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時間走到2943年,自無名艦隊化整爲零以來已經23年過去。
在這二十餘年間,各小分隊嚴格執行了“快速繁衍、膨脹兵力、分散突進”核心方針,局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自2920年後,各小分隊中快速繁衍的第四代無名之輩早已陸續成年,走上了各個工作崗位。
有人已經開始接受高強度的進階軍事訓練,有人已經成爲各個生產力板塊的骨幹成員,還有人已經進入核心研究機構,將學習與工作完美結合在一起。
當初周東來提的要求是,等2960年至少得有8000支小分隊抵達雲頂星域,且每支小分隊的人員數量不得低於200萬。
但很顯然周東來的考慮過於保守,到目前爲止,無名艦隊現存小分隊數量爲9801支,拋開核心艦隊不算,其餘小分隊的平均人口規模爲195.7萬,每支分隊的平均艦船數量爲4208.7艘,其中有人艦船2706.1艘,無人艦船1502.6艘。
無名艦隊總人口已從當初的不足三億提升至192.21億。
整個艦隊的總體艦船規模,已經達到了4135萬艘。
比之當初被迫分散前進時的12萬艘,已經膨脹了344.58倍。
這數據對比極其直觀。
會有這樣顯著的變化,核心原因在於艦隊將重心從隱蔽變更爲不惜一切代價的快速發展。
化整爲零後的小分隊放棄了絕大部分隱蔽需求,但凡有機會便會高效率收集能源與物資,再以極高的效率將資源轉化爲人口與綜合實力。
新的路線帶來了新的局面。
雖然持續有小分隊因爲暴露行蹤而被追擊摧毀,但艦隊整體實力的擴張速度依然遠遠壓過了被敵人消磨的速度。
改變很明顯,但這倒不能說以前的潛伏前進策略錯了。不能因爲現在的發展就否定過去的路線。
不同的時代科技背景決定了不同的方針路線。
在人體冷凍技術、曲率空間內的實能精煉技術與可在曲率空間中使用的最新超高效率與複雜多晶體結構物質合成儀這三項核心技術成型之前,艦隊化整爲零後無法快速形成戰力規模,想發展也沒有發展空間,暴露行蹤的結局很可能只是被敵人迅速蠶食殆盡。
時代不同了。
同時這也稍微給當初的自由意志聯盟引起的內亂翻了案。
從最終的結果看,自由意志聯盟雖然引發了內亂,但又在短期內提升了艦隊戰鬥力,還爲化整爲零的分散突進提供了基本的思想啓蒙。
某種意義上,如果當初的自由意志聯盟脫離艦隊後打的主意不是逃亡,而是分散行軍,那麼那批以奧菲羅斯·凱奇爲代表的自由意志者想脫離艦隊另起爐竈的想法其實是正確的。
也必須考慮客觀條件,那時候“命運公約”尚未成型,意志無法統一,艦隊貿然分散的結果必然是導致局面徹底失控。
時代的侷限性讓人類在前進的道路上,總不得不付出階段性的代價。
功過分兩說,總之凱奇父子與自由意志聯盟不用再被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這批人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爲無名艦隊與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部分小分隊發生的變化尤其翻天覆地。
這些小分隊的發展特別好,綜合實力穩定提升,艦隊規模今非昔比,堪稱表率。
譬如6322小分隊,如今擁有多達一萬九千艘艦船,近八百萬人口,
原有的小分隊編制已經不再適用,應在體系上單獨成立新的艦隊編制,至少得改成中隊或大隊。
但經綜合考慮以及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後,周東來決定讓6322繼續沿用小分隊的編隊稱謂。
這是一種僞裝。
因爲不排除複眼者也在悄然滲透人類的量子網絡,從中截取部分信息的可能。
保持小分隊的名頭,有機會讓複眼者在調兵遣將時出現判斷錯誤,那麼人類就在情報上佔據了先機。
大與小的稱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力。
2943年1月,新的轉機出現。
6322“小分隊”在行進路線上發現了一個特殊的星系。
該星系與銀心黑洞視界的直線物理距離爲2160光年。
這裡已經基本是銀河系的中心地帶。
如果將銀河比作一個城市,將恆星視爲城市裡的居民,太陽系所在的位置便是人煙稀疏的郊區,每立方光年僅有0.004個居民。
靠近銀心的區域便是繁華的市中區。
銀心附近最核心區的恆星密度高達每立方光年28.9萬顆恆星,是太陽系附近的7200萬倍。
那片區域中的行星的夜空中,將會有百萬顆比天狼星還要亮的恆星。
必然羣星當空,夜如白晝。
恆星即爲能量源泉。
對已經超越四級文明,掌握了恆星快速開發技術的人類而言,銀心附近既是危險重重的絕地,又是永不枯竭的礦藏。
此時6322小分隊雖未抵達銀心,但也算勉強離開了郊區,進入了城鄉結合部。
在這片區域裡,恆星密度爲每立方光年330顆恆星,是太陽系附近的82500倍。
此時,在原三維空間中提前巡邏的偵察機送回的情報被投放至6322指揮艦中。
6322指揮官安德烈·弗雷切克展開信息,一副美輪美奐的星圖映入眼簾。
那是個極其龐大的橄欖型淺藍色星體。
星體的絕對亮度爲太陽的11.2倍,體積爲太陽的19億倍。
在這星體的附近,還有數以千萬計的龐大星雲呈射線狀遠離。
星雲的體積大小不一,大的達到淺藍色星體的數億倍,小的僅有木星大小。
位於6322第三天文科學艦中的專家迅速提供更詳盡的分析報告。
“該區域曾經是一個由三千餘枚恆星組成的小型球狀星團。恆星相互圍繞運動。六十萬年前,其中兩枚超大質量恆星受外力影響偏離軌道,發生碰撞,並引發超新星大爆炸,最後留下了一顆不穩定黑洞。黑洞徹底擾亂了這片星團的運動穩定性,不斷與其他恆星發生碰撞,最終導致了一場驚人的大爆炸。再經過多年演變,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見的這個特殊星體與放射星雲。”
“星體的總質量僅爲太陽的13倍,與其龐大的體積並不相稱。原因在於其內部爲中空結構。它並不是一顆橄欖型恆星,而是個鏤空的星雲。淺藍色光芒並非普通恆星中的量子隧穿效應引發的核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而是一種由電能與磁場組成的漿磁風暴。”
“這風暴只存在於表層。其內部幾乎看不到任何高能反應,且受四周的風暴製造的光芒照射。在其內部最中心處,有一個超小型黑洞,質量僅爲太陽的2.1倍。小型黑洞提供了引力,將外層的漿磁風暴固定在附近高速旋轉,形成我們所見的橄欖體。”
“更神奇的結構在裡面。”
天體物理專家一邊說着,一邊縮放立體圖。
安德烈眼前的模擬圖開始向裡推移。
“如我們所見,裡面有數十個行星正沿着不同的軌道圍繞黑洞進行公轉。這數十個行星中質量最大的僅爲地球的4.2倍,質量最小的是地球的0.7倍,所有行星的平均質量爲地球的1.1倍。所有行星的軌道都處在‘地球宜居帶’中,每個行星上都有大氣層,都形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
“是的,在短短几萬年內,這裡的所有行星裡都孕育了早期生命。行星軌道十分穩定,並不會與附近充斥着的大量暗能量團與小型暗物質塊發生碰撞。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宇宙奇觀星系!在漿磁風暴能量耗盡之前,這個星系的結構十分穩定。”
“綜合推算可以得出,漿磁風暴至少還能穩定二十億年!如果給這個星系以足夠的時間,這裡肯定能發展出個了不起的新興文明。當然,這文明並沒有什麼未來,因爲在他們獲得與我們同等的科技水平之前,他們不可能突破漿磁風暴的封鎖。但相對封閉狹隘的空間,又讓這裡的科技水平最多隻能發展至無限接近三級文明。因此,假定這裡有文明,也必然會在二十億年後,漿磁風暴崩塌的同時毀於無比混亂的外部環境中。”
“這是漿磁風暴的分析參數……”
安德烈迅速掃了一遍參數,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他沒想到僅僅是電流與磁場的交替作用,也能達到如此高等級的能量反應。
這漿磁風暴徹底切斷了內外的折躍通道與曲率通道,絕無可能繞開。
同時,風暴的超高能反應甚至可以撕碎如今6322艦隊中的絕大部分普通艦船。
現在的艦船可不是當年人類剛邁進太空時的錫箔紙。
拋開能量與力場複合護盾不談,單論艦船外殼材質,科學家們在這些材料中將三重統一力運用得出神入化,性能已經超越了上條時間線裡的棱艦,具備極強的穩定性、韌性、自修復特性,堪稱宇宙四級文明在材料學上的巔峰代表作。
這般材料卻依然會被漿磁風暴給輕易撕碎。
所以那名天體物理學家的判斷十分正確。
誕生在裡面的文明頂多只能摸到三級文明的邊界,但要在一切毀滅之前衝出來,卻又要至少四級文明的材料學科技水平。
這是個無解的死循環。
上述問題,是科學家考慮的層面。
但安德烈·弗雷切克作爲6322艦隊軍政一體的負責人,考慮的確是更大局的東西。
他瞬間做出判斷。
這特殊星體簡直是給人類遠征軍量身打造的前線堡壘。
結合海量唾手可得的高質量能源、可以阻斷折躍與曲率飛行的風暴層這兩點,完全可以在這裡打造出一個易守難攻的,集軍事、科研、人口繁殖、快速生產等多功能爲一體的星空堡壘。
安德烈當即通過最高等級的絕密頻道聯繫周東來,並使用了傳統卻最安全的人工密碼編譯通訊,以五分鐘一條信息往來的速度,開始與周東來進行溝通。
二十分鐘後,周東來擴大了會議規模,讓6322附近的艦隊,以及目前分散在其他艦隊裡的五名最高軍事參謀也參與進來。
三個小時後,會議作出如下決定。
第一:將該特殊星系命名爲綠洲星系,寓意爲沙漠旅客艱難前行時,偶然撞見的救命綠洲。
第二:批准了安德烈暫時停止前進,在此建立堡壘基地,進一步擴張艦隊實力的提案,並圍繞上述方案制定出完整的戰略規劃。
無名艦隊再一次更改了部分計劃,但並非對過去的否定,反而更符合周東來本人比秦光更靈活多變的戰略思維。
在廣袤的宇宙和漫長的航行中,沒有放之四海皆準而一成不變的思路,隨機應變本就是理所當然。
三天之後,6322艦隊率先抵達綠洲星的邊緣,就停靠在巨大的橄欖型淺藍星體邊緣僅五千萬公里處,就地駐紮。
隨後大量偵查隊伍被派遣了出去,向着四面八方推進,負責外圍警戒。
與此同時,軍事戰艦開始以緩慢的速度向四周散開,組成防禦陣型。
科研艦、生產艦、科學考察艦脫離大部隊,進一步向綠洲星表層靠近。
至於人口繁衍艦則位於軍事艦與其他功能艦的中央。
半小時後,根據科研人員獲取的遙感數據進行鍼對性改良的第一代無人科考飛艇從一艘生產艦中飛出,直撲綠洲星的漿磁風暴層。
三十五分鐘後,該科考飛艇在風暴層外先是失去聯繫,然後失控,最終嘭的一聲炸了機。
不過在炸機之前,飛艇向後方傳輸了大量的分析數據。
又十五分鐘過去,第二批共計一百艘再次改良過的無人科考飛艇飛了出去。
第二批飛艇依然全部炸機,但得到了更多信息。
與此同時,安德烈開始收到警報,顯示距離最近的複眼奴族艦隊將會在四天後抵達。
若是往常,6322艦隊肯定立馬細軟跑,但這次,安德烈卻開啓全面綜合評估,進行戰爭模擬。
“距離我們最近的8119號小分隊也將在同一天抵達,這一仗可以打,能贏。但我們大約會損失一千到兩千艘戰艦。科考工作得加快速度。科研團隊怎麼回事兒,怎麼老是炸機。”
安德烈正說着,第三批五百艘無人科考飛艇也全部炸掉了,但這次卻並未獲得更多新數據。
6322艦隊的科研團隊負責人,年僅22歲的青年天才,公認的艾默生·科伯特的繼承者路廣達說道:“漿磁風暴的能量太狂野,對量子通訊、電磁通訊、引力波通訊等我們的所有通訊手段都造成了巨大幹擾,無人飛船靠近後便會失聯。我們決定根據現有數據改造攜帶了黑匣子系統的有人飛船,改爲人工控制,能飛多近飛多近。技術改良時間還需要至少半個小時。同時,我們的科考船駕駛員與實地分析人員選拔……太多人報名了,都快打起來了。”
安德烈聞言,稍微沉默,不再追責,只說了聲,“嗯,路博士你再接再厲。對了,代我向那些年輕人們說一聲謝謝。”
這一去,必回不了頭。
但第四代們卻把這送死的名額搶破了頭。
安德烈扭頭看向透視舷窗外的巨大淡藍星體,喃喃自語道:“不一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