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完美分工

bookmark

如果吳小正是一位IT人士重生,或者說在前世對IT領域就有很深的認識,那他現在就遠不止開心。

應該說,他做夢都能笑死。

現在他還不知道,胡正明的未來到底有多牛。

到底有多牛?

幾件事可以簡單說明。

1997年,胡正明當選爲美國工程科學院院士,2007年,胡正明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9年,當英特爾領頭的芯片業界普遍認爲,半導體制造工藝到25納米關口時將出現瓶頸,製造技術難以突破時,胡正明發明有名的基於立體型結構的FinFET晶體管技術,成爲了著名的FinFET之父。

2001年,胡正明開始返臺擔任臺積電的首席技術官(CTO),開始在臺積電推廣FinFET技術,並在擔任CTO三年之後,還長期擔任臺積電的技術顧問。

臺積電正是憑藉這一技術,逐步發展成爲英特爾、三星這一級別的芯片巨頭。

而英特爾、三星這樣的芯片巨頭,爲了將半導體制造工藝到突破25納米關口,也不得不轉用胡正明的FinFET技術。

到了後來,大名鼎鼎的華爲手機,之所以能在高端機上趕超蘋果,在手機銷量上逐漸佔據全球銷量冠軍的寶座,就在於它的麒麟芯片,正是在胡正明的親自指點下,採用了FinFET技術,成功將製造工藝突破到了16納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華爲也正是因爲擁有屬於自己的麒麟芯片,纔在之後美國高舉技術制裁大旗時,始終屹立不倒。

……

可以說,胡正明的FinFET技術,改變了芯片技術的未來。

他也憑藉這一技術,在2015年獲得了美國國家技術和創新獎,並在2016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可以說,胡正明是芯片領域最頂尖的人才。

此時的吳小正還不知道,他已經和芯片領域全世界最牛的人攜手,他還在興致勃勃地聽胡正明和倪光南商討即將成立的兩大研發中心的分工及合作問題。

一個芯片的成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實際上,整個半導體產業共分爲硅晶圓製造、芯片設計、芯片製造、封裝測試等幾大部分,其中硅晶圓製造和芯片設計算是上游產業,芯片製造是中游產業,而封裝測試算是下有產業。

胡正明和倪光南現在正在商討的,就是兩大研究中心主攻哪些研究方向,以及怎麼分工。

兩人都非常清楚,就算大投入把兩大研究中心成立,想要通吃半導體產業的所有環節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必須得有側重點。

“硅晶圓這一塊先放棄,這部分在國際上基本不存在技術壁壘和貿易壁壘之說。”

倪光南先提議。

這一看法立即得到了胡正明的認同。

硅晶圓的製造雖然也很關鍵,但這一部分在國際上基本是成熟的產業,有多家公司在涉入這一塊。並且,因爲相互之間的競爭,國際上採購硅晶圓這一塊的價格基本上是透明的。

因此,這一部分確實沒有涉足的必要。

“芯片製造這一塊必須作爲重點,如果這一塊的核心技術不掌握,那芯片設計出來,也必須交給國外的生產企業去代工,這樣會非常被動。”

胡正明也主動發起了提議。

倪光南立即表態:“贊成,在這一領域,胡教授你是專家,我建議整個研發方向由你來主導,兩大研發中心再進行分工,各有側重點,然後再進行分工合作。”

兩人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後,倪光南轉向了吳小正。

“吳董,既然芯片製造是研發中心的重點,那你得做好成立芯片生產製造工廠的準備,這方面也需要很大的投入。”

“沒問題。”

吳小正立即表態。

在芯片方面,他雖然還只是一個外行,但基本的常識他還是懂的。

他知道,在前世,國內的芯片產業之所以處處受制約,落後的不僅僅是芯片設計,也包括芯片製造技術和工藝,甚至於後者受制約的情況更嚴重。

到2015年左右,因爲製造技術受限,中國芯片進口的額度每年高達2000多億美元。

也因爲技術受限,很多原本是白菜價的技術專利,被國外公司以鑽石般的價格授權給中國公司。

在得到吳小正的認可後,胡正明和倪光南繼續往下協商。

“芯片設計這一塊,我建議以國內爲主,這樣可以根據國內的需求做有針對性的設計,但美國的研發中心也應該把它作爲重點,目標主要盯向國際市場。”

這是倪光南的提議。

因爲他的“中國芯”夢,他特別看重這一點,而這一塊也是他所擅長的。

胡正明立即表態:“沒問題,這一部分由你主導,美國那邊進行配合。”

……

接下來,兩位專家一致同意,封裝測試這一部分暫時也不列入主要的研究方向。

這是因爲這一塊的技術,和硅晶圓的製造一樣,也是通用的,同樣不存在貿易和技術壁壘。

作爲兩個正在儲備中的研發中心,確實需要把有限的力量放在最關鍵的技術上。

兩大研發中心在芯片技術這一塊的分工和合作達成一致。

至於計算機與通信融合這一塊,屬於倪光南的特長,因此這一部分也將以國內爲主,由他來組織優秀團隊來主攻。

而互聯網技術那一塊,考慮到國內互聯網的發展相對滯後,兩人確定先由胡正明去美國物色人選先期進行,國內這邊再慢慢跟上。

這是一個完美的分工。

從技術上來說,兩位專家各有擅長,以他們所擅長來主導各種研發中心的主攻方向,然後再互通有無、相互配合,是最理想的組合。

“合作愉快。”

吳小正向兩位專家伸出了右手。

三隻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這算是歷史性的一刻。

在初步確定好主攻方向之後,研發中心就正式進入了籌備階段。

接下來,需要兩位專家到處去物色合適的頂尖技術人員,來組成不同的研發團隊,讓研發中心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當然,這也意味着吳小正馬上又要大量砸錢了。

不過這是吳小正樂意見到的。

有投入纔有回報。

爲了建立一個未來的IT王國,再大的投入都值得。

第237章 宣傳轟炸啓動第604章 玩潛規則第510章 沸沸揚揚第534章 還要不要跳級?第353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浮生若夢半世琉璃萬賞加更)第216章又在上眼藥(1/5)第727章 巨大的麻煩第263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135章 覆滅第921章 投桃報李第402章 真正高明的棋手第560章 酒廠,酒廠!第365章 下金蛋的地方?第527章 毒舌李燦儒(書友diaowenbo萬賞加更)第244章 那小子太狡猾第867章 馬麗的心病第153章 讀書無用論第125章 公安難當(2/3)第128章 誘供(2/3)第515章 爲馬麗鋪路第715章 目標百年老店第279章 眼藥開始奏效第354章 真正的高手第384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749章 知難而退第185章 譚主任的帽子第283章 註定要出名的吳大廚第448章 原漿酒第840章 零距離第153章 讀書無用論第128章 誘供(2/3)第128章 誘供(2/3)第116章 準備開幹(2/3)第549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315章 戴博藝挨批第228章 吳小正又瘋了第837章 大商圈概念第478章 吳長禾的落寞(1/4)第387章 對妹妹的調教第512章 一座難求第113章 想不想離婚?(2/3)第461章 老廖,你有點官僚啊!第763章 細思極恐的推斷第109章 好消息?(1/3)第862章 家鄉鉅變第80章 新的策略第720章 轉變思路最重要第292章 最後的瘋狂第949章 地產熱及泡沫第262章 楊鎮長使壞第130章 救兵(1/3)第296章 祝翔的報復來了第313章 張穎的正太養成計劃第110章 老乾媽(2/3)第930章 翁晉君的難題第630章 張穎要紅?第221章脆弱不堪的小團體(1/5)第420章 感恩(3/4)第298章 麻煩在繼續擴大第230章劉學文的機會第480章 孽緣(3/4)第488章 已婚女人惹不得第747章 全國領先的大動作第631章 風波再起第41章 苦命的女人第401章 貪心不足蛇吞象?第260章又多管閒事第605章 同病相憐第789章 誘拐計劃第491章 歸心第522章 因禍得福第334章 執着的傻姑娘第728章 栽大了第887章 一起去省城第301章 風暴已經來臨第126章 慣犯?(3/3)第848章 倪光南和他的中國芯第46章 歡歡喜喜過春節第34章 不把自己當外人第671章 討價還價第635章 另類的安慰第926章 出國的念頭第770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234章 未雨綢繆謀人才第424章 初抵省城見世面(3/4)第276章 鬱廳長還不錯第123章 有陰謀(3/3)第649章 正佳廣場第735章 小傻的盲目崇拜第229章 又要玩大動作第930章 翁晉君的難題第850章 艱難的說服第372章 家事是本難唸的經(4/5)第950章 擊鼓傳花的遊戲第685章 打臉再打臉第881章 春晚第676章 想挖牆角的姑娘第665章 多姿多彩才叫生活第583章 紅顏有禍水第287章 大老闆的難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