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麥子在不知不覺間由青色而變成枯黃,使原野換了本來面目。空氣裡處處洋溢着暖暖的陽光味道,被徐徐的微風吹得四下飄散。拂過臉龐竟是沒有絲毫的燠熱。風中時時送來布穀鳥的叫聲,這是告訴人們“春已歸去”而是初夏四月的季節了
南方暖和的天氣,以及本身早熟的品種,使張帆的小麥提前一個月成熟。
麥田黃了。粗壯的桔杆上挑着蓬乍乍的穗頭,熟得那麼深沉,像無邊的金色的海。
張帆回到黃龍寨的第一件事,就是主持收割冬小麥。這影響到未來一年的黃龍寨的口糧,以及首勝營能否順利發展擴張的關鍵,務必保證不會出現任何變數。
收割工具和人手張昭已經幫他置辦的妥妥當當,這讓張帆甚是滿意。
儘管張昭來黃龍寨的時間並不長,但是真正的人才,就是隻要放在合適的位置便能立刻大放異彩。
由於張帆給了他相當大的自由度和信任,張昭自然投桃報李,將黃龍寨的大小事宜安排的井井有條,蒸蒸日上。
在此之前,這些雜事都是由黃胃和侯三寶聯合處理的,不過隨着茶司的規模日漸壯大,侯三寶也有些分身乏術;而黃胃年事已高,隨着黃龍寨規模擴張,他處理事務也有些精力不濟。
然而自從張昭來了之後,短短數日就熟悉了寨中事物,處理諸多事情得心應手,寨中人人信服,黃胃和侯三寶反倒逐步淪爲邊緣人和助手。
這次張帆回寨之後,黃胃以年老爲由請辭,張帆挽留一番見他再三堅持,也就好生勉勵一番並賞賜很多財物,准許他頤養天年去了。
張帆同時也免掉了侯三寶處理內務的差使,使他解放出來,專心處理茶司的工作……由此,張昭正式成爲張帆手下第一內政大臣。
“主公,一切都準備好了,可以開始祭祀了嗎?”張昭恭恭敬敬的請示張帆說。
“好,那就開始吧!”張帆在張昭的引導下朝祭壇走去……
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古代以農爲本,因此與農業緊密聯繫的祭祀活動,便很受重視。社稷祭由來已久,耕種和收割前後都要舉行祭祀活動。
社稷壇是祭祀的場所,要用五色土鋪墊。土色隨其方位,東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黃,以象徵五方。祭社稷要用太牢,即牛、羊、豬三牲,還要鐘鼓齊鳴,載歌載舞,其活動十分隆重熱烈。
祭祀完畢,張帆就正式開始收割小麥了,因爲人手不足,所以張昭也從附近請了一些家世清白的平民百姓幫忙收割。
同時張帆則出動了軍隊維持秩序,以免發生意外,畢竟兔子急了會咬人,哪怕是老實巴交的平頭百姓,餓急了眼也可能鋌而走險……
這批小麥光種子就花了張帆九百萬金豆,加上後續作坊斥資研究化肥農藥以及生產製造。這些又花費了上千萬金豆,可以說是投資甚大。
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這些錢並不是白花的。再加上張帆採用了後世先進的除蟲、除草、預防病蟲害……等一系列手段,使得這批小麥長勢喜人。和周圍其餘鄉民的小麥形成了鮮明對比,即使肉眼也能看出產量有明顯的碾壓趨勢。
太陽漸漸升高,麥田一片熱火朝天,忙忙碌碌的收割場景,看到這幅畫面,張帆不禁油然而生一種滿足感。
成熟的麥子,挺着沉甸甸的腰桿,互相磨擦着,發出嗦嗦的響聲。麥粒一顆一顆的,像小水珠一樣鑲嵌在麥穗上,還長着長長的麥芒。
張帆拿一穗麥子放在手上搓一搓,放到嘴裡嚼一嚼,滿嘴都是清香!
“主公,呂嶼又來消息了!”公孫景將一封信遞給張帆。
張帆接過來瀏覽一遍,嘴角上翹,帶着笑意說:
“嘖嘖,彭虎和尤突打出真火來了,不斷調兵遣將,打的如火如荼啊!”
“多虧主公神機妙算。現在他們誰贏了,誰就可以成爲新任的山越王,一統山越諸部……這麼大的誘惑,根本沒人能把持的住啊!”
張帆眺望遠處的田野,幽幽嘆道: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大家你爭我奪,歸根結底,還不就是爲了利益二字。只要因勢利導,自然無往而不利。”
公孫景附和道:“主公高見。現在呂嶼幾次關鍵時刻的建議,幫助彭虎扭轉乾坤,打的尤突節節敗退,呂嶼信上說,估計也就這幾天,彭虎就能徹底擊敗尤突了……”
張帆握緊拳頭,“很好,一切盡在掌握。看來平定山越近在咫尺了啊!”
“卑下提前爲主公賀喜。”
“不可大意,繼續好好監視彭虎,可不能在關鍵時刻出什麼差錯……”
“諾,卑下明白。”
公孫景遠遠看見張昭從另一側的田間小路朝這邊走來,主動向張帆行禮告退……
“主公,大喜啊!”張昭面帶紅光,一臉喜色向張帆走來。
張昭平時都是非常穩重嚴肅的,這還是張帆第一次看他有點輕佻活脫。微笑着說:
“怎麼?產量測算出來了?”
張昭激動的說:“正是,主公一猜就中。神麥,簡直就是神麥啊!畝產量約10石以上,最好的1畝產量達到了15石。這麼算下來今年咱們可以收穫64000石左右……”
10石,換算成現代市斤就是600斤。張帆知道這種編號ib01828/np824的冬小麥在現代的產量爲畝產800斤以上。可能是由於管理技術還不夠完善,所以減產了四分之一。
儘管如此,這個產量放在當下還普遍不懂雜交育種,不懂化肥成分,不懂殺蟲除草……的時代來說,這產量可是稱得上是奇蹟了!
要知道現在一般小麥,甚至包括其他諸如粟、黍、菽等的普遍產量,都是畝產二石五到三石五之間。這個產量已經提升了接近一倍以上,已經相當恐怖了。
事實上張帆還是低估了這種產量的麥種出現,到底意味着什麼?
這個消息張帆並沒有刻意封鎖,而且人多口雜,畢竟當時有很多百姓協助收割,更別提還有混在首勝營中的其他勢力的探子——
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用比瘟疫擴散還要迅捷的速度傳遍江東六郡,再到大漢十三州,甚至傳進了皇宮,掀起了滔天巨浪……
國以糧爲本,民以食爲天。
沒有比人們的吃飯更大的事情:儘管社會面臨諸多危機,如政治、經濟、信仰、領土等危機,但在有飯吃的情況下,都可以一一解決。
一旦老百姓沒有飯吃了,或者食物短缺了,那麼就會天下大亂了,包括政府,都會在食物危機面前蕩然無存,不足掛齒。
以前說書人到處傳唱張帆的名人軼事,很多底層的老百姓僅僅一笑置之,過後就忘了。
畢竟無論張帆再牛逼,也和自己沒什麼關係,老百姓更在乎明天吃什麼,而不是張帆最近又幹了什麼豐功偉績。
不過自從黃龍寨小麥畝產十石這件事傳出去之後,張帆一下子火了,大火特火,就連最基層的普通老百姓,也開始刻意打聽一下他的事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