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國彰不理解,神佛四大皆空,怎會在乎身外之物?在這方面,他與厲上師存在嚴重的分歧。
“賀大師,請繼續講!”黃衣老僧察覺話有些重了,和緩語氣雙手施禮道。
“剛纔被你打斷,我說到哪了?”賀國彰面無表情的道。
“身外之物……”黃衣老僧苦笑,眼前這位賀大師的心胸氣度着實差了些。
賀國彰看他一眼,繼續道:“嘉慶皇帝賜死和珅之後,並不開心,因爲他得到的寶貝是贗品,但和珅已死,只能不了了之。”
“可笑和珅,臨死之前也不相信嘉慶會殺掉他,還認爲自己一位忠肝義膽的賢臣!”
“當時剛親自攝政的嘉慶皇帝太心急了,以爲得到寶物,和珅便已無用。最終失去此寶鎮壓氣運的大清國,也自嘉慶開始,一步步走向衰敗。”
壽眉老僧插言道:“當時在抄家的清單裡,只有兩百多萬兩,那十億兩白銀究竟去了哪裡?”
賀國彰漠然看他一眼說道:“當然是歸了嘉慶皇帝,各部欠款白條、各州賑災欠款白條、皇室欠款白條,共計超過八億兩白銀,甚至裡面還有嘉慶帝的欠條,康熙修陵、乾隆下葬與嘉慶大婚的錢都是從這裡賒欠的,爲了江山穩固,得到這八億欠條的嘉慶也只能啞巴吃黃連。”
“其實和珅就是在暗中幫乾隆斂財,乾隆皇帝喜歡排場,大修宮苑,招待各國使節,又愛遊江南,搞千叟宴等,自然需要巨大花費,即便他是皇帝也不能直接從國庫拿錢,所以和珅就有作用了。”
“說得直接一點,和珅貪污的錢,都是乾隆皇帝暫時放在他這裡的,等皇帝需要用錢時,就拐個彎讓和珅去想辦法,君臣二人心照不宣,所以和珅認爲自己是爲皇帝分憂,是不計個人榮辱得失的真正忠臣。”
“那些和珅家抄出來的都是乾隆的私庫金銀,原本就是準備交給嘉慶的,和珅只是一個守財奴而已,所以抄家後公開的賬面上,只有兩百多萬兩,但事實上兩百萬兩都不夠。”
壽眉老僧難掩心中失望,轉而道:“你是怎麼知道解家祖上與和珅有關係?”
賀國彰沉吟道:“十年多前,我無意當中看到解老鬼鋪中的乾隆御賜牌匾,心中疑惑,又聽他與人吹噓,祖上曾爲和珅逆天改命,纔有和珅的權傾朝野,富可敵國。”
“我便開始暗中追查,得知解家祖上卻有一位叫解紅塵的女風水師,與和珅有過隱秘情緣,併爲他逆天改命,我因此設計拿住解老鬼的神魂拷問,原本只是打算拷問出那逆天改命的秘法,卻誤中副車,得知原來有此寶物!”
“據解老鬼講,此寶物不止可以鎮壓國運,還有驚天的秘密,解紅塵只得一點皮毛,便達到乘氣境,而和珅也因此權傾朝野,富可敵國。”
壽眉老僧眉頭一皺:“乘氣境!?”
賀國彰擺手:“放心,解紅塵早已身死道消,否則我們將解天罡如此,早就找來算賬。”
壽眉老僧一想也是,頗爲好奇的道:“以乘氣境的修爲,身死難以道消,最差也是位鬼仙,怎麼會,她是怎麼死的?”
賀國彰繼續道:“當年解紅塵與和珅產生了分歧,她要和珅一起隱居修道,做神仙眷侶,後者卻不捨權勢富貴,命一名王姓護衛按照解紅塵的風水佈局,在四川的一處隱蔽深山裡修建兩人準備隱居的宅院,並以此一再拖延。”
“解紅塵看穿他心思,兩人最終因此分道揚鑣,此後解紅塵在深山苦修,直到1820年,她在無意中才得知和珅已死,當時的解紅塵已經看破紅塵,一心修道。”
“但嘉慶帝對寶物卻並未死心,他暗中讓人將原本很機密的,和珅臨終前的那首絕命詩傳到民間,並讓孩童在各州府市井傳唱,想以此來尋找寶物的線索,卻被故地重遊的解紅塵聽到,她流下了一滴眼淚。”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年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壽眉老僧追問道:“後來呢!”
賀國彰道:“解紅塵說了一句話!”
“什麼話?”
“大道無情,非無情無義,乃是無妄念!”
壽眉老僧雙手合十:“她悟了!……但又怎會身死道消?”他越加好奇。
賀國彰微微搖頭:“明白是一回事,但做不做又是一回事!”
“得知嘉慶去熱河避暑,解紅塵趕去承德,在磬錘峰上,佈下充陽錘龍風水大陣,而後遭受天劫,雷劈而死。”
這些隱秘在賀國彰心中埋藏多年,今天終於能夠說出來,令他有種不吐不快之感。
壽眉老僧喃喃自語道:“難怪當年嘉慶皇帝在承德避暑忽然暴斃,傳聞當時八千人擡棺回京,清史中卻對嘉慶的死諱莫如深,只留下暴斃二字,對其中具體詳情隻字不提。”
賀國彰撇嘴:“我調查過,當時嘉慶帝到了避暑山莊,剛想在西暖閣歇息,忽然大地震動,雷電交加,一個雷打下來,嘉慶帝當場身亡。”
“清朝八旗那鎧甲帽子彷彿避雷針樣,在雨天也容易遭雷劈,自從嘉慶帝在避暑山莊西暖閣被雷劈死,道光皇帝再也沒去過避暑山莊,將其閒置。”
壽眉老僧對那些不感興趣,轉而問道:“那寶物,會不會在解紅塵與和珅的後人手中?”
賀國彰搖頭:“兩人並無後人,當時她們分道揚鑣,解紅塵心高氣傲,將寶物留給了和珅,她算到和珅命有一劫,讓他留着保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反而因爲這寶物要了和珅的命。”
“解老鬼講,和珅至死也未交出寶物,就是爲了將寶物留給解紅塵,所以解紅塵看到那首詩之後,反應纔會如此激烈,寧可身死道消,也要拉着一位還算賢明的人間帝王陪葬,消了大清的國運不說,還令嘉慶一脈斷子絕孫。”
壽眉老僧悲天憫人的道了一聲佛號,轉而追問道:“賀大師,說了這麼多,那件寶物究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