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只有一路援兵

bookmark

第九十二章:只有一路援兵

寒風中,張軌的身影顯得有些蕭索,清瘦的身體也越發顯得單薄……他看着自己兩個兒子的目光也慢慢黯淡了下去……

張寔確實沒有想到事情會是這樣的,原本以爲傅袛一定是假借公主名義發號施令,沒想到是真的勤王……

張茂也沒有想到這個他自己已經肯定被作爲傀儡的公主,竟然會自己親自前來救援,甚至那個自己一直覺得假仁假義的傅袛會放公主出來,甚至還讓自己的長子一路奉陪,這……這……這……這簡直讓人無法相信……

張軌慢慢轉身看着長安的方向,一動不動,許久後,本就孱弱的身體突然向前癱倒……

張寔和張茂看到自己的父親突然倒地,都是大驚失色,立馬前去攙扶,眼見尚有呼吸,只是昏倒了,才稍稍安心。

張茂看了看昏迷不醒的老父又看了看自己的大哥,欲言又止……

張寔的雙目突然變得嚴厲起來,對着自己的弟弟喝道:“還不快去找人救治父親?!!!還有傳令下去,姑臧城今日起全城戒嚴,讓宋配將軍速速回城!父親病倒的事絕不可以在這個時候外傳出去!”

張寔把自己的老父親馱在了背上後,就開始往太守府跑去,張茂也準備走,可是看着自己的大哥和老父親又變得依依不捨……

張寔心中一暖,自己這個弟弟還是關心自己和父親的,但是口中的話還是很急促,大叫道:“還不先行一步?我自會背上父親隨後跟來,無需擔心,姑臧城都是我們的人,不會有其他意外,速速先去找醫者!”

張茂聽完自己大哥的話後立即迅速向太守府趕去……

張寔看到自己的弟弟已經快速離去,這才揹着自己的老父親,也向太守府開始前進。

寒風依舊吹着,張寔的心一邊牽掛着自己的老父親,一邊想着那個孤身前往長安的小女孩,心中默默說了一聲:對不起了,公主,姑臧城真的已經只餘自保之力了,公主殿下要保重啊……

滎陽密縣(隸屬河南鄭州),殘破的縣衙

才12歲左右的秦王司馬業(也稱司馬鄴)小臉慘白,求救似的看着自己的兩個舅舅,荀藩和荀組。

荀藩的臉上也顯現出了說不清的恐懼,正在極力自制。

荀組還算好,只是臉色也並不好看。

閻鼎看着之前遞來的軍報,心裡也是一陣發酥,吃人這種事不是沒有見過,但是隻盯着官軍抓來吃……,現如今三天兩頭就有部下被抓走吃掉,這個賊帥侯都實在可惡之極!可是憑自己手上的那點兵力連自保都不夠,根本沒辦法對付他,哎,難道真的要坐以待斃,困守此地嗎??

司徒左長史劉疇卻很淡定,只是手裡的小動作也不少……

中書令李絙也是一臉的無助,心道:是否要勸勸司空大人再次遷移呢……

撫軍長史王毗和司馬傳遜也是低頭不語……

荀藩和荀組的兩位大公子荀邃和荀奕也是頭皮發麻,這種事簡直太可怕了……

荀藩和荀組兩兄弟的目光同時看向了閻鼎,畢竟兵力都在閻鼎的手裡,也正因如此自己才授予閻鼎爲冠軍將軍和豫州刺史的職務,現在也該是他派點用處的時候了。

衆人看荀藩和荀組的目光都看向了閻鼎,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閻鼎。

閻鼎一時又能有什麼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這個鬼地方,可是去哪裡呢?往西入長安嗎?南陽王的地盤,去了那裡司馬業又算什麼?往東然後東渡到司馬睿的地盤?更不敢想象?哎,難道真的時運如此不濟?

閻鼎突然注意到了劉疇的鎮定自若,心中忽然想起關於此人的一些傳聞:劉疇,字王喬,彭城人。年少的時候就非常有名氣,和衆多名士縱談玄理總是讓人驚歎不已,曾經因爲戰亂帶着族人在塢壁避亂,但還是被幾百胡騎團團圍困在了塢壁,胡騎日夜騷擾,劉疇不僅沒有開城投降反而和胡騎打起了持久戰,每日夜晚都會用胡笳吹奏《出塞》、《入塞》之曲,以動其遊客之思,如此僵持了很久,胡騎竟然真的退卻了,從此此人的名氣更是遠播甚廣。

閻鼎心中一亮,難道自己陣營內還隱藏着另一個劉琨那樣的大賢?要知道劉琨的那一曲胡笳救孤城可是名動當今啊!

閻鼎立時向劉疇問道:“王喬如此淡然,是否有退敵之計??若有速速說來,好解我等之困啊!”

荀藩一聽閻鼎的話,心裡也是一亮,不錯,這個劉疇卻是很有名氣,看他現在如此鎮定自若的樣子,一定是有什麼好辦法!

秦王司馬業也期待的往劉疇那邊看去。

荀藩等人的目光也全部向劉疇那裡集中了過去。

劉疇淡然的走了出來,平靜地看着衆人期待的眼神,坦然說道:“沒有!”

閻鼎和荀藩,荀組等人的失望之情頓時顯露無遺……

秦王司馬業更是小孩心性,一時間竟然哭了出來……

正在衆人尷尬無奈的時候,卻聽到守門校尉的稟告.

“報!滎陽太守李矩到!”

閻鼎一聽是李矩到了,心裡不知爲何並沒有多少欣喜,雖然李矩給了自己很多幫助,可是這個人實在是太過殷勤了……

荀藩和荀組互望了一眼,都是一樣的心思:看來還是要靠李矩想想辦法了,閻鼎不可靠啊……

李矩到了大堂後,先向秦王司馬業鄭重地行了君臣之禮,然後又向衆人一一施了禮,接着就一聲不吭了。

秦王司馬業看到李矩的到來還是很開心的,畢竟自己雖然有舅父們扶持,但是隻有李矩手上有吃的,自己現在住的地方還是靠人家幫自己修建的,秦王司馬業少年的心裡對這個人還是很有好感的,畢竟雪中送炭的事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秦王司馬業看到李矩向自己施禮後就一聲不吭,自己心中又因爲賊帥的事焦慮不安,所以開口問道:“李愛卿這次前來可是有要事?”

李矩聽到秦王詢問自己,立即回答道:“啓稟殿下,臣此次來一是向殿下運送一應的物資,二是有一事想向殿下稟告”。

司馬業聽到李矩又給自己送來了急需的物資,心裡是真的非常開心的,畢竟小孩心性,臉上瞬間露出了喜悅的表情。

荀藩和荀組聽到李矩又送東西來了,也是頻頻點頭,兩個人又互望了一眼,從小的默契讓兩人的眼神裡都流露出一個意思:不能只讓閻鼎獨大啊……

李矩看着上首的司馬業,尤其是司馬業臉上真誠的笑容,心裡很開心,這個孩子不僅血統高貴(司馬業,字彥旗,河內溫縣人,司馬炎之孫,更是吳孝王司馬晏的嫡子),而且從小在吳孝王的親自教導下和他父親一樣是敦厚老實的人。

想到這裡,李矩直接開口道:“殿下,臣已經探查清楚了賊帥侯都隱藏的地點,臣今次來就是希望殿下能讓閻豫州和臣一起合兵進攻侯都”。

司馬業聽到李矩竟然主動請戰,真的是大喜過望,急忙轉過頭望向自己兩位舅父。

荀藩和荀組也是大喜過望,如果真的能一舉消滅侯都這個禍害,那麼他們就可以在密縣好好待下去了,要知道密縣可是伏羲與女媧的故里,更曾是黃帝的軒轅丘和祝融氏的都城(《史記,五帝本紀》中把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時期稱爲五帝時期,帝嚳時期爲祝融氏之墟),自己在密縣找到了自己的親侄子司馬業,這是天意!

荀藩對着秦王司馬業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司馬業看到自己的舅父也贊同李矩的意見,心裡又踏實了很多,接着又把目光望向了閻鼎,要知道閻鼎手握兵權,雖然自己更信任自己的舅父,可是實際上仰仗的還是閻鼎的保護,所以必須要徵詢閻鼎的意見。

閻鼎看着李矩那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心裡就有氣,如果真的讓李矩攻破了賊帥侯都,自己的地位恐怕就不保了……

閻鼎看到荀藩和荀組這兩個老狐狸都同意了李矩的意見,如今秦王司馬業又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看來自己不得不表態了……

閻鼎眼珠急轉了幾圈,這才鄭重的向秦王司馬業拱手道:“殿下,臣還收到一份由河陰急報而來的檄文,請殿下先行過目”。

荀藩和荀組都是一愣,怎麼他們兩個人都不知道這份檄文呢……

秦王司馬業讓內侍把檄文拿到了自己手中,仔細的閱讀了起來,目光慢慢變得非常奇怪。

等到秦王把檄文讓內侍宣讀了出來後,衆人的臉色也是非常的精彩……

李矩也在仔細地聽着,檄文上說的很清楚,大晉的明月公主親自出兵援救長安,希望各個諸侯都發兵去救援長安,這本是好事,可是基本不現實,不說王浚,劉琨遠在北方,如今荀晞和豫章王司馬端都被石勒擒拿住了,東邊的司馬睿更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如今能出兵的就剩自己這邊了,可是現如今哪裡能有多餘的兵力去救援長安?

荀藩和荀組也是互相看着對方,他們都沒想到傅袛竟然讓自己的大公子陪同明月公主去送死,或者說傅袛這個老頭是老糊塗了,一時間,兩個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心思都變得複雜起來,讓他們兩個更疑惑的是閻鼎爲什麼要在這個節骨眼上說這件事呢?

第三百一十六章:雪夜的挑選(四)第八百六十四章:靳準鬧事第五百三十二章:混淆是非第四百九十三章:承認身份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決戰下邽(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裴氏“鴻門宴”(二)第一千章:一路尾隨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乞活軍李農第四百零七章:暫不點破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美麗的祁氏第一千二百八十章:感激涕零第五百一十二章:小草之死第三百三十一章:浮戲山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父子反目第二百一十二章:董匡歸順(二)第五百八十六章:至此有你(六)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根本不需要我第八百九十四章:趙染夜襲(一)第三百四十六章:舊情難忘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三十六計(四)第一千零七章:酈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成固之戰(五)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狼王(三)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大霧漸濃第七百二十八章:小蝌蚪第二百九十章:孫盛第一百六十章:碼頭立威第一千零二十章:像明月那樣堅強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七百七十二章:重重巧合第一百八十五章:潼關密談第三百零九章:道法源流(五)第五百一十五章:命中註定的冤家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五百九十六章:不妙預感第一千零三十三章:濃濃戰意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一片混亂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悲從心來第七百九十二章:閻鼎獻策(一)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三十六計(五)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愛民如子(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先聲奪人之計第三百四十一章:劉暾之死(一)第一千零四章:張禹的陰謀(三)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許久不見,甚是想念第一千零四十章:撿回來的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一波三折(二)第六百一十九章:劉曜問計第七百五十章:花花草草第五百二十六章:慢慢算賬第四百六十八章:鳩佔鵲巢之計(三)第一百九十三章:軟禁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世上哪有便宜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以色侍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大爺別急第三百三十八章:意欲入關中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打草驚蛇之計第九百一十章:巧舌如簧的劉雅第七十六章:佛圖澄的心願第九百七十章:哪個少女不思春第九百章:南寨之戰(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三戲劉朗第一千零五章:肅然起敬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梁州之亂(一)第五百七十章:提高門檻第一千零六十四章:藍田議事第二百二十一章:識破第二百四十一章:脫胎換骨第二十三章:夜襲晉陽第七百四十三章:明月侍女第一千零九十六章:黃丘大敗第九百七十章:哪個少女不思春第二百三十五章:祖逖的決定第一百七十章:張楊聯軍的覆滅第一百六十二章:風陵渡第十四章:少年英雄冉瞻第四百三十四章:通嘎啦嘎—薩日第六百七十六章:一道冷光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美女身邊故事多第一千零六章:掃雪相迎之計第六百五十五章:望梅止渴之計(三)第五百七十八章:難以名狀第三百三十二章:浮戲山之戰(二)第六百九十四章:拖出去斬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兵發臨晉第九百九十一章:玉軟花柔第七百五十章:花花草草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大戰三百回合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逼上絕路第七百三十三章:蒲洪獻糧第二百一十一章:董匡歸順(一)第八百七十一章:引蛇出洞之計(二)第七百零三章:片刻失神第八百六十一章:弄巧成拙(三)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三郡之殤(一)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我們都是女兒身第八百六十九章:其中有詐第五十六章:裴氏救孤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借雞生蛋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