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大唐功勳墓

朝堂。

羣賢畢至。

李世民看着羣臣,緩緩開口。

“諸位卿家,如今高句麗、百濟國、新羅國已平,接下來,就是治理了。”李世民說道:“此三國,原本中原故地也,當初漢朝在這些地方設立了漢四郡,如今朕想要把這裡分成十個郡縣,由高麗道管轄,諸位以爲如何?”

李慕白很是高興。

也很是自豪。

自己有生之年,不但滅了高句麗,還連同把新羅國和百濟國吞併了。

這絕對是能夠名留青史的啊。

“此法,大善也!”長孫無忌微微一笑,站出來,說道:“如今,中原人口激增,可牽一小部分的人入此三地,以鎮三地。”

“聖人,可讓大軍駐守屯田,可允許大軍娶當地的女子爲妾,這既可以增加人口,也可以鎮守當地。”蕭瑀站了出來說道。

這老傢伙,可以說是朝堂的長青樹了。

被趕出朝堂好幾次,然後每一次過不了多久,就又被李世民請回來。

人才啊!

簡直就是大唐朝堂的一個大傳奇了。

現在,李恪被趕到了蜀郡,蕭瑀也安分了不少。

他也明白,李泰和李承乾在,基本上李恪沒有啥機會了。

都被趕出了朝堂,還有個屁的機會啊。

“這……”李世民想了想,說道:“此法,大善。”

普通老百姓是沒有資格娶小妾的。

等級森嚴啊。

“陛下。”魏徵拖着病,站了出來:“如今,天下太平,聖人,我大唐應該收斂當初隋煬帝時候戰神的諸將領和諸軍的骨骸。”

“這……”李世民想了想,眯着眼睛。

隋煬帝三次征伐高句麗。

結果,無數的人死在了這三次戰爭。

而他更是把自己弄的家破人亡的。

現在,要自己出錢出力去幫他收斂這些將士們的骨骸?

心裡面李世民有些不樂意的。

這些日子,他也一直都在思考着。

朝中羣臣,也不是第一次提出來了。

上次允許了一部分。

現在,李世民想了想……

看着羣臣的摸樣,他微微一笑,說道:“可!”

“尉遲恭和程咬金、牛進達也上書了,雖然這些不是我大唐的將領,但是卻是我中原兒郎,隴西兒郎。”

“他們爲國爲民征戰,雖死猶榮,但是有些骨骸,早已經殘缺不全,有些骨骸,已經不能夠辯認身份。”

“更何況,高句麗往來長安,路途遙遠,讓先人們來來回回的折騰,也是不好的。”

“故而,朕決定,在高句麗選擇風水寶地,厚葬了所有的骨骸,三次征戰死亡的,以及之間被高句麗所害的壯士,他們生的時候共同對抗高句麗,死也同穴,此乃是同生共死之意也。”

“同時從府庫之中,造冊之上,尋找當年戰死之人的名單,刻在墓碑之上,命當地官員,每年的清明節,祭拜之。”

李世民說道:“若是無他們,我大唐也不能夠安穩,更沒有機會滅了高句麗啊。”

“陛下仁德!”

“陛下仁德!”

“陛下仁德!”

“……”

羣臣,紛紛高呼。

一個個很是激動。

畢竟,大家都有族人死在了高句麗。

現在,心情激動無比。

這一次,終於是能夠放心了。

上次是一部分。

現在是所有啊!

朝堂裡面的人,可不是人人都出身世家的。

不少人是寒門,當初自己的族人也是當小兵的。

現在,他們也可以入土爲安了。

“諸位卿家,新羅和百濟的主官,諸位卿家覺得,應該派遣誰爲好啊?”李世民問道。

“陛下,臣以爲,御史中丞馬周,可擔當此任!”一名寒門官員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臣也因爲,御史中丞馬周,有大才,可行之。”另外一名官員站了出來。

“陛下,河間郡王李孝恭可擔任一地主官!”一名武將站了出來。

“河間郡王李孝恭乃是大唐宗室,允文允武,可擔任一地主官。”另外一名武將也站了出來。

“魏王泰,素有才華,又居於新羅,可爲新羅主官。”蕭瑀大聲的說道。

旁邊的人聽聞,紛紛雙目一亮。

這一地的主官,是最容易做出成績來的。

一旦能夠做出政績,回到長安城必然是要節節高升啊。

但是,若是魏王泰,那就不一樣了。

魏王泰原本就是親王。

很得寵。

這要是在新羅呆上幾年,那還得不得寵,可就不知道了。

長安城裡面的人,誰都能夠爲新羅的主官,就是李泰不行。

“魏王泰可爲新羅主官。”

“魏王泰可爲新羅主官。”

“魏王泰可爲新羅主官。”

“……”

“如此,那就讓馬周爲新羅的主官,李道宗爲百濟的主官。”李世民微微一笑,就當沒有看見蕭瑀等人的小動作。

說道:“許敬宗、李道宗、馬周,都是有治理天下的才能,他們入了三地,想來很快的就能夠恢復生產。”

“此乃是大善也。”李世民說道。

此刻。

長安城之中。

“你們可聽聞了?那新羅國已經歸附我大唐了。”一名老百姓一般吃着油條,一邊說道。

自從魏王府的豆漿、油條流傳了出來,整個長安城都流行了起來。

你要是沒有吃過豆漿、油條,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長安人。

至於羊肉泡饃,那是啥東西?

普通人吃不起啊。

至於油,定然是油炸過了幾次的,裡面一部分的水的。

沒辦法,雖然長安城的植物油也多了起來,但是油這東西,永遠都是緊俏貨。

“可不是?百濟國也是我們大唐的了,據聞,如今整個天下,都是大唐的。”另外一名百姓滿臉的自豪。

“這新羅國百濟國不是蠻夷嗎?要來何用?”一名百姓不解的問道。

“汝等是有所不知,想當初,大漢朝的時候,這新羅國、百濟國那是屬於我們中原的漢朝四郡,只不過後面被蠻族佔據了罷了。”一名百姓站起來,高聲說道:“如今,我大唐強盛,自然是要收回來屬於我們的土地了!”

“正是如此,此乃是揚我大唐國威也!”

“這正是開疆擴土,燕山石勒也!”

“大唐萬勝,從今以後,天下以我大唐爲首!”

“誰要是不聽話,咱就打他們!”

“對,誰要是不聽我們大唐的,我們就打他們!”

“……”

老百姓的臉上,紛紛露出喜色來。

成爲唐人,甚幸甚幸。

第485章 雪域事變第301章 歸第1563章 大唐大軍向前進第116章 誹第543章 唐渾天儀第1303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954章 喜訊傳到長安城第828章 深夜閒談第919章 高藏之死第1571章 英王李象入羅馬第192章 匴第892章 轟他們第343章 譱第528章 魏徵又奏第542章 教育重要第63章 窮第1065章 四大鐵路設想第550章 東皇太一第1153章 李世民的不放心第159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15章 崔氏上門第1387章 兵圍倭國王城第1508章 深林之中有大蛇第982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25章 鈍第1376章 李君羨有些懵了第833章 大唐大事第992章 畢業季第1661章 渡渡鳥第七百七十三章 朝堂風起第1206章 武家人拒絕了第333章 ,第956章 李承乾的辦法第1212章 喜歡壯點的第305章 月第1557章 君士坦斯二世的廝殺第298章 獲第943章 大明宮建造好了第485章 雪域事變第220章 雄第1166章 長安城醫院第1613章 兵敗如山倒第1207章 李泰很生氣第1631章 長安謠言第652章 辯機和尚第1699章 東窗事發了?第442章 疑雲重重第1454章 震驚了衆人第1217章 進擊的棄弄宗第506章 在起計劃第1522章 大兵圍城第590章 故人相見第1642章 伊利里亞人的春天第158章 哈第1542章 真相大白第1000章 李承乾有些心驚膽戰的第180章 嚇第659章 共贏合作第1664章 征服,永遠不會停息第948章 憤怒的金德曼第1568章 新羅馬第70章 朝堂第1677章 破城第80章 鋼第483章 新天策府第1687章 羅馬使臣的大唐見聞第1466章 蠻頭酋長投誠第1599章 奸臣必須死第1020章 我啥也沒有說第291章 匯第1374章 成全你第570章 水泥造出來了第297章 收第389章 象第168章 炫第830章 好消息到第217章 娚第193章 楽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有算計第1437章 勳貴們的野心第141章 喲第七百四十七章入樓蘭城第141章 喲第959章 高陽公主第339章 嘭第630章 自尊心大第880章 前往高句麗第1032章 高陽公主第381章 李第668章 李恪南下第815章 兄弟相爭第604章 彩雲之南第915章 悠閒的大唐大軍第1546章 貴族們的密謀第1111章 長安夜談第334章 。第248章 大第七百三十一章 長孫狐狸第1217章 進擊的棄弄宗第137章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