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王衍論政

bookmark

幾日之後,寧平城外的王璋大寨,晉軍俘虜的集中營內

司馬範只要一閉上眼睛就能看見那些被活活燒死的百姓,看見他們的血肉被羯人生吞活剝......

但更可怕的卻是那些投靠了羯胡的晉人......

這些畜生爲了向那些該死的羯胡表達忠心,不僅助紂爲孽做下了無數令人髮指的暴行,甚至

一個個都變成了泯滅人性的惡鬼......

司馬範只要一想到那一雙雙絕望的雙眼,還有那一聲聲慘絕人寰的哀嚎,他的心就像是被什麼東西給揪住了一般,渾身都在止不住地發顫......

“大將軍不必如此傷心,那些女人最多不過就是被糟蹋了一下而已......”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次?!”

王衍神情慌張地看着對他橫眉怒目的司馬範,忍不住嘀咕道:“古今大戰皆是如此,孔融不也對曹操建議過,可以多吃人肉以充軍糧嗎?!大將軍與其爲那些賤民悲傷,倒不如想想辦法,一會兒在石勒面前爲咱們所有王公大臣說幾句體面話,先想辦法活下來纔是啊......”

“對對對,太尉大人所言甚是......”

“那些賤民總歸是要死的......”

“他們就是死了也是被大將軍給害死的,和咱們這些人可沒啥關係!”

“對!要不是你司馬範非要帶着他們一起走,耽誤了那麼多天的行程,他們也不至於死得這麼慘......”

“還害了咱們這些人!”

“就你愛裝清高,不聽人勸,跟着明月那個小丫頭一起胡鬧,現在好了,所有人都被你害死了!”

“司馬範!你不得好死!”

“夠了!閉嘴!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怪來怪去?!”

同一時刻!

石勒正端坐在王璋的大帳內,怒不可遏地瞪着那些跪地求饒的將領......

“一幫畜生!誰讓你們這麼做的?!二十幾萬人啊,你們都殺光了?!”

“小的......,小的也是奉命行事呀......”

“奉命?!你們奉了誰的命?!難道是我石勒下得令?!”

“不不不,不是大王下令,是王璋,是王將軍下得命令!”

“王璋呢?!讓他立刻滾出來見我!!!”

“王將軍聽說晉軍之中還有一批人逃出去了,所以帶着兵馬出去追殺了,現在還沒有回來,但王將軍已經把從寧平城收繳回來的糧草輜重全部清點好了,足夠咱們所有人吃上個好幾年了......”

“哼!司馬越死了之後,真是一個像樣點的晉人都沒有了,這多軍隊都守不住自己的糧草和輜重......”

“那些被俘的王公大臣都被集中關押起來了,王衍和司馬範都在其中,大王可以隨時召見他們......”

石勒輕蔑地笑了笑,然後對着身旁的石虎命令道:“你去把那些在洧倉抓到的四十八個王爺,還有那個什麼狗屁世子司馬毗一起丟到王衍那邊,晚上咱們多弄幾個篝火,好好招待一下他們,對了,還有這些王璋的手下,立刻全部抓起來,一個都不許放走!”

“遵命!”

“你們這幫禽獸,竟然殺了那麼多無辜百姓,本王今日一定要殺了你們爲百姓們報仇雪恨!!!”

“不不不!大王饒命啊!”

“大王,我們只是奉命行事啊!”

夜幕來臨之時......

所有被俘的王公大臣都圍坐在篝火旁,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即將揭曉的命運......

可石勒卻只是一個勁地啃着羊腿,根本沒有把這些人的死活放在眼裡......

而他身邊環伺的重裝甲士則是一個個凶神惡煞地瞪着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王公大臣,嚇得他們一個個心驚膽顫......

“石勒!我是王衍啊!你不記得老夫了嗎?!”

“王衍?!王夷甫?!竹林七賢之一王戎的親弟弟?!”

“正是在下啊!大王還記得王衍?!”

石勒冷冷地看了一眼想來套近乎的王衍,忍不住冷哼道:“哼哼!本王14歲的時候,跟着郭敬一起去洛陽販賣一些東西,只不過就是在城牆上呼喝了幾聲,就被你這老小子帶着一大羣官兵追得抱頭鼠竄!”(史記:石勒從小就跟着晉人郭敬一起販賣各族人口......)

“大王如此忿忿不平,是覺得老夫在針對大王?!”

“哼哼!人市上那些齷齪勾當,你們這些做官的,哪個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老夫可不是爲了敲詐勒索,而是覺得大王在城牆上的舉動不同凡響,若是讓大王這樣胸懷大志的異族離去,恐怕日後一定會是一代梟雄......”

石勒鐵青的臉色立即緩和了下來,就連看向王衍的眼神也少了一絲殺意......

“王衍啊王衍,那你倒是說說看,大晉爲何會衰敗至此?!”

王衍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又瞥了眼身旁閉目等死的司馬範和鼻青臉腫的司馬毗,無奈地嘆了口氣道:“大廈將傾從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大晉之亂象,應從石崇與王愷鬥富開始算起,

武帝不僅不懲罰,反而還不斷推波助瀾,搞得朝堂上下盡是奢靡之風,再加上惠帝那個白癡登基,賈南風亂政,搞得八王作亂,民不聊生......”

“嗯,繼續說下去......”

“自漢武帝開始,一直到漢末曹操,都在不斷引胡入華,以至於中原大地,胡人的人口已經隱隱躍居漢人之上,如此一來,不僅各族之間矛盾加劇,稍有不慎就會揭竿起義......”(江統的《徙戎論》中寫道:關中之人百餘萬口,戎狄居半。)

“好像有點道理......”

“曹魏的屯田制度被破壞後,各大豪族開始爭相侵佔土地,隱匿戶口,原來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門,或遊食商販,加上服役爲兵者,有一半人不從事農業生產。因此,農業荒廢,國庫空虛,百姓窮困......”

張賓作爲一介寒士出身,聽到王衍這麼說話,立時忍不住譏諷道:“那照王太尉這麼說來,是想說你們大晉的佔田制很好了?!”

“佔田自然有其好處,譬如解除了屯田制下的強迫勞動,並且鼓勵墾荒,這對提高農民積極性和擴大墾地面積還是有好處的......”

“哼哼!這個佔田制分明就是爲了你們各大豪族所立,既承認了你們侵佔的土地和隱匿的人口,又不保護百姓自己開荒所得的土地,再加上天災人禍,還有任人唯親,絕人仕途的九品中正制!大晉不亡,天理何在?!”

第五百六十章:換衣第五百五十九章:甦醒第三百六十九章:過河拆橋之計第一千三百九十章:人性邊緣第五百七十八章:難以名狀第八百八十七章:明月長得快第二百九十五章:五大仙門(二)第八百四十八章:縛燕歸心(二)第三百零二章:孽緣(二)第八百一十九章:現在不能殺第九百二十九章:潼關夜宴(一)第七百一十三章:擇日處斬第三百零六章:道法源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何倫的謊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靳準之計(四)第五百章:氣不打一處來第三百四十七章:北宮純之舞第八百一十九章:現在不能殺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鷸蚌相爭之計第三百零九章:道法源流(五)第七十六章:佛圖澄的心願第一百五十三章:花豹救主第五十二章:認祖歸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罪惡之門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香消玉殞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小狐狸第一千三百零五章:受不住的幺蛾子第七百二十章:漢國詔書第四百三十七章:渾水摸魚之計(三)第四百三十四章:通嘎啦嘎—薩日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義憤填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英雄救美第六百八十六章:識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一石二鳥之計第一百八十四章:謙讓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石瞻泄密第五百五十五章:浪子阿郎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尿遁第五百二十一章:東門遇險第四百四十八章:偷窺第一百八十六章:一半兵力第三百三十八章:意欲入關中第三百零二章:孽緣(二)第七百六十章:從未忘恩第五百六十四章:阿郎獻計第八百七十二章:忍耐一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兄弟齊心第九百五十九章:保持天下大亂(二)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智困池陽城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尿遁第一千零一十三章:擾亂軍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心軟至此第一千零三十章:張平獻計(一)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豈曰無衣(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豈曰無衣(一)第五百六十九章:忠狗大黑(三)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你可以親親我嗎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五日之內第二百九十六章:綠衣少女第一千零九十七章:歪打正着第八百四十七章:縛燕歸心(一)第八百七十八章:玉面和尚酒第一千零五十六章:洛水之殤(四)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許久不見,甚是想念第四百九十九章:恨鐵不成鋼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九百八十一章:石瞻劫獄(二)第六百五十八章:平西將軍賈匹第六百三十四章:小鹿亂撞第三百三十九章:圍而不剿第六百五十章:亂世奇女子(六)第九百七十七章:無巧不成書第一百一十五章:野人第一百三十八章:毛遂自薦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寂靜無聲第二百三十七章:負荊請罪第四百二十五章:塗山戰鼓第一千三百零七章:令人不齒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斷袖之癖(二)第三百六十三章:泣血而降(三)第三百零六章:道法源流(二)第九百六十七章:心善的許氏第一千零四章:張禹的陰謀(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板楯蠻第七百七十六章:收拾行李第六百一十章:說謊第八百六十六章:一個不小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一天一夜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寂靜無聲第一千二百二十章:幷州禍起(二)第二百一十章:本能第一千三百零五章:受不住的幺蛾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假道伐虢之計(二)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假道伐虢之計(二)第六百九十二章:小草變了第七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阿郎第九百六十章:孫盛進言(一)第六百一十八章:相讓的陰謀(三)第六百六十九章: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