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說你圖什麼呢?

第12章 你說你圖什麼呢?

在這個世界,嬴扶蘇生爲秦國長公子,可謂是第一等家世。

只要他按部就班地這麼走下去,那麼這偌大的大秦帝國,早晚會傳到他的手裡。

嬴政將這個天下打下來後,夢想是:朕爲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嬴政想要萬世江山肯定是妄想了。

但把皇位傳給嬴扶蘇,讓嬴扶蘇當個秦二世,那肯定是穩如老狗。

都不需要嬴扶蘇多做什麼,他只要不犯錯,那麼秦國就是他的。

更不用說嬴扶蘇這些年廣有賢名,世人皆言長公子賢良勇毅,名聲極好。

就這麼按部就班走下去,或許十年,或許二十年。

那個至高無上的王位上,坐在那裡的就是嬴扶蘇了。

這個道理秦國上下不難理解,就算是鄉野婦孺也是懂的。

所以,嬴扶蘇昨日朝堂上,公然頂撞始皇帝嬴政,還出了一個餿到不能再搜的主意,所有秦臣都沒看明白。

就連始皇帝嬴政也沒看明白。

但嬴政明白自己的兒子絕對不是個蠢貨,所以昨日在嬴成𫊸面前,透露此事另有蹊蹺。

蒙恬以爲自己看明白了,他認爲嬴扶蘇是被儒家淳于越所害,是被誘導指使的。

但蒙恬不知道,嬴扶蘇在朝堂頂撞嬴政時,最憤怒,最惶恐的,就是嬴扶蘇的老師——淳于越。

淳于越當時恨不得說出那些話的是自己,他寧可去死,也不想讓那些話從嬴扶蘇的嘴裡說出來。

他想要秦國儒治,想要儒家學說大行其道,想要儒家取代法家地位,重歸天下顯學。

但他從來沒有教唆嬴扶蘇,去蠻橫地頂撞始皇帝嬴政。

嬴扶蘇拜淳于越爲師,學習儒家思想,踐行儒家理念,對儒家推崇備至。

那麼在嬴扶蘇繼位後,儒家就一定會變成秦國正統學說,天下將由法治變爲儒治,這是可以確定的事。

而嬴扶蘇頂撞嬴政,成功了,儒家提前成爲當世主流學派。

這個概率極低,因爲嬴扶蘇選擇的方式太強硬,選擇的藉口爛到家。

嬴扶蘇很大概率失敗,而失敗的代價就是,犯下如此大錯,嬴扶蘇將失去聖寵。

長公子不是太子,嬴政可從來沒明確說過,王位由嬴扶蘇繼任。

一旦嬴扶蘇不再是秦二世,秦國其他公子繼承王位,那麼秦國將依舊是法治不是儒治,儒家所尋求的正統地位,從此遙遙無期。

除了長公子嬴扶蘇,秦國諸公子沒有一個人親近儒家。

所以嬴扶蘇所做的事,於儒家而言風險極大且利益不足。

這等蠢事,曾在稷下學宮講過課的淳于越,做不出來。

能踏如這座秦國權勢中心的咸陽殿的,沒有一個蠢貨。

嬴成𫊸昨日從咸陽宮回到家中,還沒想明白嬴扶蘇所求爲何。

他和嬴政都不相信嬴扶蘇是個蠢貨,不知道自己所說的諫言到底是多麼荒謬,不知道這會引發什麼後果。

大侄子明明什麼都知道,那他爲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他好像是在故意激怒皇兄。

激怒皇兄,他能得到什麼呢?

回家路上,嬴成𫊸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不想要嬴扶蘇被嬴政發配上郡。

秦國未立太子,長公子嬴扶蘇一走,諸公子必然相爭太子之位。

雖說這是嬴政有意爲之,嬴政樂見其成,想看看在沒有大兒子嬴扶蘇的壓制下,其他兒子有沒有能出頭的。

但嬴成𫊸卻不想看到這一幕,他是穿越者,他知道答案。

前世,嬴扶蘇被髮配上郡,自裁身亡。

秦,二世而亡。

而今生,無論從哪方面的表現,嬴扶蘇,都是秦二世的最佳人選。

嬴成𫊸要避免歷史悲劇重現,他要將他的大侄子留在咸陽。

而要留下嬴扶蘇,就要幫嬴政找出嬴扶蘇反常的理由,是受何人指使,這是兄弟倆昨日說好的。

不然,嬴扶蘇就只能被髮配上郡,在戰場上塑造威嚴!爲帝王者,怎能爲臣子所欺?

回到家中,他直截了當地問嬴扶蘇,理所當然的什麼都沒得到。

及至蒙恬插話,嬴扶蘇訓斥蒙恬,他在留下蒙恬的時候,其實也沒報什麼希望。

他不認爲會從蒙恬口中得知真相,因爲嬴扶蘇的表現太刻意了。

蒙恬與嬴政年齡相仿,且交情甚篤,是嬴扶蘇的長輩,深受儒家思想的嬴扶蘇,怎麼會對長輩如此斥責?

倒好像是嬴扶蘇有意爲之,故意讓嬴成𫊸把蒙恬留下似的。

“臨行之際,還要把叔父的目光放到儒家上面,如今你覺得,值嗎?”

嬴成𫊸輕聲道。

“朝會後,去找皇兄聊聊天吧,你們先是父子,再是君臣。”

就在嬴成𫊸教育嬴扶蘇之時,朝堂之上,變化一刻未停。

儒家隱性領袖,長公子嬴扶蘇之師,僕射淳于越竟然爲長安君嬴成𫊸說話。

言辭還如此犀利,不惜批判始皇帝嬴政,這打了整個朝堂一個措手不及。

昨日有長公子頂撞陛下,今日有淳于越頂撞陛下,儒家這是要做什麼?活膩了?

廷尉李斯率起身,他的面容生就是一副冷厲面相。

“陛下,淳于越此人目無君上,臣請將其逐出!”

“秦以法治國,可有因言獲罪之法條?我既沒有犯罪,廷尉何以驅逐與我?”

李斯轉身,直面淳于越。

“我聽說齊景公曾經向孔子問政,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敢問淳于僕射,此話何解?淳于僕射的所作所爲,是否又符合孔子所說呢?”

淳于越剛用法家理念反駁李斯,李斯反過來就用儒家思想迫問淳于越。

但淳于越的學問不是假的,只見他不慌不忙地道:“孔子是說君做君事,臣做臣事,父做父事,子做子事,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各司其本。越乃臣子,糾正侍奉的君王錯誤,正是越的本職,是符合孔子所說的。”

“淳于僕射前面解釋的很好,但後面說的,斯不敢苟同。”

李斯一板一眼地道:“對一個臣子進行獎勵或者懲罰,是君王需要考慮的事情。你身爲臣子,卻想以你的想法處置長安君。一個臣子思考君王的事,這難道是一個臣子應該做的事嗎?”

“君王犯錯,臣子指出,這本就是臣子應盡義務,李廷尉怎麼能說這不是臣子應做的事呢?”

“君王犯錯,臣子是應該指出,可淳于僕射又怎麼能證明,這件事是陛下錯了,而不是淳于僕射錯了呢?”

淳于越面露不喜,道:“越先前已說過,陛下不應處罰長安君的理由,李廷尉是想讓越重複一遍嗎?”

李斯冷麪不變,回:“如果有一片葉子蓋在你兩隻眼睛上,那麼我帶你走到泰山面前,你也不知道面前是泰山。”

淳于越內心暗歎口氣。

李斯一語雙關,他又如何聽不出來呢?

這話既是在說他目光短淺,看不出嬴政懲罰嬴成𫊸另有深意。

又是在勸誡他就此放棄,眼界開闊一些,不要因爲交好嬴成𫊸得罪嬴政,得不償失。

淳于越和李斯同出自稷下學宮,曾經一起求學。

雖然現在一個是儒家一個是法家,但怎麼說也曾有同門之誼。

李斯要求逐淳于越出朝堂,是想要這件事就此了結。

他站出來與淳于越爭辯,是爲了控制事態發展。

他如果不站出來,那麼與淳于越對立的,就是那位君臨天下的始皇帝。

李斯,多謝好意。

但是這一次,我必須要這麼做,哪怕這樣有違本心。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我與廷尉大人說道義,廷尉大人與我說利益,道不同不相爲謀,我想我們沒有什麼可以說的了。”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智者的表現。淳于僕射明明不知道,卻偏要裝作什麼都知道的樣子,斯確實與你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李斯轉過身,雙手交叉先前,低頭微拜。

“陛下,臣李斯,請逐此等狂妄之輩於咸陽殿外!”

放棄吧,淳于越,不要再說話了。

處罰不處罰長安君,這件事本身沒有太過重要的意義。

長安君既不能開疆擴土,也不能出言獻策,還曾造成過屯留之恥。

這樣一個人的處理方式,怎麼能與陛下的威信相比呢?

就算陛下是錯的,你淳于越是對的,那又如何呢?

你爲一個蠢貨得罪了陛下,陛下會感念你的好嗎?

陛下能接受冒犯,前期是這冒犯所造成的結果能對秦國有益。

你保住長安君一年俸祿,這對秦國又有什麼益處呢?

從你站起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輸了。

在咸陽殿待的越久,說的話越多,你就輸的越多,退場吧……

“陛下,管仲在時,齊桓公犯錯,管仲就會進言糾正,雖然惹得齊桓公不喜,但齊國卻成了春秋霸主。管仲死後,開方,豎刁,易牙三個臣子獻媚齊桓公,齊桓公大喜,但一代霸主最後竟被三人餓死在宮中,致使屍體生蛆。”

“臣雖比不上管仲,但我和管仲做的事是一樣的。今日陛下若無故將我驅逐出去,不聽勸諫,那以後真正如管仲一般大才的臣子們還敢勸諫嗎?長此以往,朝堂上說話的都是李斯這般小人。陛下此時開心,以後卻會爲此付出代價的,秦國也會爲此付出代價的!”

完了!

此事大矣!

李斯內心一沉。

淳于越那好似痛徹心扉,發自肺腑的聲音,在咸陽殿中來回滌盪。

蒙恬暗生喜意。

淳于越作死至此,陛下定不會再允許長公子爲儒家所教。

李信一頭霧水。

怎麼個事?我和嬴成𫊸吵了一架,陛下和大秦要付出代價?

最前排正坐的右丞相王綰和左丞相隗狀,對視一眼,皆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疑慮和凝重。

儒家,到底是要做什麼?

只爲長安君一年俸祿,緣何如此頂撞陛下?

這是在求死!他們莫非想要秦國全面禁儒不成?

兩位丞相的疑慮,也是殿內幾乎所有朝臣的疑慮。

今日淳于越所爲,與昨日嬴扶蘇所爲如出一轍,都是令羣臣看不懂的操作。

嬴政低頭,撫平冕服上的褶皺。

一朵流雲掠過了咸陽殿上空,遮住照向咸陽殿的日光,咸陽殿被陰影所罩。

“淳于越。”

嬴政沒有擡頭,聲音漫不經心,那冕服上的褶皺,似乎很難撫平。

“如此說朕,你說你圖什麼呢?儒家又圖什麼呢?”

微擡眼皮,嬴政有些疑問地道:“你不要命了?儒家也不要命了?還是欺朕軟弱,不會殺人否?”

新書期,每天兩更,字數五千到六千左右。有可能大章,看劇情而定,小萌新最近在努力存稿!爭取回頭上推薦小小的爆發一波!

(本章完)

第358章 蓋聶:趙高必須死!第468章 真想見到武安,遇長安!第316章 接下來的任命呢?第158章 我認爲,不如何!第79章 三香之墓第534章 秦箭無用,那就試試秦劍第102章 始皇帝:這豎子簡直放肆!第483章 反賊盡小覷我大秦!狼子野心,滋生第451章 真正的勇士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308章 你開心就好第194章 因爲這是不可能的事第467章 這次,是他自己的血!第446章 你想和我睡?爲什麼?第246章 拿上它,跟我走,我送你一個廷尉第29章 任何人不得再擅自闖入!違者死!第422章 大丈夫受一些挫折,便自暴自棄乎?第42章 人無信,則不立!第176章 這怎麼可能!(二合一)第292章 高可爲一公子師乎?第106章 賈無言,郡縣制定,始皇密談!第468章 真想見到武安,遇長安!第40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53章 地都分沒了,那我們分什麼?第453章 黑色的鋼鐵洪流第280章 來人,擺駕廷尉府第214章 四十六封請辭奏章(二合一)第352章 已能出頭,趙高盡佔!第508章 信通上郡,意欲謀反,二皇帝族滅十請假第224章 氣急敗壞的趙姬(七千字大章求月票第393章 不聽朕言,能聽你語?第563章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第485章 知道王爲何要稱孤道寡嘛?第5章 前倨後恭,小人行爲第447章 將軍,出事了!第226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底牌是朕不知道的?第339章 家主要我出人,我哪敢不出?第147章 該出去的是妹妹纔對,我纔是大秦太第242章 我不坐王位,就不是王了?第433章 和兒子相比,韓姬顯然更相信專家補記!第317章 辯墨第403章 皇兄不是怕了罷?第397章 馭千百人可,萬萬人不可第169章 請長安君爲斯解惑第505章 悟空若妄言,自斫頭顱予師傅賠罪!第146章 什麼是紈絝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番外【一】第300章 韓地,西北近狀第556章 不是說悟空指揮不了?怎麼招降?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115章 秦始皇震驚!羣臣疑惑不解!【求月第243章 趙姬:我怕,是真的!第393章 不聽朕言,能聽你語?第274章 新樓臺第166章 長安君府只有叫錯的名字,無有叫錯第58章 陛下可否說得明白些?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第111章 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第274章 新樓臺第545章 大梁一日薨二王第483章 反賊盡小覷我大秦!狼子野心,滋生第396章 唯有大秦的始皇帝,是他們的神!第319章 信則有!不信則無!(五千字!)第466章 你我皆爲大漠子民!自己人不打自己第302章 呂不韋逞兇第518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163章 抱怨的始皇帝第22章 二世而亡?君上說的是真的?第178章 聲如雷,快如電!(新年快樂!)第28章 朕怎麼會有如此癡愚之子?第228章 爲讓天下再無貴賤之分(九千字更新第423章 嬴姓一族,不愧爲大秦王族!第243章 趙姬:我怕,是真的!第240章 命若在,一切皆在第379章 老師,你和長安君,纔是天下動亂之第258章 呂旭身死(求月票)第131章 扶蘇之‘立’!第46章 你是想造反嗎?第281章 梟首!即刻執行!第256章 呂旭:今日爲兒子報仇!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439章 不是生離,就是死別!第195章 甘泉宮血流成河第65章 長安君,我什麼都沒幹!(加更)第50章 郡縣制第126章 有什麼話不能分完後再說?第302章 呂不韋逞兇第172章 聶不會保護你這樣的人第248章 豎子嘛,說話不算數很正常第420章 你吹的牛破了,憑甚要朕來修補?第377章 赤帝劉季第373章 陛下,同意了?第449章 將軍且慢第365章 陛下說笑第20章 師兄知道蓋聶嗎?第127章 陛下若不行分封,爲大鳥人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