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

聽着殿中一衆本地名士和文臣絞盡腦汁的隻言片語,楊伊想着那些至今的帝王,雖然稱呼曹氏爲賊,但是楊伊還是視之爲帝的。

曹魏數代帝王,當年魏武至今,雖然爲賊,但是文學上的成就卻是不可質疑的,也不是時間可以磨滅的。

想至此,楊伊此時起身,看向羣臣,說着:

“朕有一詞,請諸卿聽: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懷帝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祁山缺。

壯志飢餐賊虜肉,笑談渴飲敵寇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念至此,殿中此時無人敢言,隨着楊伊的言語間,此時天地間,都彷彿有了一絲動靜,甚至有聖音輕鳴!

只是此時楊伊並未曾停頓,而是繼續吟着:

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終南山前珠翠繞,上林苑中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

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人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錦官遊,與天賀。”

隨着楊伊吟唱完,這兩闋詞其中含義,殿中人卻都基本明瞭,就是武臣,也都不是不學無術的,姜維、霍弋等人都是文武雙全的,都是那種出則爲將,入則爲相,上馬平天下,下馬安天下的大才。

自然明白其中之理,這兩闋詞論及立意和文采,都是絲毫不亞於當年的曹氏父子的。

完全的表達了古都昔日繁華,如今卻國破家亡,山河破碎,社稷蒙塵,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令人讀罷痛心疾首,簡單凝鍊,卻字字滴血,不知凝聚了寫作者多麼痛心,悲憤與力圖改變的情感,就是姜維霍弋之心懷,此時聽了,也恨不得立即統兵北上解民於水火之中。

一句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卻是令人感懷。

那種還我河山,洗刷國恥,解民於倒懸,豪放明快中卻又隱隱透露一點不知何時得此良機的急迫,拳拳之心,吟誦來卻是極有感染力。

一片碧血丹心,擔負興國重任,可同樣也是年輕有活力,樂觀的,甚至可以想像未來的勝利,等來日還舊都,再續錦官城一遊,當與天同賀……

這無疑是一片好詞,但是若是如此也就罷了,這是道法顯聖的時代,文道已然建立的時代,此時楊伊吟誦間,已然用出自己身懷的龍氣。

聽着前半闋詞的時候,衆人滿目悲色,彷彿見到,秋雨停後,一個偉岸的身影憑欄而立,怒髮衝冠。

那人遙望天際,無處宣泄國運撕裂的悲憤,只得仰天長嘯,一舒情懷。

爲張龍象,所有功名如糞土,成方虛聖,披星戴月,轉戰各界,見慣風雲,而家國危急,不能再虛度年華,不要等到發白人已老,才悔不當初,徒留悲傷。

國君被賊擄走的恥辱,至今沒有洗刷!而臣民的恨意,何時才能消除?

既已如此,那應當如當年先丞相,乘坐戰車,踏破祁山山口,復我河山。

戰場之上,吃賊之肉,喝寇之血,壯志凌雲,談笑殺敵,無懼無畏。

從現在起,揮師北上,定要奪回失去的大好河山,最終攜勝利之師凱旋!

而後半闋詞,更是連貫起來,直接讓這兩闋詞提升了一個位格,已然能和當年魏武《短歌行》相較高下了,而在此時,更是要震動天下。

轟!

此時只見一道紫光直衝雲霄。

轟!轟!轟!

漢國各地,一道又一道紫氣直衝雲霄。

有剛剛得勝不久佔據西縣的大軍,有沓中屯田的輔軍,有此時正在漢中剿賊的平賊營軍,有各地的守衛軍團,還有巴州的水軍……

所有紫氣光柱沖天而起,抵達天幕盡頭,便徐徐彎曲,如虹橋轉向,直奔此時漢國名義上的國都錦官城,目標是錦官城中漢國皇宮大殿。

此時,天下震動,如此異象,致使天地間所有的目光,自去年那天清晨,紫氣東來三千里之後,再一次落在漢國。

那一次,無數奇人異士以爲那是直指崑崙,如今這光耀數百里卻是目標清晰。

漢國萬民心潮涌動,冥冥之中彷彿有一種力量,讓他們不由自主望向國君所在。

漢國各地紫氣在天際劃過優美的弧度,隨後斜斜拋向錦官城。

一道道又一道紫氣融入錦官城上,代表着漢國的龍脈之中,只是短短數息後,整座錦官城都都被紫氣籠罩。

此時漢國各個軍團上空,出現了大漢以往的諸多名將的虛影。

兵仙韓信、周亞夫、衛青、霍去病、鄧禹、馬援,還有終軍、班固、陳湯、段潁等等,乃至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諸葛亮等等,出現在某個軍團所在。

軍魂顯現,萬軍同心。

楊伊身後,大氅飛揚,聖光鋪開,化億萬軍魂,純白無瑕。

那漢國曆代軍魂戰魂遮蔽一半天空,最後伴隨着紫氣注入龍脈,最終如同無邊無際的披風一般落在楊伊身後。

看到天空軍魂越來越少,每個看到這一幕的漢國人都悵然若失,那是當年何等強盛的大漢!

而隨着楊伊的“與天賀”落下,無數虛影如雲如霧,向四面八方飛散,落入漢國所有軍團的每一個人的身體裡,除了那些已經叛國之人。

即便是蠻人也獲得這種力量,入漢則爲漢民,以心爲歸屬。

而各將此時也獲得了相應的軍魂入體,比如關羽之魂影,此時就注入了關彝體內,那巨大的先祖之影融入關彝體內,直接讓關彝的身高生生提高了少許,身體更加強壯,思維更加敏捷,力量更大,直追先祖。

幾乎所有的兵將都在驚喜地拍打撫摸全身,每個人像是都感覺自己力量有明顯的提高,身體更加結實。

衆多將領感受到體內增加的力量,都是十分激動,這簡直是神蹟,這提升的力量看似不大,但是如是苦練,那也是數年之功,還得用食補。

而今,直接省卻了數年的苦功也就罷了,此時還可以察覺到,蘊含的力量並未曾消化完,還會在以後有所收穫,這加起來,基本就是十年的苦功了。

一名戰士省卻了十年的苦功,而將軍們更是得了將魂,卻是得到了更多,那種種感悟和傳承,更是不傳之秘,更是兵家的絕密。

漢地士族,文武良才稀缺,就是因爲如今漢地缺少傳承,這不是當年開國之時,人傑當世,百餘年的相持,如今當年的那一批人傑,基本都已經不存世了。

而各家傳承也比不上佔據了中原的魏國,魏國雄踞當年大漢十三州中九州還多之地,而漢國如今雖然稍有開拓,也就是益州和梁州之地了,還不如孫吳佔據的揚州、交州以及半個荊州之地。

這就是國力的差距,而此時這一首戰詞出世之後,大漢纔是振興有望!

這首詩的作用,是如今天下所傳所有的戰詩之冠!

這是一首出征詩或者稱之爲壯行詩,是戰詩詞中最重要的,沒有之一,因爲出征詩能讓大量的士兵的身體素質突飛猛進的提升,少則維持數日,多則維持半年以上。

若是長年累月獲得出征詩加持,士兵的身體會永久性增強,甚至連他們兒孫的身體都比尋常孩童強壯。

本身自己都能獲得十年苦功的加成了,再加上這些,那其中所獲得的收穫,可想而知。

以往,魏國憑藉着自己的資源,雖然內部頻頻戰亂,但是卻能幾線作戰,並且壓制的漢國苦不堪言,漢國只有兩州之地,說是兩州,真正可以稱得上富強的也就一州,幾乎是以一敵十。

而現在,僅僅一首詩詞,就能讓漢國所有軍團實力提升,幅度近乎是一倍,這是何等偉岸之力。

以往之所以屢屢戰敗,不是漢國士兵不如魏國,而是漢國士兵並未曾在單兵素質上和魏國拉開差距,主要是身體力量差距不大,而現在,身體力量有了差距,在憑藉衆將得到了先賢傳承的智慧和敏捷,從今以後,可以說,漢國已經和當年丞相在時一般,視敵如土雞瓦狗!

就在所有人被這首曠古絕今的詩詞之力震驚的時候,一種極其晦澀但又龐大的力量自天而降。

這是一股只有少數人才能感受到那種天地元氣的波動,那力量龐大到必須要小心翼翼,因爲稍有不慎便可能毀滅整座皇宮。

此時,只能以心神感知,只會察覺一片奇特的水波在天空蕩漾,外放出奇特的氣息。

那種力量偉岸無上,令人生不出任何抵抗之心,只能僵立在那裡。

殿中幾人相互用眼神示意,猜測這是什麼力量降臨。

只有楊伊才知道,這根本不是什麼力量降臨,而是此時大漢龍脈現世,那奇特的波動,是天地法理交織、天道滌盪。

這一股無上的力量遲遲不離開,此時殿中的人察覺的越來越多,但是一些人此時卻是欲哭無淚,因爲每個人都感到自己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被這力量看透,彷彿赤裸着身體站在這裡一般。

另外一些人卻面帶微笑,即便還沒有擺脫那首詩詞中的憤怒與壯烈,也依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

因爲,這是傳說中才會出現的龍運洗禮,這是帝王都無權享用的天大恩賜,只有一國建立才能得到唯一的一次機會。

此外也就是中興之時纔可以了,而漢國至今,也就當年高祖羣臣,光武帝重興時的羣臣,以及烈祖建立季漢時的羣臣。

如是有人能佔據一縣,反叛立國,也能得到這龍運洗禮,當然,其後得能在圍剿下存活下來,並且被這龍運洗禮之後,並不是就立刻獲得提升。

而是隨着所在之國,國運的提升,自身同樣隨之增強,就像是高祖當時,出身大都無非是鄉間黎民,但是,最終卻是天下名將,歷代稱頌之名臣。

而光武帝重興,雲臺二十八將也是赫赫有名;烈祖之時,五虎上將,也是威震華夏,而沒想到今日,竟然再次得到此機會!

龍運洗禮之下,直接遍佈人體的每一個部分,對人體形成一種全面的洗濯、滋養和增強,對於自身的所有力量都有巨大的好處。

尤其是強者將會更強,如果是文武全才,那麼就會文武之道,皆一同提升,當年武侯,就是把這龍運發揮到極致的典範。

這一次,洗禮的時間雖然不長,一開始許多人驚恐,但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後,全都沉浸在其中,飄飄欲仙。

此時楊伊也慢慢閉上雙眼,神遊天地。

就見此時大殿之上,奇光如雨。

那些奇光無一明亮,全都無比奇怪,明明有一些鮮豔的顏色,諸如紫色、紅色、金黃等等,可無論顏色如何,在楊伊的感應中,那些光芒都無比暗淡,無比晦澀,彷彿改變了天地間顏色的性質。

那不是顏色,而是深奧的法理,玄妙的聖道。

法理聖道如四季,無法觸摸,無法看見,但卻可以通過萬物變化來推斷,那些奇光,並非法理與聖道本身,而是它們引動的力量。

此時龍運之下,但凡是漢國文臣七品,武將軍候以上,一視同仁,都得到了機會,超凡脫俗的機會。

就像是當年漢初三傑,韓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融會貫通兵法絕學,最終號稱“兵仙”,千古兵法大家,唯此一人獨佔其號!

還有蕭何,歷代爲相,皆以蕭相國爲尊,千古也僅有數人;而“謀聖”張良,更是潛修成道,立下“天師道”的道統,其數百年後,幾次都有奪天下建立地上道廷之望。

道統更是千百年後,也仍舊存活於世,這就是各有各的選擇了,韓信選擇了兵法,蕭何選擇了爲相,而張良選擇了道。

楊伊此時卻不知,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將,卻是選擇什麼?

是不是會有和當年韓信、蕭何一般的人物呢?是不是會有張良一般的醉心仙道的人物呢?

如今卻是不知了……

第四十九章第七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十八章 李二郎第一百五十章第八十五章 漢皇忽病重 荊州傳急報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六章 成果第九章 向雨田第二十章 秘境(5)第八十六章第十八章 李二郎第一百二十七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三)第二十四章 論劍(8)第四十一章 再回華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買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六十七章 大額打賞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二)第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六十四章 逃離黑木崖第六十六章 梅莊(2)第十六章 女王第二十八章 比武第一把三十章 名士不畏死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六章 賊王大會(6)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九十五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中)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二十九章 開啓(1)第十九章 流民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二十七章 掌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五十七章 貢獻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三十二章 滅晉第一百四十二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一)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二十三章 論劍(7)第一百零六章 袁公路爲人嫁衣第三十二章 路遇第十五章 驚言第十六章 滅秦第二十六章 鋼鐵俠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荊州攻略(5)第一百七十二章 買兵第一百零五章 漫展(1)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十五章 論戰天下第八章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二十六章 晉第二十章 金龍幫第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二十九章 遊戲機發佈第十八章 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十一章 富二代也沒錢第六十一章 汽車人變身第五章 隻言片語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二)第十章 回憶(2)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五十七章 鄰居(1)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二十九章 兵器譜(1)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二十四章 秘境(9)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一)第十一章 攔路虎第六十六章 黃漢升單騎踏營第三十一章 金盆洗手(7)第九十八章 妖道(三)第五十章 新任務第八章 少女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五十章 海上決戰第六十五章 瑣事第三十二章 林朝英第一百九十章 覆滅(1)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屈辱第三十章 開啓(2)第三十七章 青龍會(2)第十章 神仙?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