奈第341章 第397 398章 王子比的黑鍋第161章 再諫王子圍第260章 楚王來到乾溪第239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73章 子產辭世第199章 第210 211章 共王之子圍爲長第61章 子產來訪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緩兵之計第651章 再入絳城第109章 出仕第171章 罕虎問政第609章 吃了一起躺闆闆第180章 離間計第466章 受蠱惑的鄭國百姓第749章 李然所佈下的最後一局第536章 第645 646章 夾谷之會第365章 伯有殺人案的調查第599章 呂齊的命運第243章 第277 278章 小別勝新婚第528章 第632 633章 侯犯據郈邑以叛第703章 荀躒的隱憂第8章 頑皮的千金第388章 大破甘鰍第723章 趙鞅在晉東的勝利第232章 王子棄疾的野心第121章 楚國令尹王子圍第223章 絕不屈服的吳王諸樊第211章 伍子胥來了第538章 晏子的預言第325章 要作燭之武第749章 李然所佈下的最後一局第635章 晉國之局第538章 晏子的預言第264章 第308 309章 楚國內部的奸細第239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590章 第711 712章 李然巧定計第697章 單旗的壞心思第319章 君臣之道似男女第635章 晉國之局第220章 吳國的游擊戰第530章 第636 637章 駟赤見齊侯第292章 添個彩頭如何?第252章 孫武與褚蕩殺到第56章 這個豎牛不對勁第361章 豐段急了第74章 餓殍遍野第568章 最後的手段,只能留到最後第362章 刺殺子產第129章 狂哉!我楚第26章 失敗的登傭第545章 季孫斯的優柔寡斷第222章 甕城大戰第341章 第397 398章 王子比的黑鍋第30章 孫武愛打仗第165章 自污的手段第269章 再諫楚王第65章 套路太深第454章 “倚老賣老”的榮駕鵝第156章 會說話,能活命第60章 見惡不止,比惡十倍第419章 第494 495章 覲見天子第197章 慶功宴君臣賦詩第14章 季氏輸了第一陣第349章 第409 410章 祭樂失憶第312章 觀從的身世第530章 第636 637章 駟赤見齊侯第98章 動機第170章 治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