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朕說不行,這是軍令,也是王令!(

臨濟城破。

按照以往慣例,當是縱兵籌糧,打仗的糧食永遠不嫌多。

糧從何來?從臨濟百姓家中來。

從自己都吃不飽的百姓手中搶奪糧食,無異於奪取其性命,這個過程從來都不文明。

殺人、搶奪、蹂躪、姦淫……城破之日,便是百姓的苦難之日,誰讓臨濟謀反了呢?

沒有人會去認真追究,百姓到底是主動謀反,還是被周市強逼着謀反,反正結果都是一樣的。

打仗需要糧食,士卒需要發泄,國家需要震懾。

開刀百姓,是最優解。

百姓如同野草一般不斷生長,燒一批過段時間就會生出下一批。

他們最大的反抗能力,也不過是提着鐮刀鋤頭,破綻百出地呀呀叫着衝上來。給這場戰爭增添一抹趣味,讓幾經生死而性情暴虐的士卒砍掉腦袋大笑罷了。

將軍們拿走那些貴族的土地、金錢、財寶。

士卒們衝着賤民們發泄慾望,放鬆那根因爲置身在隨時會死亡的戰場而繃緊的弦。

兩全其美。

得到好處的將軍、士卒會士氣如虹,爲下一場勝利的金錢、美人、糧食而戰。自古以來,對外戰爭長勝不敗的軍隊都是這麼打的。

將軍爲了名和利,士卒夠不上名,只能圖利。

躲在家中不敢出門,能拖一會是一會的臨濟百姓知道自己的命運。他們祈禱自家會成爲那極少數不被破門的幸運兒,像是一隻只把頭埋在沙子堆裡的鴕鳥。

他們聽着劇烈喊殺聲,打了一個又一個哆嗦。

當喊殺聲停下來,窗外一片寂靜的時候,他們哆嗦不但沒有停,反而打的更勤快了。

兩軍打完,接下來就該是打他們了。

寂靜,持續了很久。

破門聲遲遲沒有響起,就好像打了勝仗該獲取勝利果實的秦軍不在這座城了。

東城門。

黑夜中涌動着一大片黑甲,似看不清面目的半夜潮水翻涌不息,在城門內外徘徊。

軍令:城外駐軍,秋毫不犯,妄動者斬!

臨濟縣令府,前身是將軍府,魏國上將軍周市就住於此,在此討論軍情,商議要事。

燈火耀室。

木製的桌椅邊角粗糙,做工極差,料子是外面隨時可見的榆樹。

二皇帝摩挲桌案棱邊,有些扎手,連個獸皮都沒包。

“爲了防住我秦國,周市將所有資源都用在了戰爭中啊……

“邱波。”

面向二皇帝,頭冠豎立,眼角生出魚尾紋的儒生擡起雙手,寬袖垂落,應道:

“臣在。”

他是荀子門生。

這次東出解放戰爭,他和不少師兄弟一道隨軍,是二皇帝親自下的命令。

“你做臨濟縣令,可以吃魚肉,不可以魚肉百姓。臨濟百姓未飽前,此屋一桌一椅都不可動。”

“諾。”

看着眼前一臉平淡,幾無恭色的荀子門生,嬴成𫊸輕輕點頭。

始皇帝首次滅六國,秦國苦於武盛文衰,朝堂將軍多而書生寡。沒有辦法派遣本土官員接手六國地盤,只好拉攏當地貴族豪強自治。導致六國滅而六國貴族不滅,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這一次,不會了。

如今的秦國,在經過了韓地找天下賢,荀子門生和鬼谷子門生兩奔咸陽三事過後,留存的文官足以通管天下。

關中貴族對二皇帝命令言聽計從,除了那一整套組合拳以外,這些隨時螚代替他們的書生也是佔比較大的原因。

“還有事?”

二皇帝揚眉,本該領命稱退的邱波遲遲不退,眼下臨濟城有太多的事需要做。

“是。”

邱波再合手,昂首挺胸。

“臣斗膽一問!

“臨濟城破,陛下既已下達不得擾民的聖令,爲何還要對無辜的商戶貴族舉起屠刀!”

就在剛剛,秦軍盡斬臨濟貴族,大商賈,以謀反之名抄家滅族。

此事瞞下不瞞上,那些殺紅眼的普通士卒不清楚箇中原由,邱波卻是知道個大概。

死去的那些貴族和大商賈,一定有協同周市謀反的。可要說是全是,不可能。

“蘭陵縣被屠,老師心傷牽身,亡故渭水。

“陛下只因同爲貴族,商賈便致其死地,此舉與先王何異!陛下可還記老師言貌!”

嬴成𫊸屈指輕敲兩下桌案。

想說百姓受壓迫時間太久,欠缺了一個發泄的口子,必須一次性打掉這些人來個徹底革命。

想說巴蜀之糧雖然能支撐眼下戰爭,但不能只依靠巴蜀之糧。運輸越長,耗費糧食越多,眼下平三晉還好,打到齊楚兩地,十石糧路上耗九石。必須要就地徵糧,這糧既然不在百姓身上取,就只能從貴族商賈身上取。

想說打土豪分田地,臨濟有權有錢者已經佔據了九成土地,不趁着此事把這些人都殺掉,大軍一過,臨濟不久又會恢復原來的樣子,百姓依舊是沒有出頭之日。

殺貴族,不擾民。

這雖然是他抄來的,但實施之前他也是想了許多許多。

經歷過底層掙扎,站在最高層的嬴成𫊸論智慧比不過張良這些聰明人,但對要實行政策的認知則遠遠超出。

做到皇帝這個位子,每一個政令的下達,背後都經過了反覆的考量推敲。

他想對邱波說很多,最後真正說出口的只有一句話。

“朕知道了,去做事罷。”

邱波駐足片刻,臉現一絲失望,應聲略顯低沉。

“諾。”

[老師,若是你見到這一幕,可還會讓學生入秦爲官乎?]

邱波帶着失望、疑問而去。

荀子已死,他的疑問註定得不到答案,他將遵從老師遺命,留在失望的秦國。

遇事不決問春風,春風無姓不解意。

噠~

噠~

噠~

空曠的房間內,嬴成𫊸一下又一下地屈指敲擊。

周市入駐臨濟造反,抵擋秦軍,能在臨濟活下來的貴族商賈要說有完全無辜的,不太可能,周市掌管的臨時不允許出現忠於大秦的貴族商賈。

要是找殺人的理由,嬴成𫊸能找出一萬個理由證明這些人該殺。

可就算這裡有無辜者,他,秦國的王,就真的不會揮動屠刀了嘛?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優柔寡斷!”

“婦人之仁!”

腦海中響起這些年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在過去的日子裡,每當聽到這些言語,嬴成𫊸不怒反喜,這是他在這個時代不沉淪的錨點之一。

他不濫殺無辜,對人命保持敬畏之心。

食指關節砸在桌案上,再沒擡起,嬴成𫊸自語:

“我確定我考慮過無辜不無辜這件事,但我也確定我沒過多考慮。”

這一次,二皇帝着重考慮的是大局,大局爲重。

而這,在他還不是二皇帝,只是長安君的時候,對此向來是不可理解。

成大事,爲何就不能考慮一下小節呢?

今天他好像明白了……

他揉着眉心,連連苦笑。

“這種被十年前的子彈正中眉心,完成閉環的感覺是真的差啊……”

爲登求大位,不是始皇帝的嬴政放棄了立阿房爲皇后。

即便嬴政知道,不爲皇后,爲其母眼中釘肉中刺的貼身侍女絕無活路,他還是爲了真正掌權而痛苦放棄。

長安君點着秦王胸口,唾沫其兄。

“不保一女!何以保一國?就算你事後建造的阿房宮再宏偉再高大,也不過是要自己心安罷了!”

二皇帝落寞地走出房間。

十年前他罵的不是兄長,而是十年後的自己……

他可以一個一個審查過去,看看到底哪個罪不至死。

可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必要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求謀求那麼寥寥一二人的清白嘛?

若真是趕巧碰上趕巧,所有不可能的事都碰上一起。罪不至死的貴族是臨濟縣城最富有,存糧最多的人,且不願意交糧給秦軍,那怎麼辦呢?

強取,解放之名就是個笑話,秦軍一下就變成了不義之師。

不強取,日後征程怎麼辦?下個縣城再遇到這樣的事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杆子全部打死,犧牲小部分貴族而成就大多數百姓。

或許在數十上百年後,會有人爲被妄殺的貴族商賈翻案,平反。

當這件事演變到全民關注,羣情洶洶,世人皆掬一把同情淚時。

秦三世當親自接見這些貴族後人,爲他們的長輩沉冤昭雪,毫無架子地說:

“先王雖然聖明,但這件事確實是先王做錯了。”

全民歸心,皆言陛下好,又是一個凝聚民心與愛國情懷的機會。

其實這些民並不知道,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

一鯨落,而萬物生。

一貴族倒,而千百姓起。

成大事者不是不能拘小節,而是在認真思索以後發現不拘小節最好成大事,這與“細節決定成敗”並不衝突。

正是考慮到所有細節,所以選擇了不拘小節。

新任臨濟縣令邱波召集百姓,以官府名義發糧分地,承諾前三年賦稅十取一,實行休養生息的黃老之學。

韓地實踐已經證明,在這等百廢待興之時,諸子百家最適合的,就是道家的黃老之學。

既得民心,又讓民息。

臨濟城百姓初時不信,後在糧地皆得之後,欣喜若狂,面朝西方跪地叩首,險些將臨濟地下沉睡的地龍叩醒翻身。

三年後,臨濟皆以秦人自居,新年過在十月一。

臨濟城外,秦軍就地紮營,休整一晚,次日大軍開拔之前,嬴成𫊸分出十路。

除了他自己領的軍隊以外,樊噲、劉邦、蒙恬、屠睢、李信、趙佗、廉頗、任囂、章邯九人各分領一軍,分十個方向進攻,解放魏地。

大帳內,二皇帝眼有血絲,身有疲態,強打精神對帳下九個將軍道:

“你們怎麼打仗我不管,你們打完仗以後我要管。和臨濟之戰一樣,以謀反之名殺貴族,豪商,城外駐軍,與民秋毫不犯。”

九人先是齊應諾,然後個個欲言又止。

“有話快說,直說。昨日有違反軍令者,朕已要求刀斧手準備好,今早明正,只等我們到場。”

蒙恬左右看看,輕吸口氣。

“士卒置身戰場,隨時有喪命可能,心間戾氣煞氣積累深重,若長時間不要他們釋放……”

蒙恬咽口唾沫,微微低首。

“或會炸營,嘯變。”

“蒙大將軍所說的釋放方式,是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還是賤淫貌美的女子?”

低頭的蒙恬不作應答,李信深吸口氣,朗聲道:

“皆有!”

這不是秦軍無組織無紀律,而是天下所有軍隊都這個鳥樣。

獲勝方在戰敗國土地爲所欲爲,看看最近的以色列就知道,這種現象一直到兩千年後也沒有完全禁絕。

“朕說不行,這是軍令,也是王令。”

嬴成𫊸冷眼示衆,眼眸中的細微血絲讓直視將軍們都低下腦袋。

“你們要是領不好軍,現在就給朕滾蛋!大秦最不缺的就是將軍!

“朕是發餉慢,還是軍功剋扣了?當兵打仗,保家衛國!你們領的是我大秦銳士,不是剪徑賊人!

“炸營,嘯變,真是笑話!這一冬是白訓的嘛?當朕的話都是狗屁,喊兩句口號就完事了?

“朕醜話說在前頭,誰領的軍出了內亂,誰就提頭來見朕,朕定斬不饒!

“現在滾蛋撤職不撤爵,退養在家遠離戰場,盡享榮華富貴,遠離危險戰場,不失爲一件美事嘛。”

無人吭聲。

遠征匈奴封先王三子爲王,半日破臨濟。

眼前的皇帝陛下打仗雖少,但一個比一個硬,這戰績是實打實的彪悍。

兵家中人除了一個奇葩尉繚,誰高誰低向來是以戰績說話。就算摘了頭上通天冠,嬴成𫊸這個領軍之位也是無人不服。

軍隊等級森嚴,上級下達命令,下級只管遵從,哪怕這個命令再不合理。

現在退出,丟死個人,秦國將軍就沒有怕死的,怕死的早被踢出武將圈,同化爲他們瞧不上的關中貴族了。

最差不就是死在戰場上嘛?有什麼大不了的?真要是倒黴碰上內亂,乾死了算!

嬴成𫊸等了片刻,見依舊沒人慾言,臉色緩和不少。

“朕不是要你們去死,也不是沒帶過兵的外行,這一冬的訓練不是空話,我們打的就是解放戰爭。

“我們的軍隊未來將是一支有信仰的軍隊,是要全國百姓見之心安的軍隊,絕不能行賊人之舉!”

第514章 荀子之死第468章 真想見到武安,遇長安!第523章 陛下,宮中尚缺一名巴妃。別離之悲第210章 珠兒心碎,無力言,眼黑,死第196章 公子,蒙公來了!第538章 白劍入腹,紅劍出背,秦王持秦王劍第156章 公子確信,此物能量產乎?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157章 溜鬚拍馬之輩,自當清出朝堂第551章 殺張良,收韓信第483章 反賊盡小覷我大秦!狼子野心,滋生第405章 沙丘於朕不祥?第301章 車同軌,行同倫,大名姚賈失上卿第521章 本君貴客!爾等也敢過問!第154章 呂不韋的疑惑!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152章 公子說:張良也不過爾爾!第488章 大秦更主,紫微易位!第205章 陛下,滅了匈奴吧!第347章 咸陽宮最受寵的十八公子第389章 貪狼者,陰險狡詐之徒也!臣說不過第352章 已能出頭,趙高盡佔!第523章 陛下,宮中尚缺一名巴妃。別離之悲第171章 公子不可以身犯險第469章 不差這一碗酒的時間第480章 長安君爲王,那太子怎麼辦?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476章 當了匈奴王,不是起點,而是終點第293章 樓臺當取締,不可存於世第537章 朕說不行,這是軍令,也是王令!(第510章 敢問王上,關中可曾發兵?第532章 陛下!樊噲請爲先鋒!第380章 大人要做甚?我沒有觸犯秦律!第321章 天命第132章 這是敬酒?不,這是站隊!第526章 這不是侵略六國之戰,是保衛秦土之第480章 長安君爲王,那太子怎麼辦?第387章 禍源,君上讓我向你問好第113章 徙天下豪富於咸陽!收天下之兵鑄金第354章 長安君對陛下自是赤膽忠心第127章 陛下若不行分封,爲大鳥人也!【求第422章 大丈夫受一些挫折,便自暴自棄乎?請假條第10章 怎麼,說委屈你了?第546章 德水?他選了一條死路?第324章 世道若好,百姓怎會反第179章 百越之女,盡爲隸妾第5章 前倨後恭,小人行爲第54章 一言不合掀桌子(加更求推薦票)第292章 高可爲一公子師乎?第223章 這消息不能等朕回章臺宮再報?(七第111章 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第29章 任何人不得再擅自闖入!違者死!第420章 你吹的牛破了,憑甚要朕來修補?嘮叨兩句,關於上一章!第317章 辯墨第27章 樓臺風波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365章 陛下說笑第310章 樓臺之變,馬列之變第152章 公子說:張良也不過爾爾!第268章 要我收手?(八千字大章)第192章 那豎子開什麼玩笑?(求月票)第85章 你也不過如此第289章 他有把握拿下嬴成蟜第2章 扶蘇請辭第13章 那我就指點指點你第246章 拿上它,跟我走,我送你一個廷尉第54章 一言不合掀桌子(加更求推薦票)第80章 大父真的老了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266章 綱成君蔡澤,應運而出第73章 鐵鷹劍士十萬人出八百第331章 “不管事”的始皇帝第314章 蒙家第二次了第250章 集王道,霸道,帝道於一身第448章 他是我帶的兵,不能死!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406章 不能和你這種人做朋友第157章 溜鬚拍馬之輩,自當清出朝堂第460章 陛下就不怕玩火自焚,被捲土而來的第378章 陳勝出生地是在陽城第107章 我不是覲見,我是問罪!【求月票】第515章 好,朕就喜歡你選二第7章 長安君,你不值啊!第547章 一件事,不能念一輩子第98章 長安君又要造反了第20章 師兄知道蓋聶嗎?第52章 你們蒙家不衝可惜了第242章 我不坐王位,就不是王了?第18章 陛下還惦念着你呢第58章 陛下可否說得明白些?第127章 陛下若不行分封,爲大鳥人也!【求第318章 滿朝文武聽你號令,許你以墨治國!第287章 長安君在殺三大世家,要我不管?第519章 這一夜,二皇帝養了近三十年的精兵第35章 朕非要劈了這豎子不可!第385章 史官秉筆直書,一字不改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93章 拿下嬴成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