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回 法墨傳人

bookmark

劉明等人聽了臧霸爲友哭述,皆感臧霸爲人義氣,尤其是劉明聽臧霸提及先父,舔犢之情豁然而出,自己和父母現在也是見不着了,共鳴之感油然而生。再加上招收流民以擴充治安隊乃是早就定好的計劃。遂欣然應允。又問起臧霸父親是誰,因何被救,有時因何來此。

臧霸先謝過收留衆兄弟的恩情,隨後又面帶敬佩的說道:“我乃泰山郡華縣人,我父臧戒就是華縣的捕頭。想我家乃是世代公差,我父更是秉承家訓,可謂歷代先人中的典範。我父身爲捕頭二十載,可謂嫉惡如仇,剛正不阿,造福鄉里,庇護一方。即使市井中的衆多大俠、小俠,提起我父皆要挑起大指,說個服字。前年泰山郡守的公子於鬧市之中強搶民女,我父憤而阻之,打了他三十大板,逐出華縣,不想那泰山郡守徇私枉法,竟命人捉我父前往泰山郡受審,小人憤而不平,遂與小人要好的朋友和受過我父恩惠的一干大俠,終於在費縣西部的山道追上了押解我父的官差,我等20人力戰100餘官差,經披刀瀝血,終於齊心協力的殺散了官差,救下了我父。不想我父一生忠烈,自覺臨老到落個殺官活命,雖是貪官迫害,但終有損歷代祖先清名,從此鬱悶不已,再加上拷打傷勢過重,不出一月竟然身故,臨終之時還拉着我的手再三叮囑,要我要愛護百姓,報效朝廷。”

臧霸言此,以是嗚咽出聲,衆人也都聽的心酸,感慨。臧霸穩了一下心神,接着說道:“本來我等,聽從老父遺言,意尋他處安身立命,伺機報效國家,無奈走的匆忙,盤纏帶的不多,而泰山郡又畫影圖形捉拿我等,我等無安身立命之所。這時聽得市井酒樓中傳言(楊軍的宣傳隊的功效^_^),公子樂善好施,雖流民無立錐之地,卑賤之人皆賞一口飯吃,不致飢餓而死。我等商議後欲來求助一二。沿途之上多是來這裡尋求活命之機的人羣,我等意氣相投的結了幾百號的人手,再來到莊中見公子的部曲只有50來人,其餘皆爲公子的佃戶、附庸,不覺起了歹念,幸得公子點醒尚未鑄成大錯。”

劉明等聽臧霸說完,都安慰臧霸。其中劉明更是聽得心動不已,心說:大俠呀!現在真的有大俠。臧霸他爹能令大俠佩服看來不是一般的人,而且大俠還跟着臧霸救他爹,還護着臧霸逃難,真是令人佩服,我得問問,最好臧霸能給我引薦一二我也開開眼。偶像呀!現代人有幾個見過大俠的,又有幾個知道大俠不佩服的。良機不可錯過,錯過不會再來。想到這裡劉明恭聲問道:“臧霸你多次提到有一干大俠協助你救出父親,不知我可有幸得你引薦一二。”

臧霸面露疑色,但還是點首應允了。約好明日臧霸領衆大俠拜見。至此賓主盡歡,酒興高漲,足足喝了三個時辰,衆人都有七八分醉了才散去。

次日清晨,劉明剛剛洗漱已畢。楊軍就來向劉明彙報,昨日臧霸回去後於親信之人閒談,言道:當日戰場之上雖然惑於公子言談,但實因爲雙方人數懸殊,即使不算後來之人,廣憑場上的人,我等也必無勝理,縱然我可脫身而去,爾等也必然招擒。不如行險投降,以圖個出身。有僕人聽見,報與營銷部,營銷部不敢怠慢又報與楊軍,楊軍也覺得臧霸不穩,特來告與劉明定奪。

劉明聽了笑了一笑,謂之無妨。隨即請楊軍與自己共用早餐。吃飯時楊軍還一再提醒劉明要小心。劉明只是笑而不語。

劉明深知此老雖然多謀善智,事無鉅細都竭盡全力,而且對自己忠心耿耿。但此老疑心過重,對一切人都不信任,尤其是對作亂的流民深惡痛絕。所以有些話自己可以聽,但不能做。例如臧霸這事,是個現代人都會理解的。畢竟作爲一個現代人,象什麼逢人只說三分話,遇事不可全拋一片心的話聽得多了,連周總理都說過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少定語國際間^_^)。生死之交,肝膽相照的朋友有沒有?有!但太少了。大多數還是因利而合,因利而聚。好朋友遇事可以迎頭而上,解你一時之困,但不會爲你長期的奉獻一切,就算他肯,想來你也不好意思接受。否則也不會有久病牀前無孝子這句話的流傳了。像臧霸這樣的萍水相逢,還互相敵對,如果不是因爲自己實力比他強,只憑幾句話他就跟了自己,而自己還就信了,那自己纔是真的傻帽呢。現在這樣挺好,雖說現在臧霸只是走投無路跟了自己,但只要他在自己這有飯吃,有錢賺,還有發展,受人尊敬,那他還不會死心塌地的跟自己。就像厚德、楊軍一樣。說起來楊軍這個老頭也怪可憐的,想當初自己覺得楊軍老頭是個人才,特意與他攀談多日,沒想到這個老頭竟然是傳說中的墨派的一枝,該派在吸收了法家思想後自創法墨,後在漢武帝劉徹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沒落了,傳到他這一代就楊軍自己一人了。要不是遇上劉明,法墨可能就絕戶了。本來楊軍在穎川還有幾畝土地,但鬧瘟疫,無奈之下,舉家逃出來,不想路上遇到作亂的流民,這回事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通。不!應該說是茂才遇到兵,此時得避諱漢光武帝劉秀的秀字。楊軍確實是個茂才,雖然遇到的不是兵,可是這作亂的流民和所謂的兵也差不多,結果可想而知,楊軍雖然計謀百出,但亂民一擁而上,楊軍的盤纏被搶光了,兒子被打成重傷,幾日後兒子因無錢醫治死了,兒媳見丈夫死了,家裡也過不下去了,就自謀出路了(往好裡想:殉夫或是賣身葬夫,往壞裡想:自己想去^_^)留下兩個子女嗷嗷待哺,楊軍老漢白髮人送黑髮人境遇可謂悲慘,事後又爲了兩個孩子可以活下去,玩了命的找活賺錢,可以說連讀書人的臉面都不要,可是遇到的不是嫌楊軍老邁,就是嫌楊軍拖家帶口。可以說邊嘗人間冷暖,仗着楊軍機智,子孫三人飢一口飽一口的,捱到遇上劉明,從此楊軍算是過上好日子,也算是揚眉吐氣了,可是憤世嫉俗,懷疑一切的病根也烙下了,仗着是法墨傳人,爲人多謀,且識大局,顧大體。處理事情到還從未出過差錯。不過愛嘀咕人,搞些小動作總是有的。

劉明二人吃完飯,互相喝茶聊天,過不多時,外面有人傳報:“臧霸帶華縣衆大俠求見。”

第88回 公孫瓚的請求第514回 宗教管理法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112回 奪寶風波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76回 張飛請客第283回 暈第95回 和親第358回 咽喉第341回 三個陣營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262回 遷都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89回 軍紀第477回 驚變第343回 神秘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278回 高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274回 官渡之戰(下)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21回 象棋?兵法?第521回 化工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458回 卑鄙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452回 自比管樂的諸葛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511回 第一舌辯士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610回 飛狼呂布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547回 勸降第14回 法墨傳人第480回 犯踐的民族第63回 劉明的困惑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47回 危局第63回 劉明的困惑第464回 麻雀戰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212回 戰爭促進社會進步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294回 西征(下)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205回 海戰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273回 官渡之戰(中)第523回 始末第343回 神秘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142回 絕技第362回 四項全能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325回 曹操的煩惱第467回 追擊第52回 劉明當官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392回 遍地的張遼第116回 呂布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623回 高順仁義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143回 誤會第406回 大事第264回 剿滅曹操,一念之間第330回 屠龍手第192回 錢第80回 高人華佗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361回 熊灞拜師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279回 交警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131回 何進謀逆第315回 九品武士第596回 佔領合肥第277回 衰第148回 拜月第256回 謠言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523回 始末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