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地產熱及泡沫

bookmark

對於鄭州亞細亞的死活,吳小正並不關心。

對他來說,他從來就沒有把亞細亞當成真正的競爭對手,甚至於,他根本就沒把亞細亞放在眼裡。

不過打心眼裡說,他是巴不得亞細亞早點出現資金鍊斷裂的問題。

這並非是他不厚道,而是王遂舟給他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糟糕。

他此時就在想,如果亞細亞真倒了,他要不要去接手亞細亞的那些產業?

他立即就搖了搖頭。

亞細亞的那些產業檔次太低了一點,跟正佳的規劃完全不相吻合。

他倒是在提醒自己,在這兩年裡,一定要注意資金鍊的問題,否則吳氏企業也同樣會出大問題。

吳小正還在努力回憶國十六條的內容。

他很快又想到了非常重要的一條。

房地產熱和房地產泡沫的破滅。

如果是,1992年是中國發展史上的分水嶺,那1993年,則是房地產產業發展的分水嶺。

吳小正記得,在後世,人們把中國樓市起點的座標定位到了1987年。

在那一年,就在中國南海邊陲,新成立的深圳爲籌錢發展特區,籌備了一場並不起眼的土地拍賣會。在會上,賣出了新中國第一宗土地。

正是那場不起眼的拍賣會,正式拉開了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化發展的序幕。

深圳的那場拍賣會,還影響了另一個地方,那就是1988年建省的海南。

自1988年起,海南就一直是中國開發的熱土,大量資金涌·入那裡,開始房地產的開發。

短短五年之內,海南的房地產價格,就從1988年的1350元/平方米,飆升至1993年上半年的7500元/平方米,土地價格也從1991年的每畝幾十萬元,攀升到現在的最高600多萬元/畝。

可對於中國的樓市來說,除了海南這個泡沫之地以外,真正的大規模發展是在1992年。

1992年,南巡的春風,開啓了中國改革開放新一輪浪潮,而更浪的則是房地產熱。

吳小正又把目光投放到了統計數據上。

據統計,在1992年,從事房地產業的企業數目,從1991年的3700家暴增4.5倍,達到17000家。

其它的數據更加真實地反應了房地產的熱浪。

199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比1991年同期增長了117%,地方房地產投資普遍增長50%以上,其中海南暴增211%。

土地方面,1992年土地供應量和麪積分別是1991年及以前全國出讓土地的3倍和11倍。

也就是在這一年,一大批重量級房企應運而生,碧桂園集團、雅居樂集團、保利地產、合生創展、綠地集團、建業地產、華髮實業、寶能集團、金融街、北大資源、泰達股份……

這些在未來中國風雲馳騁的房地產企業,都不約而同在1992年登上了歷史舞臺。

吳小正卻知道,房地產熱的分水嶺馬上就要來了,時間就在今年夏天,隨着國十六條的出臺。

他之所以如此篤定這一點,原因就在於海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

海南的房地產泡沫,在後世也是人人皆知的商界經典案例。

一個關於擊鼓傳花的案例。

海南現在的房地產行業真的是瘋了。

據說,到現在爲止,小小的海南島上,竟然已經聚集了近兩萬家房地產公司。

就在前幾天,吳小正就聽說了一個爆發的故事。

在去年,有一家公司以每平米2800元從另一家公司買了十幾棟別墅,不到一週,就以每平米3400元的價格轉手,僅僅幾天之內,就有幾百萬元進帳。

而這樣的故事,目前在海南島上還天天在發生,房地產的價格已經飆升到了現在的近7000元/平米。

這擊鼓傳花的故事還在繼續,而兩個多月後的國十六條,就是讓鼓聲停止的口令。

而鼓聲停止的那一刻,手中還握着樓盤的人,就成爲了最後的接盤俠。

有了海南房地產泡沫的案例,吳小正終於回憶起了國十六條中與地產相關的部分。

終止房地產公司上市。

全面控制銀行資金投入房地產業。

嚴查虛假注資、不具備資金實力的房地產皮包公司。

……

吳小正記得,大概應該就是這幾條。

國十六條發佈後,因爲全國信貸規模急劇緊縮,資金從地產也被抽走,房地產的熱潮應聲而落。

而這其中,最受影響的就是海南。

海南的房地產熱迅速地退燒後,大量的接盤俠資金鍊斷裂,大量賣不出去的高價房積壓在手,卻欠下巨資,只好選擇跳樓。

在接下來的幾年,海南因爲炒樓而血虧的人,選擇跳樓的真不少。

這也給海南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因爲這次緊急調控,佔全國總人口只有0.6%的海南省卻留下了佔全國10%的積壓商品房。

因爲調控,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海南地產項目上的壞賬就到達了300億元。

……

這些信息對吳小正來說真的很重要,這跟正佳集團的發展息息相關。

因爲房地產熱,今年春節後,全國很多地方的土地正在飛漲,正佳集團在北上廣深的四個項目,如果不是年前就已經達成了意向,很可能徵地價格還會大幅度上升。

也好在正佳廣場不是單純的地產項目,而是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商業項目,這才讓各地政府沒有就項目進行反悔。

不過正佳廣場如果想再發展新項目的話,拿地成本估計就要高上許多了。

必須暫停新項目的發展!

吳小正很快就做出了這個決定。

身爲過來人,他知道,國十六條一旦出臺,房地產熱就會大幅度降溫,很快就會迴歸原有的軌道。

吳小正相信,一旦地產熱降溫,土地價格在幾年內都不會像現在這麼瘋狂。

以正佳集團現在的實力,五個大項目拿下來後,確實也該停下來,先鞏固一下、好好消化一下現有的連鎖體系了。

暫時停下來,是爲了將來更加大踏步前進。

因爲國十六條,地產界還有一件很受影響的事,那就是建築材料的價格。

到目前爲止,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已經上漲了起碼30%。

吳小正卻知道,一旦地產熱冷下來,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建材價格普遍也會回落。

也許在最近兩三年裡,建材的價格很可能會跌到近幾年的最低點。

也許這是唯一不怎麼受通貨膨·脹影響的商品。

在建築材料的採購方面,吳小正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沈默,以便重新做規劃。

第959章 帶出去的餐飲品牌第19章 奇葩的小姑第258章 偉岸如山第43章 年味第79章 又出幺蛾子第705章 被帶節奏(給大家拜年咯!“第504章 吃白食的第84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64章 餐飲有多賺錢?第524章 玩得就是心跳第899章 小人還是大義?第138章 省城來客(3/3)第852章 又見老倪第739章 他人的幸福第878章 得失之間第869章 教父接班人?第305章 該如何脫身?第323章 父子間的權力戰爭(2/4)第681章 裝不下去了第456章 傻姑娘第78章 土崩瓦解第792章 接連的閉門羹第455章 米清河的消息第556章 大動作要來了第61章 再續兄弟情第517章 到底賺了多少?第8章 酸辣脆蘿蔔第860章 利好消息第696章 取捨與主動第854章 有錢真好第480章 孽緣(3/4)第533章 送上門的天才第812章 那傢伙有個漂亮女兒第792章 接連的閉門羹第775章 師門淵源第820章 出謀劃策第691章 北門五虎第699章 香餑餑第129章 再次交鋒(3/3)第533章 送上門的天才第723章 恨鐵不成鋼第810章 又一樁大生意第77章 算計第839章 遙遠的距離(謝f0729萬賞)第813章 另類的爭光計劃第443章 打狗第907章 註定要火第239章 聰明的銷售第458章 天子驕子第293章 即將到來的風暴第940章 五大核心業務第442章 遇上瘋狗第490章 米清河的挑釁第637章 衆叛親離第260章又多管閒事第693章 田疤子的覆滅第55章 不打架不男人第792章 接連的閉門羹第923章 小心師父削你第431章 張穎再登門第70章 三駕馬車第566章 設套IT男第908章 目標另一個舞臺第350章 事情的後遺症第350章 事情的後遺症第11章 想當老大的少年第370章 值得尊敬的人(2/5)第925章 狡猾的廖宏才第299章 牽扯命運的暗線第125章 公安難當(2/3)第78章 土崩瓦解第630章 張穎要紅?第691章 北門五虎第108章 聚會的消息(3/3)第227章 三天三夜流水席第56章 另類調教第893章 考究第377章 換班主任是好事?(4/5)第383章 吳小正的刷子第899章 小人還是大義?第724章 以德報怨的姑娘第214章 拉虎皮扯大旗(4/5)第91章 土地交易第881章 春晚第524章 玩得就是心跳第443章 打狗第153章 讀書無用論第93章 文癲子第178章 鍥而不捨(1/5)第81章 詭計第563 好人有好報第501章 暗流洶涌第650章 王遂舟的橄欖枝第749章 知難而退第30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645章 自大的企業家第348章 啥叫膽大包天(開的奔馳沒汽油萬賞加更)第85章 市場不好混第665章 多姿多彩才叫生活第898章 調整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