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明爭暗鬥

金鑾殿外,朝日帶着萬丈光輝,躍入中天。

金鑾殿中,當李劍湖參訴自己所告之事,一位位朱紫衣冠的朝臣眼觀鼻,鼻觀心,似乎在沉吟等會兒該如何在御前奏對此事。

以他們的政治智慧,當然看得出李劍湖三人背後有人。

但即使背後有人,今天在這大喜日子參周鐵衣一筆,似乎也有些說不過去。

這不是明擺着給聖上難堪嗎?

當然這也符合儒家一貫的作風,特別是在三日前的大戰中,聖上閉宮不出,今日又有二聖臨朝之舉,若儒家不鬧騰一下,反倒才奇怪。

但政治可不是鬧騰就完事的。

任何政治舉動,即使起因再荒謬,但只要上綱上線,在推動的過程中,也一定會表達政治意圖。

就以登聞鼓舉例,當初太祖設立登聞鼓之時,百姓們不敢鳴冤。

шωш•Tтkǎ n•C○

於是有一天,一位石姓商人擊鼓鳴冤,所述之事僅僅只是丟了一頭豬。

當時滿朝文武在金鑾殿上聽到這奏聞,都感到荒謬至極。

但結果是太祖不僅沒有怪罪,反而賞賜了石姓商人十金,補償其丟失的豬錢。

其後他召三司至前訓話,再訴登聞鼓之重,百姓之事無小事,而後百官鄭重對待登聞鼓鳴冤這件事,言部專門設置了登聞鼓院,審查受理此事,百姓們信服登聞鼓鳴冤。

所以再滑稽的政治理由,一旦上綱上線,那就一定會表明之後的政治意圖。

但經過三百年的演變,再好的制度也會缺漏,或者人爲設置障礙。

登聞鼓之後多次敲響也出現了大量雞毛蒜皮的小事,登聞鼓院也重罰了那些百姓,因此登聞鼓才逐漸難以被敲響。

有了登聞鼓下白骨寒,通政司前無布衣的說法。

今日登聞鼓再響,很明顯儒家要表達某些政治意圖,在沒有弄清楚這些政治意圖前表態,很有可能就會成爲政治犧牲中的糊塗蛋,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大夏聖上和天后端坐在御座上,沉默不語,一時間接近三十息的沉默讓金鑾殿中的氣氛前所未有地凝重起來。

在上三品無形的精神交鋒之中,李劍湖只覺得內外被審視了一遍又一遍,如果不是儒家道統如同支柱,死死抵住李劍湖,僅僅只是這種審視,就足以讓只有八品的李劍湖精神崩潰。

三十息之後,百官末尾,一位朱衣越出,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奏。”

大夏聖上看向這位朱衣——誅神司庫房院院長焦國平。

大夏聖上面無表情,“何事?”

焦國平大聲說道,“臣管理誅神司檔案一事,據臣所知,眼前這位李劍湖是湯州府鎮撫司上報的三位與神孽勾結逃犯之一,若這三人真是逃犯,他們何以告我大夏國之棟才!請陛下先審這三人身上神孽牽連一事!若屬實,當誅殺九族,以儆效尤!”

焦國平最後一句話近乎咬牙切齒,森森寒意即使離幾丈遠,李劍湖都能夠感受得到。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這位素不相識的官員,他不知道自己與對方有什麼深仇大恨,對方一上來就要誅殺自己九族。

這一刻他才深刻理解到爲何登聞鼓下白骨寒,通政司前無布衣。

李劍湖臉色脹紅,剛想要開口,旁邊的崔玉輕輕拉了李劍湖的衣袖,到了這一步,朝堂上的爭鬥已經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了。

現在說得多,反而可能會犯下大錯,真正要說的話,自然由他們背後之人說。

周鐵衣看着眼前場景,面帶微笑,沉靜地站在原地。

不僅是因爲他對李劍湖三人告狀完全在掌握之中。

同時也因爲焦國平這番話。

他周鐵衣現在可不是三個月前那個還需要自己提刀殺人的誅神司總旗,就算站着不動,自己身後的利益團體也不會讓自己輕易出事。

言部一位五品御使開口道,“焦院長此言不妥。”

這位御使再對聖上拱手致意。

這是御使的特權,即使在聖前也能夠先聲奪人,再講禮數,象徵着大夏聖上廣開言路。

這也是言部清貴的原因之一。

“湖心書院一事,本就疑點重重,司律,司民都已經上奏聖上,因爲之前聖體有礙,所以一直沒有審理此事,如今正好兩案並審,由司民親自主持,還天下百姓一個清白。”

周家門生故吏之首,刑部侍郎長孫丹出陣,對聖上拱手致意之後,冷笑道,“秦御使此言不妥吧,湖心書院勾結神孽,按大夏規制,也應該交由誅神司先審,若有疑點再上呈刑部,最後再至三司處,爲何秦御使這裡,一下就要司民親審,這不僅與祖制不符,也於禮不符。”

“或者說儒家所謂的禮制,在某些時候可以特權越位?畢竟湖心書院乃是儒家書院,若真是如此,如何能夠讓百家安心?讓聖上安心!”

長孫丹用了一個重音,將事情的複雜性再上一個檔次。

學部尚書唐安世拱手致意後,開口道,“既然長孫侍郎覺得我儒家審理此案不能夠讓天下人安心,不若讓司律親審如何?”

儒家自己清楚湖心書院的事情,地方某些氏族確實在搞祖先封神之法,是有牽連,但要說湖心書院說勾結神孽,本來就帶有一點牽強附會。

所以司律青空規來審這件事,對於儒家而言至少比誅神司先審要好得多。

畢竟那地方鎮撫司上呈的初步口供就差指着儒家說儒家有造反之意了!

之前朝堂上也在爭論該怎麼審。

若不是周鐵衣受到刺殺,而後又有兵冢神孽之事爆發,恐怕以周鐵衣的手段,誅神司早就攬過此案了。

而眼下是什麼局勢?

今日朝會本來要議論什麼?

是周鐵衣受封侯爵!

若真的讓周鐵衣今日受封侯爵,那麼周鐵衣威勢無兩,簡在聖心,儒家怎麼再爭湖心書院案審理權柄?

所以即使知道今日弄出此案不是時機,幾乎不可能通過此案扳倒周鐵衣,甚至現在動搖周家都很難。

但儒家不得不在今日打出這張牌,因爲這張牌今日不打出,等周鐵衣真的受封侯爵之後,那就真的回天乏術了!

想到這裡,百官們總算是琢磨出了今日朝堂上儒家的一些政治意圖。

若司律審理此事,那麼還表明一件事。

那就是周鐵衣封爵‘名不正,言不順’!

如何能夠讓一位牽連有大案的官員受封?

這就阻礙了周鐵衣今日受封,暫時打破了周鐵衣威勢無兩的大勢!

一瞬間,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司律青空規的身上。

朝堂上的百官就像是對子一樣,從一位五品庫房院院長到御使,再到尚書,最後落在司律身上,讓這位《大夏天憲》如今的執掌者再次確立法條。

青空規在心中一嘆,今日儒家是想要將他架在火上烤啊!

他沉吟片刻,剛準備開口說話,這個時候,珠簾之後的天后開口,聲音清脆,如同鳳音。

“陛下,凡事都有先來後到,既然這狀告一事現在看來是一筆糊塗賬,連狀告之人都存在疑點,那麼不如先將正事辦理,再論此事。”

天后一開口,三司臉色微變。

他們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

天后因爲羽林軍權的事情本來要和周鐵衣結仇,但周鐵衣不僅保住了自家的羽林軍統帥之位,將趙太歲和神秀趕出了天京,還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和天后結成了暫時的政治同盟。

而經過才發生的兵冢之事,現在天后與周鐵衣的政治同盟可謂是處在蜜月期。

這個時候動周鐵衣,反倒是天后幫周鐵衣說話,壓住三司之一的司律。

這就是政治利益的交換啊!

而天后加周鐵衣的政治組合形成,三司都要寢食難安!

言部尚書許寧宗臉色微變,不再顧及尊卑,越衆而出,說道,“陛下,封爵之事本來就茲事體大,所以纔有百官審議……”

天后也不慣着許寧宗打斷道,“百官不是審議過了嗎?”

許寧宗皺眉,“但百官之前沒有接到確切的奏聞,今日李劍湖狀告之事,確說明周鐵衣受封侯爵有待考量。”

本來應該在百官審覈的時候卡周鐵衣,但奈何那個時候李劍湖三人遺落在荒郊野地,他們儒家連原告的人都找不到,怎麼卡?

天后冷笑道,“許大人是聽不懂本宮說的話嗎?這三人本就身份存疑,身上案件撲朔迷離,他們的罪告真假我們尚且不知,但周大人爲國拳拳忠心,立下汗馬功勞,可是百官見證,天下人見證,若今日不賞,何時再賞?三讓之後再賞嗎!到時候本宮倒要懷疑你們儒家是何居心!”

最後一句話天后聲厲如雷。

這個時候,五品,四品,以及少部分三品總算是看懂了今日儒家這局中的暗藏殺招了!

今日周鐵衣可是在二讓之禮中啊!

而不是二讓之禮前,百官審覈的過程中。

若今日再讓。

那麼即使事後證明周鐵衣是清白的,也絕對不能夠再賞!

諸侯二讓,天子三讓!

一衆四五品官員神色驚懼,看向不說話的司民董行書,這殺人真不見血啊,這段位真高啊。

也就是周鐵衣現在能夠頂得住。

不然換任何一個其他受封之人,就算是立下軍功的將軍,今日不死也得脫層皮。

因爲沒有天后幫忙說話,三司隱約一體,這個時候自辯是無法說明某些情況的。

就比如周鐵衣總不能挑明說,難道真要自己三讓之後受封嗎?

這句話只能夠聖上挑明,或者與聖上一體的天后挑明。

其餘任何人只要敢說,那就是大不敬,是欺君之罪!

這個時候,等滿朝文武,乃至天后都發表完了自己的意見,聖上才沉吟片刻,開口道,“自古明君,功有賞,過有罰,才得天下大治,周愛卿可有話說?”

聽到聖上‘功有賞,過有罰’六個字,三司神色不變,但三人都知道周鐵衣今日封爵之事已經無法阻止了。

周鐵衣拱手一禮,說道,“臣本粗鄙,流連於柳巷,聲色犬馬於天京,只求安樂於盛世。幸得祖先庇佑,以三世軍功庇廕臣爲一總旗,聞達於聖人之耳,聖上不以臣荒唐,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託付臣以重事,爾來已有三月餘,臣唯三功,聊以誇耀。”

“臣之功一,上書《請聖意下達策》,《請民意上訪策》,立《天京報》,使聖上耳目聰慧,能聽天下萬民之聲,使百姓口舌清楚,能說心中所憂之事,此後百家相仿,教化大夏子民,使聖上道德澤被萬民。”

“臣之功二,立商會,獻火車,輪船二祥瑞,使百官親證祥瑞屬實,如今招工三千餘人,皆安其民,富其身,又與皇四子,寧王商議廣推此法,預計年末將招工十萬有餘。”

“臣之功三,謹遵聖諭,開兵冢,喚醒白帝意志,大破天京神孽之暗謀,重創神孽餘黨,賴聖上,聖後之威,保全天京百姓。”

末了,周鐵衣環顧四周,嘆道,“除此之外,再無寸功,愧對陛下所託。”

周鐵衣這一聲嘆息讓百官表情豐富極了。

如果這都不是功勞,那麼他們這羣人就真的都是酒囊飯袋,尸位素餐了!

別說三功了,這任何一功,都足以封侯。

就說第一個功勞辦報紙,這也是周鐵衣最開始做的,如今見效最快的。

百家無論何種教派,首推就是教化之功!

在教化之功面前,軍功都得往後讓讓。

而報紙的出現,確實做到了廣開言路,不僅廣開言路,還讓諸子百家一個個下場模仿。

能夠讓諸子百家都下場模仿,那麼自然就是教化之功。

如果這都不算是教化之功,那麼豈不是說百家都做錯了,都有眼無珠?

換一個儒家的人倘若做成此事,恐怕已經不是要封侯了,應該在商議該怎麼弄成聖賢了!

其餘二功,三功皆有事可說,有功可訴,每一個功勞還都不是小事!

大夏聖上看向董行書,笑道,“司民,朕拔擢的這位總旗如何?這三功可否封侯?”

身穿紫衣的司民董行書沉默了三息,與周鐵衣形成鮮明對比。

末了,董行書開口道,“此三功,足以封侯,陛下聖明。”

百官臉上豐富至極的表情皆化作心中長嘆。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第145章 乾坤印和武道槍第441章 可否封聖第484章 蛻凡忘情魚龍變第274章 不是君出於民,而是權出於民啊!第16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85章 上善若水第335章 雲山霧繞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419章 我損的道究竟去哪了第40章 武道進步第481章 參與神會第106章 合着就我最傻唄第406章 忘川佛國第233章 君臣無言,潸然落淚第132章 登山有感其三第117章 當年之事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84章 焚書第296章 太虛幻境,降臨!第477章 修真,修假第400章 平津渡災後重建第109章 送禮,是一門學問第148章 兩不相悔第19章 我年紀小,就喜歡會疼人的姐姐第261章 虎威軍陷陣營,拜見少主!第373章 野獸諸神和獻祭儀式第426章 殺雞儆猴第17章 三條道路第91章 師姐,你的手好涼啊第449章 商道第413章 墨家一品,明鬼!第43章 瞬息萬變第8章 拜佛的天后,修道的聖上第113章 殺第440章 煉寶第20章 臭皮囊第66章 日月大道尊第178章 小說家:忠義,志怪,親歷,春宮第126章 十年之後,自當再論輸贏(月票三千第388章 《魏武誅神傳》第414章 戰第180章 破綻第381章 世事如夢第471章 商道‘兼濟’第282章 此子甚是難纏!第243章 兩種不同的桃李果第57章 再教你一個道理第216章 小天宮第420章 天下盡白第100章 聖賢之澤,福澤五代第485章 完整的絕世神兵第74章 風雨湖中釣龍魚第31章 今令大地爲證,我度西山一里地第461章 反對的兵家第141章 李劍湖第260章 第二個屬神:虛魚第230章 師姐,我這裡有好東西值得把玩第313章 讓忠臣查忠臣第411章 酆都第44章 神威如山第143章 【蜃氣】神通第219章 那是時代浪潮開始的聲音第392章 最古老的日月凌空者第369章 月相系統,龍脈第375章 炎人盜火第467章 天人化生第122章 登山有感其一第52章 大人英明第309章 國運凝罡,部落發展第208章 《請天聖民三才感應策》第410章 天翻地覆第143章 【蜃氣】神通第336章 吏治第255章 先敬羅衣後敬人第442章 上中下三策第364章 各有謀算第370章 無奸不商第466章 轉化眷屬第175章 儒墨之爭第415章 補地第344章 因緣第320章 衆正盈朝,不外如是第44章 神威如山第185章 上善若水第176章 三個少年,三份心氣第145章 乾坤印和武道槍第420章 天下盡白第451章 地仙第143章 【蜃氣】神通第345章 神友,兩種喚醒靈性的方法第440章 煉寶第427章 聖人慈悲第243章 兩種不同的桃李果第362章 好文章第412章 太素神風第336章 吏治第253章 撒豆成兵20虛擬現實增強技術第243章 兩種不同的桃李果第314章 兩難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