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替兄出戰

第1章 替兄出戰

李小囡(nan)穿着哥哥李學棟那身本白粗布短襖,粗布棉褲,頭髮在頭頂束成一個緊小的髮髻,微微垂着頭,露出纖細的脖子,顯得格外清秀文弱。

提着考籃走到高先生面前,李小囡屏着口氣,擡起頭,看到高先生那件靛藍薄棉長衫的領口,不敢再往上看。

高先生四十歲左右,氣質儒雅,目光溫和的看着一幅怯弱模樣的李學棟,憐惜的拍了下,“別緊張。好了,你們三個進場吧,記着,別慌,就跟平時在學裡一樣,靜心專心。去吧。”

高先生囑咐了兩句,背手站着,看着三人進場。

這是這一科童試第一輪考試,縣試第一場。

李小囡替哥哥李學棟來考這場童試。

這場考試,關係着她們姐弟五人的生死存亡。

李小囡走在互結的五人最後,學着前面的考生,在書吏面前放下考籃,張着胳膊轉了一圈,書吏頭都沒擡,揮手示意過了。

李小囡暗暗鬆了口氣,抿着嘴屏住笑意。

頭一關過去了!

縣學的大院子就是考場,也就一百來張考桌。

考生們各自找到座位坐好時,正好天色大亮,書吏們一臉嚴肅,將考卷依次放到考桌上。

李小囡拆開漆印,先看那張格致題。

一道計數,最簡單的幾頭幾腿,一道易數和一道物理,都極其簡單。

這張格致試卷讓李小囡心痛的攥起了拳頭。

這張試卷她不能做!

她哥哥李學棟沒學過格致,而且,她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是用什麼方法來解這種幾頭幾腿的題目,更不知道怎麼解釋那道物理題。

理科是她最大的優勢,現在,只能忍痛放棄。

李小囡接着看試貼詩,是常見韻,李小囡暗暗鬆了口氣。

童試要考的科目中間,她最沒把握的,就是這首五言六韻詩,寫詩這事兒實在太難了。

李小囡最後看兩篇時藝文章,大學、中庸各出了一題,題不偏,是比較好解的幾句。

一切都比她預想的更順利,李小囡心裡稍安,垂着眼,虔誠的向考神道了聲謝。

兩道時藝文題目是最好寫的,李小囡也已經有了大致輪廓方向,就放下時藝考題,對着限韻,挖空心思的湊韻腳寫詩。

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她喜歡先做難題。

考試時間是一整天,這點兒考試內容,對她來說,內容實在太少,時間實在太長。

她得控制好時間,不能太早做完,也不能太晚,要趕在中間時段交卷,最好再能考個中等偏上的成績。

混在中間才最安全。

去年剛到任的黃縣尊五十歲左右,略有些削瘦,身上的官服已經洗得泛白,從大堂臺階上踱下來,在一百多張桌子中間,慢慢走着看着。

李小囡一邊搜腸刮肚湊韻腳,一邊聽着周圍的動靜,聽到腳步聲,倒了些水到硯臺裡,開始慢慢磨墨。

她要專心,不擡頭,不引人注目。

黃縣尊那件舊官服的下襬從李小囡身邊踱過去,沒多大會兒,又從另一邊踱過來,再踱過去。

李小囡提起筆,開始在草稿紙上寫時藝文章。

墨磨出來就得用,不然就幹了。

李小囡一筆一畫,寫得很慢很工整。

考試時間太充足,足夠她把草稿也寫得一絲不苟。

一篇時藝文章寫完,側後,一陣羊肉的香味兒飄過來。

李小囡下意識的看了眼日影,這才什麼時候,這就吃飯了?

前方飄來一股糟魚的香味兒,接着是紅燒肉,嗯,紅燒肉是得趁熱吃。

李小囡左邊的考生彎下腰,從考籃裡拿出個小小提盒,右邊一陣碗筷響,四周一片咀嚼聲。

要處處隨大流不引人注目。

那就吃飯吧。

包在棉手筒裡的米飯雞腿還熱呼呼的,很香。

李小囡吃了小半碗就飽了,她胃口不大,阿姐一向偏疼她,給她盛的太多了。

包好放回考籃裡,李小囡重新磨了些墨,接着寫第二篇時藝文。

慢慢騰騰、一筆一劃的寫好兩篇文章,已經有人交卷了。

李小囡開始謄寫那兩篇文章,謄好一篇,已經有六七個人交了卷。

李小囡開始謄第二篇時藝文。

黃縣尊踱到李小囡身邊,歪着頭看李小囡謄寫好的那篇文章,片刻看完,捋着花白的鬍鬚,微微點頭,移步往前。

李小囡最後謄好那首生擠硬湊出來的詩,考桌已經空了一半兒了。

李小囡收拾好考籃,拿着考卷和草稿紙,一幅低眉順眼的膽怯模樣,交了卷,跟在四五個考生中間,出了縣學大門。

大阿姐李金珠迎着李小囡撲過去。

高先生袖着手踱過來,伸頭關切道:“考得怎麼樣?”

………………………………

囡:音同南,南方方言中小女孩的意思,乖小囡,乖囡,可以直接替換爲:乖寶寶。某家小囡,就是某家最小的女兒。

李小囡就是父母沒給取名字,反正她最小,就是李家小囡,李小囡了。

第166章 相宜第105章 達成共識第192章 人各不同第138章 歡迎第235章 你初一我十五第140章 極小處極大第103章 俊傑第171章 真有要緊的事第252章 第一步第319章 當下第289章 形式不能少第98章 大意了的洪老太爺第42章 相個親第289章 形式不能少第45章 太極推手第294章 回鄉第267章 信第91章 先做第253章 親眼第51章 五一上架第127章 規勸第327章 敏銳第30章 強行道個歉第299章 今昔不同第222章 都有小算盤第171章 真有要緊的事第189章 鑽門路第179章 書本和現實的距離第270章 啓程第109章 反思第167章 瞎說第133章 世子爺生氣了第292章 落定第204章 看帳本吧第49章 欠着人情第86章 倆八婆第324章 蹊蹺第242章 百忙之中第277章 得寸進尺第259章 不得不說了第244章 教導第29章 好吃的蟹殼黃啊第45章 太極推手第96章 得心應手的石滾第287章 觀念都是大事第298章 從前不可得第55章 聰明的程度第137章 公道第328章 閒話第133章 世子爺生氣了第13章 新科秀才公第150章 挖角的來了第264章 格人格物第171章 真有要緊的事第244章 教導第270章 啓程第322章 江南第271章 啓程前的準備第157章 動手第275章 各自第97章 花花轎子擡起來第57章 規矩第242章 百忙之中第163章 按契辦事第3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08章 生事第327章 敏銳第89章 生意第314章 生意之外第302章 第一份請帖第133章 世子爺生氣了第192章 人各不同第6章 三堂伯第279章 善也不善第263章 差距太遠第182章 大宴賓客第1章 替兄出戰第300章 嘆氣的尉王妃第242章 百忙之中第291章 本性第211章 收放第36章 自家熱鬧第178章 過了河可以拆橋了第292章 落定第71章 簡單推理第36章 自家熱鬧第239章 二章合一第197章 出事第13章 新科秀才公第46章 打個羣架第77章 拜年第75章 底兒第241章 晚宴第201章 意在言外第12章 對面不識第112章 人家家的書樓第108章 話術第192章 人各不同第5章 府試第39章 薑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