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馬公孫

劉協一行人上路之後,這一日,卻是忽然遠處又出現了一支軍隊,衆人不由的驚訝的看着遠處。

只見遠處旌旗飄飄,軍容極爲雄壯,黑衣黑甲,但是騎着的卻都是白馬,分明就是一支久經陣仗的精銳之軍。

衆人臉上都不由的露出一絲驚色,這是那支軍隊,竟然能夠散發出這樣的一股子煞氣?

正當衆人思考的時候,這時劉協身旁的荀彧卻是開口道:“看樣子,應該是幽州公孫瓚的白馬義。”

聽到荀彧所言,衆人不由一想,果然這和那公孫瓚傳聞之中的白馬義從卻是有着很多的相似之處。

想到來人竟然是公孫瓚,劉協心中不由的有了一份期待,除了對於劉關張三個人之外,還有更多的卻是因爲公孫瓚這個人。

光和年間,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從幽州徵發三千精銳騎兵,並給予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帥此三千騎兵。

公孫瓚率軍到薊中時,漁陽人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攻佔右北平郡、遼西郡屬國的城市。

公孫瓚以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立下戰功,升爲騎督尉。此時,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衆歸降公孫瓚。

公孫瓚又升爲中郎將,封爲都亭侯,進駐屬國,此後的五六年間,與北方遊牧民族爭戰不斷。

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孫瓚與張純、丘力居等戰於遼東屬國石門,張純等大敗,張純於是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公孫瓚繼續追擊,由於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圍困於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糧盡士潰,士卒死傷大半。

丘力居軍也糧盡疲乏,遠走柳城。朝廷詔拜公孫瓚爲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領屬國長史。公孫瓚於是統領兵馬,守護邊境。

每次一聽到敵人來襲,公孫瓚馬上聲疾色厲,作戰時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

從此烏桓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公孫瓚常與身邊數十個善於騎射的人都騎白馬,相互間爲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青州黃巾軍攻打渤海今河北南皮東北的時候,聚衆三十萬,欲與黑山軍會合,公孫瓚率步騎兩萬人在東光南大破青州黃巾,斬首三萬餘。

青州黃巾軍棄輜重,奔走渡河。公孫瓚等他們過到一半時出擊,再次大敗黃巾軍,死者數萬,俘虜七萬餘人,車甲財物無數,於是公孫瓚威名大震。

當然這些劉協當然不會在意,那些黃巾軍也只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罷了,面對三十萬黃巾軍劉協也並不會害怕。

劉協在意的是公孫瓚對於抗擊外族的貢獻,劉協最爲看重的正是這樣的人,而劉協最爲痛恨的卻是那種最喜歡窩裡橫的人。

對於外族像龜孫子一般,對於自己人卻是又猶如屠夫一般,實在是讓人嘆惋。

現在幽州刺史還是劉虞,公孫瓚現在不過是北平太守罷了,公孫瓚跟劉虞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而且之間也打了不少仗。

眼瞅着就要控制不住的時候,出了洛陽這等事情,顯然將焦灼的二人給暫時勸下來了。

雖然劉協心中對於公孫瓚的許多做法是頗爲欣賞的,但是劉虞雖然說起來跟劉協也算是同是姓劉的一家人。

要知道劉虞跟先帝劉宏的關係還不錯的,對於皇家正朔很是看重,這個人雖然有時候有些迂腐,但同時也有些可愛。

不過劉協對於劉虞的對於外族的懷柔政策是非常不滿的,劉協更喜歡的是跟公孫瓚一樣的鐵血,這隻能說是政治抱負或者是性格使然吧。

外族就猶如後世的某島國一般,你對他懷柔的時候,他並不會領你的情,在你強大的時候可能會聽你的,但是一旦以衰落的時候,第一個上來撕扯你的肉的就是飽受自己恩惠的他們。

只有採取鐵血政策,將他們全部都打服了、打怕了,才能夠遏制住他們,纔會讓他們聽話!

見到這個傳奇的人物,劉協自然心中卻是有着幾分的激動,比之之前見到孫堅的時候也不遑多讓。

等到對面的軍隊到此,就見到了一個一席白衣的將軍模樣的人從馬上跳了下來。

只見白衣將軍走上前來,看着劉協就行禮道:“敢問可是渤海王殿下?”

“公孫將軍,早就聽聞將軍大名,雖然孤到了冀州緊鄰幽州,但是也一直未嘗得見,今日一見,公孫將軍果然器宇不凡如同傳言的那樣非同凡響哪!”劉協出奇客氣的對着公孫瓚說道。

聽到袁紹所言,公孫瓚倒不知道劉協對自己跟對別人的態度不同,而是中規中矩的回答道:“殿下言重了,末將覺得殿下才真正使是人中龍鳳啊!”

聽到公孫瓚的誇獎,劉協卻是並沒有反駁。

見到劉協沒有說話,公孫瓚頓時有些尷尬,不由地看向了劉協身後的許褚和趙雲等人。

對於公孫瓚這個整日在邊境之上跟那外族幹仗的鐵血將軍來說,自然能夠看出來劉協身後的許褚等人乃是不凡之人,一時竟然起了愛才之心竟有些出神了。

“公孫將軍,公孫將軍......”劉協見到公孫瓚的樣子,哪裡還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心中不禁暗笑,你可是沒機會了。

而聽到劉協提醒的公孫瓚,這時方纔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渤海王殿下,實在不好意思,剛剛實在是在下走神了,實在不是故意.....”

見到公孫瓚的樣子,再聽到公孫瓚所言,劉協不禁感覺這個公孫瓚是個妙人,劉協不禁笑着無所謂的說道:“無妨!無妨!今日能夠見到公孫將軍實在是三生有幸哪!公孫將軍在那幽州殺的外族聞風喪膽,實在是孤等楷模啊!”

聽到劉協所言,衆人的臉色不由地一變,而劉協身旁的荀彧卻是驚訝的看着劉協,顯然沒想到劉協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

要知道現在這個時候,人們更多的認同劉虞那樣的懷柔,像是這樣的大殺四方之言根本就不能明說,因爲會被那些衛道士們攻擊的。

就連公孫瓚也是悄悄在做,不會公開說出來,沒想到劉協竟然會公開贊同他這麼做,實在是讓公孫瓚感到意外。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見文姬第三百四十章 李斯歸洛第二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九十七章 錢糧被劫第三百六十章 輕敵身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黃巾到來第二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七章 情敵來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荀攸公達第一百三十四章 口吐蓮花第七十四章 被威脅了第八十章 吹鬍瞪眼第二百四十五章 潁川學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表字彥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揍成豬頭第五十九章 統一思想第二百八十九章 羣臣競猜第六十章 何苗其人第一百一十章 霸道劉協第二百三十一章 引起震動第七十八章 身陷絕境第二百九十三章 牢獄之中第六十五章 連罵帶嚇第七十八章 身陷絕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協護犢第三百二十章 背後之人第二百七十章 就地正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洛陽形勢第二十三章 又生變故第二百四十三章 晴天霹靂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嘉荀彧第二百二十章 就地正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墳冢之前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拒還迎第二百一十四章 路遇麻煩第二百一十二章 遇到難題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協借錢第二百九十八章 空手白狼第二百二十九章 審判董鵬第一百五十四章 勸說周異第二百二十六章 黃巾到來第四十六章 效果立判第三百二十七章 銀甲小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黃巾襲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發展渤海第二百二十九章 審判董鵬第九十三章 成事不足第二百三十七章 堅韌之志第二百二十六章 黃巾到來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達不滿第三百二十三章 黑色洪流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事訓練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網打盡第二十三章 又生變故第二百六十四章 醫道構想第六十五章 連罵帶嚇第十七章 軟硬不吃第二百零一章 挑中獎了第五十一章 倔強徐榮第二百章 激將之法第十五章 力排衆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樂進逞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二斧對壘第五十五章 太后撒潑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見毛玠第五章 向吾行禮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前叫囂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開質問第二百八十三章 產生嫌隙第二百零六章 堆積如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荀攸獻計第三百零八章 糾結韓馥第五十八章 分封渤海第二百八十四章 思維誤區第一百三十四章 口吐蓮花第二百八十四章 思維誤區第三百五十六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二十四章 兩種選擇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二百三十四章 有苦難言第十八章 以多欺少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發神威第三十八章 董卓來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解開心結第二百七十四章 外部勢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有使田疇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協勸架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殿之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繞城而跑第二百九十六章 黑山撤軍第二百零九章 絕世神兵第四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燕恩公第二百一十章 寶劍到手第三百二十章 背後之人第八十七章 個人決鬥第二百一十章 寶劍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