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回 誰比誰傻

bookmark

“丞相。不必多慮。那幽州的劉明雖然兵精將猛。可那劉明乃是一個修仙之人。對這塵世的名利並不十分熱衷。他曾先後佔領咱們得官渡和司隸,可最後都是主動退了出去。這就足可以證明這一點。只要咱們不主動攻擊與他。他絕對不會輕易出兵,徒增殺孽的。何況,如今那劉明身邊的謀主郭嘉,也已經被咱們買通。只要有郭嘉在。劉明的一舉一動,咱們知道的一清二楚。咱們也無需對那劉明多做顧慮。”沒等曹操表態。曹仁就把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曹操仍然是手捻鬍鬚,一語不發。只是眉頭有點微微的皺起。

別人說話,那也就罷了。只是曹操的一個小小的參考而已。可曹仁乃是曹操的心腹本家。而且曹仁有智將之稱,他的說法,那也代表着大多數將領的心聲。曹操不得不重視了。

曹操虎視衆人,開口言道:“諸位隨吾起兵以來,征戰天下。乃是孟德的左膀右臂。諸公之心,吾深知之。那袁術小兒,乃是冢中枯骨。不足爲慮。即使是他的兵馬沒有折損。吾軍旗所到之處。也如沸湯揚雪,隨手而化之。吾先前籠絡與其,而不威逼與其,乃是因爲咱們先前久經兵亂。兵丁盡是新降之兵,缺少訓練。且兵糧也不足以大軍遠征,故對其安撫,已按其心。而今,咱們兵精糧足。遠征袁術,自不在話下。然而,幽州劉明,卻如吾背之癰,肉中刺。令吾不敢遠行。當今天下,餘者諸侯雖多,吾所慮者,不過是西涼董卓,江東別,堅,江南劉備。而這些人。西涼董卓,曾犯大不敬得罪行,如今更是困守涼州一地。而其本身更無治理地方的良人。後續發展無力。成不了什麼大氣候。而江東猛虎的孫堅,如今也以喪命。用不着咱們再來操心。那江南的劉備,雖然狡詐,無恥。如今更有統一江東、江南的氣象。可他也只能讓吾顧慮幾分,卻絕對不是咱們大軍的敵手。而餘者羣雄皆是土雞瓦狗之輩。不足掛齒。可是,唯有那幽州的劉明。雖號稱修仙。而且吾也與其相交甚早,可他的深淺,以及真實面目。吾卻一直無法看透,實乃是吾生平的勁敵,剋星。”

曹操這裡感嘆,底下無一人敢出聲發言。

曹操感嘆一下,繼續說道:“爾等皆看那劉明起兵之時,就以仙人之徒聚攏人望。故認爲,那劉明就是一個修仙之人,無意塵世名利。嘿嘿。如此。你們可就上了那個劉明的當了。豈不知。昔日,高祖起兵,也曾自稱爲白帝之子乎?那劉明。仿效的就是其先祖之策。這如何能說那劉明乃是真心修仙。無意塵世者?何況,那劉明自打成了幽州之主。他這修仙之人,可曾建過一座道觀?拜過一位天尊?這些,咱們可都沒有聽說過。反倒是聽說了不少幽州的報紙,以及學館的興建。至於那開荒屯田的事例,更是耳聞不斷。這些興國安邦的策略,又如何能把其歸爲一個無意塵世的修仙之人?而劉明手下的郭嘉,與荀彧、荀攸爲友。那荀彧、荀攸皆是穎川名士,而那荀彧、荀攸更是那老頑固荀爽地族人,那老頑固荀爽雖然食古不化。可他的爲人,那卻絕對是無可挑剔。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鄰朱蘭,豈有凡草。那郭嘉又如何能貪到哪去?咱們與其交道以來,雖也從他的口中獲得過一些機密。可那些機密,對咱們又有多大的用處?那幽州的法度和咱們的根本不同。他們那裡可以暢行無阻的,咱們這裡卻寸步難行。那劉明的幽州,本就是偏僻荒遠的地帶,根本沒有多少大的門閥世家。少數地那幾個。也在與劉明爲敵地時候被消滅了。故此,他們那裡可以任意的實行新政。可咱們這裡,門閥衆多。其根節,盤宗錯雜。牽一髮,而動全身。咱們若是像他們一樣,那些豪門氏族,也就不會栽支持咱們了。如此,咱們又如何能肯定哪郭嘉已經完全被咱們掌控?”

曹操手下聞曹操所言,盡皆歎服,默而無語。

曹操看了一下左右,又言道:“除卻劉明是否真的無意名利,以及那郭嘉是否真的被咱們所用等不能被咱們肯定。就是如今劉明退守幽州,息兵不動的舉動。那也令人生疑。以吾看來。其,非是無意爭霸。乃是因爲吾與董卓聯手,遏制住了他的發展。而他又怕與吾和董卓相拼,大損實力,以至於被其他諸侯相趁。故此才行的韜光養晦之策。一心發展,積聚實力,坐看我與董卓等人相拼。他好從中漁利。如此,吾安能放心遠征袁術,以至於咱們的兵力因此捉襟見肘。

“丞相所慮甚是。然,當今天下,羣雄四起。均在擴充勢力。咱們可不能再這麼等下去了。袁術小兒無能,此時正是吞併他們的大好時機。萬萬不可錯過。而如今,且不說劉明有可能偏安河北,無意爭霸天下。既是那劉明有可能趁咱們出兵豫州之時,偷襲咱們。使咱們首尾不能相顧。可那劉明也無非就是兵出青州,襲擊咱們的徐州,或是重兵突襲咱們的官渡、孟津。如今咱們的官渡,壁壘森嚴。他們是萬萬討不了好去得。而那孟津,咱們經過他們的一次奇襲。如今那也是戒備森嚴,兵馬強盛。他們也萬萬不能再佔地便宜。現在,只有他們所在的青州可以同時威脅咱們的兗州、徐州兩地。乃是咱們的心腹之患。令咱們不敢輕心。末將不才,願討令在泰山腳下,紮下大營。防範青州的異動。以除丞相後顧之憂。”屢經挫折的夏侯敦,明顯又成長了許多。此時替曹操分析道。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

“丞相,夏侯將軍所言甚是。雖丞相觀察入微,所料之事,十有八九。可咱們也不能因哽而廢食。如今,劉明坐擁四州之地,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皆在其得手上,黃河以北,盡入其得掌握。而那劉明本就是商人出身,更精通務農之道。手下更多的是治國安邦之材,長久的發展下去,咱們與其的差距只會是越來越遠。易早圖謀之。故此,儘快地消滅袁術,張秀,收編其兵馬,這纔是咱們的唯一出路。只不過,夏侯將軍,獨守泰山,虎視青州。卻也有些冒險。以如今咱們的兵力,除去各地駐守的兵馬。就算咱們只以十萬的兵馬征討袁術。那咱們最多也能給夏侯將軍抽調出十萬的兵馬來在泰山修築大營。可那幽州的兵馬數量,光是咱們已知的數量,那就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就不可能是夏侯將軍的那點兵馬可以抵擋的。若是冒然在泰山修築大營,觸怒了劉明。惹起什麼事端。反倒不好。以吾之見。不如再次走訪劉明,趁其不知天下動亂。欲行修養之機,卑言厚禮,與其結盟。那劉明出世以來,信守承諾,那是盡人皆知的。只要咱們與其修訂了盟約。那劉明盟約期內,必然不會攻擊咱們。咱們也可就此放心的奪取豫州、揚州。就算那劉明趁此攻擊董卓。那涼州早已被董卓糟蹋得不成樣子,就算劉明拿了下來,也不會有多少的助益。反倒會因此損失一些兵力。如此,咱們以強凌弱,不費吹灰之力的一統豫州、揚州,以及江東、江南,平白得了兩淮這個大糧倉,以及江南這個魚米之鄉,定可極大的壯大咱們的實力。只要咱們的糧食充足,咱們就可以徵召更多的兵馬來壯大。而那劉明平白得啃了一塊骨頭,得不到多少便宜。反倒替丞相除卻一個潛在的對手。這就會極大的縮短咱們和劉明之間的差距。雖屬下之策,有所冒險。然值此爭霸之際,丞相也要有所取捨。唯有捨得,纔可取得。”聽了半天,完全明白曹操心意的程昱,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曹操心中暗許:程昱果然深知我心。不破壞與董卓之間的盟約。同時與劉明暗中溝通。讓劉明全力對付董卓,而自己趁機壯大。

然而,此時曹仁卻說道:“丞相。您剛纔曾言,您雖覺得劉明等等作爲有假,可您也不敢斷言劉明就真的不是一心修仙之人。此何意也?若是丞相不能肯定。,必有令丞相取信之處。若是如此,咱們冒然以計策向欺。那劉明帳下,智謀廣多之人甚衆。且均意讓那劉明稱霸天下。其原先的郭嘉,就爲其一也。那郭嘉,爲咱們所控者,乃是小錯。本不足以使其就範,只是那劉明無意稱霸,這纔給了咱們可乘之機。若是咱們授人以柄,是那劉明不能再壓服手下的羣臣。到時候,咱們若火燒身。悔之晚矣。須知,咱們的兗州、徐州,那可比董卓的涼州要富饒的多。而劉明所控的青州,更是容易對咱們發起進攻。承相不可不察。”

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418回 羅馬好消息第321回 詐死埋名第330回 屠龍手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284回 笑第527回 老實人第95回 和親第282回 縱橫第587回 局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253回 劫駕第262回 遷都第51回 風雲變色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128回 拐騙子龍第360回 馬超投劉明第46回 埋伏?第8回 第一次人代會第516回 賣票第613回 劉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353回 卻若奈何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344回 看戲第113回 腐敗第189回 不足爲信第401回 我錯了第143回 誤會第572回 慫恿第402回 鬼老精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99回 七大寇第311回 瘋狂第273回 官渡之戰(中)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52回 劉明當官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247回 對撞第613回 劉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232回 沒門第284回 笑第42回 誰是誰非第157回 煙消雲散第139回 一唱一和第551回 揮淚斬劉磐第161回 結交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587回 局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553回 賭約第606回 三路大軍第199回 七大寇第463回 天馬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404回 蓋世英雄的產生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第236回 進攻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296回 雄圖壯志第597回 翻雲覆雨司馬懿第255回 沒有硝煙的戰爭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378回 定國十策第111回 糜竺獻寶第60回 成立虎豹騎的因由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276回 張飛的智慧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291回 西行第488回 突飛猛進的呂布第528回 遍地開花敵後戰第177回 誅文丑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343回 神秘第491回 恩威呂布第505回 喜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264回 剿滅曹操,一念之間第263回 忙與閒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519回 逼供第454回 拼命第28回 演武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251回 人嚇人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433回 雛也要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