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好氣度,竟然絲毫不氣?”
舞臺上的曲目已經開始上演,楊伊卻扔下皇妃與內侍,與幾名近臣轉出迎日門來,不遠處是新修建的昆明池,關中水利需要持續修建,等漢水通道挖掘通暢後,這昆明池也將要繼續擴大,衆人到了一處石亭中,甫一落座,此時姜維便笑言相對。
對於劉禪之事,他也早已經知曉了,他也早已經和劉禪翻臉了,只是爲了漢國,如今新皇迎不迎回劉禪他都不在意了。
雖然不斷有人提議,不過楊伊也捨得下狠手,前不久更是藉着清算積弊的名義,直接將幾個相關傳言的家族連根拔起,其中頗有幾個經學世家。
“有什麼可氣的?”楊伊此時全然不以爲意。
“既是翰林院的班子,也是京中數得着的伶人了,這些人平素只在權貴圈子裡打轉,偏偏又不是真的懂道理,將一些人言語當成了民意想博個名聲也屬正常,朕又何必苛責?”
姜維此時稍作思索,微微頷首,卻又稍作補充:“伶人登臺做戲,素來喜歡說事情、示姿態也是有的。”
這就是說藝人多有表演慾望了……這倒也是實話,楊伊當即頷首。
不過,楊伊點頭認可後,君臣二人卻又有些沉寂之態。
話說,眼下朝廷格局是很有意思的。
從表面上來看,很有當年丞相執政時的模樣,天子高倨其上,大權在握卻很少摻和庶務;朝廷宰執分門別類,各有各的位置與姿態,而且隱隱有派系分明的情境。
不過,對於別人而言倒也罷了,對於眼下亭中對坐的這對君臣而言,卻是知道兩者巨大不同的。
丞相可能是大漢開國以來唯一一個真正享有宰執大權的人物,通過多年經營,羽翼之豐滿也是令人咋舌,隨時都能對朝廷各方面的工作提出意見,並施加影響力,換言之,丞相在當時是有這麼幾分與皇帝分庭抗禮的。
不過,丞相如此,卻是一心爲忠,一心爲了北伐大業,不如此,不能集結全國之力,國勢想要強大,不中央集權怎麼可能?
但如今朝中還有誰有這個實力?九卿雖然在列,不過三公都是空位,又有誰有這個實力?
五省六部,大部分高位都是空懸,朝廷所謂派系中的姜維一系、霍弋一系、內廷一系、外戚一系、勳貴一系,說穿了,其實全都是皇帝主宰的派系!
甚至儒家勢力被破滅後,看起來對皇帝最不講情面的那個儒家派系,其中要害人物如杜軫、李密、陳壽等人,也早早在皇帝跟前表了姿態,進行了分割。
故此,某種意義上來說,如今的大漢朝真的是某個獨裁暴君的一言堂罷了,作爲封建帝國的皇帝,她的權力其實也是沒有邊界的。
沒有諸多的士族,還沒有形成的軍功貴族集團,失去了主心骨的儒家一脈,皇帝的權利沒有被限制的情況下,是十分可怖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啊。”停了半晌,作爲權力沒有邊界的楊伊,忽然便發出了這種感慨。“不過,也算是早有預料。”
姜維倒是明白幾分,當年他因爲北伐也觸怒不少人,甚至有殺身之禍,最終屯田沓中,間接導致了景耀六年那一役,此時他出言問着:“陛下準備作何處置?”
剛剛還在感慨的楊伊只是哂笑一聲,便將之前早就考慮過的言論放了出來:“天下要吃飯的人多的是,所以朕寧亡國,也不將飯給這些人吃!”
“那輿論怎麼說呢?”姜維繼續認真追問。
“這正是朕尋諸位來此的緣故了。”楊伊終於認真相對,“無論如何,首先清算積弊一事朕都要執行下去的,而且絕不會有半點折扣,至於這些人,若繼續這般上躥下跳,朕只好不顧名聲,真就做一回暴君了!且看他們到時候是去洛陽呢,還是去建鄴?”
聞言,不止是姜維,旁邊立着的幾位翰林學士都輕聲嘆了一口氣。
話說,在場之人都知道,今日優伶的嘲諷並非是突兀到來,而是早有先兆的……只說之前的朝議之時,就有不少人公開爲之前散播流言的幾家經學世家求情,其中大部分求情的理由是這些人只是無心之失,並無刻意煽動的理由;少部分人則認爲,這些人現在也沒有官職在身,本身談論這些事情並不需要負責,陛下逮捕這些人有違制度;而極少幾個人乾脆直接指出,乃是說這件事情的主要責任人其實是皇帝,是這位陛下放任,甚至有故意誘導相關流言的嫌疑。
除此之外,還有人上奏,說是國子監、太學、城中坊市內都出現了嘲諷陛下刻薄的歪詩。
那麼爲什麼忽然會出現這類事端呢?
須知,大漢朝政這幾年來都還是很穩妥的,單獨的幾家士族還是親貴被抄家,因爲如今皇帝重視人命,多數應該被斬殺的罪,都被髮往礦山等做苦工爲奴,少殺人命,反而一開始還有些人公開稱讚這位陛下‘仁義’。
而如今這幾家被抄,卻惹得沸沸揚揚的,原因再簡單不過了,正是皇帝口中的‘清算積弊’一事。
長久以來,一個皇帝是不需要他知道該如何治國,開國幾代之後,基本上就是地方上全面權力下放,前線軍閥化,中樞那些人無非是做些縫縫補補的辛苦工作,皇帝在朝中也就是一個裝飾而已。
然而,若是一個皇帝懂治國怎麼辦?
其實也好辦,那就是清算積弊了,如果是能夠做到,那麼就可以稱得上中興明君了,甚至不需要皇帝能做到,只要中樞位置的,是願意做事的宰執在位,能稍微做些“清算積弊”的事,就可以稱之爲中興明君了。
那麼什麼又叫‘清算積弊’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將皇朝上下諸事,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然後按着時間順序,再從頭到尾好生批判一番,最後,根據那些導致積弊的相關政策弊病,反其道而行之,予以糾正和整理。
譬如說,嚴禁黨爭,這就是要先做到的,做不到這點,那就難以中興。
一位宰執,想要做好工作,朝中不可能還有第二種聲音,不然他的工作也推進不動,歷代像這般做事的,這時都是有一個“變法”的名義,然後就會因此形成新舊兩黨。
那麼換到皇帝這裡,自然是要發佈旨意,提出要‘彌合新舊兩黨’,嚴禁黨爭,同時確定宰執新黨一脈擁有更高一點的政治史地位,然後再公開批評一番舊黨的大奸臣,害了多少忠良。
當然了,舊黨的諸多策略,也要拉出來公開批判和反思。
就比如,現在大漢,楊伊登位之後,景耀六年的責任就歸了黃皓這個大宦官了,自然是抄家滅族。
但是隻黃皓一人是擔不起的,許多人想要把責任推向諸葛瞻,不過隨着諸葛家族女被接入宮,成爲后妃之後,再也沒人提了。
後來就瞧上了譙周這個靶子,加上當年他也是投降派的頭目,這幾年隨着大漢奮起,譙周就成了恥辱柱,但是反思之下,還有不少人也很是惶恐,比如前任尚書令樊建,這等被罷職的高官。
也算是平安着陸了,不過隨着如今清算積弊之事再次被提起,這些人也開始惶恐了。
實際上,這個事情剛一展開,下面一些人,便有些慌亂,說些這方面的流言多少有這麼一點試探的心思,若是能請回來一位太上皇,他們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罪責了。
說來說去,景耀六年的罪責之首,還是那位被擄走的皇帝,他們又有多少的責任,按照他們的意思,姜維的責任恐怕還更重一些。
而如今皇帝這麼做,就是不顧規矩,要追究以往,而不得不說,這些人終於還是猜對了。
在長安改元之後,皇帝就將這些放流言的人抓起來,不顧他們家族曾經的身份,朝廷也開始正式清查劉禪時期發放的恩蔭、賞賜,將那些依靠寵幸,但是對國家無功無勞之輩,徹底清除出去。
這個政策,從大道理上來說,當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楊伊即刻明旨指示執行,而朝中九卿、邊疆重臣,也都表示了明確支持。
便是國子監、太學生那裡的輿論也都是極爲積極的。
然而,斷人財路,去人官位,簡直是雙重的殺人父母,所以,官僚士人層面的支持,卻不耽誤京城內忽然間便暗流涌動,楊伊忽然間便成爲了‘苛刻之君’,董厥等人成爲‘懦弱宰相’,李洹、馬亭、杜軫等成爲‘冒進小人’!
而事情也終於越演越烈,最終鬧到了眼下這個情形。
不光是有人題歪詩,也不光是伶人自以爲得了民間輿論來當面諷諫,便是官僚內部有了動搖的地步,甚至有權貴公開追憶起上皇之時的‘聖政’來。
事情緣由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裡,沒必要多說什麼,關鍵是如何應對?
這也是楊伊今日尋姜維來的意圖,姜維當年就能和中樞分庭抗禮,如今雖然坐鎮西疆,可姜氏還是大漢的一等一名門,在官僚體系與權貴體系中,都有相當的發言權。
“可否稍加甄別,限制剝奪範圍?”姜維稍微猶豫了一下,決斷還是再勸一勸。
“不行!”
楊伊卻是不願意,這也是爲集權,那些封疆大吏也該處置一下了,各地郡守、縣令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那何妨同時梳理舊事的同時,對景耀六年後有功臣僚予以嘉賞、追贈?”姜維在思索片刻後,提出了一個建議。
“好!”楊伊這才同意,這是要將功補過了,如是補不足,那麼就只能不客氣了。
“朕的意思是……”楊伊自然不會是僅此而已的,又說着:“如今這些人扯到這裡,讓朕着實憤怒,所以想讓內衛錦衣衛再去抓個幾家!以作震懾!”
聞言,此時翰林學士杜軫上前,拱手說道:“陛下,須防用威過度!”
“朕也沒把這些人像是國賊那般處置,又是留婦孺、又是留下傢俱宅邸的,當事人也多少隻是充軍爲奴而已,還想如何?”
杜軫聞言也很是無奈,只能盡全力勸解道:“須有證據確鑿,不可做牽連。”
楊伊點頭。
而錦衣衛指揮使張牧之旋即在幾名近臣複雜的目光中出列拱手,卻又小心相對:“陛下,可要防着這些人家眷四處流竄?”
“不要。”楊伊冷笑相對。“入宮來求情也好,往親眷間哭訴也罷,朕且看他們如何折騰……”
衆人無話可說,張牧之也即刻轉身準備往京中去,這件事到此,也算是絕無轉圜可能了。
不過,就在此時,一名內衛匆匆迎面而來,卻又帶着一個密信盒子,張牧之本能上前,臨到跟前看到對方是內衛,方又趕緊避開,然後直接越過對方出門而去。
內衛和錦衣衛如今像是對立了,雙方互相轄制,這也是皇帝之意。
自有臨近內衛趕緊上前接過,只是打開一看封皮,便肅然起來,然後轉到亭上直接交給了皇帝。
楊伊見是內衛訊息,同樣嚴肅,而打開大略看了一下後,卻又不禁失笑,並擡頭相對姜維所言:“姜卿,卻是吳國來信,說了一件事,乃是吳國國主孫皓忽然中風,樑王秉國!”
周圍近侍文武,此時一併面色大變。
“陛下,可要喚回張指揮?”李密此時上前一步,面色嚴肅。
“不必。”楊伊繼續看着札子後半段彙報,卻是微微搖頭。
“那可要喚宰執來議事?”李密又繼續追問。
“不必專門議事,將此事發給各部院便可……”楊伊扔下信報,擡起頭來,不慌不忙。
“當下之事,是禮部、刑部、大理寺讓他們將追奪恩蔭一事,從速、從嚴、從廣,給處置了!不然等着吳國鬧起事來,這清算積弊一事,不免要稍作暫停……再追上張牧之,讓他再多抓個三四家……”
“陛下。”此時杜軫看了一眼一言不發的陳壽,懇切再對。“事有輕重緩急……”
“這算什麼急事?”楊伊不以爲然。“無非是宮廷之變,最多有圈禁國主的嫌疑罷了,北面魏國那麼多事都過來了,何必在意這個?反倒是剝奪濫恩濫蔭一事,卻能爲國省下多少錢糧?孰輕孰重,難道不是一目瞭然嗎?”
杜軫愕然當場,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他是衆卿中唯一堅持儒家的真學了,只是這天下,卻像是沒有一國再講“禮”一般,相比魏吳兩國,漢國如今這般竟然還算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