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回 談笑間

bookmark

劉明和郭嘉聽趙雲說完之後,全都是倒吸了一口的涼氣。暗自驚心這個形勢太嚴峻了。

劉明本人更是震驚的想到:難道自己這些年來在古代的打拼,就這麼的化爲了泡影了不成。可笑自己還妄想揚名天下,平定亂世,使世人免於外族的騷擾。真是自不量力。可劉明稍一惆悵,他那把家虎的本性,就又佔據了上風。劉明惡狠狠的想到:這事情不能就這麼算了。老子打下來的基業,誰也別想輕易的把他拿走。公孫度他們五十六萬的大軍又如何?老子當初才幾千人就敢在黃巾的百萬大軍之中,縱橫無敵。如今那董卓不也是說自己有什麼百萬大軍嗎?不一樣被老子的五萬人馬,打得抱頭鼠竄?那公孫度、公孫瓚、難樓這些的無名的鼠輩,不就是五十六萬多的人馬嗎?等老子回去後,一個個的收拾了你們。不過,劉明心裡也明白。雖然話是這麼說的。可當初平滅黃巾那會兒,自己可不是什麼平定黃巾的主力部隊。自己是在皇甫嵩,朱雋等人的大軍圍剿下,才藉機立的大功。而這回打董卓,自己更是借了袁紹等各路諸侯幾十萬人馬的勢力,嚇跑了董卓。而自己破汜水,破虎牢,攻佔洛陽更是動用了早就安插好的內線,纔會如此的輕易得手。如今自己這回可是要面對面的,跟那五十多萬的大軍硬拼硬打了。這可實在的不好受。

劉明在這裡思慮的時候,那郭嘉也早就從初聞的震驚中,緩過神來,並盤算清楚了這其中的利害關係,這才向劉明進言道:“主公勿憂。那公孫度的四十萬大軍,我看不過是土雞瓦狗,不足爲懼。嘉翻手可滅之。唯有那烏桓的難樓騎兵十五萬的反叛,卻應急速剿滅,不可延誤。遲之,則有大禍。”

劉明聽到郭嘉說那公孫度的四十萬大軍,不足爲懼,翻手可滅。立馬就是精神一震。劉明興奮的對郭嘉問道:“奉孝何出此言?又有何妙計可破之?”

郭嘉微微笑道:“主公。那公孫度立身之地的遼東郡,有十一城,往年有戶六萬四千之多,人口應有二十七萬餘。而那公孫琙的玄菟郡,有六城,往年有戶三千六百之多,人口應有四萬餘。而那樂浪郡有一十八城,往年有戶六萬一千五百之多,人口也有二十六萬,雖然這幾年那公孫度是如何的發展,咱們不太瞭解。而且天下的流民,因仰慕主公的仁義,向咱們幽州爭相投奔,那公孫度也藉機聚攏了不少的人口,可據我估計。那公孫度收斂的流民,也不會超過三十萬。而那公孫度打下的帶方及周邊的小部落加起來,也不會有超過十五萬的人口。如此算來,那公孫度下轄的民衆,也就百多萬。可那公孫度以百萬之衆的人口,拉起了二十五萬的大軍,其從事生產者,也就剩下了七十五萬之多。而這其中再刨去老弱,婦孺,以及爲這二十五萬大軍服務的差夫。那公孫度還能從事生產的也就不過三十幾萬罷了。這公孫度這回可是亡命一博了。看起來他是不甘心以後永遠的被主公壓制,又垂涎主公手下的財富,這才惦着借主公不在之機,聯合衆人,一舉奪下了咱們幽州,再已幽州的財富,緩解自身財政的困境。可他如此作戰,力在速攻,必不能持久。而咱們薊縣城,身爲咱們幽州的治所,城高牆厚。咱們城內囤積的軍糧,又足夠全城人口數年之用。而且楊老身爲法墨傳人,善於守城。那製造部的馬鈞又做出了衆多的守城利器。咱們薊縣城他是一時半會兒攻不下來的。倒是那個烏桓的難樓如不盡快剿滅,則曠日持久之下,其他的烏換各族看出便宜,也都起兵造反,那咱們幽州可就危險了。”

劉明點了點頭,心說:這奉孝分析的一點也不錯,真是有理有據。可話雖如此,這幽州的當務之急,又該如何呢?

沒等劉明催問,那郭嘉就接着說道:“此次楊老兵敗,非戰之過也。以楊老的作戰意圖,乃是集中優勢兵力,利用強騎兵的強大沖擊力。一舉擊穿公孫度的陣型。再以突騎兵襲擊公孫度的側翼。使公孫度的兵馬難以合圍,給強騎兵以廣大的空間來反覆衝擊,迂迴。依常理,野外廝殺,騎兵對步兵完全可以一對十。而且咱們幽州強騎兵的裝備精良,訓練刻苦,又規模宏大。以集團作戰,完全可以實現騎兵對步兵,一對十五的強勢。楊老以兩萬強騎兵和三萬的突騎兵,惦着擊潰公孫度的四十萬大軍,並不爲過。而且楊老還以一萬重價步兵堅守本陣,又用一萬的弓箭手爲其掩殺。可以說是在佈陣之上,沒有錯處。只是那,雖然咱們是深知那公孫度和公孫瓚圖謀咱們幽州非止一日了。而且咱們也是對公孫度他們早有提防,主公在離開了幽州的時候,更是留下的十萬的精銳鎮守幽州。而咱們的情報部門也是十分盡責,雖然他們沒有在遼東等地打下根基,不能清楚的打聽到公孫度的一舉一動,可那公孫度、公孫瓚、難樓等人一起兵,咱們就得到了公孫度他們的兵力情報。足可見咱們情報部門的盡責。可此次作戰,又正應了那‘有法依,必有法破’的那句話。咱們幽州的強騎兵,太有名了。而且行動的次數也太多了。那公孫度和公孫瓚對咱們幽州兵馬的優劣,那也是瞭如指掌。此次,那公孫度更是針對咱們強騎兵的優劣,設計出來的了長戟兵大軍,這一克制兵種。據子龍的描述,那長戟兵的裝備並不昂貴,只是人手一長戟罷了。只要是個人,稍加訓練,就可成軍,完全是戰場上的一種消耗兵種。可這一集中起來應用,卻完全剋制住了咱們的強騎兵。而且這些長戟兵如果不是因爲此次作戰的出色表現,咱們的情報部門,又如何能曉得這長戟兵是一個可以剋制咱們幽州強騎兵的兵種的呢?那楊老在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如此的佈陣,那也是情有可原的。楊老在戰略和戰術上都沒有沒有什麼大的錯誤,可使公孫度這一奇峰突起,使得咱們幽州的強騎兵敗在了公孫度長戟兵的手下。而且楊老的本陣又遭到公孫瓚的鐵甲騎兵擊潰。這一下,一子錯,滿盤皆輸。局部戰術上的失利,導致了整體戰略上的不能實現。這才使得咱們幽州陷入瞭如此的困境。而且最爲惋惜的是,那三萬的突騎兵,也因此被困在了薊縣城裡。如若當初楊老以臧霸率少部分的人馬,依城作戰,拖住公孫度的大軍,自己率大隊人馬先去平了那烏桓的難樓,再回軍迎擊公孫度。或是楊老在軍隊被擊潰的時候,能夠及時地派子龍率三萬的突騎兵,飄然遠去,遊擊於城外。而楊老自己則率領步軍堅守薊縣城,那此時咱們又是一番天地了。”

趙雲同意地說道:“不錯。以雲所見。那公孫度的長戟兵對咱們的突騎兵並不能造成傷害。而那公孫瓚的鐵甲騎兵,也追不上咱們突騎兵的速度。如果這三萬的突騎兵要是在城外,足可以把這公孫度的四十萬大軍活活的磨死。”

可隨後,趙雲又嘆了一口氣說道:“可惜!現在咱們的那三萬突騎兵,卻被困在了薊縣城裡。這突騎兵在人海的包圍下,沒了迂迴的空間,又如何能有強大的殺傷力。只憑咱們如今的這點人馬,與如此多的兵馬,多路交鋒,實難穩操勝卷。而且那公孫度如若以半數兵馬圍困薊縣城,分兵掠奪咱們幽州的腹內各地,以此時咱們幽州腹內各地的空虛,咱們幽州必定會損失慘重。雲離開幽州已多時矣,恐怕現在的幽州,已經是慘不忍睹了。不過,雲堅信主公一定可以渡過這場危機的,肯定可以再造幽州。雲願萬死追隨主公,爲主公竭盡全力。”

劉明含笑點了點頭說道:“子龍的情誼,我已深知。我必不負子龍。可子龍你畢竟來的幽州日短,還不知曉詳情。以子龍你剛纔所描繪的那公孫度的兵力狀況,以及奉孝的分析。那公孫度不分兵,還則罷了。要是他敢分兵多路。那隻能是加速他的滅亡。”

趙雲不解的看着劉明,不知道主公如何有此豪言。而自己本身又身主公的臣子,不好意思質疑主公的話語。一時無話可說了。

旁邊的郭嘉看出趙雲的困惑,微笑着解釋道:“子龍你有所不知。咱們幽州走的是精兵路線,可卻也是藏兵於民,藏富於民。主公當初多次剿滅黃巾,俘虜黃巾無數,除了一少部分留在軍中聽用外,其他的都解甲歸田了。而且事後有許多的黃巾士卒自動的來投到咱們幽州(張燕當初送過去的),也都被主公安置在了幽州的境內。這些人全都在幽州置下了產業。如果那公孫度敢分兵劫掠幽州的腹地,那些黃巾遺卒,必然會奮起反抗。以公孫度的那些垃圾軍隊,以及那些連公孫度的垃圾軍隊都不如的夫於和高句麗的軍隊,他們在分兵小於五萬的時候,咱們的這些民兵肯定可以把他們一舉清光。唯有公孫瓚的鐵甲騎兵,咱們幽州的民兵,無法抵擋。可如果那公孫瓚的鐵甲騎兵不再圍困幽州,而那公孫度又分兵出去,楊老必定會以殘餘的強騎兵,和突騎兵突圍而出,那強騎兵只要避開了公孫度的長戟大軍,那公孫度的手下又有何人能擋?而且那公孫瓚的鐵甲騎兵雖然厲害,可他也不能攻城呀。他就算是分兵出來了,又能攻克哪個城池?可那公孫度他們要是分兵劫掠大於五萬的時候,大軍所行之地,那公孫度他們糧草也就更加得接濟不上。而他們沿途搶劫村莊的餘糧,也必定不夠他們消耗的。而且軍隊多了,他們行動的目標也就大了。那沿途的百姓,也會早早的得到消息,逃到城裡,那就更不會給那公孫度留下一粒糧食了。而咱們幽州各城的兵馬雖少,可守城的利器卻是衆多。城內的居民又全都感念咱們主公的恩德,也必定會幫着協助守城。如此一來,即使是那公孫度分兵十幾萬的兵馬,可在急切之下,也不會攻克任何一座城池的。”

郭嘉對趙雲解釋完了之後,又對劉明說道:“主公。如今咱們的當務之急,應是先以主公身爲太尉且是朝廷的輔政大臣的身份,下一道命令,招安那黑山的張燕。表張燕爲平難中郎將,盡起黑山的十二萬的兵馬,協助臧霸將軍把烏桓的難樓一族滅了。使烏桓的其他各族不敢妄動。再派使者曉以烏桓各族,楊他們遵從和咱們的協議,出兵白狼山,從公孫度他們的後面,把他們的糧路以及歸途斷了。則公孫度他們必然會不戰自亂。而咱們也沒有必要再追擊董卓他們了,咱們的戰略意圖,如今可以說是早就達到了。此次董卓劫掠長安,空做了一把強盜,惡人。這好處可都被咱們截獲了。那幾千輛大車的財寶,可就在三將軍的手裡。這洛陽上百萬的百姓在田產一空的情況下,畏於戰亂,仰慕主公的威名,只要咱們宣傳得力。肯定也會跟咱們走的。而且,咱們這回收編了幷州的十三萬的兵馬,就連那司隸的兵馬,也在這董卓的亂軍之中,投降了咱們五萬之衆。咱們正好用這些降兵護送這些從洛陽遷居出來的百姓到咱們幽州去實現主公那人口移植的計劃。至於那空無一物的洛陽,咱們就留給那些各路諸侯好了。反正這個洛陽裡咱們幽州太遠,不便管理。待主公一統天下的時候,咱們再拿回來,那也不遲。”

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115回 玄德的機遇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414回 趁勢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161回 結交第531回 攻第461回 奪權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277回 衰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144回 買一送二第292回 西征(上)第449回 笑閻羅第591回 曹孟德火燒赤壁第109回 麻煩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569回 令黃月英和諸葛亮都想象不到的第311回 瘋狂第102回 蹭藥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399回 把柄第96回 出走第207回 驚天之秘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209回 自大狂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283回 暈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324回 晚到一步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181回 郭嘉之計第238回 恐怖第212回 戰爭促進社會進步第91回 妙計破城第553回 賭約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489回 張飛的猛將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99回 納妾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49回 損失慘重第148回 拜月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69回 高人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168回 吃主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313回 驚喜第183回 詐降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58回 名揚天下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313回 驚喜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279回 交警第627回 魯肅提案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176回 隆中對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270回 突破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447回 碰壁第573回 大志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197回 大規模集團公司第437回 轟轟烈烈的迎親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58回 名揚天下第267回 天行健第478回 厚德得威風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267回 天行健第177回 誅文丑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425回 恐怖,曹操父親的真面目第212回 戰爭促進社會進步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543回 裝備好,就是氣人第263回 忙與閒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467回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