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

“京師新封冠軍侯王鬥,一戰李闖前鋒全軍覆沒,據信報所說這位冠軍侯可是一員猛將,那就恍如話本中的呂布、李元霸等猛將般,使一把大關刀有萬夫不當之勇。”

薊鎮城中,此時臨近天亮,薊鎮總兵官早早的就醒了,張世顯差不多也是臨危受任,大明朝這九邊重鎮基本上都是差不多被崇禎換了一茬。

因爲崇禎性格多疑,可是這些他信任的人,卻沒能給他足夠的回報,大同等總兵個個投敵,也就寧武關守將一人血戰而死,盡顯壯烈。

“萬夫不當之勇?”

張世顯感覺很奇怪,王鬥這人聞所未聞,這種人物不應該默默無名的,京師有了這一名猛將之後,會有什麼變化?

張世顯本來心氣也是不足,也曾想過投降,不過他是勳貴一脈,祖上是靖難第一功臣張玉,雖然沒有襲爵英國公一脈,但是自身本事卻也是非凡,無奈卻從無用武之地。

這是出於崇禎帝王心術中的“制衡”,英國公一脈已經少有領兵,本來在軍中威望就很高,一般勳貴都是出缺京營,很少被派出城,張世顯也是很少經過歷練,感覺自身的本事被耽擱了,自然生出投降的念頭,特別是如今明朝搖搖欲墜之後,這種感覺更強!

作爲勳貴之家,特別還是數一數二的那種,英國公一脈可是絲毫不比開國一脈的常家、徐家差的,特別是作爲靖難功臣,在京師更是可以稱得上勳貴潛實力第一,京師周邊無數產業。

如今分爲兩支,張世顯這一脈本來就是被放棄的,主家自然要和明朝同存亡,這一次信鴿通知信報,很可能是最後一次了。

之後,肯定就任憑張世顯單獨建立自己的勢力,爲張家血脈延續進行自己的抉擇,張家主家也有嫡子庶子被派往江南,家主張世澤卻是要和大明京師以及帝王共存亡的。

這一封信鴿的重要性,張世顯很明白,這是怕他太早做出選擇,落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其實這種選擇也很難做出,張世顯本身也在猶豫中。

此時,起的身來,天色昏昏,這時,頂多也就是三更天,可是他卻睡不着了,讓親兵爲他披甲,他想要上城頭看一看京城方向。

收拾的很快,親兵隊很快集結,張家有着無數的家生子,都是經過歷練的,他升任薊鎮總兵,自然也有了自己的家丁,足足二百餘人,加上自己結識的一些,五百人的家丁,這就是他作爲薊鎮總兵的底氣所在。

薊鎮其實現在兵也不多,也就一萬餘人,其實大明朝雖然亂象頻頻,但是也沒有到真正要滅亡的地步,只是陷入了財政困難,才導致如今景象!

而薊鎮,作爲九邊第一重鎮所在,從當前的十萬大軍,到現在只有一萬餘人,這就要從當年薊州事變說起。

萬曆二十三年的薊州之變,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悲劇。

這場事變,在官方的史料上記載極少,只有《神宗實錄》中有過寥寥幾句記載,由於當時尚處於三大徵的抗倭援朝時期,朝鮮國的史料倒是記載頗多。

“萬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在明神宗一朝,發生過多次兵變,比如萬曆十年的杭城兵變,十一年的廣城羅定兵變,十三年的蜀川建武兵變,十五年的潯陽兵變,十六年的甘陝兵變,十七年雲南永昌兵變,萬曆十九年,京營的士兵甚至在京城鬧事,相比之下,萬曆二十三年這場兵變似乎算不上什麼大事。

這場兵變主體是鎮守九邊重鎮薊鎮的南兵,也就是通常被稱爲戚家軍的大明精銳,事件很簡單:萬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薊鎮三協的南兵由於長期欠餉,羣情激奮,薊鎮總兵官王保將他們騙到演武場誘殺。

但是其中的原因,卻令人憤慨:

《兩朝平攘錄》:平壤南兵撤回時,以王賞不給鼓譟於石門寨,總兵王保與南兵有小忿,遂以激變聳惑軍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

《朝宣祖實錄》: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這些就在不久之前,還在平倭戰場上叱吒風雲的英雄們,卻被集體屠殺。

被殺的南軍人數,各類記載中人數不一,從數百人到三千三百多人不等,不過從薊鎮兵員之後的一些數字中可以推斷出蛛絲馬跡。

在前後兩次出征半島時,南兵都是給半島軍民最好印象的明朝軍隊,除了作戰勇敢,還不擾民,軍紀極佳;朝鮮人對吳惟忠所領的南兵,是衆口一詞的稱讚,在入朝明軍中口碑最佳,戰功卓著,這是一支功勳部隊,統兵的將領吳惟忠、駱尚志、王必迪三人被稱爲“南兵三營將”。

薊鎮南兵即是吳惟忠部所統的徵倭浙兵,出征後有所損失,仍然補滿兵員,共計三千七百多人。

到了兵變發生過後的兩年,第二次抗倭援朝開始,兵部仍然調派吳惟忠統領南兵入朝抗戰,但這時南兵的數字有了巨大缺口,已不到兩千名,減員將近一半,需要再招募一千八百人湊足人數;如果對照這個數字來推算,在兵變中被殺的南軍人數應當在這個數字左右。

這場兵變表面上的原因,主要就是“要賞結聚”“挾增月餉”,就是說索要欠餉,聚衆鬧事;這個時期的軍餉,募兵制一般是每年十八兩,但是東征平倭是遠途作戰,有所不同。

當時經略軍務的宋應昌將南軍的軍餉提高了一倍,達到了一年四十多兩左右,宋應昌在職的時候,都是按此標準執行,問題是他在第二次抗倭援朝戰爭前被解職,截止被解職時,軍餉並未全部按期發放,這成爲了絕大的隱患。

南兵鬧事的原因,也並非全是軍餉拖欠的原因,還有第一次平倭作戰時該得的賞金,畢竟都是提着腦袋拼命去的,仗打贏了,事先答應的賞金卻遲遲沒有,這當然讓人寒心。

宋英昌優待平倭士兵,這是好的,能提高士氣,激發戰鬥力,但他離職時沒有做好善後,宋英昌自己也在給內閣首輔王錫爵的書信中說:平壤首級大功未賞,各軍志意似不如前,是人事不在我,幸相公留意焉。

這背後卻有着更深層的原因;欠餉本是軍中常事,士兵不滿乃至鬧事也並不鮮見,爲何立下汗馬功勞的南兵會被屠戮?這牽涉到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明軍中的南北之爭。

薊鎮的南兵其實大多都是戚繼光從江南一代招募的子弟兵,前後共有二萬餘人。

在第一次平倭戰爭中,吳惟忠率領薊鎮三千七百多名南兵參戰,表現出色,有目共睹。

朝鮮人在《朝鮮宣祖實錄》中如此評價南兵:“南兵不顧生死,一向直前,吳惟忠之功最高。”

“遊擊吳惟忠領南兵進攻密德牡丹峰土窟,其軍力戰,死傷尤多。”

但是,統帥李如鬆,卻是北軍的靈魂人物,他在戰後的軍功分配上,明顯偏向北軍,把原來南軍的戰功按到北軍頭上,比如平壤的“首敘”之功,是吳惟忠奮勇先登,結果到了最後,被歸到了北軍將領楊元頭上。

不得不說,李如鬆這手做得不地道,南兵將領王必迪甚至直斥李如鬆“不智不信不仁”,下級當面斥責上級,可想而知南兵的憤怒。

南兵沒有得到公正對待,事先許諾的獎賞也不到位,明軍內部北兵與南兵之爭愈演愈烈,碧蹄館之戰後,因此李如鬆戰意消沉,沒有進一步的軍事動作,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當年戚繼光爲何特意要將南兵調到薊鎮,就是想以此作爲垂範,整頓北兵的風氣,籍此來練兵,戚家軍的軍紀有目共睹,即使在之後出國的遠征中也同樣如此。

但戚繼光這麼做,必然會傷害部分人的利益,同時也造成南北兵之間的矛盾,戚繼光在的時候,他的威名赫赫,還不至於表現得很明顯,而等戚繼光去世以後,大明再無這般名將壓陣,這爭端導致的裂縫就越來越大。

南北的爭端,並不侷限於軍中,朝堂之上,更是劇烈,張居正、戚繼光去世後,繼任者多是北方人,等支持南兵的宋英昌被罷官後,南兵更加勢單力孤,無人爲他們說話,前面答應的餉銀,更是不知找誰去要。

而這時候的薊鎮總兵王保,卻也是北方人;所以,薊鎮兵變的爆發,就是大明南北地域矛盾的一次爆發,在這次兵變中,缺少支持的南兵被心懷怨恨北方軍官誘殺,隨後扣上個謀反的罪名,這纔是事實的真相。

不過如果再往深層次探究,這就反映出明朝軍隊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弊端。

明朝軍事,從起初的軍戶制到隨後的募兵制,發展到萬曆晚期,已經運行得越來越艱難,從根源上,又與財政息息相關,仰賴張居正改革十年間,國庫得以充實,不過三大徵一打,就再也沒有恢復。

“皇帝不差餓兵”這個說法,估計深居皇宮的萬曆沒有聽說過,崇禎應該也沒有聽說過,正是他們不斷的差“餓兵”,“餓兵”都變成了“賊兵”,最後,大明終於亡於“餓兵”手裡。

薊鎮之變,其實可以看做是對萬曆,對明帝國的一個警告,身爲九邊重鎮之首的薊鎮出了這樣的事,一定是哪些制度、哪些環節上出了問題,這樣繼續下去,大明帝國很危險!

可惜,萬曆和羣臣選擇性忽略了、忽視了,甚至這件事的罪魁禍首薊鎮總兵王保,事後受到了什麼追究?

什麼都沒有,王保隨後替代董一元鎮守遼東,卒於任上,死後贈左都督。

南兵將士們半年前剛剛爲國家遠征歸來,在異國土地上揚名立萬,在戰爭中奮勇當先,可是,這些軍人,沒有死在戰場上,卻在駐地被誘殺,何其可悲!

因此而導致的兵無戰心,因爲這南北之爭是上層之爭,下層軍兵何分南北?這是大明朝內閣鬥爭的一次延伸,也是黨爭的延續,後果卻讓明軍基層將士爲之承擔。

因此薊鎮之變後,戚繼光花費十六年時間,苦心積慮構築的防線很快失去了作用,而在薊鎮事變三十多年後,東奴長驅直入,大明的北邊各重鎮不堪一擊,它們彷彿已失去了屏障作用,只剩一道道邊牆。

這樣的大明,也難怪會亡,這是萬曆二十三年的事了,至今已經四十九年了,如果不是楊伊力挽天傾,那麼今日,將是明朝滅亡的時間。

而張世顯這種世家子弟,卻也要在沒有察覺到的危機中喪命;哪怕他本是想要投靠大順的,不過,劉宗敏可不會允許自己的最後一次輝煌的戰役出現什麼污點,城中,其他人都可以投降,張世顯卻是必死無疑!

這點他不知道,也可能不用再經歷了,因爲此時,他並沒有在府邸中沉睡,而是點兵去往了城頭,這種意外,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

劉宗敏來的太快了,要知道,他竟然是和張家馴養的信鴿差不多一起到的,而若是沒有楊伊插手,李過率領的前鋒軍是本應該絲毫無損的,張家也因此,再無絲毫希望,自然也就不會給張世顯傳信了。

不過,王鬥夜襲李闖軍前鋒大營,京營伏兵盡出,驅散李闖軍前鋒,這就是希望所在,自然要給張世顯趕緊傳信,讓他再等等。

張世顯上任以來,已經被城中世家摸清了規律,知道他並沒有夜間巡視的習慣,也就大搖大擺的在街上聚集了家丁,準備去打開城門,迎闖王!

然而就在這時候,總兵衙門大開,火把點亮,正好和這些人相逢!

張世顯也是一愣,他倒是急智,立刻喝令:“敵襲!殺!”

就帶着人親自衝上陣去,幸虧他是披了甲,這要是沒有披甲,他恐怕也是不敢帶頭衝殺的,在這個冷兵器的時代,披甲還是沒有披甲,這武力上的差別可是很大的。

將軍勇猛,他這些家丁親兵自然也是不落於後,雖然鎧甲武器都沒有張世顯的精良,但是也非是一般,此時衝殺上去,戰果卓著!

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四十五章 開封說書人第二十二章 玉暖柔第四十章 埋伏第一百六十八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六)第九十六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下)第九十四章 逃亡恆河(2)第六十一章第八十八章 宋缺第二十七章 雙龍(2)第七十六章 黑木崖之戰(3)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二章 和親第一百九十二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三)第八十六章第八十七章 漢天子生財有道第十七章 論劍初始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四十三章 泄露第三十五章 彈指神通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三)第六十七章 大額打賞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計第四十二章 毒殺第一百三十九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八十八章 宋缺第一百八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二十一章 束手就擒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二十九章 開啓(1)第五十九章 晉升(2)四十八章 唐門第八十八章 宋缺第二十章 金龍幫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滅第二章 華山掌門第一百二十九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十四章 進攻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代戰甲第一百八十六章 澤州攻防戰第三章 男人的榮耀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長第八十三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第三十八章 決戰中原(1)第四十九章第九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十一)第七十七章 上將潘鳳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零五章 漫展(1)第六十章 曇花第三章 溫青(1)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四)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十三章 救援第三十六章 我佛慈悲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五十七章 貢獻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十一章 四盟爭鋒第三十六章 黯然銷魂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十九章 論劍(3)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四十四章(回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二)第三十四章 星空Starry switch第五十七章 貢獻第七十八章 美周郎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八十四章 獨孤閥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五十七章 壽宴(4)第七章 張四郎第六十一章 竟陵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秘(三)第三十一章 變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