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門,彷彿將公寓分成了兩個部分。
聊天組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聊天。
大概是重逢後,兩個人還沒完全進入兩年前熱戀的狀態。
或許還有赤井秀一答應光佑,要以真實身份重新追求明美的原因在內。
兩人中間隔開了大概三個拳頭的距離。
並沒有出現明美依靠在赤井秀一身上的情況。
其實這點距離也算不上遠。
而且明美臉上的笑意和眸中的情意,以及赤井秀一那落在明美身上的目光,讓兩人看起來還是很親密。
雖說赤井秀一要重新追求明美。
但兩人都已經互相知道了對方的那份情誼。
重新追,也只是想彌補一下當年的遺憾。
讓明美體驗一下普通女孩的戀愛過程。
除此之外,也能算是赤井秀一對明美的一種承諾:
“我會把你重新追回來的。”
...
隔壁的房間內,電影組依偎在牀頭看喜劇電影。
性格偏冷的小哀看電影時,大多數時間只是脣角上揚。
也不知道這脣角是因爲電影的搞笑劇情,還是因爲身旁的光佑才翹起來的。
不像是光佑,時不時的就會因爲劇情笑幾聲。
他是真的沉浸在這部電影當中了。
電影雖老,但笑點卻還是很足。
無論是哪種相處方式,氛圍都挺不錯的。
...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隨着電影最後的製作人員名單浮現,這部電影算是看完了。
退出全屏播放模式之後,光佑瞄了眼桌面右下角的時間。
見時間也差不多了,他便說道:
“走吧,小哀。”
“也差不多該去準備午飯了。”
“嗯。”小哀合上筆記本,應了一聲。
把筆記本電腦放在一旁的桌上,兩人便推門離開了房間。
此時客廳裡的赤井秀一和明美還在聊天。
這會兒是明美再說。
見光佑和小哀從房間裡走了出來,明美頓時停下了當前的話題。
以爲是自己打擾了明美兩人,光佑便對兩人說道:
“你們繼續聊。”
“我和小哀去準備午飯,好了叫你們。”
“都午飯了?”
這會兒明美才注意到時間。
她不由感嘆,時間過得真快。
“是啊,你們繼續聊,當我們沒來過就行了。”
說完,光佑就和小哀一起走進了廚房。
直到光佑的身影消失在廚房,赤井秀一才收回目光。
雖說不會去問來歷了,但他還想觀察一下光佑。
究竟發生了什麼?
爲什麼光佑會說他的故事沒那麼簡單呢?
如果光佑原來是大人的話,那身手什麼的都能解釋。
但卻不能解釋他查到的那些貨真價實的資料。
也就在這時,赤井秀一想到了一種極其科幻的可能性:
“光佑不會是某個組織人體試驗後的產物吧?”
“通過某種實驗,讓一個成年人的軀體退化到嬰幼兒時期。”
“雖然實驗成功了,但結果不符合預期。”
“於是光佑就被那個組織遺棄。”
“然後被福利院的人撿到。”
之後便是資料上記載的那些事情了。
雖說聽上去很科幻,但想想廚房裡那個活生生的例子,好像也不是沒可能。
也由於有類似的例子,赤井秀一併沒有急着排除這一可能性。
他看着廚房的方向,心想:
“如果是真的話,那麼那個組織研究這個是想幹什麼呢?”
出於職業習慣,他下意識的想了下。
不過,他註定是得不到答案了。
這個世界上研究這種東西的組織,也肯定會有人被用來做人體實驗。
但光佑絕對不是其中之一。
...
爲了慶祝明美和赤井秀一重逢,今天的午飯很豐盛。
這也是她們兩人這兩年零幾個月以來,第一次一起吃飯。
也正因如此,明美此時心情很好。
似乎也是因爲心情的關係,她感覺這頓午飯,也變得更加美味了些。
平時一起吃飯的時候,光佑總是扮演着“氣氛活躍者”的身份。
不過今天他沒有,安靜了一些。
好不容易在赤井秀一的心中建立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形象。
他還想再維持一會兒。
雖說光·氣氛活躍者·佑今天休息,但桌上的氛圍仍然是挺不錯的。
除了小哀。
平時小哀時不時的也會說兩句。
但今天她卻沒怎麼說話。
只是安靜的聽着他們說笑,偶爾給光佑夾一些他喜歡吃的菜。
說話的次數用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她的心情光佑理解。
也並沒有想勸她的心思。
對於當時的小哀來說,明美是她堅持下去的信念。
信念差點崩塌,這種感覺只有她本人才能親身的體會到。
講相聲的郭大爺曾經說過一段話。
總結起來就是:
“未經別人事,莫勸人大度。”
無論兩個人經歷過的事情如何類似,甚至一樣。
但人不同,感受也不同。
不是本人的話,無法完全體會到那種感覺。
這道理光佑很清楚。
他自然不會情商低到去勸小哀看開些。
說什麼“明美姐現在不是沒事麼”之類,只有情商低到一定地步,纔會說出口的話。
自從意識到小哀的一樣,光佑就變得更加安靜了。
他時刻注意着小哀的情緒變化。
雖說小哀看某個人不順眼,但也不會因此當場發火什麼的。
她本就不是這個性格。
而且明美此時也挺開心的。
她可不會去破壞自己姐姐的好心情。
有些人可能這會兒就要給出“他和我,選哪個”的經典問題了。
這當然是出於關心才問的。
但若是小哀將這個問題問出口。
就會讓明美被夾在戀人和妹妹之間的無解選擇之中。
最後得不到結果,還破壞了明美的心情,自己的心情也沒有好轉。
得不償失。
不過,小哀自然不是這種人。
她也聽光佑說了要重新追求明美的事情。
如果那個人對明美好一點,以後讓她叫聲“姐夫”,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現在...
她不想提起那個人的名字。
還是用“某人”來取代比較好。
當然,這並非是小哀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