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祖氏往事(二)

bookmark

第五百三十四章:祖氏往事(二)

要說祖智沒有對祖約的經歷下過苦功夫,那是真的是冤枉了祖智的一片苦心了。

這句句戳到癢處的歌功頌德,如何不讓祖約心花怒放?

祖約一想起自己過去在成皋縣做縣令時的威風,祖約也有些飄飄然了,尤其是一個小輩當着自己的面,這樣直白的把自己過去那一點點成績說的舉族感恩,這叫人如何不老懷大慰,欣喜異常?!

“智兒,過去的事就不必提了,那麼點陳年往事,爲父都快忘記了,呵呵呵呵!”祖約雖然說的謙虛,可是那笑容卻是抑制不住地露了出來,看來,這祖衍或許老實聽話,但這個祖智絕對是懂得自己的心思,更是讓人中意有加,好孩子,不愧是自己看上眼的好孩子呀!哈哈哈!

“父親大人在成皋縣時愛護鄉民的義舉更是多不勝數,要說這個無難軍中,誰是真英雄,兒子的心裡也只有父親您一個人了!”

祖約聽着心裡舒服啊!這臉色也紅潤了許多!不過祖約畢竟是有些城府的人,並沒有因爲高興得意而失了風度,所以假意謙虛地說道:“智兒的心意,爲父心領了,當年你大伯僑居陽平任職,你三伯又忙於朝廷的差事,常年在外任職,居無定所,如果他們在成皋,定然只會比爲父我做的更好!”(按照網友猗頓的分析:祖逖年輕時曾經僑居陽平郡,也就是司州的東北角,今山東冠縣東古城鎮,祖逖24歲的時候還在當地被選舉爲孝廉,接着又被司隸選爲秀才,這說明祖逖一家是把戶口都遷到了陽平郡,但是祖逖的母親既沒有葬在和祖武有關的上谷郡或范陽郡,也沒有葬在陽平郡,而是葬在成皋縣,也就是祖約做縣令的地方,說明祖逖的母親是由祖約照顧終老的。)

“父親所言,真乃古之君子之風啊!”(那爲什麼要僑居陽平郡呢,很可能是全家跟着祖氏的某位兄長一起遷移,那麼祖逖的兄長裡只有祖納和祖該,祖納不是祖逖母親親生,所以只可能是祖該,但這個官職很有可能很小,其俸祿不足以負擔整個家族,以至於其母也要跟着小兒子祖約,當然也有可能是這個做孃的喜歡小兒子……)

“呵呵,你小子少拍馬屁!”(至於祖該爲什麼記錄稀少,我的看法,如果不是孫盛把《晉陽秋》寄給了胡人,說不定,祖逖會不會被記載下來都是一個未知數……)

“父親大人,智兒並沒有胡說,祖母家世也是北州有名的世族,祖父離世後,祖母一族就跟隨我祖氏一起遷移,祖母在哪,則族人就在哪,祖母在成皋去世,雖然主持喪禮的人是大伯他們,但五服之內,真正順服的還是父親您啊!我們祖氏諸人還有這些中表之親,可都是隨着祖母一起跟隨了父親您的啊!”(五服之親,就是在服喪期間通過所穿服飾的種類分爲五種親戚關係:1、斬衰三年,用極粗生麻布爲喪服,不縫衣旁及下邊。2、齊衰,用次等粗生麻布,縫衣旁及下邊。按服喪期限長短,齊衰又分齊衰三年、齊衰杖期(一年)、齊衰不杖期(不執杖,一年)、齊衰五月和齊衰三月五等。3、大功九月,用粗熟布爲喪服。4、小功五月,用稍粗熟布爲喪服。5、緦麻三月,用稍細熟布爲喪服。緦麻是最輕的服,表示邊緣親屬。)

“智兒,你到底想說什麼呢?!”(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親屬爲袒免親,即所謂“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從項中向前交於額上,又後繞於髻。宋人車垓說此儀久廢,當時人的袒免親喪服是白闌縞巾;明、清時,素服,以尺布纏頭。同六世祖的親屬便是無服親了。故《禮記·大傳》雲:“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世袒免,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

“父親在我祖氏族人和那些中表之親心中的地位非比尋常,當次大伯病危之際,父親必須要挺身而出啊!”(中表之親,指與祖父、父親的姐妹的子女的親戚關係,或與祖母、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親戚關係。漢蔡邕《貞節先生陳留範史雲銘》:“君離其罪,閉門靜居,九族中表,莫見其面。”晉庾亮《讓中書令表》:“臣於陛下,後之兄也。姻婭之嫌,與骨肉中表異也。”唐鄭谷《訪題表兄王藻渭上別業》詩:“中表人稀離亂後,花時莫惜重相攜。”清樑章鉅《稱謂錄·母之兄弟之子》:“中表猶言內外也。姑之子爲外兄弟,舅之子爲內兄弟,故有中表之稱。”)

“大膽!這個話是你可以說的嗎?!再胡說,小心我打斷你的狗腿!”(關於祖逖母親葬在成皋,《晉書.祖逖傳》中有記載:石勒不敢窺兵河南,使成皋縣修逖母墓,因與逖書,求通使交市)

“父親誤會了!雖然智兒也希望父親能接任族長之位,但父親之外還有三伯,所謂人倫綱常,父父子子,嫡嫡庶庶,於情於理也應該從大局出發,支持三伯爲好!”

聽到祖智的這幾句話,祖約的面色纔算是慢慢緩和了下來,可他的心裡也不免對祖智希望自己能出任族長之事,稍有些心動了起來,畢竟就如祖智所言,祖氏族人還有那些跟隨祖氏的中表之親,雖然都很敬重自己,可自己總歸是祖家最小的兒子,上面還有兩個哥哥,終歸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這兩個哥哥也是自己真心愛戴,對自己極好的人,自然不允許其他人有所輕視。(應該是三個哥哥,但祖約並沒有把祖納當一回事。)

現在祖智向自己推薦自己的三哥祖逖,倒也是十分中肯,但這樣一來豈不是和自己大哥的兒子祖濟起了衝突了?!

“嗯……你三伯雖好,可是這父業子承,你堂兄祖濟可是嫡長子,嫡長孫,怎麼也該是他繼承族長之位啊……”

“父親明鑑,智兒所言並非是針對堂兄祖濟,更不是挑撥離間,而是真的深思熟慮之後的肺腑之言啊,如果我不說,豈不是對我祖氏不忠,對父親您不孝嗎?!”

聽到這樣真誠懇切地話,祖約也不由地點了點頭,示意祖智繼續講下去!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送你一件大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板楯蠻第六百四十五章:亂世奇女子(一)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誤會加深第一千三百零三章:卷草蓆第三百九十六章:康居國康氏諸族第九百四十八章:連哄帶騙第五百一十九章:肚兜第六百八十二章:蜀錦斗篷第一千一百八十章:火燒新豐(三)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張平大秀苦肉計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老子可是你的貴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我的眼睛第七百七十七章:影響前途第七百八十八章:初來乍到(二)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白渠一夜城第二百四十六章:葛洪第一千四百零六章:成固之戰(六)第二百三十八章:祖逖戰禿髮(一)第九百五十七章:坦誠相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火燒新豐(一)第六百二十七章:遊子遠獻計(八)第四百六十八章:鳩佔鵲巢之計(三)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不可向北稱臣第四十七章:御賜毒酒第五百六十五章:阿郎的私心第五十二章:認祖歸宗第五百六十九章:忠狗大黑(三)第二百八十一章:狼狽的演技(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皚皚白雪第四百四十二章:拱手相讓之計(一)第五百九十四章:也向潼關行(三)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人心叵測(二)第五百二十一章:東門遇險第七百七十六章:收拾行李第四百三十一章:請君入甕(一)第九百一十章:巧舌如簧的劉雅第六百四十九章:亂世奇女子(五)第三百三十六章:浮戲山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九章:過河拆橋之計第七百一十二章:一口答應第八百三十八章:魯徽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一個娘生的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跟我走第四百章:暖流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滿頭是血第七百八十五章:拿着雞毛當令箭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七百二十九章:漆縣已亂第五百零二章:不一樣的少年營第三百二十七章:密縣危急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撇不乾淨第七百三十章:兵發旬邑第八百三十三章:判若兩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夜觀星象第一百七十八章:大吃一驚(二)第四百一十九章:上古妖物第一百二十九章:何倫的謊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心軟至此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扶持裴氏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本宮不同意第八百六十一章:弄巧成拙(三)第二百五十一章:禿髮推斤的誓言第二百六十六章:難逃一死(三)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一波三折(一)第九百二十章:張禹劫糧(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錯上加錯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她到底能走到哪一步第一百一十六章:楊難敵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分組競爭第五百四十章:族長之位第三百五十二章:北宮夜襲(三)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潘滔之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下下之策第九百八十六章:父子密謀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二桃殺三士第八百八十章:無法回頭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根本不需要我第七百六十八章:可怕的賈匹第三百一十三章:雪夜的挑選(一)第五百五十四章:沉入河底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泣麟悲鳳第四百八十四章:活人署第六百八十六章:識相第一千一百章:化繭成蝶第六百四十一章:姚弋仲大婚(三)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渭水大捷第八百一十一章:指腹爲誓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玉石俱焚之計第二百二十九章:禿髮歸順第八百八十六章:頭皮滲血第二百零四章:模糊的幾個字第四百五十五章:化成灰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三郡之殤(二)第九百一十三章:涇水密談(二)第四百三十八章:長安淪陷(一)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喧賓奪主之計第五百九十三章:也向潼關行(二)第二百七十九章:狼狽結盟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大漢驃騎將軍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