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騎兵對於數萬人的戰場有着多大的影響?
如果在出城之前,那麼當褚燕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其人絕對是會不屑一顧,出言嘲笑,區區五百餘騎兵便想要打亂自己四萬大軍的隊列。
這恐怕是在做夢,想要以騎兵打亂四萬大軍的隊列,造成強有力的殺傷,恐怕給這五百騎兵加上十倍,五千騎兵方纔可以有機會嘗試一下。
但是如今,褚燕對於五百騎兵所能夠造成的影響力,絕對不敢有絲毫的輕視,其人甚至心中已經有了些驚恐之意。
五百身穿玄甲的騎兵,隊列整齊劃一,從側後方衝出,直接插入自己四萬黑山軍的後軍之中,迅速從中殺出一條血路,穿插而過,將整個大軍的陣型都打亂了。
“這是什麼騎兵?漢軍怎麼會有如此強大的騎兵?不是說這些漢軍都是新募的士卒嗎?”褚燕鐵青着臉,對着身旁的屬下吼道。
他連連的追問出數個問題,想要知道這股騎兵的來歷。不過可惜的是,這些黑山軍頭領們都無法回答他的這個問題,連他們自己都處於一片茫然狀態,根本無法做出及時的反應。
看到手下的頭領什麼都回答不上來,褚燕心中大怒,卻也知道此時他們還身處戰場之上,便只是恨恨的瞪了這幾人一眼,而後立刻做出了反應來。
“命令其餘各部繼續應敵,你親自率領手下,立刻圍上去,先剿滅那隻騎兵。”褚燕立刻對着身旁的一個頭領吩咐道。
那個首領不是其他人,正是剛纔出城迎戰夏侯惇的首領,既然是其人回稟的消息,那麼現在出現了問題,必然需要讓其人去解決這個問題。
那頭領聽到褚燕的命令,也是心中暗呼倒黴,這股玄甲騎兵的表現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絕對是漢軍中精銳的精銳,想要將這股玄甲騎兵剿滅恐怕要花費不小的代價,自己的屬下可能會死傷不少人。
黑山軍的雖然名義上是軍隊,可是對方根子上還是屬於黑山盜匪,他並不同於漢軍的編制,而是那種大大小小盜匪團伙集合起來的混編部隊。
對於這些個頭領來說,他們手下的士卒是屬於自己,只會聽從自身,這也是決定他們在黑山軍內部地位的基礎,士卒的多寡決定了他們的利益,若是有了很大的損失,那麼自己的地位絕對會受到挑戰。
不過對於褚燕的命令,這個頭領也不敢有任何的反抗,不僅僅因爲褚燕是他們這一夥人的頭領,更是因爲褚燕手下的兵馬是黑山軍中最強勁的一支,他若是膽敢反抗,恐怕一樣也沒有好結果。
其人最終無奈,也只能率領手下的步卒,朝着那股玄甲騎兵圍了過去。
而見到這股威脅巨大的玄甲騎兵有了人對付,其餘各自大大小小的首領也都暗舒了一口氣,知道自己避免了一個麻煩。
對於這些人的神情褚燕看在眼中,也知道這些人心中的小算計,他冷哼了一聲:“各部全力出擊,莫要耽擱戰機。若是有人貽誤戰機,必將嚴懲不貸。”
其人此言一出,其餘各首領頓時臉色一肅,點頭應是,而後各自指揮部下接戰迎敵。
對於褚燕這邊的安排命令蘇白一點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此刻親自率領着五百玄甲騎兵,衝鋒在最前方,全力殺敵。
蘇白統領的這五百玄甲騎兵不但是從數萬大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實力強橫,配合默契,而且就連裝備也都與其餘的漢軍不一樣。
以前,漢軍騎兵所配備的制式武器是漢劍,但是因爲漢劍雙面開刃而不利於馬上作戰,不利於劈砍,易折斷,所以最後徹底被環首刀取代。
如今漢軍騎兵所裝備的是環首刀,由鋼鐵反覆摺疊鍛打和熱處理之後打造的刀,以環首可以起到平衡的效果,而且環首刀單面開刃,厚脊,十分有利於砍殺,而因爲成爲騎兵的制式武器。甚至可以說因爲環首刀的出現,改變的漢軍騎兵的作戰方法,極大的提高了漢軍的作戰能力,因此纔打敗了匈奴。
可以說,環首刀對於騎兵而言是絕對的利器,是騎兵賴以生存的戰鬥力保證。
不過既然有着更加豐富經驗的蘇白能夠提出馬鐙,那麼對於這些騎兵所配備的制式裝備自然也會有相應的改變。
環首刀是屬於一個工藝的巔峰之作,是冷兵器時代騎兵的大殺器。但是蘇白清楚,環首刀並非十分完美,它還有着可以進步的空間,可以進一步提高製造,增加威力。
唐刀四制——橫刀,在環首刀的基礎之上加以改造,去掉環首刀常見的刀柄部的尾環,並且延長了短柄爲雙手使用的長柄,使其便爲可以雙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長直刀,進一步的增加的兵器的威力。
蘇白所率領的玄甲騎兵,腳下踩着馬鐙,解放了騎兵的雙手,又更換了環首刀爲橫刀,讓這些個騎兵所能夠發揮出來的戰鬥力完全超乎想象。
玄甲騎兵配備弓箭、長矛、橫刀,在入場之前,先是數輪騎射,等到接近之後,前方騎兵持長矛衝鋒在前,後側騎兵提着橫刀,進行收割。
以蘇白爲首,五百玄甲騎兵隊列整齊劃一,聽從指揮,形成鋒失陣,在黑山軍中橫衝直撞,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
可憐那被褚燕所派來圍剿蘇白這支玄甲騎兵的頭領,其人率領手下的士卒圍攻蘇白的時候,不過是被蘇白幾個衝殺之下,就徹底衝散了陣列,然後被蘇白一刀斬首,連話都沒來及說出來。
黑山軍雖然本就是烏合之衆,但是依仗着數量的優勢,還和漢軍打的不分上下,這其中雖然有着漢軍大多是新募之兵的原因,卻也讓雙方對陣成了一個僵持狀態。
可是蘇白的這支玄甲騎兵,卻徹底的打破了雙方的對峙,那些黑山軍面對玄甲騎兵束手無策,讓玄甲騎兵打出了一個缺口,而後就徹底的崩潰,一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