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道法源流(四)

bookmark

第三百零八章:道法源流(四)

葛洪嚴肅的點了點頭,肯定了鮑姑的想法,然後又說道:“你只說對了一半,的確是有人把這種文字帶了出去(當時的古人對於甲骨文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因爲殷商滅亡後,周朝興起之時,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它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啓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所以古人不可能直到清代才發現!究其原因,還是因爲幾次五胡亂華的戰亂,導致失去了記錄纔是正解)!”

“我不是很明白你說的,你再仔細說說!”

“我的意思是,當時應該有一個熟知這種最早的,而且自成體系的文字的人,然後這個人因爲某種原因逃離了殷商,畢竟早期文字這種東西,不是統治階級的上層貴族是絕對不允許學習的,就像我們現在一樣,寒士是根本沒有晉身的機會一樣,而這種文字也被牢牢的掌控在了上層的統治貴族手中!”

“嗯,你說的有道理,然後呢?!”

“你再想想,但凡統治階級就一定會有求神問卜的祭祀,要祭祀就要有一套傳承自古的體系,不然如何與上天溝通,又如何證明統治階級的神聖性?既然統治階級有了神的指引,百姓自然也會跟從,然後在這個祭祀體系發展過程中,睿智的上層統治者還會不斷吸收民間的各種早期的崇拜信仰,加以不斷改進和變化,這樣一來,這種融合了上層與下層的祭祀體制也就更加令人信服和神聖了!”

“你說的,我好像有點明白了,你是說,我們現在的道家,方士,神仙家,還有之前那些個小女孩所說的五大仙門之類的民間信仰其實都是源於一家!”

“鮑姑娘,你實在是太聰明瞭,我的意思就是這個!”

“哼,我自然是冰雪聰明的,這個不用你說,不過,照你的觀點來看,這上古的術法又爲何會變得如此四分五裂呢(各位看官看到這裡也應該明白了我什麼要引用羅貫中的那部小說的片段了吧,是的,就是爲了講最初的術法源流都應該是從一種成體系的文字中演化而來!我現在如此大費周章的講這些,也是爲了以後在文章中建立一些自己的神話體系,畢竟以後本文要繼續鋪展下去,這佛道之間,還有其他宗教之間的對抗,交融,很多事情的確是不能完全用科學來解釋的)?”

葛洪並沒有馬上回答鮑姑的問題,而是對着她故作神秘的笑了一笑!

“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是說這無字天書因爲時間的流逝或者戰亂的變更,已經四分五裂的分散在了這世上的各地!”

“聰明!正是因爲商代祭祀制度的分崩離析纔給了這些文字大規模流傳出去的機會!”

“等等,我其實有些疑問,你爲什麼說是商代,之前你說的九天玄女又和商代有什麼關係?”

“九天玄女,其實就是玄女,也就是玄鳥,是商人的圖騰!”

“你是說,傳說中的九天玄女原身其實就是一種部落的圖騰?!一個鳥身人面的圖騰?!”

“是的,而擁有這個圖騰的部落就是商人早期的祖先!”

“你說的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是我聽說商人的祖先契是生活在中原(大致是堯舜時期,生活在河南商丘一帶)的,而黃帝大戰蚩尤是在涿縣一帶(歷史上的涿縣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京、津、保三角地帶,爲首都北京的“南大門),而南方各部落,甚至是現在的中原各部落,大部分也是聽從蚩尤的,所以,我覺得你是不是搞錯了?葛洪!你要知道,所謂推演,有一個關鍵的節點錯了的話,就會全部都錯了哦!”

“絕對不會錯,商人的祖先是契興於堯舜之際,史載“契而佐禹治水有功”,舜將他封於商,也就是說他們是從北方內遷過來的,而玄女部落是否真的造出了指南車,我個人覺得是可以的,因爲有三個要素他們都能滿足,首先他們要熟悉當地的地理,還有天文,要懂天文就要有文字和數術,而要熟悉地理,甚至有應對當地環境的變法就說明他們曾經在那裡生活過很久,要知道,當時各地的語言是不通的,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從別的部落了解到多少東西!所以商人早期就應該在北方!”

鮑姑沉思了很久,她雖然對商人早期在哪裡生活的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可是這或許真的跟葛洪接下來要說的事息息相關,所以她依舊認真的聽着,沒有出聲。

“所以玄女部落,也就是商人的祖先纔有可能製造出指南車幫助黃帝打敗蚩尤,而文字的發展一定會有祭祀的體系!”

“嗯,你說道這裡我也明白了,你推測的應該沒錯,這商人部落確實很神秘,能在上古神話時期就有如此高的文字和數術成就!”

“你相信我說的了吧,所以我很肯定商人在建立商朝後,更加完善了自己的祭祀體系,而當商亡後,他的祭祀體系也隨之崩潰了,或者說在這之前商人所擁有的這些文字的秘密就流散了出去,而擁有了這些文字的其他文明,譬如周,庸,盧,蜀等部落(牧野之戰時,史記了一些與周軍聯合起來的部落名字,他們有:庸、盧、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聯軍總數達4.5萬人),應該也學會了這些原本由商人掌控的文字,四平喲他們才能快速的強大起來!”

“你想說什麼呢?”

“我想說的是,雖然最終商朝滅亡,可是他的文字卻被保留了下來,而那些從商人那裡擴散出去的祭祀體系卻變得四分五裂,各部落繼承的也都不完整,更有可能他們在吸收繼承的同時,根據自己部族原有的信仰加以擯棄和變化了許多商人的祭祀體制,這直接導致了我們現在各家各派所繼承的道統各說各話,雜亂無章!更別說那些流落民間的術法和流派,都應該是源於商人的祭祀體系,因爲只有商人才有最早期的文字(至今所有的考古都沒有發現夏代存在一絲一毫的文字,所以神話說黃帝是九天玄女的弟子,也就是黃帝曾經向商人部落學習過,是說的通的,因爲當時只有商人有系統的成體系的文字,自然各方面的成就能被保存,而不會因爲某個人的逝去連帶着他的經驗也消失,所以,有了這樣成體系的文字,各種生活的經驗和科學,甚至其他各族的寶貴知識就可以得到傳承和發展)!”

“被你這麼一說,我也相信現在世上所有的各家各派的術法,巫蠱(記載黃帝學符籙的時候,就提到過用蟲,當然,現在主要是苗家等少民有巫蠱之術了),還有泰山奶奶,九天玄女,五大仙門之類的信仰都應該是源於商代的祭祀!”

“是的,如果我們能找到那本記載着所有完整體系的商代無字天書(所謂無字也可以理解爲完全不認識的字),我們就可以重整我們已經遺失了的真正道統!”

第二百一十四章:養子第六百八十八章:忠勇大黑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勠力同心第二百六十二章:情挑老崔第二百六十五章:難逃一死(二)第五百一十四章:不乾淨的東西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心神巨震第五百四十八章:賈匹之謀(一)第四百八十二章:殷乂的暗器第三百九十五章:刨根問底第二百三十三章:有文化的禿髮思復鞬第一千零八十章:項上白頭第一百零六章:失散第五百七十四章:藍田康氏(二)第一百三十九章:真假明月(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皆大歡喜第八百四十七章:縛燕歸心(一)第二百八十二章:狼狽的演技(三)第一千二百八十章:感激涕零第三百五十二章:北宮夜襲(三)第五百五十三章:侯氏兄弟第六百一十七章:相讓的陰謀(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離她遠一點第五百四十二章:繼位族長第一百五十三章:花豹救主第五章:意外的抓鬮第五百七十二章:駐紮新安第一千零一十章:你好毒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尿遁第三百一十四章:雪夜的挑選(二)第一千零一章:狗彘不若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津津有味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南平太守應詹第三十三章:苦縣被圍第七百零一章:我是在幫你啊第五百二十八章:祖該病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一片混亂第三百二十章:雪夜攻潼關(二)第一百三十章:一語道破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沈薇認主第三百零二章:孽緣(二)第一百二十三章:奇怪的僵持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替天行道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幽綠鬼火第七十六章:佛圖澄的心願第一百二十章:城關城渡口第四百三十一章:請君入甕(一)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假道伐虢之計(二)第七百五十章:花花草草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阿郎入魔(一)第三百九十六章:康居國康氏諸族第六百六十八章:及時雨第九十八章:啄木鳥之計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光宗耀祖第一千四百零五章:成固之戰(五)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新亭夜宴之瑞雪豐年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一波三折(三)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界休宋氏第一千零四十三章:上洛遇盜第四百三十四章:通嘎啦嘎—薩日第一百六十二章:風陵渡第五百一十章:華梅的傾訴第七百九十四章:閻鼎獻策(三)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虛張聲勢第八百四十二章:去往何方第七百三十八章:旬邑失守第十三章:明月的憂傷第三百一十七章:謝艾獻策第二百六十二章:情挑老崔第六百六十二章:倒黴透頂第一千二百零五章:聲東擊西之計第二十一章:想是這無心片瓦第二百六十四章:難逃一死(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中渭橋大捷第一千四百二十章: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第三百七十八章:祖納的處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暗度陳倉之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三戲劉朗第四百七十六章:詳談(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飛蛾撲火之計(五)第六百二十三章:遊子遠獻計(四)第二百三十三章:有文化的禿髮思復鞬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綸巾鶴氅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以色侍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不可向北稱臣第二百七十四章:彭蕩仲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火燒新豐(五)第六百七十三章:殺雞焉用宰牛刀第一百一十一章:父子反目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皆大歡喜第二百一十七章:陳午獻關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你可以親親我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沈薇認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嘉陵江畔壯士來第九百六十三章:項氏劉姓第二百七十一章:漢江遇險第一千零一十五章:人心叵測(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慈祥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