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項羽戰法,魏地驚變

第336章 項羽戰法,魏地驚變

眼見大侄子不知悔改,憤怒的項梁臉上肥肉氣的直嘟嚕。

[此子不類大兄!]

“好好好,你既然一再言說看完,吾也不爲難你盡數複誦,你將《孫子兵法》背與我聽!”

《孫子兵法》是兵家創始人孫武所作,每一個兵家中人都逃不過去。

背《孫子兵法》對學兵法的人來說,是基礎到不能再基礎的考教了,項梁這個要求不只是不過分,更是太基礎。

古代因爲讀書明智的人少,還有承載文字的竹簡不方便攜帶書寫,以及沒有活字印刷術的種種緣故。導致秦朝時期書籍特別少,少到嬴成𫊸在二十歲之前就把市面上能看到的書看完了。

諸子百家不管投哪一家,因爲一共能看,能學的書就沒有幾本,背下自家經典是基操。

像李牧,王翦,蒙恬這些將領,個個都能將《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全篇複誦。

兩個瞳孔同時放大,項羽像是被驚了一下。

“叔父這還不算難爲羽?羽不能爲也。”

“那便背《吳子兵法》,可乎?”

“不可,羽不能背。”

項梁壓根就沒想過侄子能背的出來,八天看過了幾乎所有兵家典籍,怎麼可能?

“《孫子兵法》背不下,《吳子兵法》也背不來,這便是伱所謂的都看過乎?”

孫武,兵家聖人。

吳起,兵家亞聖。

這兩個人所作的兵法都背不下來,就不用提其他人的了。地基都沒有打好,建不成高樓大廈。

項羽很奇怪,天生神力的少年懷疑叔父就是在故意找茬。

“羽只說羽看過,沒說能複誦,羽確實是都看了一遍。”

“……你就只看了一遍,就敢說都看過?”

“羽爲何不敢說,羽確確實實都看了一遍。”

項梁氣結。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項梁以爲的看過是記住,理解,而他大侄子說的看過,就是單純的看過。

哪門學說也不能如此學習,就只是單純地翻了一遍就說看過不再看。好的書籍不僅需要反覆閱讀,還需要致以實踐才能知道其中真意。

像項羽這般說學兵法,然後把所有兵法隨便翻了翻就說學完了,再學下去也沒什麼用的狂人,項梁就沒見過第二個。

讀得起書的人或許不愛看書,但至少知道能做書者皆是能人異士,不敢說看一遍就知道真意這種話。

讀不起書的人連書都看不到,自然說不了這種狂語。

憤怒的項梁決定給自家大侄子一個大大的教訓,讓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做人要知道謙遜!

自己解下腰帶置於桌上當做城池,從懷中取出金作爲守城之兵,又取出數量在金三倍的錢做攻城之兵。

給大侄子簡單說明了腰帶,金,錢所代表的物事後,冷冷問道:

“你要守,還是要攻。”

“都可。”

項羽滿不在乎。

“狂妄!我守,你攻,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學的兵法。”

項梁冷着臉坐上座椅。

雖然心中覺得侄子攻守皆不能勝,但爲了求穩,他選了守城方。

“《孫子兵法》中《謀攻》篇有言: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今攻城之兵是守城之兵三倍,汝若是細心研讀,就當知爲守城一方天然便佔了勝理。”

項羽對叔父的教誨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掏了掏耳朵彈走耳屎,拿起一枚錢道:

“叔父可準備好了,侄兒要攻城了。”

說罷,將這枚錢徑直推向象徵城池的腰帶。

“一個兵?神箭手射殺。”

項梁搞不明白侄子再搞什麼名堂,一個兵上來能有個屁用。

“射不死。”

項羽繼續推進錢。

“怎就射不死!”

項梁要氣死了,你一個小兵我射不死?這是推演不是嘴炮!

“此錢爲我。”

“……”

項羽給出的結實沒有讓項梁怒火消下去一星半點,反而越發熾盛。

這個時代還沒有打仗將領衝鋒在前的打法,實際上,在中國封建歷史中,很少有帶着衝鋒的將帥。

坐鎮中軍大帳,用旗語指揮兵馬調動,算天時,察地利,攻其不備趁其不意,這纔是一位合格的將帥。

“攢射射殺。”

項梁咬着牙道。

一根箭射不死你那就一堆箭。

“馬死,下馬進軍。”

項羽推動錢的速度慢了一半以上,但仍然再繼續推進。

[攢射只能射殺你的馬?你這豎子在說甚!]

憤怒不已的項梁按住侄子的手,不讓這枚錢繼續行進。

“你已死了。”

“我沒死,箭射不死我。”

“憑甚箭不能射死你?”

“箭飛的那麼慢,怎麼能射死我?”

項羽很認真,撥開無語叔父按下的手。

一手繼續推進代表自己的錢,另一隻手將三倍於金的錢盡數前退。

“士氣大振,全軍出擊。”

一枚錢,領着一羣錢,在項梁木然的目光下一路推到了腰帶前,停下。

項梁以爲自家侄子終於意識到是在胡鬧,臉色稍微緩和了一點。

“搭浮橋,過護城河。”

這個停頓是因爲搭建浮橋要一些時間。

項梁麻了。

說自家侄子四六不懂吧,他還知道城池下有護城河,兵馬爲護城河所阻,需要時間搭建浮橋才能過。

說自家侄子懂吧,哪家好人能帶頭衝鋒,說出箭矢射不死的混賬話?重瞳也是人,哪有人能不被箭射死?

“叔父,你不放箭,潑金汁阻止我乎?你再這麼看着,我就下你城了。”

這裡的金汁不是真的金汁,而是煮的滾燙的糞水。

一百度的金汁不僅會給人帶來心理不適,還會給攻城者留下大面積燙傷灼傷,帶來強烈的生理不適。

項羽奇怪地看着不發一言的叔父,示意你再一動不動就輸了。

“城三丈高,便算你來到城下,又如何下我之城?用雲梯?”

項梁勉強說道。

“是也。”

項羽點頭。

項梁有種這個侄子總算靠譜一把的感覺。

“攢射,潑金汁,投滾石。”

“舉盾登城。”

“防金汁的盾牌沉實厚重,常人持之單手上城牆已是不易,怎防滾石?”

“羽舉得動。”

項梁再次無語,沉默片刻。

“推雲梯,砍雲梯。”

“來不及了。”

最先的那枚錢過了腰帶,然後在一堆金中左衝右突,將金盡數撞散,將腰帶後方清出一大片區域。

“在叔父的兵推,砍雲梯的時間,羽已登城,在城頭大殺特殺。”

項羽抓起剩下的錢,撒在腰帶後方。

“城頭已失,羽之軍登上城頭。三倍兵力,下城極易。”

項梁很想給自家侄子一嘴巴子,你當這是玩小孩過家家呢?真正戰場上你也這麼打?

但想到戰死沙場的大哥,看到侄子的重瞳,這手便舉不起來。

“……若讓你守城,遇到你這般攻城者,你如何應對?”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項梁想看看,項羽這麼不講理的打法,他自己能不能破。

“開城門,幹他!”

項羽不假思索。

“無人能打過羽。”

捂着額頭,項梁顫顫巍巍起身,隔開項羽攙扶的手。

[大哥,這個侄子,樑是真教不了一點!今天不想跟這豎子生氣!]

…………

趙地,魏地。

是除了韓地之外,緊鄰關中的兩塊地。秦國對這兩地的管理要比楚地,齊地,燕地這三地好許多。

至少不會出現會稽郡這種通緝懸賞項梁的木牌掛在城牆上,項梁光明正大在會稽郡活的瀟瀟灑灑,風生水起的事。

和關中距離的這麼近,被始皇帝分封到這裡的貴族哪裡敢陽奉陰違,惹始皇帝生氣。一個個都全力以赴壓制當地貴族,治理地方。

是以,咸陽的命令出了關中,最先便在趙,魏兩地實行了。

趙,魏兩地,迎來了數次大型殺戮。

對魏地影響最大的殺戮,是書同文的後續。

始皇帝要求言簡體字制者殺,教習他人學問者殺,書非簡體字者殺。

魏地是個什麼地?是一個出治世之才的風水寶地。

吳起、孫臏、商鞅、張儀、樂毅、範睢、信陵君魏無忌等等等等,這些大才不管最後是爲哪一國效力,最初都爲魏國效力的。

這麼一個培養出無數大才的戰國尖子班,上面突然下達命令,不讓學習了。

原來的魏文不讓寫了,去寫簡體字。除了農醫等對生活有用的書之外,治世明理那些雜七雜八的書都不要看了,全交上來一把火燒掉。

鬧呢?!

魏地炸鍋了。

本地世家貴族不幹了。

他們聯合起來,暗中抵制,陽奉陰違。

始皇帝外派過去的秦國貴族樂了,小樣,以前天下沒一統讓你們暫時看管一段時間。現在這裡被陛下封給我等做領地,你們還敢扎刺?弄不死你!

正愁沒有堂皇理由清除當地貴族的秦國貴族像打了雞血似的,極力打擊魏地本土貴族。

魏地本土貴族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好些也是有官位的。始皇帝沒有外派之前,魏地一直是本土貴族爲官。

外派的秦國貴族來了之後,雖然名義上是領地之主,但強龍難壓地頭蛇。這些本土貴族聯合在一起,分封貴族也就勉強佔了上風。

這一點上風,便是成百上千條人命,許多本土貴族在這場戰爭中丟失了性命。

但是,和本土貴族相比,不識字,不懂文的魏國百姓更慘,他們死的人要更多。

書同文理論上不會對百姓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實際上,這場只應該波及到魏地貴族的風波,讓魏地百姓談書色變。

魏地貴族將百姓裹挾進了這場戰爭。

他們引導百姓抒發對簡體字的怨尤,例如這也叫字?

他們免費教導孩童讀書識字,讀百家書,識魏國字。

他們或是用錢,糧利誘百姓,或是強逼着百姓替他們藏下應該被焚燒的禁書,他們自己家卻一本不藏。

若是分封貴族對魏地百姓網開一面,那他們就打蛇隨棍上,將百姓作爲盾牌擋在前面,來對抗焚書暴政。

若是分封貴族對韓地百姓大殺特殺,那麼魏地百姓將對分封貴族仇視心理增大。分封貴族進一步喪失民衆基礎,想從他們手裡奪權將更加艱難。

從秦國來的分封貴族選擇的是第二種,殺。

法家在秦國根深蒂固,法家的思想深深刻入秦人之心。

面對這羣亡國的魏人,對下從沒有法不責衆的分封貴族見一個違令殺一個,見兩個違令殺一雙,見一羣人違令則集體坑殺。

殺得劊子手刀口捲刃,殺得城外土地盡是新土,殺得魏地之人吶吶不敢言,談書色變,談秦色變。

百姓是在貴族的統治之下,貴族倒黴,百姓怎麼能好?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慣常強勢鎮壓的分封貴族們對打擊了本土貴族很滿意,他們知道韓地百姓好些是被誘導的,是被冤枉的。

但能夠被本土貴族誘導,與他們作對,這就是罪。

他們知道對韓地百姓對他們很仇視,那又如何呢?只要把本土貴族全部搞掉,這些魏人會接受,並習慣他們統治的。

商君當初行新法,死的人也並不少啊。

後面的從韓地流傳過來,在魏地迅速風靡的紙,魏地死亡人數不及書同文,但也少不了太多。

這種輕便快捷易於書寫,可以完美替代竹簡的紙,深受魏國貴族喜愛,他們可以爲了能夠利用此物,再以魏地百姓之血試探一下。

在這兩次殺戮中間,還夾雜一個實行和關中一樣的律令——秦律的新政。

這個倒是沒有給魏國帶來太大沖擊。

居於劣勢的本土貴族在研究了秦律之後,一是覺得這種嚴苛律令可以讓分封貴族打擊力度下降。

二是覺得不需要他們引導,魏地百姓也會自發反感秦律。

他們想的很對。

魏地本來實行的律令和秦律比,那叫一個寬鬆無比。

換了律令,不怎麼識字的魏地百姓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犯秦律。他們不是故意的,他們純粹是不知道秦律具體內容。

於是,一個又一個魏地百姓,被秦律殺死。

但因爲沒有貴族推波助瀾,死的人數,遠遠不及另外兩條政策。

(本章完)

第546章 德水?他選了一條死路?第533章 這些秦狗上天了???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章 扶蘇請辭第548章 不戰即可屈人之兵第280章 來人,擺駕廷尉府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第10章 怎麼,說委屈你了?第139章 和你阿父吵架去!(求訂閱)第439章 不是生離,就是死別!第494章 陛下焉敢如此欺辱我等?第139章 和你阿父吵架去!(求訂閱)第495章 先帝剛入帝陵,你爲其弟不守孝就算第173章 呂不韋的操作第447章 將軍,出事了!第117章 皇兄,我不在就挖牆腳是吧?第328章 鬼谷子意料之外的追蹤第11章 大侄子,這就是你看好的儒家!第239章 這豎子一定是在詐我!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136章 朕沒聽見,朕要兼聽則明第196章 公子,蒙公來了!第169章 請長安君爲斯解惑第107章 我不是覲見,我是問罪!【求月票】第477章 囂張跋扈的長安君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61章 請陛下明鑑!第3章 兄弟相談第156章 公子確信,此物能量產乎?第216章 敢讓老子加班,統統去死!第167章 豎子誤國?(二合一)第56章 郡縣制的提出!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231章 我叫嬴成蟜,我想和這個天下談談第232章 我若不死,秦國無天第273章 你說的是人言?第281章 梟首!即刻執行!第438章 吾識人不看相,而看命第509章 朝以二皇帝爲王,臣效死命。野以二第354章 長安君對陛下自是赤膽忠心第406章 不能和你這種人做朋友第145章 太后回來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380章 大人要做甚?我沒有觸犯秦律!第301章 車同軌,行同倫,大名姚賈失上卿第381章 蒼問過長安君了!此物造價不貴!第19章 心血難平第474章 武安君,齮來請罪了第455章 這個豎子思考方式終於變了第86章 朕還沒想好,你覺得呢?第250章 集王道,霸道,帝道於一身第509章 朝以二皇帝爲王,臣效死命。野以二第401章 你有能耐來場隕石雨啊!第449章 將軍且慢第445章 你確定你是來打仗,不是來過日子的第555章 此戰,我有萬全勝算!第553章 陛下,屠睢自願降爵!降兩等!第388章 這個天下,姓嬴,嬴政的嬴第141章 不怪皇兄,這是時代侷限性!(二合第469章 不差這一碗酒的時間第125章 我只想看個樂子而已!第253章 陛下也攔不住!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457章 今日有天地爲你加持,是你最好的機第37章 被忽悠徹底的贏扶蘇!第375章 王舍人,你沒有和朕說實話第174章 老爺!有進展了!第472章 兵敗如山倒第262章 綱成君第115章 秦始皇震驚!羣臣疑惑不解!【求月第215章 改變世界的事物第133章 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乎?第212章 無且可拜長安君爲師第236章 你,你,你這豎子,你……第565章 鬼谷子望天(大結局!)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第305章 貴族的反擊,秦律被審覈了第273章 你說的是人言?第49章 你想朕如何罰成蟜?第56章 郡縣制的提出!第121章 皇兄不會是要坑儒?第293章 樓臺當取締,不可存於世第74章 一羣愚蠢的傢伙第507章 那要是太子死了呢?第315章 咸陽,進入荀子時代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9章 叔父,你要做什麼?第98章 長安君又要造反了第529章 你說武安君怕你?可笑!第9章 叔父,你要做什麼?第151章 以你之力,能殺那豎子乎?第349章 長安君還未教生,何以教天下第344章 一入墨家,終身墨者第304章 朕當諸君爲肱骨,諸君以朕爲金庫第310章 樓臺之變,馬列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