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三貨通兌

bookmark

北武藏的成田長泰重新降服,南武藏的太田資正降服,兩者雖然同爲降服還略有不同,成田家是看到風頭不對主動降服,太田家是被北條大軍圍住不得不降服,不過有一點是一樣的,兩家都只是觀望而已並沒有真心投效,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扯起反旗繼續造北條家的反,不過他們兩家一降服武藏國也基本平定,那些亂哄哄的國人失去首領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躲在上野平井城的上杉憲政過的很糟,自打上次打醬油差點被殺開始,他就一直縮在隊伍最後面隨時準備跑路,這次聽說足利賴純被兇殘的北條氏康梟首那到酒宴上獻功,嚇的他現在小心肝還噗噗噗亂跳,直接腳底抹油跑回平井城。

西上野國人對上杉憲政的態度越發惡劣,明明他這個關東管領什麼也沒做,卻還要面對一堆昔日家臣的冷眼對待,甚至連以前的恭敬作態都欠奉,這讓他不能忍啊,他很想把這些傢伙叫過來問問他們,到底他做了什麼讓這些人如此的不恭敬,但是他又不敢,因爲他手裡的力量也不過幾百人,守不守得住一個平井城是個問題,又哪敢去找那些國人衆去。

上野國雖然沒有像其他幾國陷入內亂,但是北武藏的失利還是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尤其上杉憲政的不濟事,在合戰開始以來醜態百出的表演更讓許多上野國人感到恥辱,因此回到上野國以後許多國人就斷絕了與上杉憲政的來往,專心致志的發展自己的領地。

不同於關東的膠着局面,從今年年初武田晴信就開始修築躑躅崎館,這很是迷惑住村上義清,讓這位北信濃的總大將率領大軍在小県郡四處出擊,武田家上下人心惶惶,就在雙方形勢發生逆轉的時候,武田家的新家臣真田幸隆突然活躍。

他利用自己的身份與本地的真田鄉國人聯繫上,然後悄悄聯絡到砥石城內的內應,也是他的從兄弟矢澤賴綱,五月二十六日,矢澤賴綱悄悄打開砥石城大門,真田幸隆只率百餘軍勢在黑夜之中進入砥石城,並趁機奪取了砥石城身後的戶石城,整個北信濃的局勢因此爲之一變。

因爲戶石城被攻陷,使得村上家對小県郡的支配產生動搖,更直接波及到他的老巢埴科郡和更級郡,這一下使得原本處於劣勢的武田家又把局勢給扳了回來,不但讓村上義清剛奪回來的優勢完全消失,還不得不陷入了劣勢之中。

其實真田幸隆早在砥石崩之前就已經從軍,只不過武田晴信不怎麼重視他這個信濃新參衆,只是把他丟在投靠他的國人衆裡任其充當炮灰罷了,後來的表現也證明了他在戰陣上似乎並沒有多麼神奇的表現,但是他也不是什麼都沒做,比如說砥石崩之前村上義清跑去和高梨政賴內訌的原因就與他有關係。

原來真田幸隆不知道怎麼走通了高梨政賴的關係,與他締結婚約,讓自己的長子源太迎娶了高梨政賴的女兒北與,這本來不算什麼奇怪的事情,哪怕敵我雙方的豪族聯姻只要不碰上嚴厲的國主或者完備的分國法也不算什麼,比如六角家的家臣就把勢力伸到北伊勢,也沒見六角定賴說什麼。

而且這種聯姻也不過是真田家與高梨家的私事,除了當事人和幾個家臣沒誰知道,可是這事就偏偏傳到村上義清的耳朵裡去了,而且也不知道傳了個什麼版本,反正村上義清大怒之下就帶着兵馬殺到高梨家的中野小館,雙方開始掐架了,也正是因此武田晴信纔在剛從關東回來,接到情報就帶着兵馬匆匆殺到北信濃,結果在那裡吃了個大敗。

因爲真田幸隆的原因奪取了砥石城,這讓武田晴信很興奮,信濃國人們開始人心惶惶起來,就連村上義清也有些坐不住了,但是還沒等他開始行動的時候,真田幸隆又開始了他的調略大法,先後把村上同族屋代氏,石川氏拉攏過來,這樣以來村上義清就沒能耐復奪戶石城了,只能忙着消滅領內的內亂。

武田家獲得了初步勝利,今川家做的也不錯,今川義元沒有繼續進攻尾張國,而是藉助兩位盟友艱難應付戰爭的時機修養生息,連年出兵三河讓駿河、遠江的軍勢疲憊,去年又在關東威風了一把,趁着織田家無力抵抗的時機收編不穩固的三河國,確立駿遠三的新體系構建成爲眼下頭等大事。

今川義元開始着手對駿遠三檢地,這是要對手下不聽話的國人開刀的信號,尤其是遠江國的一些不聽話的國人是被重點照顧的,他要藉此機會梳理自己的威信,然後才能進行全面檢地,並藉此機會確立主從關係。

當然三河國暫時不能動,剛降服的收編行動要慢慢來,先給胡蘿蔔才能亮出大棒,對遠江國他是如此,對三河國也同樣會如此,三河國人只需要送上人質即可,爲表示與三河國的親善關係,今川義元還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三河吉良家的吉良義安。

這樣可以確保三河主體安定,包含從屬吉良家的東三河國人也隨之失去反叛的名義,沒有名義的支持拉起倒臺的織田家大旗也翻不出浪花,今川家藉此機會成功掌控三河的局勢,只是這樣一來鬆平竹千代的利用價值大大降低,今川義元不太在意這個鬆平家的小孩子,隨手丟給他的師父太原雪齋就不再過問。

隨着阪本町、堺町、京都三地的錢屋運行狀況良好,隨即開始金銀銅三貨通兌計劃,這是吉良義時早就制定好的計劃,同時又因爲三月份先後與王旦、阿歌特商會兩筆交易的影響,強行把京都和阪本錢屋裡的儲備的錢貨全部兌出,造成接連幾天錢屋面臨無錢可用的尷尬局面。

京都錢屋的奉行柳沢元政一個勁的抱怨抽的太狠,但是他有什麼辦法,尼德蘭商會與五峰商會的生意可是難得機會,不賺一筆絕對對不起自己,自從建立錢屋壟斷京都、阪本町的永樂錢兌換以來,吉良家的收入就節節攀升,如今隨着洪武、永樂的大錢雕母陸續製作完成,手中掌握源源不斷的永樂錢,讓他萌生出建立三貨通兌制度的想法。

錢屋創立的本意就不是簡單的永樂錢與鐚錢兌換,而是主營金銀銅三貨流通業務,所謂三貨通兌就是按照官方比價接受不同成色的金銀銅估算,並以估值爲客商兌換所需要的貨幣,當然這種三貨流通的價格也一如鐚錢兌換是浮動的。

三貨通兌業務甫一開通就得到近畿商人和町民的熱烈歡迎,如果說撰錢令還只是官方半強迫的要求的話,三貨通兌就正好迎合了所有人對貨幣使用的需求,無論是商人還是町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黃金,白銀,銅錢甚至各種雜七雜八的貨物折算貨幣的情況。

通常的貿易中交易貨物都是選擇好脫手的,但是交易的貨幣選擇餘地卻很小,而且一旦獲得難脫手的貨幣就很難通兌,因爲兩替商這個行業還沒出現,所以收到自己不需要的貨幣就只能儘可能的想辦法花出去,這一來二去就會出現許多商業欺詐和不必要的糾紛。

吉良義時推行的三貨通兌是完全超越所謂兩替商的範疇,包括兌換的價格浮動,手續費隨着大宗通兌業務可以逐次減免等方式吸引大商家,因爲三貨通兌的推出反而把不太興旺的鐚錢兌出也給盤活起來。

說起來這也很奇怪,民間多使用鐚錢因爲日常生活用不了那麼多大號貨幣,但是隨着撰錢令的推行波及整個近畿,許多町民在繳稅時必須準備永樂錢繳納,但是並不影響他們平時使用鐚錢,白銀和黃金從來都是作爲貴重的輔幣使用,具體估值要看各家商號的情況,被奸商坑住也是時有的事情。

但是隨着三貨通兌的開通後,京都,堺町,阪本三地的貨幣更加流通,同時大商人兌出手中積存的白銀換取永樂錢,然後進行與東國的貿易並賺取東國的白銀回到近畿進行再次兌換,漸漸的永樂錢在近畿的數量隨着大量商人通兌而再次減少,而鐚錢卻顯得多了許多。

這使得鐚錢與永樂錢的兌換比率進一步下降,然後平民爲趨利的本性而把手中的鐚錢全部拿到錢屋去兌換,這個結果就是讓鐚錢越發貶值,反而越發不受平民階層的待見,這樣以來吉良義時在兌換鐚錢上賺足了銅料,又藉助源源不斷的永樂錢獲得利潤。

第293章 上州戰爭第294章 長野家的爭論第245章 大熊朝秀的叛亂第262章 本莊城合戰第143章 藤堂虎高第402章 旗本領第401章 向左向右?第95章 戰爭的準備第347章 小把戲與心機第450章 宿命之會第360章 決戰川中島第185章 殺馬特的宣言第190章 島左近的較量第458章 藤波畷之戰第140章 遠方的變亂第257章 厲聲喝問第512章 心驚肉跳第560章 鹿苑院周暠第252章 初言志向第447章 惱人的謀算第551章 時不我待第526章 天命的昭示?第235章 甲斐的密謀第235章 甲斐的密謀第198章 新的戰爭開始第426章 越過手取川第317章 激戰利根川第467章 難逃覆滅第280章 氣極而昏第386章 兵出越中第394章 勘助的後繼者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第500章 幻庵來使第184章 比叡山燒討事件第554章 天命所歸第388章 今川上洛第26章 蝴蝶的翅膀第154章 精明的尼德蘭人第395章 羽黑山合戰第68章 島左近加入第237章 鍾馗與狛犬第470章 長女小蘋果第410章 你我兄弟也第78章 公方的任務第129章 勝姬的禮物第399章 軍神舊事第429章 盟友拿來賣第495章 病急亂投醫第356章 武田先動第491章 假足利變真足利第427章 一向宗的驚慌第496章 京都的混亂第544章 晴季撿便宜第283章 氏康的謀略第231章 這只是個誤會第297章 檀香的苦悶第152章 弗蘭克阿歌特第152章 弗蘭克阿歌特第591章 信玄入滅第509章 形勢陡轉第324章 鎮撫的手段第245章 大熊朝秀的叛亂第20章 關東大地震第286章 軍神的表態第180章 猖狂的延歷寺第166章 平衡之道第224章 阿歌特的到來第368章 兩場認親第576章 橫掃畿內第41章 肩負的榮耀第556章 有趣的女人第536章 新時代的序幕第7章 服部的效忠第305章 復出的巨龍第516章 晴朝大危機第214章 沼田家的檀香第13章 彌八郎入嗀第45章 自作聰明的人第288章 鍾馗在行動第297章 檀香的苦悶第14章 謀奪村雨丸第83章 正旦新朝會第85章 晴元的挑釁第63章 天王寺津田家第541章 伊達的境遇第36章 武田的消息第351章 水尾山合戰第194章 若狹沼田氏第208章 兩翼的崩潰第398章 雙喜臨門第138章 天文二十年第322章 衝突與懲罰第302章 不祥的預感第211章 戰後的合議第553章 江戶賽馬第343章 銜尾追殺第112章 生死較量時刻第499章 信長的盤算第1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9章 筒井與宇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